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一整套完整的循序漸進課本教材,大幅提高自己的主動詞匯量,從而大幅提高自己的口語和寫作能力(口音正和字寫的好是形式,這里不討論,我們只討論輸出的內核,為你的輸出提供炮火彈藥——即主動詞匯)
需要準備
1,NCE2-3兩本教材
2,NCE配套CD,好網(wǎng)上找到85年BBC母帶,不行外研社配的CD或者美語版的也勉強可以
3,一本大型筆記本,一本口袋式便攜筆記本
4,一本語法書,推薦《文法俱樂部》
5,手機預裝深藍詞典(安卓),歐路詞典(蘋果),預裝詞庫選擇 麥克米倫高階,朗文高階,劍橋高階,New Oxford Thesaurus,Oxford Collocation Dictionary(相關詞庫我稍后會上傳,這兩本詞典稍弱,但能吃透了便已經(jīng)足夠了)
6,新概念每課后面的習題必做!
平時積累
大量閱讀各種自己喜歡的內容,不管是專業(yè)教材還是經(jīng)濟學人還是英文小說都可以,同時每天抽出大概半個小時進行本文提到的練習即可(為時大約4-5個月)
兩者缺一不可,泛讀是提高你的被動詞匯好方式,精讀和寫作練習是提高你的主動詞匯,但沒有被動詞匯,就無法轉換成主動詞匯
選擇NCE教材的理由
根據(jù)Dr Krashen的二語習得假說,英文學習必須遵守:
i+1假說:材料的選擇要比自己的水平高一點點,循序漸進,在這條原則的指導下,我們需要選擇一套完整的,由易入難的教材,這個我們稍后說
情緒機制:所學的材料和所用的方法要足夠有趣,可以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越學越想學,能堅持下去
從這兩條看,新概念英語是符合的教材之一,它的課文幾乎就是根據(jù)二語習得理論設計的,首先文章短小精悍風趣幽默,讓學生學習興趣濃厚,符合情緒機制,其次整套書的文字難度循序漸進,沒有特別明顯的難度跨越,非常符合i+1理論——那個時候Krashen都不知道在玩蛋兒呢,二語習得也根本沒人研究,所以說LG Alexander牛逼就牛在這個地方——他超越了時代的局限,提出了的先進教學法一直沿用到現(xiàn)在
具體操作方法:
第一本,新概念英語2
1,快速掃描下生詞,這個我們不說了,不過NCE2的單詞量在2000左右,相信大家問題不大
2,認真聽錄音或者閱讀課文2-3遍
3,重頭戲開始,我們開始做變換人稱的retelling寫作
如何操作呢?
拿第一課A Private Conversation舉例,原文如下
Last week I went to the theatre. I had a very good seat. The play was very interesting. I did not enjoy it. A young man and a young woman were sitting behind me. They were talking loudly. I got very angry...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發(fā)揮想象力,用不同的人稱來敘述這個故事了
首先以主人公的姑媽視角寫作
Last week my nephew went to the theatre. He had a very good seat...
還可以以不講禮貌的男女中任何一位視角寫作
Last week, my girlfriend and I went to the theater...
事實上,只要你愿意發(fā)揮想象力,每一個故事都可以用兩到三種人稱視角來復述仿寫,比如第三課Please Send Me a Card,就可以用作者的朋友,大堂經(jīng)理,大堂服務員的角度來復述
一般來說,一天一篇課文,每篇用兩個人稱來復述就可以了,也就是一天寫兩篇小作文
寫的時候注意下,發(fā)揮想象力固然是好,但是不要玩脫玩大了,盡量中規(guī)中矩,以扎扎實實練好自己寫句子的能力為主要目的,像我小站里面很多成員會瞎想,寫到后如來和上帝都介入到主人公的糾紛中,這個就很不好,盡量依照原文的情節(jié)來仿寫,避免不必要的瞎發(fā)揮,因為有必要看這本書的人,英文水平遠沒有好到可以編寫小說的程度
如果寫的時候不確定文章時態(tài)用過去時還是現(xiàn)在時,那么就直接采用原文的時態(tài)比較好
還有,有些同學可能一開始比較寫的比較困難,那么很簡單,當你遇到不會的表達的時候,可以直接抄寫原文!但是注意這不是簡單的抄寫,而是你苦思冥想之后的有意識的吸收,印象絕對比你背誦這篇文章500遍來的深刻的多
但僅僅是寫兩篇小作文是不夠的!下面的兩個步驟更加重要!
