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曹劌論戰(zhàn)
1.guìjiànbófúmǐfú2.(1)肉食者謀之,(你)又何間焉(2)必以(之)分人(3)小信未孚,神弗福(你)也(4)(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3.春秋左氏傳編年左丘明4.(1)憑(2)通“遍”,遍及(3)士氣旺盛(4)擊鼓5.(1)目光短淺卑鄙 (2)牛、羊等祭祀用品為正義事業(yè)獻身(3)訴訟案件監(jiān)獄(4)即使雖然6.(1)(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可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zhàn),就請允許我跟著去。(2)第一次擊鼓進軍士氣正旺盛,第二次擊鼓進軍士氣就減弱,第三次擊鼓士氣就沒有了。7.(1)近臣的擁護神靈的保佑(2)彼竭我盈轍亂旗靡8.提示:史傳文學以史書所記載的歷史事件梗概為基礎(chǔ),將其用文學性的語言表現(xiàn)出來。
22鄒忌諷齊王納諫
1.yì zhāo jiàn jī 2.(1)代詞,指與徐公孰美的問題無義,取消句子獨立性(2)確實如果(3)早晨朝見3.A4.(1)身高(2)偏愛(3)忍受(4)流放5.(1)幾個月以后,還偶爾有人來進諫;一年以后,就是想進諫,也沒什么可說的了。(2)國人不敢說話,路上相見,以目示意,不敢交談。6.鄒忌欲言勸諫大事,但卻從家庭瑣事談起,達到心理人情相通;運用類比推理,由私臣、畏臣、求臣而被蒙蔽,推知私王、畏王、求王而王亦受蒙蔽,國事、家事巧妙地聯(lián)系在一起,最終進諫成功。(意思對即可)7.齊威王能虛心納諫,并下令獎賞所有進諫的人,因而贏得百姓的擁戴,國民齊心協(xié)力,也會贏得他國的尊重和畏懼。厲王用壓制的方式面對批評自己的人,并以殘暴的方式懲罰他們,因此人心背離,最后落得流亡的下場。(意思對即可)8.(1)《戰(zhàn)國策·燕策三》: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陛V既取圖奉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比喻事情發(fā)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2)《戰(zhàn)國策·魏策二》: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意思是三個人謊報集市里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做事實。(3)《戰(zhàn)國策·秦策一》:蘇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倨:傲慢;恭:恭敬。以前傲慢,后來恭敬。形容對人的態(tài)度改變。
23愚公移山
1.h jīběnch nkuìsǒu2.(1)反返返回(2)亡無沒有(3)厝措放置(4)惠慧聰明3.(1)曾不能/損魁父之丘(2)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3)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4)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4.(1)紛紛(2)用箕畚裝土石(3)即使(4)盡(5)哪里(6)加強反問語氣5.(1)的(2)他們,指愚公等(3)無義,取消句子獨立性(4)這件事,指愚公堅定移山的事6.(1)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樣的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樣呢 (2)你的心真頑固,頑固得沒法開竅,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7.這是對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偉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頌,也表現(xiàn)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話,表達向自然斗爭并取得勝利的愿望。這個神話結(jié)尾,增強了故事的藝術(shù)效果,使“愚公”的形象更為高大、感人。8.(1)善良的人很容易被一些小人用正當?shù)睦碛善垓_。(2)比喻經(jīng)過反復(fù)實踐,掌握了事物的規(guī)律,做事就能得心應(yīng)手。(3)比喻處于困境、亟待援助的人或物。(4)事物(情況)是在不斷變化的,要根據(jù)變化調(diào)整做事的方法。(5)略
24《詩經(jīng)》兩首
1.yǎo tiǎomàom isùchí2.(1)配偶(2)撈取(3)日日夜夜(4)使 快樂3.(1)“詩三百”風雅頌(2)賦比興4.(1)上水、逆流(2)干(3)高(4)彎曲5.首章“蒼蒼”,次章“萋萋”,末章“采采”,寫出蘆葦?shù)念伾缮n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涼的氣氛渲染得很濃厚;白露“為霜”、“未晞”、“未已”的變換,描繪出朝露成霜而又融為秋水的漸變情狀與過程,形象地寫出了時間發(fā)展的軌跡(天亮到太陽東升);“方”、“湄”、“涘”三字的地點變換,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詩人和詩人盼望與伊人相會的活動與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繪出來了;“長”、“躋”、“右”和“央”、“坻”、“沚”的變換,也都從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詩人想見愛人心情急切、尋見伊人困難重重的情景。6.提示:含蓄美——從文字和形象思考;意境美——從情景交融思考;朦朧美——從模糊意象、空間和心理距離等角度思考;音樂美——一意三疊,一唱三嘆。7.示例:河邊的蘆葦茂密蒼青,晶瑩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結(jié)成白白的濃霜,微微的秋風送著襲人的涼意,茫茫的秋水泛起侵人的寒氣。詩人時而靜立,時而徘徊,時而翹首眺望,時而蹙眉沉思。心中的她,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8.示例:天寒水淺,山溪變成涓涓細流,露出嶙嶙白石,顯得特別清淺可愛;入冬天寒,山中紅葉變得稀少了,在一片濃翠的山色背景上點綴著的幾片紅葉,格外顯眼。9.提示:山路就穿行在無邊的濃翠之中。山色的空翠濃得幾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分,人行空翠之中,就像被籠罩在一片翠霧之中,整個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潤,而微微感覺到一種細雨濕衣似的涼意。這是視覺、觸覺等感覺的復(fù)雜作用所產(chǎn)生的一種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種心靈上的快感。(意思對即可)10.略
單元復(fù)習
1.C 2.B 3.D 4.(1)保佑(2)贊同(3)茂盛,眾多(4)用箕畚裝土石 5.A 6.(1)《左傳》(2)《戰(zhàn)國策》(3)《列子》(4)《詩經(jīng)》7.(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2)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4)白露為霜道阻且長8.(1)雨、雪后天氣轉(zhuǎn)晴(2)通“披”(3)看見(4)生病9.D10.自己吃飽了而知道他人的饑餓,自己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自己消閑安樂了而知道他人的勞苦。11.晏子明白自己要勸諫景公體恤百姓疾苦,因此借機進諫,以古之賢君的思想來提醒景公,此為“明其所欲”;景公能立即聽取意見,并下令賑濟百姓,此為“行其所善”。12.AC 13.D 14.D 15.(1)妻子問(家當)在哪里,丈夫拿出雞蛋給她看。(2)丈夫所說的都是沒有實現(xiàn)的事,(我)為什么要被煮 16.此句想象飛騰,精彩絕妙,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雪花大、密的特點,極寫邊疆的寒冷。17.此句用一連串動詞,塑造了一個憂心忡忡、愁腸百結(jié)的思婦的形象。這位思婦正是由眼前過往的行人,想到遠行未歸的丈夫;由此時此地的苦寒景象,引起對遠在長城的丈夫的擔心。1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