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方案設計”科目的應試準備方法與其他科目有很大不同。其一,它不像知識類科目應試準備是要靠對知識的牢記、占有,而是通過若干設計實踐的練習,以提高運用知識,解決設計矛盾的能力,其二,知識類科目應試準備可以突擊、強化,而“建筑方案設計”科目的應試準備只能建立在應試者巳具備的建筑師素質與修養(yǎng)上。因為,設計能力需要一個長期設計實踐的經驗積累,而企圖依靠突擊準備是難以奏效的。實際上應試者只要平日設計功底較好、能力較強,設計實踐經驗豐富,本可以不需準備。問題是由于長期操作電腦進行設計工作,不少人已不會拿筆做設計畫圖了,字也寫得歪歪扭扭,甚至錯別字連天。而考試卻限定用工具手繪,更有應試者的專業(yè)背景是相關專業(yè),缺乏建筑設計基本功的系統(tǒng)訓練,設計實踐又較少,建筑方案設計能力較弱,簡單的、規(guī)模小的建筑項目做過一些,但較大的、較復雜的建筑項目很少觸及,這與一級注冊建筑師的資格條件相差甚遠。更重要的是,一些建筑師長期依靠在電腦上做方案,注意:是在“做”方案,而不是在進行建筑設計“創(chuàng)作”,久而久之養(yǎng)成了思維的惰性,不肯積極思考設計的問題,做施工圖設計怎么省事怎么做,終導致設計功底的缺失。這種狀態(tài)去參加注冊建筑師的應試,很難有好的結果。怎么辦?只有積極去準備。但是,這種準備不可能速成,不可能在短期內就改變一個.人長期養(yǎng)成的設計習慣,更不能大幅度提高設計水平。因為,建筑設計能力的提高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是需要在提升個人的設計素質、設計修養(yǎng)的同時,提高自己的設計能力。不過,為了應試注冊建筑師考試,認真做一點應試準備,多少會有點幫助。
那么,應該怎樣進行準備呢?
一、建筑方案設計能力的訓練
應試者要想使建筑方案設計能力的訓練有所成效,必須首先先了解自己建筑設計的功底究竟如何?以便有的放矢進行準備,這就是:
(一)訓練的前提
要想勝任“建筑方案設計”的考試不是僅憑個人對建筑設計的興趣和良好意愿,而是要清醒地評估自己是否具備下列幾項先決條件:
(1)是否受過建筑學專業(yè)系統(tǒng)的學習和設計的專門訓練;
(2)雖沒有受過建筑學專業(yè)系統(tǒng)的學習和設計的專門訓練,但是否參與過建筑工程項目的設計實踐及其嫻熟程度;
(3)雖然進行過建筑工程項目的設計,但正確的設計思維與設計方法是否真正掌握,設計質量是否上乘。
不同應試者對上述幾個先決條件具備的程度將直接影響各自應試準備的成效。
(二)訓練的目的
凡應試者都想順利通過“建筑方案設計”科目的考試,這種功利性的目的可以理解,也是正常的。但,畢竟這是一種檢測應試者建筑方案設計能力的手段,根本的目的是應試者通過考試取得一級注冊建筑師的資格,是否能勝任其職責。這就是:作為建筑方案設計人,他要有很強的方案設計能力,通過方案設計過程能處理建筑與環(huán)境、建筑形式與功能、建筑與技術等事關建筑設計方案全局的各種設計矛盾,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建筑設計方案來;作為建筑專業(yè)負責人,他具有嫻熟處理方案實際問題的能力,能細致周到地協(xié)調設計與施工的關系。作為項目負責人,他能協(xié)調各工種的設計矛盾,能處理施工中的各種現(xiàn)場問題,能夠將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三者形成和諧的合作伙伴,表現(xiàn)出很強的組織能力,并對工程質量一抓到底,體現(xiàn)出對國家負責、對用戶負責的敬業(yè)精神。
因此,明確訓練的目的不僅關系到應試者當前能否以一個平常的心態(tài)應試并順利通過,更影響他今后是否稱職。不要以為碰上機遇偶然通過了該科目的考試就端上鐵飯碗,實際上每一位注冊建筑師都要接受終身教育。何況某些人設計功底本來就淺薄,而前些年題型容易,及格率高,幸運取得了一級注冊建筑師資格,就認為設計水平到家了,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這種把考試通過作為惟一目的,是值得反思的。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來進行設計訓練就會產生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緒,從而影響設計訓練的效果!
