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早年的一本剪報資料中,有一副對聯(lián)給我印象很深:“桃李增華坐帳無鶴;琴書作伴支床有龜!边@是1941年6月,經濟學家馬寅初六十壽辰時,周恩來與董必武、鄧穎超聯(lián)名送上的一副壽聯(lián)。不過有意思的是,時任重慶大學商學院院長的馬寅初先生,其實當時正身陷囹圄,而為了聲援馬老并使之早日出獄,重慶大學全體師生不顧*的反對,頂住壓力為馬老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祝壽會”,而且,是一場“主角”缺席的“祝壽會”。
正因為“壽星”缺席,所以上聯(lián)有“坐帳無鶴”;下聯(lián)的“支床有龜”,語出《史記·龜策傳》,意思是床腳不穩(wěn)而以龜墊平!白鴰o鶴”與“支床有龜”這兩句對得非常的工整,且“鶴”和“龜”均寓意為長壽,而更為巧妙的是,“有龜”又諧音“有歸”,有遙祝壽星早日歸來之意,一語雙關。據(jù)悉此聯(lián)乃董必武親自擬稿并書寫,聯(lián)意深刻,書法方正規(guī)矩,再經報紙發(fā)表后,影響甚廣,傳誦一時。
馬寅初先生是我國第一位留美歸來的經濟學博士,在經濟學界有“泰斗”之譽。他早年在天津北洋大學畢業(yè)后,被清政府派往美國的耶魯大學官費留學,獲經濟學碩士后,又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學業(yè)完成后于1916年回國,應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之聘,任經濟系教授,并于1919年至1927年出任北大第一任教務長。雖然馬寅初一生從事教學與研究,但他卻是一個熱愛祖國、敢說敢當并有強烈正義感的知識分子。“五四”時期,作為北大的首任教務長,他是堅決站在學生的一邊,全力支持學生的愛國運動。而當*學生被捕、蔡元培校長出走后,他聯(lián)合其他教授一起到教育部請愿,若不釋放學生,若不請回蔡元培校長,他則將率領北大教員實行“總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