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塞》練習曲的科學之處在于將小提琴演奏技術(shù)中的一些基礎訓練有序地分類安排,比如第12課以前主要是讓學生嚴格固定一把位的手型,熟悉各條弦之間的轉(zhuǎn) 換以及幾種常用的基本弓法(分弓、連弓、頓弓),也就是右手的基礎訓練。從第13課開始至第26課進入換把練習,同時增加了顫指、裝飾音、雙音等內(nèi)容,除 右手弓法上變得更多樣化以外,能夠鮮明地感覺到重點是在左手的技術(shù)訓練上。從第26課到第36課,在連弓和分弓兩種基本弓法的拓展基礎上,左手各種調(diào)性轉(zhuǎn) 換、越弦、換把以及各種節(jié)奏上的變化等難度隨之逐漸增加。
對于任何一個學琴者來說,在練好《開塞》的基礎上再進入《克萊策爾》的練習是不會有更多困難的,只是內(nèi)容豐富了,難度增加了,掌握各種技巧的手段擴展了。 在這本曲式結(jié)構(gòu)完美、旋律線條流暢、和聲功能富有邏輯性的完整教材中,各類技巧性的訓練仍然是相對集中的。比如:第1課至第10課,除了第5課的連頓弓和 第9課三指四指的換把練習之外,其他均屬分弓練習,弓法的變化更多樣了。之后,除了第11課和第15課偏重于手腕訓練外,第17課之前基本都屬于各種節(jié)奏 變化的連弓練習,要求那些高把位快速的換把要更加準確。第18課到第28課是集中了顫指、倚音及回旋音的練習,它可以對左手的技能進行有效的訓練。此外, 除了有兩課連頓弓練習和一課華彩練習外,其余均為雙音和復調(diào)練習,這是進入高級演奏練習難的部分,因為它不僅需要有良好的手指機能、敏銳的音準、和諧的 音色,更重要的是必須懂得曲式的結(jié)構(gòu)、復調(diào)進行中旋律的走向和由于音樂表現(xiàn)所需要的力度變化(以上為俄文版教程順序)。明確這幾大部分的練習目的,了解其 中每一課不同個性的要求,然后對這些具有一定難度的教材加以認真嚴格地訓練后,接下來就是朝著更高的藝術(shù)目標的探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