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游記欣賞:徒步峨眉山

時間:2009-01-24 22:30:00   來源:無憂考網(wǎng)     [字體: ]
1996年12月7日,峨眉山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chǎn),此舉說明峨眉山的文化和自然景觀具有特別的和世界性的價值。
  03年8月2日,我和先生從貴陽乘火車出發(fā),前往向往已久的峨眉山。8月3日上午到達成都,下午乘汽車到達峨眉山下的報國寺游客中心,找了一家旅館住下,接著就游覽附近的風景和寺廟。

  這一帶屬峨眉山風景區(qū)的低山區(qū),海拔450米,空氣潮濕,氣候炎熱,氣溫在35度左右,霧氣很大,頭頂看不見太陽,植物長得非常茂盛,我們能認得的楠竹青翠欲滴,叫不出名的那些植物大多粗壯高大,樹齡無疑也很古老,枝葉繁茂,黛色如云。林中小路用防滑的青石板鋪就,從峨眉山市開來的公交車可以一直到達伏虎寺。這一帶的主要寺廟有報國寺、伏虎寺、善覺寺和蘿峰庵等。

  報國寺始建于清順治(1644之后)年間,延至1928年才全部完工。連同山門共五重殿,建筑均依山取勢,層層向上。主殿雄偉宏敞,結構自然,配殿精致典雅,佛教園林與之相映襯?滴跛氖辏1703),清帝玄燁御題“報國寺”名賜寺。寺內(nèi)各殿分別供奉有彌勒、佛陀、七佛、普賢等的高大塑像,燒香拜佛的人絡繹不絕。寺內(nèi)的匾聯(lián)極多,多數(shù)內(nèi)容表達了佛家的思想,佛教中嚴于律己的道德準則對人很有啟迪,書法也很不錯,寺內(nèi)處處留下了前人的深邃思想和藝術精華。報國寺對面有一處高起的地方叫鳳凰堡,屹立著一座華麗的六角形亭子,門額上懸掛著“圣積晚鐘”大匾,亭內(nèi)置放著一具峨眉山的銅鐘。此鐘鑄于明代嘉靖年間,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鐘高約三米,計重二萬五千斤,鐘的外內(nèi)均有文字和圖案。亭子下面的柏樹叢中,魏晉時的百余塊碑刻格外引人注目。

  距報國寺不遠的伏虎寺,相傳建于晉朝末年。寺前的木枋上懸著“布金林”三個大字,說明這里的林園就像佛經(jīng)上說的“布金林”一樣美好,我們感覺這里簡直就是植物的王國,古樹參天,綠色鋪天蓋地。寺內(nèi)現(xiàn)在住的皆是比丘尼(女性僧),供奉的佛和菩薩與別處的大同小異。寺后面有一個很大的羅漢堂,中央供奉著高大的彌勒和觀音,四周列坐著500尊比真人還要大一些的羅漢塑像,各有其名,造型姿態(tài)迥異,個個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據(jù)說任何人都可在這里找到與自己有緣的一尊,我們就看見有朝山拜佛的人,請寺僧為他們*。在這里,宗教崇拜和旅游觀光互為包容,旅游因宗教而豐富多彩,宗教也因旅游而得以張揚。這樣的地方,人們一般是用眼去觀看,用心去感受,而千萬不要用嘴去胡說八道。

  4日清早,我們在報國寺游客中心乘車前往五顯崗。計劃從五顯崗徒步登山至金頂下的雷洞坪,途經(jīng)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等,全程42。5公里,打算用兩天時間走完。7點30分我們從五顯崗買票進山,每人80元,如果有老年證或教師證或?qū)W生證等可以半價,我們既是老人又是教師當然就是半價了。買了票,工作人員立即用電腦給我們拍照并打印在票面上。進山的每個人都留有資料,有利管理,如果路途中遇到不測,可以用手機呼救,山中的移動通訊信號還不錯。我們背上裝滿生活必需品的背包開始進山,每人負重十多斤。山路蜿蜒,全是石板鋪就,綠色簇擁我們四周,風景很好,心情不錯,不知不覺就到了清音閣。閣中供奉釋迦牟尼佛,左右分別是文殊和普賢菩薩。文殊以智慧施于人,普賢施愿給眾生,至于釋迦牟尼更是無所不能。不想艱苦登山之人,在這里拜佛就很不錯。清音閣下黑白二水交匯,水流撞擊下面的大石,發(fā)出清脆悅耳之聲。往前走,來到了一線天前。這是峨眉山景區(qū)的一種獨特泉峽景觀,下面是黑龍江的流水,兩邊是斜插云天的絕壁,中間一條小道就兩三米寬,絕路處建起了100多米長的棧道,仰望頭頂,一線天光,真是“不從此中出,焉知天地寬”。

