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金融犯罪成立的前提和基礎。
A.侵犯金融管理秩序
B.違反金融管理法規(guī)
c.非法從事貨幣資金融通活動
D.危害貨幣管理
2.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的犯罪主體是()。
A.年滿14周歲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自然人
B.年滿16周歲具有辨認控制能力的自然人
c.年滿18周歲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自然人
D.年滿20周歲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自然人
3.偽造貨幣罪侵犯的客體是()。
A.購買假幣者
B.金融機構
C.貨幣
D.國家的貨幣管理制度
4.非法出具金融票證罪侵犯的客體是()。
A.國家貨幣管理制度
B.國家對金融機構的準入管理制度
C.國家銀行管理制度
D.國家對金融票證的管理制度
5.職務侵占罪是指非國有的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的非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占有()的行為。。
A.本單位的財物
B.其他機構他人的財物
C.公共財物
D.以上都對
6.下列銀行業(yè)犯罪中,其主觀方面不是故意的是()。
A.受賄罪
B.票據(jù)詐騙罪
C.變造貨幣罪
D.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
7.有關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為年滿l6周歲,具有辨認控制能力的自然人
B.本罪主觀方面是故意
C.金融工作人員也是購買假幣罪的主體
D.本罪侵犯了國家的貨幣管理制度
8.根據(jù)《刑法》的有關規(guī)定,下列行為屬于詐騙銀行貸款的是()。
A.某企業(yè)將價值l00萬元的廠房抵押給銀行獲取了l00萬元貸款,此后,該企業(yè)先后兩次將該廠房抵押給其他銀行獲取相同數(shù)額的貸款
B.某企業(yè)與銀行協(xié)商,企業(yè)縮短還款期限,提前還款,從銀行取得相對較低的利率
C.某企業(yè)由于資金周轉困難,與銀行協(xié)商延長還款期限
D.某企業(yè)以高利率向職工借款,用于公司經(jīng)營
9.下列行為沒有違法的是()。
A.某公司根據(jù)自身資金需要,吸收社會公眾存款
B.收買他人信用卡信息資料
C.銀行工作人員為不符合條件的社會公益組織出具資信證明
D.銀行根據(jù)客戶的指示,運用客戶資金進行債券投資
10.以下哪種行為是觸犯《刑法》的有關規(guī)定的?()
A.商業(yè)銀行的利率在人民銀行規(guī)定的貸款基準利率基礎上向上浮動
B.使用作廢的信用證
C.村鎮(zhèn)銀行經(jīng)批準吸收公眾存款
D.銀行工作人員在填寫存單的時候使用不規(guī)范的字體
11.張某按某銀行支行的業(yè)務印章自己制作了一個業(yè)務印章,并印制了空白存單,然后制作了一張20萬元的銀行存單,并以此從另一家銀行獲得抵押貸款20萬元。根據(jù)《刑法》的有關規(guī)定,關于張某的行為,說法正確的是()。
A.這是偽造金融票證的行為
B.這是合法的,因為張某自己在銀行有抵押
C.這是不合法的,但不構成犯罪
D.若能償還貸款就不違法,否則違法
12.下列關于金融犯罪說法錯誤的是()。
A.金融犯罪的主觀方面不一定是故意
B.金融犯罪不一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C.金融犯罪的主體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
D.金融犯罪的主體違反了金融管理法規(guī)
13.冒用他人信用卡,騙取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構成()。
A.盜竊罪
B.貸款詐騙罪
C.信用卡詐騙罪
D.信用證詐騙罪
14.下列行為中,沒有觸犯《刑法》有關規(guī)定的是()。
A.某銀行吸收客戶資金不入賬,直接用于發(fā)放貸款
B.負債銀行經(jīng)批準吸收社會公眾存款
C.甲企業(yè)為乙企業(yè)走私所持資金提供賬戶協(xié)助其財產轉移
D.使用假證明獲得銀行借貸資金,造成銀行重大損失
15.下列情形中,不屬于偽造、變造金融票證的是()。
A.偽造、變造匯票、本票、支票
B.匯票憑證的印鑒與預留印鑒不一致
C.偽造、變造銀行存單
D.偽造信用卡
16.金融犯罪侵犯的客體是()。
A.金融管理秩序
B.企業(yè)及個人
C.金融機構
D.銀行業(yè)從業(yè)人員
17.下列不屬于違法行為的是()。
A.仿造貨幣的防偽標記
B.某銀行以先支付利息為手段吸收公眾存款
C.銀行工作人員為不符合條件的社會公益組織出具資信證明
D.銀行經(jīng)客戶同意運用客戶資金進行債券投資
18.下列犯罪,哪個不屬于金融犯罪?()
A.票據(jù)詐騙罪
B.洗錢罪
C.非法經(jīng)營罪
D.背信運用受托財產罪
19.某銀行會計先后多次從無錫等地購回假人民幣25萬余元,并將其換取真幣牟利,他的行為()。
A.以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購買假幣、以假幣換取貨幣罪一罪處罰
B.以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購買假幣罪和金融機構工作人員以假幣換取貨幣罪兩罪并罰
c.以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購買假幣罪從重處罰
D.以金融機構工作人員以假幣換取貨幣罪從重處罰
20.小張利用自動存款機,先后兩次將手中的假人民幣存人銀行,數(shù)量高達30萬余元,則他犯了()。
A.運輸假幣罪
B.出售假幣罪
c.持有、使用假幣罪
D.購買假幣罪
二、多項選擇題
1.金融犯罪的構成包括()。
A.犯罪客體
B.犯罪客觀方面
C.犯罪主體
D.犯罪主觀方面
E.犯罪動機
2.金融犯罪的對象可以是()。
A.社會公眾
B.金融機構
C.信用證
D.貨幣
E.金融票證
3.銀行業(yè)犯罪中的金融憑證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使用偽
