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論軍事才能,論謀略都遠(yuǎn)不及韓信、蕭何等人,但終能縱橫天下,贏得大漢江山。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最后卻落得個無臉見江東父老,烏江自刎的下場。為什么結(jié)果迥異呢?關(guān)鍵在于劉邦能廣納賢才,彌補自己的不足,又不失君王的主見;而項羽恃才傲物,優(yōu)柔寡斷,鴻門宴上不聽范增的勸告,終鑄大錯。
中國有句俗話:一人不如二人智。波蘭有句諺語:常問路的人不會迷失方向。說的都是一個意思,就是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一個人的眼界有限,智慧有限,再加上主觀偏見、感情因素,往往出現(xiàn)思維的“燈下黑”,處于“*者迷”之中,而旁觀者清,他們看問題客觀,
他們的意見往往是對自己看法的很好補充和糾正。沒有涓涓細(xì)流的補充,哪有大海的浩瀚?沒有滾滾塵石的堆壘,哪來泰山的壯觀?不聽他人的意見,我們的智慧之花必定枯萎。
然而別人的意見,不一定都是對的,別人指路也有指錯的時候。宋高宗讓秦檜指路,殺了精忠報國的岳飛,留下千古罵名;商紂王讓妲己指路,酒池肉林,作長夜之飲,失了商朝天下。由此可見對別人的意見也有個取舍問題。
怎樣取舍別人的意見呢?這就要將各種意見反復(fù)比較,權(quán)衡利弊,分辨真?zhèn),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要做到這些,就要相信自己的判斷力。相信他人,在聽取意見時,把別人意見當(dāng)成自己想法的過濾器;相信自己,在是否采納別人意見時,把自己當(dāng)作別人意見的過濾器,“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生如琴,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彈出鏗鏘的節(jié)奏;人生如棋,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把握轉(zhuǎn)敗為勝的棋局;人生如畫,只有善聽別人意見,才能盡萬物之妙;人生如書,只有善聽別人的意見,才能兼百家之長。善于取舍別人的意見,人生的成功就會在繁花盛開的枝頭向你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