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白馬塔景區(qū)位于敦煌市西郊敦煌故城南,今黨河鄉(xiāng)白馬塔村內(nèi),距市中心2公里。相傳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9月,皇帝苻堅令驍騎將軍呂光和陵江將軍姜飛、率七萬軍馬西伐龜茲,并囑咐:“騰聞西國有鳩摩羅什,深解法相,善閑陰陽,為后學之宗,朕甚思之。賢哲者國之大寶,若克龜茲,即馳驛送什!眳喂獾扔384年攻破龜茲,并征服西域30余國后,請高僧鳩摩羅什東歸傳經(jīng)。當行至敦煌時,鳩摩羅什夜夢他所乘白馬托夢說,白馬本是上界天騮龍駒,受佛主之命,特送他東行,F(xiàn)已進陽關(guān)大道,馬將超脫生死之地,到葫蘆將另有乘騎。次日醒來,果然白馬已死去。當?shù)胤鸾绦磐剿煸岚遵R于城下,修塔以紀念,取名“白馬塔”。
現(xiàn)存白馬塔建筑雄偉,塔身9層,高12米,直徑7米,以土坯砌成,中有立柱,外涂以草泥、石灰;鶎映拾私切危灰源u包砌,每象面寬3 米;第2—4層呈折角重迭形;第5層下有突出的乳釘,環(huán)繞一周,上為仰蓮花瓣;第6層為覆缽形塔身;第7層為法相輪形;第8層為六角形的坡剎盤,每角掛風鐸一只;第9層為連珠式塔尖,整體塔呈明代喇嘛塔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