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題。
童賢母,姓羅氏,寧海童處士釋卿妻也。羅為縣舊族,賢母少喪親,姿端厚,有識度,年十三歸童氏。時處士之祖母高年而父母皆老,賢母事之孝敬雍順,治產(chǎn)業(yè),習女工,甚得歸道。舅姑喜,家政一任之。祖母晚病,手足痹不能舉,溲惡或時污床席,賢母躬抱持洗滌。飲食必執(zhí)匙箸以進,久而不懈。
賢母有知能,粗細指畫經(jīng)綜皆有方略條理。既而家浸盛,及處士蚤世,諸子長,娶
婦生孫,一聽賢母之教。遂相與合食,不分財異爨。家庭之間,出內(nèi)有法,長幼有倫,遇人有惠,待賓客有禮,于是賢母遠邇皆稱焉。
初,元季無政。大家以貲結(jié)長吏,出之租稅,俾小民佃者代輸,里正因而漁利。每
畝征米四升,小民以為病。會賢母家為里正,催民租稅,命減其半,不足寧出己粟以輸。鄉(xiāng)閭貧弱賴以不困。洪武初,寧海及鄰縣饑,里中富人以麥貸貧乏者,每麥斗責谷二斗三升。時賢母家有麥數(shù)廩,召諸子謂日:“饑者眾,而吾家幸有余,安忍乘時取倍蓰之息?若等無效他人,宜減息一斗,以為鄉(xiāng)率!庇谑情L子遵母意,與諸弟行之。又白于縣,請禁多取息以病民者。母好施予孤弱,不能自存者給以錢粟,不責其償。為之娶婦,使成家業(yè)。如是者二十余人。人或告饑,推食以予之。遇人有急,度其事可解,屬諸子解之。后或背負,絕不與較。至不義人戒莫近,事于不可者戒勿為。其揣料世事,明遠甚,雖丈夫有弗逮也。家人指逾千,婢仆指稱之,人人察其饑飽苦樂與其才性所宜,無有怨者。
(節(jié)選自《童賢母傳》明·方孝孺)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家政一任之 一:全,都。
B.元季無政 季:指后期或末期
C.俾小民佃者代輸 代輸:代理運輸。
D.宜減息一斗,以為鄉(xiāng)率 率:表率。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①飲食必執(zhí)匙箸以進 ②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B.①賢母事之孝敬雍順 ②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C.①后或背負,絕不與較 ②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D.①事于不可者戒勿為 ②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13.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童賢母樂善好施的一組是( )
①賢母躬抱持洗滌 ②粗細指畫經(jīng)綜皆有方略條理
③不足寧出己粟以輸 ④宜減息一斗
⑤不能自存者給以錢粟 ⑥人人察其饑飽苦樂與其才性所宜
A.①③⑥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②⑤
1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童賢母十三歲嫁到童家,恭敬孝順老人,精心伺候生病的祖母,治家理財縫縫補補很合為媳之道。
B.童賢母明慧賢能,對子女悉心教誨,對家庭操持有方,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安
排得井井有條。
C.童賢母改變以前大戶人家的做法,不用資財結(jié)交官吏,不剝削租種自己田地
的人,專心管理鄉(xiāng)甲事務(wù),深受村民的擁戴。
D.童賢母深明事理,告誡子女遠離不義之人,拒做不合理之事,對家人奴婢關(guān)
懷備至,遠近的人們都稱贊他。
第Ⅱ卷 (共108分)
四、(21分)
1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遂相與合食,不分財異爨。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里中富人以麥貸貧乏者,每麥斗責谷二斗三升。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禁多取息以病民者。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鷓鴣天
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zhuǎn)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注】本詩是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被貶在黃州所作。
(1) 這首詞上闋寫景,詞人可謂一個妙手的大畫家,短短幾句就畫出了多種景物。你認為這首詞在寫景上有怎樣的特點?請舉例分析。(4分)
答:
(2) 這首詞下闋寫人,你從中看到的詞人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2分)
答:
17、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選三小題)(6分)
(1)、《書》曰:“滿招損,謙得益!保撸撸撸撸撸, ______ ,自然之理也。(歐陽修《伶官傳序》
(2)、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______, ____ 。(陸游《書憤》)
(3)、民生各有所樂兮, _____ 。 ______,豈余心之可懲?(屈原《離騷》)
(4)、孔子登東山而小魯, _____ ,故觀于海者難為水, ______ 。(《孟子·盡心上》)
五 、(2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題。
在西域讀李白