(三)訓練的方法
“建筑方案設計”考前準備,重要的是通過題型設計訓練正確領會并掌握設計思維方法和設計操作方法。不能陷入為做題目而做題目甚至猜題、背類型的誤導中。盡管這種設計訓練可以“學會,做某類型的建筑設計,但是只要試題給的環(huán)境條件一變化,例如指北針改變方向,或者場地內設置若干限定因素(保留古樹、古跡等);或者場地周邊有不利條件等,你默記住的優(yōu)秀方案模式,如何能“放”到給定的場地上呢?例如你默記的方案是南入口,可是測試的環(huán)境條件,南向根本沒有道路,而是一片水面或場地北面有道路,這就意味著建筑入口要在北面。只要出入口條件一變,建筑方案的框架就是另一回事了。因此,
建筑方案設計實際上應該是根據(jù)具體環(huán)境條件現(xiàn)場發(fā)揮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而不是套用固有方案模式。當然,就事論事進行建筑類型的單體設計訓練還是有必要的,至少可以使應試者充分理解該類型建筑設計的要點,從而掌握一套正確的設計方法來展開建筑方案設計(在下一章中我們將詳述)。
其次,我們之所以強調設計方法訓練的重要性是因為我們不可能已經接觸了所有建筑類型的設計,也不可能事先積累了各種建筑類型的生活經驗,還有不少建筑類型甚至新出現(xiàn)的建筑類型我們還比較陌生,但這不能成為我們不會做陌生建筑類型的建筑設計的理由。我們只要掌握正確的設計思維和正確的設計方法,理解了試題提供的功能分析圖,應該說無論什么樣的建筑類型,其建筑方案設計建筑師都會做。例如,2003年“建筑方案設計”科目的試題——小型航空港,對于不少建筑師是比較陌生的,甚至根本就沒有乘過飛機,設計起來當然困難。但是,試題給出了航空港的功能關系圖,作為建筑師應具有起碼的理性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在這種設計思維的指導下,應該大體上能把握建筑方案的總體框架。只是由于對該類型建筑不熟悉導致理解力遲鈍一些,設計效率慢一點。如果面對這種建筑類型應試者無從展開設計,只能說明自己距離一級注冊建筑師資格的要求相去甚遠,考試不通過也是理所當然的。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建筑設計方法的學習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訓練的效果不會凸現(xiàn),但應試者又必須經歷設計方法學習的過程,否則建筑師的潛力將很難發(fā)揮出來,甚至在今后激烈的設計市場競爭中可能難以立足。因此,通過建筑方案設計能力的訓練掌握正確的設計思維和方法要做好長期打算,要沉下心來踏踏實實準備。
二、繪圖能力的訓練
應該說繪圖能力是建筑師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可事實上卻把它作為考前準備的要求,
實在是一種無奈,問題出在哪兒呢?