  過了一線天,走進生態(tài)猴區(qū)。這一帶是密林叢莽,野生動物種類很多,特別是猴子,個個精靈,攔在路中向游人索取食物。今天的游人和香客不算少,先后約百來人,但有些當?shù)厝耸莵矶憾汉镒泳痛蜣D(zhuǎn)了。再往里走,路人漸漸稀少,有時走上三四里路都碰不上一個人,這與黃山、泰山的情景大不相同。沒有人的時候,我們會對著遠處的群山放聲高喊,回聲震蕩山谷。路上曾遇到幾個外國姑娘,背著高聳的背包從我們身邊匆匆而過,打了個招呼,知道她們是挪威人。也有年輕夫婦帶著中學生或大學生來登山的。不過這段路還不算考驗人的時候,我們兩小時多就走了9公里,9點40分到達洪椿坪。洪椿坪是一座古寺,始建于明萬歷年間,原名千佛禪院。它坐落在中山區(qū)的群峰環(huán)抱之中,周圍古木蔥蘢,空氣清新,春夏早晨,山中迷漫著不易消散的霧氣,因而這里便成了峨眉山十景之一的“洪椿曉雨”。走進寺內(nèi),我們從大雄寶殿一側的木梯上樓,觀看了千佛燈。

  看看時間還早,今天趕到仙峰寺不成問題,于是休息了一會,繼續(xù)趕路。一路下坡上坡,上坡下坡,最后下到一個相對的谷底,一條山泉從高處跳躍而來,然后順著山谷消失在遠方。峨眉山的泉水瀑布很多,有句俗語: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再高的地方都有水。在這條泉水之上搭建了一座橋,名壽星橋,我想那名字的含意大概是:能走到此處并翻過前面之山的人必是長壽之人了,一時增加了不少勇氣。橋上的小亭子上有一副對聯(lián)很富有哲理,耐人尋味: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柔時讀書剛時讀史。過了橋,就要登九十九道拐了。山峰壁陡壁陡,道路左拐右拐,身邊的樹木遮天蔽日,只要轉(zhuǎn)一個拐,后面的人就看不見前面的人。停下來看對面山峰全在我們腳下,只見云霧隨著山風飄浮不定,蒼翠的山頭時隱時現(xiàn),就如蓬萊仙島,真正的谷底深不可測。我們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氣喘吁吁,滿頭大汗,有時會有抬夫主動上來問要不要坐滑竿,我們都謝絕了。累了就休息一會,一面欣賞這沿路的野花和從未曾見過的植物,聆聽山泉的叮咚和鳥鳴,當然更不會忘記拍下這一路的美景。身后上來了兩個背背包的年輕小伙子,可能有點佩服我們,想夸我們幾句,于是問我們多大歲數(shù)了。照外國人的習慣,應該回答他it’sasecret!但中國人比較內(nèi)斂,回答的話讓他有點難為情,年輕人很沒趣,匆匆走到我們前面去了。經(jīng)過茶棚子,棚內(nèi)有一家小販在那賣水和食物,五六個游客在那作短暫的停留,我們也想在這休整一下。剛坐下,幾個小猴子試探性地向我靠近,我打開背包,拿出事先為它們準備好的食物—花生米,猴子們大膽地走過來,嚇得我趕忙將食物扔出去,生怕被它們抓傷。大家都在高興地看猴子吃食物,突然那小販一聲大吼,我們又一嚇,看后面,一只大母猴正朝我的背包靠近,我趕緊把背包移到面前來。看來,猴子們挺聰明的,他們懂得如何與人周旋。我們開始上路,幾個猴子蹲在前面十多米的路上歡送我們,有時一個輕輕的巴掌拍在行人的小腿上,我們不理睬,小心翼翼地從它們身邊走過?斓较煞逅聲r,道路平緩了一些,下午兩點多終于到達仙峰寺。今天我們已經(jīng)走了22。5公里,此處海拔是1752公尺,比五顯崗上升了1200多公尺,成績還不錯,不過不能太累了,于是決定在仙峰寺住宿,第二天再繼續(xù)登山。

