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chuàng)建于 1952 年,是一所以工科為主,工、管、理、經(jīng)、文、法、哲、教等多學科門類協(xié)調發(fā)展,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國家“211工程”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全國 56 所設立研究生院的大學之一,現(xiàn)隸屬于工業(yè)和信息化部。
學校占地面積近2500畝,現(xiàn)有教職工30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近1200人,院士及雙聘院士10人,5人,長江學者14人,全國教學3人。現(xiàn)有全日制在校生 26000余人。學,F(xiàn)設有航空宇航學院、機電學院、民航學院等14個學院;設有無人機研究院、直升機研究所等136個研究機構;建有51個實驗室,其中重點實驗室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4個,F(xiàn)有本科專業(yè)53 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3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15個,博士后流動站 14 個。有飛行器設計、工程力學等9個重點學科,導航制導與控制、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一、招聘學科
1.力學 2.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3.機械工程 4.儀器科學與技術 5.信息與通信工程 6.控制科學與工程 7.交通運輸工程 8.光學工程 9. 材料科學與工程 10.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11.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2. 軟件工程 13.管理科學與工程 14. 數(shù)學 15.電氣工程 16.核科學與技術
二、招聘條件
(一)海外應聘者條件
1.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品德高尚,學風嚴謹,身心健康。
2. 具有博士學位,應聘者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5周歲(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杰出和緊缺人才可適當放寬年齡要求。
3. 獲得博士學位后有連續(xù)3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經(jīng)歷,一般應在國外高水平大學、科研院所獲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職位或其他相應職位,達到江蘇省正教授任職資格要求。
4. 學術造詣高深,主持過重大科研項目研究,在重要學術刊物上發(fā)表過多篇有較高影響因子的論文,或掌握關鍵技術,擁有重大發(fā)明專利,或在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本領域國際學術界具有較大影響;科研成果無知識產(chǎn)權糾紛。
(二)國內應聘者條件
1. 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遵紀守法,學風嚴謹,身心健康。
2. 具有博士學位和正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應聘者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5周歲(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杰出和緊缺人才可適當放寬年齡要求。
3. 主持過重大科研項目研究,研究成果達到國內或國際先進水平,為國內外同行公認,科研成果無知識產(chǎn)權糾紛;或在人才培養(yǎng)、教育教學方面取得突出成績。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 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fā)明獎或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及以上獎勵(排名前3);
(2)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3)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及以上(排名前2)或教育部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及以上(排名前2)獎勵;
(4)獲得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及以上(排名前2)或教學獎獎勵。
(三)已入選中組部“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中科院“百人計劃”和江蘇省“省級高層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人才引進計劃”的人員,不再列入江蘇特聘教授選聘范圍。
三、崗位職責
帶領本學科在其前沿領域達到國內水平,進而趕超或保持國際先進水平;主持國家和省重大科研項目研究,力爭取得重大標志性成果;領導或參與領導學科團隊或教學團隊建設;講授本學科核心課程;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等。
四、聘期
聘期三年。具有中國國籍的,原則上人事關系須正式進入我校;具有外國國籍的,須在我校全職全時工作。
五、招聘程序
1.接受報名。應聘者于2015年5月20日前通過傳真、電子郵件、信函、面談等形式向我校報名,并提交規(guī)定的應聘材料。
2.學校組織同行專家評審。學校成立由知名專家組成的同行專家評審委員會,嚴格按規(guī)定條件進行評審,擇優(yōu)確定向江蘇省教育廳推薦的人選。
3.江蘇省教育廳組織專家評審。對評審通過人選進行考察和公示,并將擬聘人選報江蘇省人民政府審批。
4.正式聘任。學校與引進的江蘇特聘教授簽訂聘任合同和工作任務書。
六、支持方式
學校向引進的江蘇特聘教授提供以下待遇:
1.聘期內,省和學校累計向自然科學類、人文社會科學類江蘇特聘教授分別提供不低于200萬元人民幣/人(自然科學類特別優(yōu)秀人才(部屬高校排前5名)為400萬元人民幣/人)、100萬元人民幣/人的科研經(jīng)費,其中省資助1/4。
2.江蘇特聘教授聘期內享受每人每年不低于12萬元人民幣獎金(免征個人所得稅),其中省資助1/2。由學校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提供的工資、保險、福利等待遇。
3.學校為全職來校的江蘇特聘教授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4.學校為江蘇特聘教授優(yōu)先配備研究生,優(yōu)先支持其申報國家、省部級項目。
5.學校積極推薦江蘇特聘教授申報各級人才計劃,有關待遇按照實際人才計劃項目的規(guī)定執(zhí)行。
七、聯(lián)系方式
通訊地址:中國 南京市御道街29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事處
郵政編碼:210016