(一)繪圖能力作為建筑師基本的職業(yè)素質日漸退化
建筑師的思維手段與其他學科有很大的不同,這就是建筑師要依靠圖示思維來表達設計者的設計意念和終成果。并以圖示手段達到評價方案、進行交流、修改設計的中介。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各設計階段的圖示方法有所不同。在方案初始構思階段因是概念設計,繪圖應該以徒手、粗線條、模糊的線型、甚至符號快速記錄創(chuàng)作思維的流動、捕捉創(chuàng)作的靈感、表達設計者對方案整體框架的把握,而決不能在電腦上進行上述建筑創(chuàng)作活動。在此設計階段,人腦對于設計問題的思考速度要大大快于電腦演示的速度。在方案構思發(fā)展到方案框圖時,也要借助于器畫的方法整理出建筑設計方案的雛形,此時方案要出現(xiàn)結構網(wǎng)
格及其尺寸,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把建筑方案的基本圖形和尺寸輸入電腦,再發(fā)揮電腦輔助設計和繪圖的優(yōu)勢,繼續(xù)深化、修改方案,終完成設計成果。因此在整個建筑設計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手繪與電腦設計與制圖兩者各自的優(yōu)勢,這不單是一種圖面表達方法,更是不同設計階段、不同的設計方法所決定的。
但是,作為學校的建筑設計教學和設計單位的建筑設計實踐,都忽視了對建筑系學生或建筑師的職業(yè)素質要求。甚至在教學中過早地鼓動學生運用電腦進行課程設計,久而久之,一種浮躁的心態(tài)、急功近利的取向、浮夸的作業(yè)表現(xiàn)、隨心所欲地玩弄形式在滋生蔓延。做學問不踏實了,對設計的基本概念不清了,手也懶了,終導致設計思維的遲鈍、空洞。更不要說在設計方法上總是不得要領,方案設計缺少章法。這樣低下的設計素質怎么能面對要求越來越嚴格的“建筑方案設計”科目的考試?
(二)繪圖表現(xiàn)作為建筑師的基本功越來越削弱
就繪圖而言,電腦作為現(xiàn)代高科技產品,它有無比的優(yōu)越性,但是它不能代替人腦,不能代替設計者個人的設計修養(yǎng)和功底,后者還是要靠建筑師個人的努力。。何況繪圖是 一種手腦同步思維的方式,長期注意這種工作方法并養(yǎng)成職業(yè)習慣,無疑將促成設計者設計能力的提高,而那些繪圖表現(xiàn)能力弱的設計者,其設計能力差,也就成了必然。因此通過應試者的繪圖表現(xiàn)功夫,閱卷人大體上就能獲得初步的印象,這種印象將多多少少影響評分。因為,根據(jù)建筑學專業(yè)的特點,評閱“建筑方案設計”科目的試卷不可能“機改”,只能是通過事先確定的評分標準,加上閱卷人對試卷的主觀印象。而且,不但評價建筑方案本身,而且要評價應試者本人。曾有人提出印象分應占卷面總分的適當比例,這是符合建筑學專業(yè)評價設計作品和設計人的特點的。這種評分不可能也不應該絕對量化,只能是屬模糊范疇。這樣說來,應試者加強繪圖表現(xiàn)的訓練不能不引起注意,特別是長期缺少動手的機會,更應該重新拿起筆,拿起繪圖工具,把過去的基本功撿起來,以適應該科目考試的方法。為了清楚、正確地表達設計內容,就要求圖面清晰,特別應注意線條的運用、圖例的正確、尺寸的標注、軸線的編排,以及必要的文字說明、圖名、比例、指北針、剖切線、標高等,都不能漏項。好考前按要求多畫幾張平面圖,一是注意繪圖質量,二是提高繪圖速度,直到自己對圖面表現(xiàn)做到心中有數(shù)。應該說這種考前準備只要下了功夫是會見效很快的。
三、規(guī)范知識的準備
“建筑方案設計”科目的考試必定要涉及到應試者對規(guī)范知識的掌握程度。這些規(guī)范知識當然需要牢記,但更重要的是運用要正確。其中前者主要靠應試者通過閱讀、背規(guī)范條文而掌握。后者要結合建筑方案設計的具體訓練逐步領會和熟悉。
四、心理準備
臨場心理狀態(tài)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應試者考試的正常發(fā)揮,尤其自2003年“建筑方案設計”科目考試方法改進以后,應試者發(fā)現(xiàn)2003年的試題難度比以往大大提高了,在心理上首先失去了自信心。如果是相關專業(yè)的應試者感到該科目的考試難度大了,這是正常的。說明現(xiàn)在的考試方式就是要考出真正的建筑師,如果沒有建筑設計的功底當然就不能像過去那樣輕易取得注冊建筑師的資格。如果建筑學專業(yè)的應試者也感到該科目的考試難度加大了,可能是自身設計功底淺,也可能是一種誤解,因為試題難無非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面積規(guī)模大了,二是題型較陌生。對于前者,面積規(guī)模加大并不意味著房間內容增多,只不過是各個空間的面積都相應增大而已。我們只要想一想,設計200m。的大廳,與設計1000m。的大廳,實際上并沒有多大區(qū)別。因此完全沒有必要因題型面積加大而擔心起來。對于后者,也不要因為對題型陌生而慌張起來,一定要定下心,好好理解功能分析圖,搞懂各空間功能的相互關系,這種理性的分析能力倒是需要應試者加強設計思維的訓練。只要經過5年的本科學習,又有多年的設計實踐,分析能力總是有的,因此也大可不必擔心題型陌生。這樣說來,心理素質的準備也會很快調整好,剩下來的問題就是好好進行建筑方案的設計訓練了。
實際上,臨場心理坦然是以應試者的設計功底為后盾的,只要應試者具備了較強的設計能力,繪圖表現(xiàn)也熟練起來,就會胸有成竹地進入應試狀態(tài),無須人為緊張。其次,應試時把時間計劃好,做好設計進程心中有數(shù),也是穩(wěn)定心理狀態(tài)的重要方面。
那么,應該怎樣進行準備呢?