  仙峰寺是一座佛教道教混合的寺廟,它的前殿供奉財神,中間是大雄寶殿,后殿是舍利殿,它所供奉的舍利塔是峨眉山的法寶。寺中住有五六個和尚,年紀在20至40之間;兩個雜役,管做飯之類;兩個服務員管住宿之類;還有幾個穿警服的保安。我們就在寺廟服務處開房間,二人間120元,討價還價沒有用。服務員帶著我們從財神殿中通過,走到后面上樓進入大雄寶殿的廂房。在高大的釋迦牟尼的兩旁設置有十多個房間,有單人間、兩人間,還有十多人一間的。我們走進自己的房間一看,里面除了兩張床,什么都沒有,而且被褥非常濕潤,還散發(fā)出霉味,山中的濕氣太重了。

  放下背包,洗了臉,我們下樓走出大殿去。殿前的大香爐內(nèi)香火正旺,不時有人前來上香,在前殿的高大財神面前跪拜磕頭,祈求財運亨通,進入到大雄寶殿的人就比較少了。而有的游客只在此作短暫休息,不多一會又繼續(xù)趕路。不多久,來了一個老外,他也開了個房間,這是今天在仙峰寺住宿的第一個旅伴,我們向他打了個招呼,知道他是斯里蘭卡人。他似乎對佛教特別感興趣,在各殿走來走去,不斷地拍照。吃過晚飯,天色還早,他在對面的小吃店找了個位子坐下寫東西,估計這是個旅行愛好者。天快黑的時候,從山下來了一撥人,農(nóng)民模樣,有男有女,有的手里提著一壺兩三斤重的菜油。他們也在廟里住下,一打聽,他們住店才10元,飯錢5元隨吃。我們不平衡,為什么這樣不公!這其中的一個中年婦女告訴我,他們是居士,有優(yōu)惠的,進山也不用買門票,看她的神情挺自豪的。所謂居士,就是居家信佛之人,這種居士人據(jù)說在四川很多。我對她說,我也當居士吧,她說不行,要經(jīng)過學習才可以。接著,又來了一撥學生,大概十多人,寺中熱鬧了許多。

  天黑下來了,深山中一片黑暗。寺中用柴油機發(fā)電,微弱的燈光,點亮了密林中的古剎?磿鴮懽植豢赡埽譀]有電視可看,我們早早就睡了。大雄寶殿中的燈光雖說也很暗,但徹夜不熄,與殿頂差不多高的的釋迦牟尼永遠端坐在那里。我平生第一次睡在佛和菩薩旁邊,就隔一層板壁,很近很近,這是一種什么感覺呢?似乎自己也做了一次比丘尼。睡到半夜,先生突然說不舒服,脈搏有點快,我想可能是發(fā)燒了。這里沒有醫(yī)院,沒有公路,晚上出山,要找個抬滑竿的人都找不著,即使能找到抬的人,那也少不了五六個鐘頭才能出山,真是急死人了。幸好我們自己帶有藥,喝了好些水,又上了幾趟廁所才漸漸好轉(zhuǎn)。怪不得一般的人不敢徒步登峨眉山了,而峨眉山的這種特殊的地形地貌,使得它遠離塵世,原始的自然資源得以保存完好。