①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從李白自幼年上溯約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到很大變故,全家人從隴西成紀流放于遙遠的中亞碎葉。李白五歲那年,在中亞度過了漫長歲月的李白家族又舉家內(nèi)遷。這個漂泊的家族在地廣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為主體的人民中間,頑強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絕異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個胡兒吧?這僅是我的猜想。
②這個漂泊家族終于孕育了一位偉大的漂泊者。歷史在此與一個偉大的天才相遇。
③唐朝是中國歷光彩的時代,開創(chuàng)雍容的氣勢在整個封建社會空前絕后。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達的腳步。歷史的偉大契機在此形成。沒有那個開放的時代,這個飽含異質(zhì)的天才會被扼殺;沒有這個天才的加入,那個時代也會減卻許多光輝。
④異國情調(diào)、漂泊的情懷其實充滿李白所有詩文。李白是沒有故鄉(xiāng)的,或者說無處不是故鄉(xiāng),醉酒的地方就是故鄉(xiāng)。他由碎葉入蜀,由蜀入荊楚入山東,由山東又輻射到大唐各地,沸騰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個地方安住,他永遠行走在漂泊的長路上,飲他的酒,灑他的淚,唱他的歌!胺蛱斓卣,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保ɡ畎住洞阂寡缣依顖@序》)這是世人眼中的時間和宇宙——天地之間只有逆旅和過客。詩人拒絕根的存在。這是徹底的漂泊情懷:把生命看做一場純粹的漂泊,并這樣實踐著,在中國文化中是沒有第二人的。
⑤李白實在是中國詩人中的游俠。他的浪漫、癲狂、愛恨情仇、寂寞與痛苦、夢與醒,他的豪氣義氣,他的漂泊,全都達于極端!拔冶境袢耍P歌笑孔丘!彼凶x書人心目中的偶像卻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時也說孔丘幾句好話,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貴了。在他眼里,游俠比皓首窮經(jīng)的儒生光彩多了!褒R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意輕千金裘,顧向平原笑。吾亦淡蕩人,拂衣可同調(diào)!保ɡ畎住豆棚L七十》)只有魯仲連這樣的俠客才是可預(yù)知同調(diào)的朋友。李白自稱“十五好劍術(shù)”,傳說中他曾手刃數(shù)人。他二十幾歲便“仗劍去國,辭親遠游”,在維揚(今揚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這都是些游俠行徑。他與朋友吳指南游楚,吳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扶尸大哭。大約那時洞庭一帶還是很荒涼的,老虎來了,李白堅守不動。老虎走了,他將朋友權(quán)且葬下,后又返回舊地,起出朋友骨殖,就著湖水洗凈,背著這骨殖走了很遠的路,為朋友重新選擇了葬地。有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癡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俠了。即使闖進了朝廷,他那強橫乃至有些無賴的游俠脾氣也是不改的。力士脫靴,貴妃捧墨,御手調(diào)羹,他要求權(quán)貴尊重他,皇帝也應(yīng)把他當朋友待才好。他不習慣仰視。他之信任自己遠勝過別人對他的信任。這一切足令權(quán)貴齒冷,令謙謙君子瞠目結(jié)舌。
⑥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這些西域城市之間跋涉,每個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給我有力的震撼。幾十個世紀以來,這片廣袤的大地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臺,今日,我們?nèi)阅芨惺艿接文琳吆笠岬膯渭兣c熱烈,昆侖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橫亙中亞細亞的三架豎琴,將咚咚的馬蹄聲傳遞到最遙遠的地方。騎士們賁張的血脈不理會任何荒涼。成吉思汗的馬隊從塔爾巴哈臺從伊犁河從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將浩瀚的黑海變成內(nèi)陸湖。多么兇蠻單純而強烈的節(jié)奏啊。這個“只識彎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筆啊。李白從另一個方向來了,大地高山冰川駿馬胡姬,化為他精神的馬隊。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溫柔敦厚細膩空靈,大筆橫掃,狂飆突進,給大唐詩壇注入西域騎士的剽悍與純粹,令所有騷人墨客為之一驚。洞庭煙波,赤壁風云,蜀道猿啼,浩蕩江河,全都一下子飛揚起來。
⑦游俠李白颯沓而來,他的雙腳和詩筆生動了大唐山水。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題。
童賢母,姓羅氏,寧海童處士釋卿妻也。羅為縣舊族,賢母少喪親,姿端厚,有識度,年十三歸童氏。時處士之祖母高年而父母皆老,賢母事之孝敬雍順,治產(chǎn)業(yè),習女工,甚得歸道。舅姑喜,家政一任之。祖母晚病,手足痹不能舉,溲惡或時污床席,賢母躬抱持洗滌。飲食必執(zhí)匙箸以進,久而不懈。
賢母有知能,粗細指畫經(jīng)綜皆有方略條理。既而家浸盛,及處士蚤世,諸子長,娶
婦生孫,一聽賢母之教。遂相與合食,不分財異爨。家庭之間,出內(nèi)有法,長幼有倫,遇人有惠,待賓客有禮,于是賢母遠邇皆稱焉。
初,元季無政。大家以貲結(jié)長吏,出之租稅,俾小民佃者代輸,里正因而漁利。每