4,寫完之后的整理工作
寫作時候我們必不可免的會遇到很多好詞好句,尤其是那些我們平時到了嘴邊卻不會表達的概念,通過這種仿寫會讓你學到很多這類表達,而且會注意到很多平時自己沒有注意的語法小錯誤,比如說我寫完了第二課,知道了,get up late的late不可以用lately,仿寫完第8課The Best and the Worst之后,我知道參加比賽不僅可以用join和take part in,還可以用enter for,而這類表達和你死記硬背詞匯表得到的完全不同,這些是你通過上下文和自己動腦筋思考之后得到的主動詞匯,以后就能有意識的使用了,可是這個時候,我們有必要把每篇文章中比較好的短語統(tǒng)統(tǒng)都背下來么?怎么取舍呢?
前面也說了,背誦是沒用的,也太枯燥了,可是看到好詞好句不想放過怎么辦?這個時候透析法幫了你大忙了:每篇文章,只可以記錄一個用法和相應例句,多兩個,連同課文標題記錄在小小的本子里,其它的統(tǒng)統(tǒng)扔掉不看,透析的原理伍老師已經(jīng)說的很清楚,我們就不再贅述了
這樣可以大限度的激活你的筆頭表達能力,充實你的主動詞匯庫,重要的,不會讓詞匯和表達,成為你的累贅——每次只記錄一個,然后時時刻刻能用起來越用越順暢,比你記錄10或者死記硬背100個句子,然后就拋諸腦后死活不會再用要好的多
5,一個月后的修改工作
由于我在小站已經(jīng)開始集體的寫作練習教程,從已有的結果上我們很驚訝的發(fā)現(xiàn),很多人的仿寫爛的一塌糊涂,基本的動詞第三人稱單數(shù)和時態(tài)都會寫錯,這個時候要么是自己的水平遠遠沒有達到此方法所需要的標準,要么是平時確實太過粗心大意,這個時候怎么辦呢?
指望別人修改自己作文根本是不切實際的,而且沒多大用:每個人都會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可是你們仔細想想,小時候老師給你批改了那么多作文真的有用么?哪個作家不是通過大量的讀,大量的練習寫來提高寫作水平的?
這里,我們要教大家一個簡單的自我反饋和自我監(jiān)測機制,也就是通過時間遺忘來修改提高自己
什么意思呢?
你一天寫一篇,連續(xù)寫了30天了,也積累了一些用法了,對寫作也有些心得了,起碼某些白癡錯誤不會犯了,這個時候,你每天寫完和整理好一篇新課文之后,要做一個額外的練習
翻開你30天以前寫的文章,開始,改!
如何改
1)看語法錯誤,基本的有沒有出現(xiàn)人稱用錯,動詞用錯,時態(tài)用錯
2)整理推敲用詞和表達,有沒有更好的表達,遇到自己覺得表達不好的地方,查牛津同義詞詞典和牛津學生搭配詞典已經(jīng)朗文當代,替換一個更準確的表達
3)替換完畢之后,如果你覺得還算滿意,那么添加到自己小的筆記本原課文標題下面,老規(guī)矩——1課,只添加1個不錯的表達,不要小瞧這個小本兒,如果你堅持做下來,一兩年之后你就有了一個自己習慣用語的標準語料庫,這個庫比Collins和BBC的word bank對你的存在意義都大的多,從某種意義上說,你以后的用詞水平,會比寫暮光之城和50度灰那些作家要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