造、變造的()等銀行結算憑證進行詐騙活動的行為。
A.委托收款憑證
B.貨幣
C.匯款憑證
D.銀行存單
E.國庫券
4.擅自設立金融機構罪,是指未經(jīng)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擅自設立()的行為。
A.商業(yè)銀行
B.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
C.證券公司
D.期貨經(jīng)紀公司
E.保險公司或其他金融機構
5.信用卡詐騙罪在客觀上表現(xiàn)為()。
A.使用偽造的信用卡
B.使用作廢的信用卡進行詐騙
C.冒用他人的信用卡進行詐騙
D.使用信用卡進行惡意透支
E.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
6.****信用卡并使用的,不應定為()。
A.盜竊罪
B.信用卡詐騙罪
C.詐騙罪
D.票據(jù)詐騙罪
E.金融憑證詐騙罪
7.2005年公安機關抓獲一偽造貨幣集團的首要分子,對其可以進行的處罰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B.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
C.處l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
D.死刑
E.沒收財產
8.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的行為包括()。
A.個人以高于銀行同類利率支付利息,向公眾集資
B.某企業(yè)發(fā)現(xiàn)自己持有的匯票作廢,在購買原材料的時候繼續(xù)使用
C.銀行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取客戶財物以幫助其優(yōu)先辦理業(yè)務
D.銀行工作人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毒品犯罪組織開立了資金賬戶
E.明知所出售的是假幣仍協(xié)助運輸
9.下列哪些屬于犯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行為()。
A.個人私設銀行
B.企事業(yè)單位私設儲蓄所
C.農村資金互助社吸收社員以外的公眾存款
D.商業(yè)銀行在客戶存款時許諾先付利息
E.擅自提高利率吸收存款
10.下列關于保險詐騙罪說法正確的是()。
A.保險詐騙罪的對象是保險公司
B.保險詐騙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只能由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構成
C.主觀方面行為人因為過失引起保險事故發(fā)生,并獲得保險金的不構成犯罪
D.單位犯本罪數(shù)額特別巨大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
E.本罪客觀方面的表現(xiàn)之一是投保人故意虛構保險標的
11.下列關于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說法正確的有()。
A.本罪屬于瀆職犯罪
B.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司、企業(yè)的管理秩序與國家財產
C.本罪行為發(fā)生在合同簽訂和履行兩個過程中,行為人參與兩個過程方可構成犯罪
D.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大量外匯被騙購也以本罪論處
E.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以l0年以上有期徒刑
12.關于貸款詐騙罪的客觀表現(xiàn)說法正確的有()。
A.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
B.使用虛假的經(jīng)濟合同
C.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
D.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
E.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
13.關于吸收客戶資金不入賬罪說法正確的有()。
A.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存款的管理制度
B.吸收客戶的資金既包括個人儲蓄也包括單位存款
C.本罪主觀方面是故意,并且以非法牟利目的為必要
D.“吸收客戶資金不入賬”是指不計入金融機構的法定存款賬簿
E.本罪主體是特殊主體,為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工作人員
14.下列金融犯罪不能由單位構成的有()。
A.信用卡詐騙罪
B.貸款詐騙罪
C.偽造貨幣罪
D.違法票據(jù)承兌、付款、保證罪
E.票據(jù)詐騙罪
15.下列屬于金融機構工作人員的金融犯罪的有()。
A.貪污
B.受賄
C.貸款詐騙罪
D.挪用公款罪
E.簽訂合同失職罪
16.金融詐騙罪中具體罪名的共同特征包括()。
A.主觀上均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B.實施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等欺騙行為
C.受騙者因被騙而作出行為人期待的財產處分行為
D.受騙者或者其他人(被害人)遭受財產損失
E.使受騙者陷人或者強化認識錯誤
17.銀行工作人員在得知客戶資金是走私犯罪活動所得時,()。
A.不得為其提供資金賬戶
B.不得為其將財產轉換為現(xiàn)金、有價證券
C.不得協(xié)助其將資金匯往境外
D.不得通過轉賬或者其他結算方式協(xié)助其資金轉移
E.可以為其提供賬戶,但不得將其資金匯往境外
18.非法為他人出具金融票證罪,是指銀行或者其他工作人員違反規(guī)定,為他人出具(),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
A.信用證
B.資信證明
C.票據(jù)
D.保函
E.存單