聯(lián) 系 人:趙海燕
聯(lián)系電話:025-84892461
傳 真:025-84895923
電子郵箱:zhaohaiyan@nuaa.edu.cn
學校網(wǎng)址:http://www.nuaa.edu.cn
學校占地面積近2500畝,現(xiàn)有教職工30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近1200人,院士及雙聘院士10人,5人,長江學者14人,全國教學3人。現(xiàn)有全日制在校生 26000余人。學,F(xiàn)設有航空宇航學院、機電學院、民航學院等14個學院;設有無人機研究院、直升機研究所等136個研究機構;建有51個實驗室,其中重點實驗室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4個,F(xiàn)有本科專業(yè)53 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3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15個,博士后流動站 14 個。有飛行器設計、工程力學等9個重點學科,導航制導與控制、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一、招聘學科
1.力學 2.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3.機械工程 4.儀器科學與技術 5.信息與通信工程 6.控制科學與工程 7.交通運輸工程 8.光學工程 9. 材料科學與工程 10.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11.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12. 軟件工程 13.管理科學與工程 14. 數(shù)學 15.電氣工程 16.核科學與技術
二、招聘條件
(一)海外應聘者條件
1.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品德高尚,學風嚴謹,身心健康。
2. 具有博士學位,應聘者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5周歲(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杰出和緊缺人才可適當放寬年齡要求。
3. 獲得博士學位后有連續(xù)3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經(jīng)歷,一般應在國外高水平大學、科研院所獲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職位或其他相應職位,達到江蘇省正教授任職資格要求。
4. 學術造詣高深,主持過重大科研項目研究,在重要學術刊物上發(fā)表過多篇有較高影響因子的論文,或掌握關鍵技術,擁有重大發(fā)明專利,或在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本領域國際學術界具有較大影響;科研成果無知識產(chǎn)權糾紛。
(二)國內應聘者條件
1. 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遵紀守法,學風嚴謹,身心健康。
2. 具有博士學位和正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應聘者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5周歲(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杰出和緊缺人才可適當放寬年齡要求。
3. 主持過重大科研項目研究,研究成果達到國內或國際先進水平,為國內外同行公認,科研成果無知識產(chǎn)權糾紛;或在人才培養(yǎng)、教育教學方面取得突出成績。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 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fā)明獎或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及以上獎勵(排名前3);
(2)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3)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及以上(排名前2)或教育部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及以上(排名前2)獎勵;
(4)獲得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及以上(排名前2)或教學獎獎勵。
(三)已入選中組部“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中科院“百人計劃”和江蘇省“省級高層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人才引進計劃”的人員,不再列入江蘇特聘教授選聘范圍。
三、崗位職責
帶領本學科在其前沿領域達到國內水平,進而趕超或保持國際先進水平;主持國家和省重大科研項目研究,力爭取得重大標志性成果;領導或參與領導學科團隊或教學團隊建設;講授本學科核心課程;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等。
四、聘期
聘期三年。具有中國國籍的,原則上人事關系須正式進入我校;具有外國國籍的,須在我校全職全時工作。
五、招聘程序
1.接受報名。應聘者于2015年5月20日前通過傳真、電子郵件、信函、面談等形式向我校報名,并提交規(guī)定的應聘材料。
2.學校組織同行專家評審。學校成立由知名專家組成的同行專家評審委員會,嚴格按規(guī)定條件進行評審,擇優(yōu)確定向江蘇省教育廳推薦的人選。
3.江蘇省教育廳組織專家評審。對評審通過人選進行考察和公示,并將擬聘人選報江蘇省人民政府審批。
4.正式聘任。學校與引進的江蘇特聘教授簽訂聘任合同和工作任務書。
六、支持方式
學校向引進的江蘇特聘教授提供以下待遇:
1.聘期內,省和學校累計向自然科學類、人文社會科學類江蘇特聘教授分別提供不低于200萬元人民幣/人(自然科學類特別優(yōu)秀人才(部屬高校排前5名)為400萬元人民幣/人)、100萬元人民幣/人的科研經(jīng)費,其中省資助1/4。
2.江蘇特聘教授聘期內享受每人每年不低于12萬元人民幣獎金(免征個人所得稅),其中省資助1/2。由學校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提供的工資、保險、福利等待遇。
3.學校為全職來校的江蘇特聘教授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4.學校為江蘇特聘教授優(yōu)先配備研究生,優(yōu)先支持其申報國家、省部級項目。
5.學校積極推薦江蘇特聘教授申報各級人才計劃,有關待遇按照實際人才計劃項目的規(guī)定執(zhí)行。
七、聯(lián)系方式
通訊地址:中國 南京市御道街29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事處
郵政編碼:210016
聯(lián) 系 人:趙海燕
聯(lián)系電話:025-84892461
傳 真:025-84895923
電子郵箱:zhaohaiyan@nuaa.edu.cn
學校網(wǎng)址:http://www.nua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