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治的核心內(nèi)容是( )。
A.經(jīng)濟發(fā)展 B.社會關系
C.國家政權問題 D.科學與藝術的統(tǒng)一
2.法律主要體現(xiàn)的是( )的意志。
A.全民 B.統(tǒng)治階級 C.黨 D.整個社會
3.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并且有( )的社會規(guī)范。
A.特殊效力 B.普遍約束力 C.一定強制力 D.特定效力
4.下列各種法律解釋中,其效力同被解釋的法律一樣,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是( )。
A.立法解釋 B.司法解釋 C.學理解釋 D.任意解釋
5.1982年憲法是我國的第( )部憲法。
A.二 B.三 C.四 D.五
6.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核心內(nèi)容和實質(zhì)是( )。
A.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 B.集體行使職權
C.國家的一切權利屬于人民 D.平等原則
7.根據(jù)我國憲法規(guī)定,在公民的法定權利和自由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 )。
A.出版自由 B.結(jié)社自由 C.言論自由 D.*自由
8.住宅不受侵犯屬于我國公民的( )。
A.政治自由權利 B.人身自由權利 C.文化教育權利 D.人格尊嚴權利
9.我國現(xiàn)行憲法規(guī)定,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公民的通信進行檢查,但并不是所有的國家機關可以行使該項權力,可以行使這項權力的機關,除了公安機關還有( )。
A.立法機關 B.審判機關 C.檢察機關 D.監(jiān)察機關
10.下列關于休息權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休息權屬于勞動權,是勞動權的必要補充
B.休息全是全體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
C.休息權
D.休息權是一種積極受益權
11.根據(jù)現(xiàn)行憲法和法律,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王某今年18歲,他有權作為選民參加其所在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投票
B.張律師是全國人大代表,他在各種會議上的發(fā)言和表決,不受法律追究
C.李某是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永久性居民,他有權參加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立法會議員的選舉投票
D.孫某是北京市人大代表大會代表,非經(jīng)市人大主席團或常委會的許可,他不受民事審判
參考答案與解析
1.【答案】B。解析:法是由特定物質(zhì)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體現(xiàn),它是國家制定或認可并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法律體現(xiàn)的是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這也是法的本質(zhì)。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并不代表是全民的意志、黨的意志,更不可能是整個社會的意志,所以A、C、D項錯誤。故本題答案為B。
2.【答案】B。解析:法是由特定物質(zhì)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體現(xiàn),它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并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普遍性是法的基本特征之一,法律是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guī)范,B項正確。法律對公民具有普遍的強制力,“特殊”、“特定”等修飾詞均不準確,A、D項排除。同時,法律所禁止的行為絕對不能做,“一定強制力”表述不準確,C項排除。故本題答案為B。
3.【答案】A。解析:根據(jù)解釋的效力,法的解釋可以分為立法解釋、司法解釋和學理解釋。立法解釋又稱法律解釋,是立法機關根據(jù)立法原意,對法律規(guī)范具體條文的含義以及所使用的概念、術語、定義所作的說明。作出法律解釋的目的是為了更準確地理解和適用法律。在我國,立法解釋權屬于全國人大常委會,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法律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即立法解釋具有普遍約束力,所以A項正確。司法解釋是由司法機關對法所作的解釋,解釋的效力只限于全國的審判工作和檢察工作,排除B項。學理解釋是由國家宣傳機構(gòu)、社會組織、教學科研單位或?qū)<覍W者從學理上對法含義所作的解釋,如教科書、專著、論文、案例分析中對法的含義所作的解釋。學理解釋屬于非正式解釋,不具有法律約束力。排除C項。所謂任意解釋,是指一般公民、社會團體、訴訟當事人、辯護人、代理人等按照自己的理解對法律所作的解釋,是非正式解釋的一種,任意解釋無法律上的約束力,排除D項。故本題答案為A。
4.【答案】C。解析:新中國成立后分別在1954年、1975年、1978年及1982年的頒布了4部憲法,我國現(xiàn)行憲法是82憲法,所以是第四部憲法。故本題答案為C。
5.【答案】C。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2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據(jù)此,答案為C。
6.【答案】C。解析:《憲法》第35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jié)社、*、*的自由!逼渲,言論自由是其他自由權利的基礎,居于首位。故正確答案為C。
7.【答案】B。解析:應屬于人身權中的人身自由權。公民的人身自由是公民正常地生活、學習和工作的保障,是公民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參加國家政治生活、享受其他權利和自由的前提條件,也是公民最基本的人身權利。公民的人身自由權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8.【答案】C。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qū)νㄐ胚M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故本題答案選C。
9.【答案】D。解析:休息權是勞動者享受的獨立的權利,不屬于勞動權,A錯誤。休息權是勞動者享有的權利而不是所有公民的基本權利,B錯誤。故本題選擇D。
10.【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人大代表的職權。我國人大選舉采用直接和間接選舉相結(jié)合的原則,其中縣鄉(xiāng)兩級人大由選民直接選舉產(chǎn)生,自治州屬于市級,采用間接選舉,所以A項錯誤;全國人大代表在全國人大開會期間的發(fā)言不受法律追究,并非各種會議,B項錯誤;《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第六十八條規(guī)定,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立法會由選舉產(chǎn)生。立法會的產(chǎn)生辦法根據(jù)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而規(guī)定,最終達至全部議員由普選產(chǎn)生的目標。可知立法會議員最終應當是普選產(chǎn)生,故李某作為永久居民享有投票權,C項正確;人大代表具有刑事豁免權,在人大開會期間未經(jīng)大會主席團或閉會期間未經(jīng)人大常委會同意,不受逮捕和刑事審判,但是選項當中表述為不受民事審判,該說法錯誤,D選項錯誤。故本題答案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