19.下列哪種犯罪必須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A.貸款詐騙罪
B.票據(jù)詐騙罪
C.集資詐騙罪
D.金融憑證詐騙罪
E.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20.背信運用受托財產罪中的犯罪主體包括()。
A.基金管理公司
B.商業(yè)銀行
C.證券交易所
D.再保險公司
E.期貨經(jīng)紀公司
三、判斷題
1.金融犯罪的對象是自然人,同時也可以是各種金融工具。()
2.偽造貨幣罪侵犯的是國家的貨幣管理制度,即本國貨幣的管理制度,本罪侵犯的對象是在國內市場流通的人民幣。()
3.行為人購買假幣后又使用的,以購買、使用假幣罪數(shù)罪并罰。()
4.擅自設立金融機構罪中的金融機構不包括金融機構的分支機構與籌備組織。()
5.對金融工作人員購買假幣的行為需提高法定刑。()
6.洗錢罪規(guī)定其對象是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貪污賄賂犯罪,其他犯罪所得不能成為洗錢罪的對象。()
7.違反票據(jù)承兌、付款、保證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行為人必須認識到由此造成的重大損失。()
8.張某自己制作貨幣并出售的行為,不管所獲得金額大小,都是違法行為。()
9.某企業(yè)發(fā)現(xiàn)其所在地區(qū)公眾有大量閑錢,因此自行開設了一個民間錢莊,吸收公眾的存款并付給一定利息,這是違法行為。()
10.偽造貨幣罪的行為人均有牟利目的,此目的是該罪成立的必要條件之一。()
11.銀行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外地出差時,用公款為10余名親屬提供交通和住宿達4周之久,不屬于犯罪行為。()
12.國有金融機構委派到非國有金融機構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務歸個人所有的,按受賄罪定罪量刑。()
13,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和非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購買假幣的行為觸犯了同一種罪。()
14.簽發(fā)空頭支票或者與其預留印鑒不符的支票,騙取財物的,構成票據(jù)詐騙罪。()
15。在經(jīng)濟往來中,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較大數(shù)額的財物,或者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xù)費的,都屬于受賄行為。()
16。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為個人和單位。()
17.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
18.騙取貨款、票據(jù)承兌、金融票證罪的犯罪主體是單位,自然人不能構成該罪。()
19.騙取貸款、票據(jù)承兌、金融票證罪的可以判處無期徒刑。()
20.挪用資金罪和挪用公款罪的主要區(qū)別在于犯罪主體不同。()
單選題答案:
1. B[解析]違反金融管理法規(guī)是金融犯罪突出的客觀特征,如果某種金融行為并沒有違反金融管理法規(guī),則該種行為就不可能構成金融犯罪。因此,違反金融管理法規(guī)是金融犯罪成立的前提和基礎
2. B[解析]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的犯罪主體為年滿16周歲具有辨認控制能力的自然人,其 中,購買假幣罪中的主體不能為金融工作人員,否則可能構成金融工作人員購買假幣罪。
3. D[解析]偽造貨幣罪是指違反貨幣管理法規(guī),依照貨幣的式樣,制造假貨幣冒充真貨幣的行為,因此偽造貨幣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貨幣管理制度。
4.D[解析]非法出具金融票證罪是指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規(guī)定,為他人出具信:用證或其他保函、票據(jù)、存單、資信證明,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因此,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金融票證的管。理制度。
5. A [解析]職務侵占罪是指非國有的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的非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已有,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
6.D[解析]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的主觀方面是過失,行為人既可能是未盡嚴格審查合同、認識被騙結果的注意義務,也可能是對結果有所認識,但未盡避免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結果的避免
7. C [解析]購買假幣罪中的主體不能為金融工作人員,否則可能構成金融工作人員購買假幣罪。
8. A[解析]A選項所述將抵押物重復擔保進行貸款,屬于貸款詐騙行為。B選項屬于銀行與企業(yè)協(xié)商貸款合同,但如果利率低于基準貸款利率則屬于利率違法行為。C選項所述行為是正常的貸款行為,但延期一般不超過原貸款期限的一半(累計不超過3年)。D選項所述行為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并沒有從銀行詐騙貸款。
9.D[解析]A選項所述行為屬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8選項所述行為屬于偽造、變造金融票證的行為。C選項所述行為屬于非法出具金融票證的行為。
10.B[解析]B選項所述行為屬于信用證詐騙的行為。A、C選項所述行為皆為合法行為。D選項所述行為違反了《支付結算辦法》的有關規(guī)定,尚未觸犯《刑法》。