  5日清早5點半,寺中響起了鐘聲,接著又響起了鼓聲,一個年輕的寺僧打坐在釋迦牟尼的前面,隨著鼓點的節(jié)奏唱起了梵唄,這是一種禮佛的儀式,腔調(diào)莊嚴靜穆,從容不迫,寺中所有的和尚一天的生活便由此開始,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晨鐘暮鼓吧。游人香客趕緊起床洗漱,到齋廳用過早餐,就開始了一天新的征程。一般的游客都喜歡從后山乘車上山,然后經(jīng)前山徒步下山,以為這很省力,我們卻相反。因此在這里住宿的人,大都要下山了,與我們同路的人不是很多,所以我們有意磨蹭了半天,8點鐘才從仙峰寺出發(fā)。一路先下坡后上坡,身邊是無際的林海,冷杉高大挺拔,杜鵑樹在山風吹動下?lián)u曳,松濤洶涌澎湃,猴子們在樹上跳來跳去,有時發(fā)出怪怪的叫聲,各種鳥類賣弄婉轉(zhuǎn)的歌喉。我們的腳步很輕快,一路指指點點,有說有笑,不覺來到九崗子上的兩家飲食店前。這里是前山A線與B線的匯合處,因此游客也多了起來。一個穿灰色衣衫扎綁腿的中年和尚上前打躬:阿彌陀佛,請問去萬年寺怎么走?我覺得很好玩,也回答他:阿彌陀佛,就從這邊走。他道了一聲謝謝,就快步消失在我指的前方。峨眉山是全國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是普賢菩薩的道場,經(jīng)常會有全國各地的和尚到這里來交流學習,剛才問路的這個人估計不是本地的和尚。休息了一會,繼續(xù)走,走了一段平路又上坡。這里有一段很陡的坡叫鉆天坡,顧名思義,要登鉆天的云梯了。不過有了前面九十九道拐的經(jīng)歷,心里很坦然。上到半坡,對面下來一些游客,警告我們說,再往上的路陡得不得了,我們只是笑。有一對年輕夫婦從山上空手下來,小心翼翼,步履維艱,一個工人用背籮背著他們的背包,輕快地走在他們前面,肩上還騎著夫婦二人的小女兒,我們只是搖頭。登峨眉山,說不累是假,當?shù)厝烁嬖V我們,上峨眉山患氣管炎,下峨眉山患關節(jié)炎,不管你是上還是下,大累一場是無疑的,不過無限風光在險峰,景致總在無人處,它給你的報答很值得。

  12:20我們登上了洗象池,四個多鐘頭走了12。5公里,這里的海拔是2070,已經(jīng)進入了高山區(qū),氣溫下降了好些,不像山下那么悶熱了。我們到達的時候,曾在仙峰寺見到的那幾個居士已經(jīng)比我們先到一步,另外,好幾個穿青衣戴青帽的道士也在那里休息,有兩個大概只有20多歲,一男一女,很年輕的人,他們做了武當?shù)牡朗。我們問他們怎么也朝山拜佛來了,他們的回答是,佛教道教本來是一家。兩個本寺的和尚在半月形的石臺上悠閑的下象棋,周圍有不少游客在觀戰(zhàn)。不時有人背著包從大殿中走出來,我以為是住宿在洗象池的人出發(fā)下山,待我們進去一看,原來,一條的交通要道必須從寺中穿過,真可以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了。

  洗象池是一座重點寺廟,寺中供奉的佛和菩薩與別處的差不多。它的背面靠山,山高林密,前面開闊,冷杉挺拔,下面山峰重疊,秀色滿目。有月的夜晚,山林寂靜,微風習習,視野遼闊,在這里賞月是最愜意的了。因此,“象池夜月”被稱為峨眉山十景之一。

  12:40我們穿過洗象池的寺中大殿,繼續(xù)前行,今天的行程還有7。5公里,勝利在望。上了兩個坡,一個羅漢坡,一個連望坡,都很陡,而且中途還下起了小雨,把背包中的雨衣拿出來穿上,反正裝備很齊全。就這樣,一身雨水,一身汗水,下午3點多終于到達目的地—雷洞坪。這里有一大片開闊地,順著山脊修了十多家旅館,一個很大的停車場,一條有等級的公路直通山下的報國寺游客中心。如果你只能做一日游的計劃,那么從山下的報國寺或峨眉山市乘車順著后山走,只需兩個多鐘頭就可到達雷洞坪,再乘5分鐘的索道車就可到達金頂,不過你會失去很多很多。宋代文學家王安石說過:世之奇?zhèn)ス骞址浅V^,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人也許認為峨眉山的風景不怎么樣,我想那是因為他們沒有時間,或者說沒有付出兩腳的辛苦。

