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灘原是四條深溝集結地。20多年前,下游修建電站砌起10多丈高的石堤,縱橫的山溝小溪涌來的水流全被鎖在這里,構成了一幅高峽出平湖,綠水繞山林的水墨圖。
船兒輕槳慢速,從10多丈寬的河面掉頭向林區(qū)深處劃去。樹蔭讓道,枝蔓牽手,薄霧漫溢,水天一色,倍感愜意。那些吸飽了綠色乳汁的樹木,似乎才剛剛醒來,挺著赤褐色、深灰色的軀干在抖擻精神;出山的太陽,還裹在潮濕的霧紗中,時隱時現(xiàn),水光中映出一片枯黃,一片蒼綠;河面像揭開片刻的蒸籠,散發(fā)著一團團霧氣,風撕成縷,貼水輕飄;白巖灘兩岸沼澤邊柳林蓊郁,散披著的枝條上掛著成串的露珠,直往下掉,宛如早浴的少女,倩影悅目;水天中恬靜的倒影,襯以岸沿濃郁的樹林,裊裊上升的炊煙,翠黛的群峰和狹長水面上遠飛覓食的白鶴,時時蹦起的魚兒,更是令人游興大增。泛舟在逶迤的林中水路上,大氣浮爽,游云戀水,綠涌光搖,令人陶然心醉。小船牽著綠水,時而蕩開浮葉,又引進不見天日的綠帳;時而從山埡的缺口穿繞出來,又推進巨石倒掛的深澗。時近中午,船兒靠擾四流匯合的“孤島”小憩片刻。
白巖灘慢游不如坐看。這座小山四面環(huán)水,目光所觸,全是挺撥粗壯的柏樹、松樹、青岡、木、麻柳等樹木。清風夾著一股柏油、松脂、山花、木菌的溫馨味,直往鼻孔里鉆,使人真切地感受到自然界那股無形的滲透力;在林間嘰嘰喳喳,撲撲跳躍的小鳥,似乎在怨陌生的客人攪亂了它們的寧靜而喋喋不休;遠方飄來的片片云彩,老是停留在凝重深邃,一塵不染的水面,靜動交織,意味悠長;接近水面昂首挺拔的樹木,齊刷刷地伸出一簇簇堅韌粗壯的根絡,親熱地摟抱著河岸的泥土。白巖灘的懸崖上那些不知名的雜樹,一半的根深扎在厚實的泥土中,一半則從斷裂的石縫中擠進去,竭力向四面八方擴展延伸,顯示了旺盛的生機。
萬畝山水交融的白巖灘獨特自然風光,何尚不是一座萬丈高的綠色豐碑,山水的精靈又何尚不是人類精神文明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