11.A[解析]張某按某銀行支行的業(yè)務印章自己制作了一個業(yè)務印章,并印制了空白存單的行為屬于偽造銀行存單,犯了偽造金融票證罪。
12.A[解析]金融犯罪是一種圖利犯罪,其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有的還要求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故A選項的說法錯誤,B選項的說法正確。金融犯罪的主體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故C選項的說法正確。金融犯罪的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違反金融管理法規(guī),非法從事貨幣資金融通活動,危害國家金融管理秩序,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故D選項的說法正確。
13.C[解析]信用卡詐騙罪,是指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騙領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或者利用信用卡惡意透支進行詐騙活動,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
14.B[解析]A項觸犯了《刑法》中的吸收客戶資金不入賬罪,B項屬于合法經(jīng)營,C項行為觸犯了《刑法》中的洗錢罪,D項行為構成金融詐騙罪。
15.B[解析]偽造、變造金融票證罪的行為主要有:(1)偽造、變造匯票、支票、本票;(2)偽造、變造委托收款憑證、匯款憑證、銀行存單等其他銀行結算憑證;(3)偽造、變造信用證或者附隨的單據(jù)、文件;
《4)偽造信用卡。故B選項符合題意。
16.A[解析]金融犯罪侵犯的客體是金融管理秩序。金融安全有序,是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政治穩(wěn)定的重要基礎。故A選項正確。
17.D[解析]A項所述行為構成偽造貨幣罪,B項所述行為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C項所述行為構成非法出具金融票證罪。本題正確答案為D。
18.C[解析]金融犯罪,是指行為人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規(guī),破壞國家金融管理秩序,使公私財產權利遭受嚴重損失,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應受懲罰的行為。ABD選項均屬于金融犯罪。C選項屬于擾亂市場秩序罪。
19.A[解析]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購買假幣、以假幣換取貨幣罪,是指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購買偽造的貨幣,或者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偽造的貨幣換取貨幣的行為。《刑法》的有關規(guī)定并不要求這兩種行為同時實施,同時實施這兩種行為的,并列確定罪名。故A選項正確。
20.c[解析]持有、使用假幣罪,是指違反貨幣管理法規(guī),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
多項選擇答案
1. ABCD[解析]金融犯罪的構成包括: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
2. ABCDE[解析]金融犯罪的對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各種金融工具。就作為金融犯罪對象的人而言,不僅包括自然人,也包括遭受金融詐騙的單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所涉及的“公眾”等;就作為金融犯罪對象的金融工具而言,具體包括貨幣、各種金融票證、有價證券、信用證、信用卡等。
3. ACD[解析]作為金融憑證詐騙罪行為對象的金融憑證,僅指委托收款憑證、匯款憑證及銀行存單。使用、偽造、變造貨幣的屬于危害貨幣罪,故B選項不正確;使用、偽造、變造國庫券的屬于有價證券詐騙罪,故E選項不正確。
4. ABCDE[解析]擅自設立金融機構罪,是指未經(jīng)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擅自設立商業(yè)銀行、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jīng)紀公司、保險公司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行為。
5. ABCDE[解析]信用卡詐騙罪的客觀表現(xiàn)主要有: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使用作廢的信用卡進行詐騙的;冒用他人的信用卡進行詐騙的;使用信用卡進行惡意透支的。故以上選項均正確。
6. BCDE [解析]盜用信用卡并使用的,定盜竊罪。
7. BCDE[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危害貨幣罪中的偽造貨幣罪處罰措施的認識。偽造貨幣罪有下列情形之一:(1)偽造貨幣集團的首要分子;(2)偽造貨幣數(shù)額特別巨大的;(3)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沒收財產。故BCDE選項正確。
8. ABE[解析]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是指違反國家對金融市場監(jiān)管、管理的法律法規(guī),從事危害國家對貨幣管理、金融機構組織管理、銀行管理的活動,破壞金融市場秩序,金額較大或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A、B選項所述行為分別是集資詐騙行為和票據(jù)詐騙行為,破壞了金融管理秩序。C選項所述行為屬于銀行業(yè)相關職務犯罪中的金融機構從業(yè)人員受賄行為,故C選項錯誤。在主觀方面,洗錢罪是一種故意犯罪,D選項所述行為在主觀方面不是故意,故不構成洗錢罪。