一、建筑方案設計能力的訓練
應試者要想使建筑方案設計能力的訓練有所成效,必須首先先了解自己建筑設計的功底究竟如何?以便有的放矢進行準備,這就是:
(一)訓練的前提
要想勝任“建筑方案設計”的考試不是僅憑個人對建筑設計的興趣和良好意愿,而是要清醒地評估自己是否具備下列幾項先決條件:
(1)是否受過建筑學專業(yè)系統(tǒng)的學習和設計的專門訓練;
(2)雖沒有受過建筑學專業(yè)系統(tǒng)的學習和設計的專門訓練,但是否參與過建筑工程項目的設計實踐及其嫻熟程度;
(3)雖然進行過建筑工程項目的設計,但正確的設計思維與設計方法是否真正掌握,設計質量是否上乘。
不同應試者對上述幾個先決條件具備的程度將直接影響各自應試準備的成效。
(二)訓練的目的
凡應試者都想順利通過“建筑方案設計”科目的考試,這種功利性的目的可以理解,也是正常的。但,畢竟這是一種檢測應試者建筑方案設計能力的手段,根本的目的是應試者通過考試取得一級注冊建筑師的資格,是否能勝任其職責。這就是:作為建筑方案設計人,他要有很強的方案設計能力,通過方案設計過程能處理建筑與環(huán)境、建筑形式與功能、建筑與技術等事關建筑設計方案全局的各種設計矛盾,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建筑設計方案來;作為建筑專業(yè)負責人,他具有嫻熟處理方案實際問題的能力,能細致周到地協(xié)調設計與施工的關系。作為項目負責人,他能協(xié)調各工種的設計矛盾,能處理施工中的各種現(xiàn)場問題,能夠將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三者形成和諧的合作伙伴,表現(xiàn)出很強的組織能力,并對工程質量一抓到底,體現(xiàn)出對國家負責、對用戶負責的敬業(yè)精神。
因此,明確訓練的目的不僅關系到應試者當前能否以一個平常的心態(tài)應試并順利通過,更影響他今后是否稱職。不要以為碰上機遇偶然通過了該科目的考試就端上鐵飯碗,實際上每一位注冊建筑師都要接受終身教育。何況某些人設計功底本來就淺薄,而前些年題型容易,及格率高,幸運取得了一級注冊建筑師資格,就認為設計水平到家了,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這種把考試通過作為惟一目的,是值得反思的。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來進行設計訓練就會產生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緒,從而影響設計訓練的效果!
