【#SAT# #2017年SAT考試經驗分享:閱讀800分的4個滿分備考策略#】在考前緊張的時刻,©無憂考網聯(lián)合三立在線教育為大家整理了《2017年SAT考試經驗分享:閱讀800分的4個滿分備考策略》,后預祝大家在SAT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首先我想強調無論底子多差,任何閱讀分數(shù)都有可能。和很多閱讀滿分的同學不同,我開始學習SAT時英語底子也就只有中國普高的水平。當然在美國上學英語環(huán)境內學習對閱讀能力有一定幫助,但我分數(shù)提高的過程跟我認識的大多數(shù)國內同學一樣艱難。兩年前我在學校考PSAT閱讀只有400+的水平,一年前一個夏天在某機構學習了方法加上自己的練習,穩(wěn)定在了600+。后來又通過總結自己的方法和大量練習,終于穩(wěn)定在了750分左右。
這一兩年里,我太清楚SAT閱讀雖然難,但絕不是不可攻破。只要方法對并且努力夠,想考多少分都有可能。對于剛開始接觸SAT的同學,我建議先明確自己想要什么樣的閱讀分數(shù),不達到這個分數(shù)絕不罷休,一直努力,終有結果。
關于學習方法,我想分成做題方法,錯題分析,和詞匯三方面講一講自己的心得。需要注意的是我認為SAT閱讀的學習是一個很個人的東西,我的方法是在培訓機構和網上看到的基礎上又自己做了一些調整。所以此文純屬參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王道。
一、做題方法
美國有個說法就是SAT閱讀考的就是你會不會考試。考試技巧在SAT閱讀里簡直可以是一種功夫,一門手藝?焖僭谖恼轮卸ㄎ恍畔⒉⒆鞒稣_的選項有時就像武俠小說里高手耍劍,動作干凈利落,落刀刃刃封喉。聽著玄,但到一定境界做閱讀題甚至可以做上癮,語法可沒這沒過癮。要達到那個水平,就要知道那幾個招式是什么樣的,加上自己的東西進去,然后慘無人道地做題(化仇恨為動力)。
我的“招式”主要是從一個評價很高的美國方法里學來的:
第一就是不像國內老師教的只標行號,而是把具體句子或者詞匯劃出來。這樣子積累下來大大提高了我對文中考點的理解和掌握,正確率也會提高。
第二就是當有二到三個選項感覺都有道理時,想這三個都怎么錯,然后選錯的少的那個。
第三不要讀完全文再做題,每讀完一個標記了的考點,就去做對應的題。不過有時候答案在下文甚至文章結尾,所以在做題時發(fā)現(xiàn)讀完的內容還沒有明顯的答案,不要慌繼續(xù)讀一會再回來看這個題,答案往往就在后面。
二、錯題分析
想要閱讀提高,悶頭做題但不回頭看錯題等于浪費時間。每閱讀的提高都是把錯題以正確的思路想通以后積累的經驗,但當然真正感覺得到的提高是無數(shù)次這種小經驗的積累,就像打游戲不是每次經驗值提高你都會升級。而就像游戲,你級別越高升級越難。
從300到500很快,500到600就難一些,而650就是一個很多人都被掐住的瓶頸,到750時感覺真的不能再提高了,也就走運才偶爾780-800。分越高,想要提升錯題分析的就要更多更深更準。但其實分析無非就是找到文中正確答案對應點,搞清錯誤選項為什么錯,然后回想當時為什么用錯誤的思路做題而不是正確的思路。分析時一定要在錯題旁邊做標注,這是一個鞏固自己思維的過程。
在分析錯題,重新做精讀時,可能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
1、?煎e了,但當自己做完精讀之后題目又對了,如果是這種情況,說明是你的閱讀能力出現(xiàn)了問題。
2、如果當你做完精讀之后,還是做錯,那么就是邏輯思維的問題,這時我們需要做以下筆記,記錄下我們的錯誤點在何處。
我在練習新SAT閱讀時,思維問題犯錯可能分以下情況:
A、東西方文化的差別,比如在美國人看來是贊揚的語氣,而中國人看來是諷刺的語氣。
B、個人和普通大眾在思維邏輯的差別,這時候可以問老師、同學,搞清楚錯題的正確選項,隨著童靴們做題的增加,你會發(fā)現(xiàn)你思維模式想不通的點的邏輯也是有規(guī)律的,做的題多了,在某些思維邏輯上經常出問題,把邏輯漏洞找出來,以后就不會再犯類似錯誤。
C、粗心,文章讀懂了、做題選答案快。這就需要我們在做題過程中,不斷總結自己的粗心點,將這些有規(guī)律的粗心點記下來,在考試時盡量避免。
新SAT考的是一種閱讀能力,真正的閱讀能力是看了第一段知道第二段講的啥,比如看中文時,大腦其實在做三件事:把現(xiàn)在看的記下來,回憶起剛剛看的,大致能猜出下面會寫啥,這才是閱讀能力,新SAT閱讀能力考查的是對整體文章的把握,這得靠精讀來提升。精讀讀完之后,閉上眼睛,回憶整篇文章寫了啥,能夠回憶起來,才能把閱讀掌握了,讀的是整個文章的思想和脈絡,這才是閱讀能力。尤其是暑假時間,大家備考時間都比較充足,我墻裂建議學弟學妹們可以抽出時間做一些精讀,那么對你的考試,甚至整個思維的提升,都是很有幫助的。
三、詞匯
不像我認識的很多詞霸,連GRE單詞都能早早背完。我自己定性不是很強,很難反復堅持背一個大詞表,因此我用了很多詞匯材料來給自己找新鮮感,也增加了所學詞匯的寬度。我SAT詞匯的學習說白了就是巴郎3500兩遍(當時掌握了能有40%),百詞斬SAT一遍,高頻詞表查漏補缺,后考前一個月把所有真題高頻的不認識的詞挑出來做了一個自己的300詞詞表。
然后就是輔以在美國學生中口碑很好的一本書叫做directhits來做后補充。如果你有耐力把巴郎3500掌握個80%,那考前過一遍真題里的生詞足矣。如果沒有那么強的耐力,可以嘗試我的這個方法來增加興趣。但不管用什么樣的方法,單詞學習都沒有捷徑,就是靠功夫,你可以走馬觀花把那些材料都過了,但可能后還是不知所以然。
其實背單詞,關了手機電腦獨自閉關修行,也是種值得享受的意境。還有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多花點時間看看單詞的英文解釋。拋開有時坑爹的翻譯不說,兩種不同的語言不可能每個詞都有意境完全一致的翻譯,而這些細微差別往往會導致你理解出錯。
四、重視真題
我想說好的方法只有不斷在真題中實踐,才可以發(fā)揮效果。我沒有做過OC,只把OG做過一遍然后所有真題包括sunday題做過兩遍。但把這些題都做完并仔細分析完就花了我整整一個春天。所以我個人認為如果不是真題OG都不太錯,然后癢癢想多做題,OC和非官方題都沒有太大必要。把自己做完的所有真題好好分析,再整理出來,其實就已經是一個挺驚人的量了。然后把這些消化吃透,那么拿到高分,是水到渠成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