9. ABCDE[解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中的“非法”包括主體不合法和方式不合法兩種情況。主體不合法指行為人不具有吸收公眾存款的法定主體資格而吸收公眾存款,如個人私設銀行、錢莊,企事業(yè)單位私設銀行、儲蓄所等,非法辦理存款貸款業(yè)務,吸收公眾存款。方式不合法指行為人雖然有吸收公眾存款的法定資格,但采取非法的方式吸收公眾存款,如有些商業(yè)銀行和信用社,為了爭攬客戶,以擅自提高利率或在存款時以先支付利息等手段吸收公眾存款。A、B、C選項屬于主體不合法,D、E選項屬于方式不合法。
10.BCDE[解析]保險詐騙罪是指故意虛構保險標的,投保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對發(fā)生的保險事故編造虛假的原因或夸大損失程度,或編造未曾發(fā)生的保險事故,投保人、被保險人故意造成財產損失的保險事故,或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或疾病,騙取保險金的行為。本罪的對象是保險金,故A選項說法錯誤。其他選項均符合保險詐騙罪的規(guī)定。
11.ABD[解析]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發(fā)生在合同簽訂和履行兩個過程中,行為人參與其中一個過程即可構成犯罪,故C選項說法錯誤。犯本罪致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故E選項說法錯誤,其余三個選項的說法均符合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的規(guī)定。
12.ABCDE[解析]貸款詐騙罪的客觀表現(xiàn)為: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使用虛假的經(jīng)濟合同;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虺龅盅何飪r值重復擔保;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故以上選項的說法均正確。
13.ABDE [解析]根據(jù)《刑法修正案(六)》,吸收客戶資金不入賬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但不以非法牟利目的為必要,故C選項錯誤,ABDE選項的說法均符合吸收客戶資金不入賬罪的規(guī)定。
14.ABC[解析]信用卡詐騙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僅為自然人,單位不構成本罪。故A選項正確。貸款詐騙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單位不構成本罪。故B選項正確。偽造貨幣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為年滿16周歲,具有辨認控制能力的自然人。故C選項正確。違法票據(jù)承兌、付款、保證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為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票據(jù)詐騙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包括自然人和單位。
15.ABDE [解析]銀行人員職務犯罪又稱為內部犯罪,包括貪污、受賄、挪用公款、簽訂合同失職罪。故ABDE選項正確。貸款詐騙罪屬于針對銀行的犯罪,又稱為外部犯罪。
16.ABCDE [解析]金融詐騙罪作為類罪,具有許多共性,其基本構造是主觀上均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客觀上遵循下列邏輯順序:(1)實施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等欺騙行為;(2)使受騙者陷入或者強化認識錯誤;(3)受騙者因被騙而作出行為人期待的財產處分行為;(4)受騙者或者其他人(被害人)遭受財產損失。題中選項都正確。
17.ABCD[解析]銀行工作人員不得為洗錢者提供下列服務:(1)提供資金賬戶的;(2)協(xié)助將財產轉換為現(xiàn)金、金融票據(jù)、有價證券的;(3)通過轉賬或者其他結算方式協(xié)助資金轉移的;(4)協(xié)助將資金匯往境外的;(5)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來源和性質的。以上行為均觸犯了《刑法》第
191條的規(guī)定。
18.ABCDE[解析]非法出具金融票證罪,是指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規(guī)定,為他人出具信用證或者其他保函、票據(jù)、存單、資信證明,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題中選項都正確。
19.ABCD[解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銀行管理制度,并不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本題正確答案為AB—CD。
20.ABCDE[解析]背信運用受托財產罪,是指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違背受托義務,擅自運用客戶資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財產,情節(jié)嚴重的行為。本罪的犯罪主體為特殊主體,即“商業(yè)銀行、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jīng)紀公司、保險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個人不能構成本罪的主體。題中選項都正確。
判斷題答案:
1. × [解析]金融犯罪的對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各種金融工具。就作為金融犯罪對象的人而言,不僅包括自然人,也包括遭受金融詐騙的單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所涉及的“公眾”等。
