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三字經(jīng)完整解讀

時間:2016-01-21 16:40:00   來源:無憂考網(wǎng)     [字體: ]
介紹: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譯文:人在剛剛生下來的時候,本性都是善良的相接近的,只是由于成長過程中,后天的成長環(huán)境不一樣,習慣、習性的好與壞也就相差的很遠。
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譯文:如果不注意好好教育,小孩子善良的本性就會受到不良的影響而改變。教育和引導要注意方式,方法。最重要的要專一,持之以恒的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譯文:從前,孟子的母親為了選擇好的鄰居曾三次搬家,目的是讓孟子能有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不受不良事物的影響。孟子逃學不好好學習,孟母就折斷了織布機來教育孟子。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譯文:五代時,燕國人竇禹均十分重視子女的教育,而且有非常好的方法,他教育的五個兒子都很有成就,名揚四方。
養(yǎng)不教,父子過,教不嚴,師之惰。
譯文:對兒女僅僅完成撫養(yǎng)的責任,提供衣食住行,卻不注意對他們的教育,這是父親的過錯。如果教育的不嚴格不嚴肅,那就是做老師的懶惰,沒有盡到責任。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譯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應(yīng)該的,如果小時候不好好學習,等到年紀大了,卻不學無術(shù),那還能有什么作為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譯文:玉石不打磨雕刻,就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如果不學習,就不會懂得為人處事的道理,不能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