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準考證:(1)可以在做圖形推理的時候派上用場;(2)準考證還可以草稿紙去用;(3)在數(shù)量關系中,曾考過一根繩子對折幾次從中間剪幾刀可以剪成幾段的題,這類剪繩問題雖有公式,但如果在考場上忘記公式的話,可以很快從準考證上撕下一條來當作繩子,對折完再撕然后再數(shù)幾段就可以了,能保證既快又準確。
腕表:第一可以用來看時間,第二主要用來做時間類的題目,比如:3點19分時,時鐘上的時針與分針所構成的稅角為幾度?如果利用時間相關公式去做,計算量相當大,此時只需把時間調到3點19分,然后拿量角器去量角度,答案很快就出來了。
直尺、量角器:
在學習利用直尺、量角器前,首先了解指數(shù)相關知識:
指數(shù):用于衡量某種要素相對變化的指標量。
1.相應兩期實際值的比=相應兩期指數(shù)的比。
2.指數(shù)的增長率=實際值的增長率。
3.指數(shù)一般表示的是那些我們并不關心其絕對值大小,而只關心其相對變化的指標量。
在資料分析中,給的圖形肯定都是標準的,圖形的比例和實際數(shù)值的比例都必然是一致的,故可采用直尺和量角器。
直尺主要用于柱狀圖中。(1)比較兩期增長量的大小,可直接利用直尺量出兩期長度的差值再比較大小即可;(2)計算增長率,如:2005年產量相對 2004年產量的增長率可直接用2005年長度相對2004年長度的增長率即可;(3)部分長度÷總體長度=部分產量÷總體產量,用來計算產量等;
量角器主要用于餅狀圖中,若一個題目只給出一張餅狀圖,且給出每一分部分的具體數(shù)值,但未給出總體數(shù)值,問某一部分占總體的比重是多少,此時,我們只要量出該部分的圓心角角度,再用這個角度去除以360°即可得出該部分占總體的比重。
總而言之,各位考生要利用能帶進考場的輔助工具,以使自己能快速解決相關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