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1、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nèi)容是( )
A.教學方法 B.教師 C.學生 D.學習過程
2、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是給學習者提供( )
A.圖表 B.新知識 C.認知框架 D.以上都不對
3、“形式訓練說”所討論的遷移實際上屬于( )
A.正遷移 B.負遷移 C.特殊性遷移 D.普遍性遷移
4、在操作技能的學習過程中,當動覺反饋已經(jīng)成為動作程序的調節(jié)器時,技能學習就進入到了(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練
5、通過不斷強化逐漸趨近目標的反應,來形成某種較復雜的行為的方法叫( )
A.強化法 B.行為塑造法 C.代幣獎勵法 D.示范法
6、在乒乓球比賽中,面對各種情況,抽球還擊率達到90%,則說明動作技能達到了( )目標
A.模仿 B.準確 C.連貫 D.習慣化
7、以學生在團體中的相對位置(或名次)來報告結果的評價是( )
A.常模參照評價 B.標準參照評價 C.配置性評價 D.診斷性評價
8、在師生關系中,“親其師而信其道”反映了教師哪項特征對學生的影響?( )
A.知識 B.認知 C.人格 D.技能
二、填空題
1、教育心理學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初創(chuàng)、________、 _____ 和完善時期。
2、建構主義學習觀把學習看成是建構過程,以新舊知識經(jīng)驗的________來解釋知識建構過程。
3、奧蘇伯爾認為學生________是實現(xiàn)學習遷移的關鍵因素。認知結構的組織特征包括認知結構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
4、操作技能具有對象的________,執(zhí)行的________和結構的展開性的特點,與之相對,心智技能具有對象的_________,執(zhí)行的_________和結構的_________的特點
5、自我肯定的訓練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訓練,即:請求、拒絕和________。
6、心理學家馬杰認為,陳述良好的教學目標應該具備三個要素: ________、________以及行為標準。
7、如果將期末考試結果的解釋視為______,那么對各單元測驗的解釋就是______性評價。
8、羅森塔爾等人借用古希臘神話中的典故,把教師期望的自我應驗的預言效應稱為______。
三、簡單題
1、簡述布魯納的認知結構理論及教育意義。
2、操作技能的培訓要求有哪些?
四、論述題
1、態(tài)度的結構包含哪些?
五、案例分析題
1、[案例]廣播操比賽 為推廣新的廣播操,某校決定舉行廣播操比賽,有人選擇某年級四個班針對廣播操比賽全過程的教育情況進行了調查,發(fā)現(xiàn)四個班主任在動員,訓練中對學生的教育大同小異,所不同的是比賽結束成績公布之后。 某(1)班(冠軍):同學們,經(jīng)過全班同學的努力,我們班榮獲了四個班級廣播操比賽的冠軍,老師祝賀你們,真為你們感到驕傲。 某(2)班(第三名):老師不打算對這件事進行評價。 某(3)班(第四名):同學們,這次廣播操比賽,很多同學都盡力了,但還有一些方面做得不太好,因而成績不太理想,失敗不可怕,只要同學們總結出成功和失敗的原因,并將
成功的經(jīng)驗用之于今后的活動中去,改進這次比賽中反映出來的問題,我想我們一定能夠成功的!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一下,這次比賽同學們成功的方面和失敗的教訓„„ 某(4)班(第二名):這次比賽由于有的同學不努力,我們班沒能獲得冠軍,老師很失望。 問題:請你根據(jù)四位老師不同的做法,發(fā)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