畝征米四升,小民以為病。會賢母家為里正,催民租稅,命減其半,不足寧出己粟以輸。鄉(xiāng)閭貧弱賴以不困。洪武初,寧海及鄰縣饑,里中富人以麥貸貧乏者,每麥斗責谷二斗三升。時賢母家有麥數(shù)廩,召諸子謂日:“饑者眾,而吾家幸有余,安忍乘時取倍蓰之息?若等無效他人,宜減息一斗,以為鄉(xiāng)率!庇谑情L子遵母意,與諸弟行之。又白于縣,請禁多取息以病民者。母好施予孤弱,不能自存者給以錢粟,不責其償。為之娶婦,使成家業(yè)。如是者二十余人。人或告饑,推食以予之。遇人有急,度其事可解,屬諸子解之。后或背負,絕不與較。至不義人戒莫近,事于不可者戒勿為。其揣料世事,明遠甚,雖丈夫有弗逮也。家人指逾千,婢仆指稱之,人人察其饑飽苦樂與其才性所宜,無有怨者。
(節(jié)選自《童賢母傳》明·方孝孺)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家政一任之 一:全,都。
B.元季無政 季:指后期或末期
C.俾小民佃者代輸 代輸:代理運輸。
D.宜減息一斗,以為鄉(xiāng)率 率:表率。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①飲食必執(zhí)匙箸以進 ②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B.①賢母事之孝敬雍順 ②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C.①后或背負,絕不與較 ②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D.①事于不可者戒勿為 ②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13.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童賢母樂善好施的一組是( )
①賢母躬抱持洗滌 ②粗細指畫經(jīng)綜皆有方略條理
③不足寧出己粟以輸 ④宜減息一斗
⑤不能自存者給以錢粟 ⑥人人察其饑飽苦樂與其才性所宜
A.①③⑥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②⑤
1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童賢母十三歲嫁到童家,恭敬孝順老人,精心伺候生病的祖母,治家理財縫縫補補很合為媳之道。
B.童賢母明慧賢能,對子女悉心教誨,對家庭操持有方,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安
排得井井有條。
C.童賢母改變以前大戶人家的做法,不用資財結(jié)交官吏,不剝削租種自己田地
的人,專心管理鄉(xiāng)甲事務(wù),深受村民的擁戴。
D.童賢母深明事理,告誡子女遠離不義之人,拒做不合理之事,對家人奴婢關(guān)
懷備至,遠近的人們都稱贊他。
第Ⅱ卷 (共108分)
四、(21分)
1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遂相與合食,不分財異爨。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里中富人以麥貸貧乏者,每麥斗責谷二斗三升。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禁多取息以病民者。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鷓鴣天
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zhuǎn)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注】本詩是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被貶在黃州所作。
(1) 這首詞上闋寫景,詞人可謂一個妙手的大畫家,短短幾句就畫出了多種景物。你認為這首詞在寫景上有怎樣的特點?請舉例分析。(4分)
答:
(2) 這首詞下闋寫人,你從中看到的詞人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2分)
答:
17、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選三小題)(6分)
(1)、《書》曰:“滿招損,謙得益!保撸撸撸撸撸, ______ ,自然之理也。(歐陽修《伶官傳序》
(2)、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______, ____ 。(陸游《書憤》)
(3)、民生各有所樂兮, _____ 。 ______,豈余心之可懲?(屈原《離騷》)
(4)、孔子登東山而小魯, _____ ,故觀于海者難為水, ______ 。(《孟子·盡心上》)
五 、(2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題。
在西域讀李白
①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從李白自幼年上溯約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到很大變故,全家人從隴西成紀流放于遙遠的中亞碎葉。李白五歲那年,在中亞度過了漫長歲月的李白家族又舉家內(nèi)遷。這個漂泊的家族在地廣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為主體的人民中間,頑強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絕異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個胡兒吧?這僅是我的猜想。
②這個漂泊家族終于孕育了一位偉大的漂泊者。歷史在此與一個偉大的天才相遇。
③唐朝是中國歷光彩的時代,開創(chuàng)雍容的氣勢在整個封建社會空前絕后。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達的腳步。歷史的偉大契機在此形成。沒有那個開放的時代,這個飽含異質(zhì)的天才會被扼殺;沒有這個天才的加入,那個時代也會減卻許多光輝。