(三)訓練的方法
“建筑方案設計”考前準備,重要的是通過題型設計訓練正確領會并掌握設計思維方法和設計操作方法。不能陷入為做題目而做題目甚至猜題、背類型的誤導中。盡管這種設計訓練可以“學會,做某類型的建筑設計,但是只要試題給的環(huán)境條件一變化,例如指北針改變方向,或者場地內設置若干限定因素(保留古樹、古跡等);或者場地周邊有不利條件等,你默記住的優(yōu)秀方案模式,如何能“放”到給定的場地上呢?例如你默記的方案是南入口,可是測試的環(huán)境條件,南向根本沒有道路,而是一片水面或場地北面有道路,這就意味著建筑入口要在北面。只要出入口條件一變,建筑方案的框架就是另一回事了。因此,
建筑方案設計實際上應該是根據(jù)具體環(huán)境條件現(xiàn)場發(fā)揮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而不是套用固有方案模式。當然,就事論事進行建筑類型的單體設計訓練還是有必要的,至少可以使應試者充分理解該類型建筑設計的要點,從而掌握一套正確的設計方法來展開建筑方案設計(在下一章中我們將詳述)。
其次,我們之所以強調設計方法訓練的重要性是因為我們不可能已經接觸了所有建筑類型的設計,也不可能事先積累了各種建筑類型的生活經驗,還有不少建筑類型甚至新出現(xiàn)的建筑類型我們還比較陌生,但這不能成為我們不會做陌生建筑類型的建筑設計的理由。我們只要掌握正確的設計思維和正確的設計方法,理解了試題提供的功能分析圖,應該說無論什么樣的建筑類型,其建筑方案設計建筑師都會做。例如,2003年“建筑方案設計”科目的試題——小型航空港,對于不少建筑師是比較陌生的,甚至根本就沒有乘過飛機,設計起來當然困難。但是,試題給出了航空港的功能關系圖,作為建筑師應具有起碼的理性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在這種設計思維的指導下,應該大體上能把握建筑方案的總體框架。只是由于對該類型建筑不熟悉導致理解力遲鈍一些,設計效率慢一點。如果面對這種建筑類型應試者無從展開設計,只能說明自己距離一級注冊建筑師資格的要求相去甚遠,考試不通過也是理所當然的。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建筑設計方法的學習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訓練的效果不會凸現(xiàn),但應試者又必須經歷設計方法學習的過程,否則建筑師的潛力將很難發(fā)揮出來,甚至在今后激烈的設計市場競爭中可能難以立足。因此,通過建筑方案設計能力的訓練掌握正確的設計思維和方法要做好長期打算,要沉下心來踏踏實實準備。
二、繪圖能力的訓練
應該說繪圖能力是建筑師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可事實上卻把它作為考前準備的要求,
實在是一種無奈,問題出在哪兒呢?
(一)繪圖能力作為建筑師基本的職業(yè)素質日漸退化
建筑師的思維手段與其他學科有很大的不同,這就是建筑師要依靠圖示思維來表達設計者的設計意念和終成果。并以圖示手段達到評價方案、進行交流、修改設計的中介。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各設計階段的圖示方法有所不同。在方案初始構思階段因是概念設計,繪圖應該以徒手、粗線條、模糊的線型、甚至符號快速記錄創(chuàng)作思維的流動、捕捉創(chuàng)作的靈感、表達設計者對方案整體框架的把握,而決不能在電腦上進行上述建筑創(chuàng)作活動。在此設計階段,人腦對于設計問題的思考速度要大大快于電腦演示的速度。在方案構思發(fā)展到方案框圖時,也要借助于器畫的方法整理出建筑設計方案的雛形,此時方案要出現(xiàn)結構網(wǎng)
格及其尺寸,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把建筑方案的基本圖形和尺寸輸入電腦,再發(fā)揮電腦輔助設計和繪圖的優(yōu)勢,繼續(xù)深化、修改方案,終完成設計成果。因此在整個建筑設計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手繪與電腦設計與制圖兩者各自的優(yōu)勢,這不單是一種圖面表達方法,更是不同設計階段、不同的設計方法所決定的。
但是,作為學校的建筑設計教學和設計單位的建筑設計實踐,都忽視了對建筑系學生或建筑師的職業(yè)素質要求。甚至在教學中過早地鼓動學生運用電腦進行課程設計,久而久之,一種浮躁的心態(tài)、急功近利的取向、浮夸的作業(yè)表現(xiàn)、隨心所欲地玩弄形式在滋生蔓延。做學問不踏實了,對設計的基本概念不清了,手也懶了,終導致設計思維的遲鈍、空洞。更不要說在設計方法上總是不得要領,方案設計缺少章法。這樣低下的設計素質怎么能面對要求越來越嚴格的“建筑方案設計”科目的考試?
