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
一、考試目的
考查了解考生對報考崗位所必需的美術知識和業(yè)務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考試形式
1.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試卷的問卷與答卷分離;作答時,將答案寫在答卷上,寫在問卷上無效。
2.考試時間及分值:考試時間為150分鐘,試卷滿分為150分(其中綜合部分30分,學科專業(yè)知識120分)。
3.試卷結構:選擇題約占40%(單選題約16%,連線題約24%);填空題約占30%;名詞術語解釋約占10%;簡答題約占20%。
三、試題難易度
容易題、稍難題、較難題比例為:7∶2∶1。
四、命題依據(jù)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中的理念、主要精神,以人教版、人美版、湘美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及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鑒賞》《美術》《雕塑》《設計》《工藝》中的基本內(nèi)容為命題依據(jù)。
(一)內(nèi)容比例
初中、高中知識所占比例為6∶4。
(二)考試能力要求
1.能夠認識和理解線條、形狀、色彩、肌理和空間等造型元素,并能夠運用對稱與均衡、對比與和諧、多樣與統(tǒng)一等組織原理進行造型活動。
2.熟悉各種美術媒材、技巧和制作過程,具有基本的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達能力。
3.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能運用設計和工藝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進行有目的的創(chuàng)意、設計和制作活動。
4.能夠多角度欣賞和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質、形式和內(nèi)容特征,了解中外美術發(fā)展概況。
5.有基本的視覺感受能力,掌握運用語言、文字和形體表達自己感受和認識的基本方法,珍惜優(yōu)秀民族藝術與文化遺產(chǎn)、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三)考試基本內(nèi)容
根據(jù)《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劃分的四個學習領域的內(nèi)容,主要以“造型、表現(xiàn)”、“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為基本內(nèi)容。
1.造型、表現(xiàn)
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
構圖、明暗、透視和色彩知識。
速寫、素描、水粉畫、水彩畫、中國畫、版畫、雕塑等基本概念、類型和表現(xiàn)方法。
2.設計、應用
設計的主要門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法。
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jié)奏與韻律、多樣與統(tǒng)一等形式原理和制作方法。
連續(xù)紋樣等圖案知識。
標志、吉祥物、招貼、請柬等設計知識。
計算機平面設計的基本操作方法。
3.欣賞、評述
中國民間美術種類的主要特點及作品的寓意。
識別不同門類的美術作品,如素描、中國畫、油畫、版畫、建筑、雕塑、動漫等。
中國美術史中5位以上代表性美術家及其作品,外國美術史中2個以上的重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與作品。
分析和評述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
中外古代、近現(xiàn)代繪畫、雕塑、工藝、建筑鑒賞。
一、考試目的
考查了解考生對報考崗位所必需的美術知識和業(yè)務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考試形式
1.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試卷的問卷與答卷分離;作答時,將答案寫在答卷上,寫在問卷上無效。
2.考試時間及分值:考試時間為150分鐘,試卷滿分為150分(其中綜合部分30分,學科專業(yè)知識120分)。
3.試卷結構:選擇題約占40%(單選題約16%,連線題約24%);填空題約占30%;名詞術語解釋約占10%;簡答題約占20%。
三、試題難易度
容易題、稍難題、較難題比例為:7∶2∶1。
四、命題依據(jù)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中的理念、主要精神,以人教版、人美版、湘美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及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鑒賞》《美術》《雕塑》《設計》《工藝》中的基本內(nèi)容為命題依據(jù)。
(一)內(nèi)容比例
初中、高中知識所占比例為6∶4。
(二)考試能力要求
1.能夠認識和理解線條、形狀、色彩、肌理和空間等造型元素,并能夠運用對稱與均衡、對比與和諧、多樣與統(tǒng)一等組織原理進行造型活動。
2.熟悉各種美術媒材、技巧和制作過程,具有基本的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達能力。
3.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能運用設計和工藝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進行有目的的創(chuàng)意、設計和制作活動。
4.能夠多角度欣賞和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質、形式和內(nèi)容特征,了解中外美術發(fā)展概況。
5.有基本的視覺感受能力,掌握運用語言、文字和形體表達自己感受和認識的基本方法,珍惜優(yōu)秀民族藝術與文化遺產(chǎn)、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三)考試基本內(nèi)容
根據(jù)《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劃分的四個學習領域的內(nèi)容,主要以“造型、表現(xiàn)”、“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為基本內(nèi)容。
1.造型、表現(xiàn)
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
構圖、明暗、透視和色彩知識。
速寫、素描、水粉畫、水彩畫、中國畫、版畫、雕塑等基本概念、類型和表現(xiàn)方法。
2.設計、應用
設計的主要門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法。
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節(jié)奏與韻律、多樣與統(tǒng)一等形式原理和制作方法。
連續(xù)紋樣等圖案知識。
標志、吉祥物、招貼、請柬等設計知識。
計算機平面設計的基本操作方法。
3.欣賞、評述
中國民間美術種類的主要特點及作品的寓意。
識別不同門類的美術作品,如素描、中國畫、油畫、版畫、建筑、雕塑、動漫等。
中國美術史中5位以上代表性美術家及其作品,外國美術史中2個以上的重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與作品。
分析和評述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
中外古代、近現(xiàn)代繪畫、雕塑、工藝、建筑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