  雷洞坪的旅館不算貴,標準間70元,我們開了兩天。到周圍走走,覺得這里真是個避暑的好地方,氣溫在20度左右,比山下35度的高溫低了十幾度,簡直就是天然大空調(diào)。四周的山很青,樹很綠,山風微微,云霧在身邊飄來飄去。坐在旅館門前的椅子上,仰望金頂,縹緲若仙景,那是我們最后要到達的地方。

  6日早晨5點,我們從旅館出發(fā),順著登山道走了1。5公里到達接引殿,要在這里坐索道車上金頂。當我們到接引殿時,售票處已排了好些人,大家都爭先恐后,深怕錯過了6點15分的日出時間。售票員不慌不忙,司空見慣,6點鐘才來開門,急得大家直想罵人。坐在索道車上,看外面天色一片朦朧,什么也看不清。5分鐘后到了金頂,人們趕緊朝東邊方向跑,找一個地方安頓下來,眼睛一眨不眨地朝天際看,有的架起三角架,有的早已做起了拍照的架勢。只見前方大霧迷茫,天空灰蒙蒙一片,一直持續(xù)到7點,失望籠罩人們心頭,但誰也不愿說出來。漸漸,人影晃動起來,有些人堅持不住了?磥,這一天看日出的愿望化為了泡影。接著,天空飄起了小雨,漸漸雨點越來越大,人們跑進臥云庵去避雨,一直在那坐了兩個鐘頭雨腳才住。雨過天晴,天邊有一點光亮,心想這起碼可以看云海了,人們便到攝身崖那里去等待。果然,漸漸起風了,整片的云被撕開,銀色的波濤滾滾而來,腳下的翠綠山巒時隱時現(xiàn),這就是蓬萊仙島。身著黃色僧袍的幾個年輕和尚也來湊熱鬧,故意在懸崖邊翻來爬去,身輕如燕。好些年輕游客便邀他們一同照相,他們也不拒絕。我想,年輕的心又怎能耐得住這無邊的寂寞呢,找樂是人的天性啊。那銀色的波濤,翠綠的山巒,黃色的僧袍,五彩的人群,構成了今天最美的畫面,我覺得這是今天我所看到的最美的風景。

  我們參觀了金頂上的代表寺廟—華藏寺。華藏寺俗名金頂,創(chuàng)建于明代,累遭火災,面目全非,F(xiàn)在的寺廟重建于1989年。大殿依山取勢,層層向上,三大主殿和周圍的配殿、長廊均裝金繪彩,富麗堂皇,整個一組典型的佛教建筑群,遠遠看去,就像西藏的布達拉宮,非常雄偉。三個大殿內(nèi)分別供奉有彌勒、佛陀、普賢的高大銅像,莊嚴肅穆,香火裊裊。在山頂轉(zhuǎn)了一天,不僅看不到日出,連太陽也看不見,有時一陣山風吹來,你的面前就大霧迷漫,幾步以外的景物都看不清,于是我們只好坐索道車回旅館了。

  沒有看到日出,不想罷休,7日清早,我們再次買票坐索道車上金頂。金頂有四大奇觀,那就是日出、云海、佛光、圣燈,據(jù)說與佛有緣的人才能看到。我們第二次上金頂還是沒有看到日出,甭說佛光和圣燈了。據(jù)科學的解釋,除了云海,另外三大奇觀要在天氣好的季節(jié)和時間才會出現(xiàn),圣燈只出現(xiàn)在晴朗又無風的夜晚,而峨眉山一年有320天左右是霧天,我們當然是無緣了。不過每次的出行總不會讓你那么心滿意足,總要留下一些遺憾,否則,就不會有下次的遠行,下次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