(二)繪圖表現(xiàn)作為建筑師的基本功越來越削弱
就繪圖而言,電腦作為現(xiàn)代高科技產品,它有無比的優(yōu)越性,但是它不能代替人腦,不能代替設計者個人的設計修養(yǎng)和功底,后者還是要靠建筑師個人的努力。。何況繪圖是 一種手腦同步思維的方式,長期注意這種工作方法并養(yǎng)成職業(yè)習慣,無疑將促成設計者設計能力的提高,而那些繪圖表現(xiàn)能力弱的設計者,其設計能力差,也就成了必然。因此通過應試者的繪圖表現(xiàn)功夫,閱卷人大體上就能獲得初步的印象,這種印象將多多少少影響評分。因為,根據(jù)建筑學專業(yè)的特點,評閱“建筑方案設計”科目的試卷不可能“機改”,只能是通過事先確定的評分標準,加上閱卷人對試卷的主觀印象。而且,不但評價建筑方案本身,而且要評價應試者本人。曾有人提出印象分應占卷面總分的適當比例,這是符合建筑學專業(yè)評價設計作品和設計人的特點的。這種評分不可能也不應該絕對量化,只能是屬模糊范疇。這樣說來,應試者加強繪圖表現(xiàn)的訓練不能不引起注意,特別是長期缺少動手的機會,更應該重新拿起筆,拿起繪圖工具,把過去的基本功撿起來,以適應該科目考試的方法。為了清楚、正確地表達設計內容,就要求圖面清晰,特別應注意線條的運用、圖例的正確、尺寸的標注、軸線的編排,以及必要的文字說明、圖名、比例、指北針、剖切線、標高等,都不能漏項。好考前按要求多畫幾張平面圖,一是注意繪圖質量,二是提高繪圖速度,直到自己對圖面表現(xiàn)做到心中有數(shù)。應該說這種考前準備只要下了功夫是會見效很快的。
三、規(guī)范知識的準備
“建筑方案設計”科目的考試必定要涉及到應試者對規(guī)范知識的掌握程度。這些規(guī)范知識當然需要牢記,但更重要的是運用要正確。其中前者主要靠應試者通過閱讀、背規(guī)范條文而掌握。后者要結合建筑方案設計的具體訓練逐步領會和熟悉。
四、心理準備
臨場心理狀態(tài)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應試者考試的正常發(fā)揮,尤其自2003年“建筑方案設計”科目考試方法改進以后,應試者發(fā)現(xiàn)2003年的試題難度比以往大大提高了,在心理上首先失去了自信心。如果是相關專業(yè)的應試者感到該科目的考試難度大了,這是正常的。說明現(xiàn)在的考試方式就是要考出真正的建筑師,如果沒有建筑設計的功底當然就不能像過去那樣輕易取得注冊建筑師的資格。如果建筑學專業(yè)的應試者也感到該科目的考試難度加大了,可能是自身設計功底淺,也可能是一種誤解,因為試題難無非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面積規(guī)模大了,二是題型較陌生。對于前者,面積規(guī)模加大并不意味著房間內容增多,只不過是各個空間的面積都相應增大而已。我們只要想一想,設計200m。的大廳,與設計1000m。的大廳,實際上并沒有多大區(qū)別。因此完全沒有必要因題型面積加大而擔心起來。對于后者,也不要因為對題型陌生而慌張起來,一定要定下心,好好理解功能分析圖,搞懂各空間功能的相互關系,這種理性的分析能力倒是需要應試者加強設計思維的訓練。只要經過5年的本科學習,又有多年的設計實踐,分析能力總是有的,因此也大可不必擔心題型陌生。這樣說來,心理素質的準備也會很快調整好,剩下來的問題就是好好進行建筑方案的設計訓練了。
實際上,臨場心理坦然是以應試者的設計功底為后盾的,只要應試者具備了較強的設計能力,繪圖表現(xiàn)也熟練起來,就會胸有成竹地進入應試狀態(tài),無須人為緊張。其次,應試時把時間計劃好,做好設計進程心中有數(shù),也是穩(wěn)定心理狀態(tài)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