④異國情調(diào)、漂泊的情懷其實充滿李白所有詩文。李白是沒有故鄉(xiāng)的,或者說無處不是故鄉(xiāng),醉酒的地方就是故鄉(xiāng)。他由碎葉入蜀,由蜀入荊楚入山東,由山東又輻射到大唐各地,沸騰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個地方安住,他永遠行走在漂泊的長路上,飲他的酒,灑他的淚,唱他的歌!胺蛱斓卣,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保ɡ畎住洞阂寡缣依顖@序》)這是世人眼中的時間和宇宙——天地之間只有逆旅和過客。詩人拒絕根的存在。這是徹底的漂泊情懷:把生命看做一場純粹的漂泊,并這樣實踐著,在中國文化中是沒有第二人的。
⑤李白實在是中國詩人中的游俠。他的浪漫、癲狂、愛恨情仇、寂寞與痛苦、夢與醒,他的豪氣義氣,他的漂泊,全都達于極端!拔冶境袢耍P歌笑孔丘!彼凶x書人心目中的偶像卻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時也說孔丘幾句好話,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貴了。在他眼里,游俠比皓首窮經(jīng)的儒生光彩多了!褒R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意輕千金裘,顧向平原笑。吾亦淡蕩人,拂衣可同調(diào)!保ɡ畎住豆棚L七十》)只有魯仲連這樣的俠客才是可預(yù)知同調(diào)的朋友。李白自稱“十五好劍術(shù)”,傳說中他曾手刃數(shù)人。他二十幾歲便“仗劍去國,辭親遠游”,在維揚(今揚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這都是些游俠行徑。他與朋友吳指南游楚,吳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扶尸大哭。大約那時洞庭一帶還是很荒涼的,老虎來了,李白堅守不動。老虎走了,他將朋友權(quán)且葬下,后又返回舊地,起出朋友骨殖,就著湖水洗凈,背著這骨殖走了很遠的路,為朋友重新選擇了葬地。有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癡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俠了。即使闖進了朝廷,他那強橫乃至有些無賴的游俠脾氣也是不改的。力士脫靴,貴妃捧墨,御手調(diào)羹,他要求權(quán)貴尊重他,皇帝也應(yīng)把他當朋友待才好。他不習慣仰視。他之信任自己遠勝過別人對他的信任。這一切足令權(quán)貴齒冷,令謙謙君子瞠目結(jié)舌。
⑥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這些西域城市之間跋涉,每個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給我有力的震撼。幾十個世紀以來,這片廣袤的大地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臺,今日,我們?nèi)阅芨惺艿接文琳吆笠岬膯渭兣c熱烈,昆侖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橫亙中亞細亞的三架豎琴,將咚咚的馬蹄聲傳遞到最遙遠的地方。騎士們賁張的血脈不理會任何荒涼。成吉思汗的馬隊從塔爾巴哈臺從伊犁河從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將浩瀚的黑海變成內(nèi)陸湖。多么兇蠻單純而強烈的節(jié)奏啊。這個“只識彎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筆啊。李白從另一個方向來了,大地高山冰川駿馬胡姬,化為他精神的馬隊。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溫柔敦厚細膩空靈,大筆橫掃,狂飆突進,給大唐詩壇注入西域騎士的剽悍與純粹,令所有騷人墨客為之一驚。洞庭煙波,赤壁風云,蜀道猿啼,浩蕩江河,全都一下子飛揚起來。
⑦游俠李白颯沓而來,他的雙腳和詩筆生動了大唐山水。
18、品味文中下列語句,回答問題。(6分)
(1)“詩人拒絕根的存在。”句中的“根”指的是什么?詩人為什么要拒絕根的存在?(3分)
答:
(2)“他的雙腳和詩筆生動了大唐的山水!边@句話的意思是什么?(3分)
答:
19、作者從哪些方面寫出了“李白實在是中國詩人中的游俠”?請聯(lián)系文章第5自然段,分條表述。每條均不能超過5個字。(3分)
答:(1)
(2)
(3)
20、作者在第6自然段中描繪了昆侖山、騎士、成吉思汗馬隊等諸多形象,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
21、從下列題目中任選一個,寫一篇 300 字左右的賞析短文。( 15 分)
(1)試析《在西域讀李白》的主題思想及其表現(xiàn)。
(2)《在西域讀李白》藝術(shù)手法賞析。
(3)談?wù)劇对谖饔蜃x李白》的構(gòu)思技巧。
六、作文(60分)
22、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心理學(xué)研究表明:人是愛表現(xiàn)的動物。
恩格斯說:發(fā)展和表現(xiàn)自己是生活的基本需要之一。
學(xué)者于光遠說自己是“二表人才”。即愛表現(xiàn)自己和愛受表揚。他認為只要表現(xiàn)自己的東西是真實的,受表揚時不失自知之明,就可以了。
在現(xiàn)代社會,一個人在事業(yè)上有所追求,就應(yīng)該敢于張揚個性,表現(xiàn)自己。
然而有些單位的領(lǐng)導(dǎo),對這類愛表現(xiàn)自己的人往往扣上“突出個人”“驕傲自滿”的帽子。
請以“突出個人與表現(xiàn)自己”為話題,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寫內(nèi)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