2. × [解析]偽造貨幣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貨幣管理制度,既包括國家對本國貨幣的管理制度,也包括國家對在本國流通的外國貨幣的管理制度。
3. × [解析]行為人購買假幣后使用的,以購買假幣罪從重處罰,如果行為人出售、運輸假幣后又使用的,以出售、運輸假幣罪和使用假幣罪數(shù)罪并罰。
4. × [解析]擅自設立金融機構的分支機構與籌備組織屬于禁止擅自設立金融機構中的其他金融機構的行為。
5. √ [解析]對金融工作人員購買假幣的行為需作特別規(guī)定并提高法定刑,因為他們的身份決定了他們隨時可能將假幣調換為真幣,其實施本罪不僅給國家和儲戶帶來利益損失,而且嚴重影響了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聲譽和金融秩序。
6. × EM析]《刑法》中的洗錢罪明確規(guī)定其對象是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貪污賄賂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詐騙罪的所得,除這幾種違法所得之外,其他犯罪所得都不能成為洗錢罪的對象。
7. ×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破壞銀行管理罪中的違反票據(jù)承兌、付款、保證罪的認識。觸犯本罪,主觀方面一般是故意,也有可能是過失,對造成重大損失,行為人不需要明確認識到。故以上說 法錯誤
8. √ [解析]題中所述該假幣能夠出售說明其外觀上足以使一般人認為是貨幣。只要實施了偽造行為,不必認定犯罪金額,都構成偽造貨幣罪,因此張某的行為是違法的。
9. √ [解析]企業(yè)私設錢莊,屬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
10.× [解析]偽造貨幣罪的行為人一般有牟利目的,但并不以此為本罪成立的必要條件。
11.× [解析]該工作人員的行為屬于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公共的財產非法轉歸自己的親屬使用,屬于貪污行為。
12.√ [解析]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員,如國有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和國有金融機構委派到非國有金融機構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務或非法收受他人財務,為他人謀利益的, 或者違反國家規(guī)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xù)費,歸個人所有的,按受賄罪定罪量刑。
13.× [解析]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購買假幣行為構成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購買假幣、以假幣換取貨幣罪。非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購買假幣行為構成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
14.√ [解析]票據(jù)詐騙罪的客觀表現(xiàn)為:(1)明知是偽造、變造的匯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2)明知是作廢的匯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3)冒用他人的匯票、本票、支票;(4)簽發(fā)空頭支票或與其預留印 鑒不符的支票以騙取財物的;(5)匯票、本票的出票人簽發(fā)無資金保證的匯票、本票或在出票時作虛假記 載以騙取財物的,處以與信用卡詐騙罪相同的處罰。
15.× [解析]題干所述為行賄的定義。行為人在經(jīng)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guī)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xù)費,歸個人所有的,應以受賄行為論處。
16.× [解析]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是指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因嚴重不負責任被詐騙,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本罪主體是特殊主體,為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17.√ [解析]行賄罪,是指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含在經(jīng)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guī)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shù)額較大,或者違反國家規(guī)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費、手續(xù)費)的行為。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不以行賄罪論。
18.× [解析]騙取貸款、票據(jù)承兌、金融票證罪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自然人和單位都可能成為犯罪主體。
19.× [解析]騙取貸款、票據(jù)承兌、金融票證罪法定刑僅為7年有期徒刑,貸款詐騙罪可以判處無期徒刑。
20.√ [解析]挪用資金罪的主體是公司、企業(yè)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但國家工作人員除外。挪用公款罪的主體是國家工作人員,包括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