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閉合或附合水準路線中高差閉合差的分配,按與距離或測站數(shù)( )的原則反符號進行高差改正。
(A)成反比分配
(B)成正比分配
(C)平均分配
(D)隨機分配
標準答案: b
依據(jù)閉合差分配的原則。
2、 城市與工程測量中確定地面點位所采用的坐標系一般為( )。
(A)天文地理坐標系
(B)大地地理坐標系
(C)地區(qū)平面直角坐標系
(D)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
標準答案: d
3、 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與數(shù)學平面直角坐標系的主要區(qū)別是( )。
(A)軸系名稱不同,象限排列順序不同
(B)軸系名稱相同,象限排列順序不同
(C)軸系名稱不同,象限排列順序相同
(D)軸系名稱相同,象限排列順序相同
標準答案: a采集者退散
4、 地面點到( )的鉛垂距離,稱為絕對高程。
(A)水準面
(B)大地水準面
(C)地球表面
(D)海平面
標準答案: b
5、 已知A、B兩點的海拔分別為:HA=3.500m,HB=4.000m,試問AB的高差hAB應為( )。
(A)-0.500m
(B)+0.500m
(C)+0.250m
(D)-0.250m
標準答案: b
6、 已知A、B兩點的高程分別為:HA=13.520m,HB=14.020m,試問AB的高差hAB應為( )。
(A)-0.500m
(B)+0.500m
(C)+0.250m
(D)-0.250m
標準答案: b
7、 已知Ha=20.54m,測得a=1.234m,b=1.334,則( )是正確的。
(A)Hb=20.64m,B點比A點高
(B)Hb=20.44m,B點比A點高
(C)Hb=20.44m,B點比A點低
(D)Hb=20.64m,B點比A點低
標準答案: c
8、 水準測量中的轉點是( )。
(A)放水準尺的點
(B)放水準儀的點采集者退散
(C)傳遞高程的點
(D)轉動儀器的軸
標準答案: c
9、 水準儀中圓水準器的作用是( )。
(A)粗略置平儀器
(B)精確置平視線
(C)消除視差
(D)照準目標
標準答案: a
10、 水準儀應滿足的主要條件是( )。
(A)圓水準軸平行于縱軸
(B)水準管軸平行于視準軸
(C)橫絲垂直于縱軸
(D)橫軸垂直于視準軸
標準答案: b
11、 視準軸是指( )的連線。
(A)目鏡光心與物鏡光心
(B)目鏡光心與十字處交點
(C)物鏡幾何中心與十字絲交點
(D)物鏡光心與十字絲交點
標準答案: d
12、 水準測量中,要求前、后視距離相等的目的在于消除( )的影響以及消除或減弱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的影響。
(A)視差
(B)視準軸不平行水準管軸誤差
(C)水準尺下沉
(D)瞄準誤差
標準答案: b
13、 水平角是測站至兩目標點連線間的( )。
(A)夾角
(B)夾角投影在地面上的角值
(C)夾角投影在水平面上的角值
(D)夾角投影在水準面上的角值
標準答案: c
14、 整平經緯儀的目的是為了使( )。
(A)儀器豎軸豎直及水平度盤水平
(B)豎直度盤豎直
(C)儀器中心安置到測站點的鉛垂線上
(D)豎盤讀數(shù)指標處于正確的位置
標準答案: a
15、 測站點與兩目標點位置不變,但儀器高度改變,則此時所測得的( )。
(A)水平角改變,豎直角不變
(B)水平角改變,豎直角也改變
(C)水平角不變,豎直角改變
(D)水平角不變,豎直角也不變
標準答案: c
16、 豎直角觀測中,若盤左讀數(shù)為35?18’30",指標差為02’ 30",豎盤按順時針注記,則該豎直角上半測回角值為( )。
(A)54?44’00"
(B)35?21’00"
(C)54?39’00’
(D)35?16’00"
標準答案: a
17、 經緯儀從總體上說分為( )三部分。
(A)基座、水平度盤、照準部
(B)望遠鏡、水準管、基座
(C)基座、水平度盤、望遠鏡
(D)基座、水平度盤、豎直度盤
標準答案: a
18、 用DJ6級經緯儀測∠AOB,盤左瞄準A點讀數(shù)為275?16’30",瞄準B點讀數(shù)為63?25’06",則上半測回角值為( )。
(A)211?51’24”
(B)-211?5l’24"
(C)148?08’36"
(D)-148?08’36"
標準答案: c
19、 通過盤左、盤右觀測取平均值的方法( )經緯儀的視準軸誤差和橫軸誤差對角度觀狽0的影響。
(A)可以抵消
(B)不能抵消
(C)可以減弱
(D)有可能抵消
標準答案: a
20、 觀測豎直角時,要求使豎盤水準管氣泡居中,其目的是( )。
(A)整平儀器
(B)使豎直度盤豎直
(C)使水平度盤處于水平位置
(D)使豎盤讀數(shù)指標處于正確位置
標準答案: d
21、 在水平角觀測中,應盡量瞄準目標底部的目的是( )。
(A)消除視準軸誤差
(B)減小目標偏心差
(C)減小視差
(D)減小照準部偏心差
標準答案: b
22、 經緯儀視準軸誤差是指( )。
(A)照準部水準管軸不垂直于豎軸的誤差
(B)十字絲豎絲不垂直于橫軸的誤差
(C)橫軸不垂直于豎軸的誤差
(D)視準軸不垂直于橫軸的誤差
標準答案: d
23、 DJ6光學經緯儀水平度盤刻度是按順時針方向標記,因此計算水平角時,總是以右邊方向讀數(shù)減去左邊方向讀數(shù)。如果計算出的水平角為負值,應加上( )。
(A)90?
(B)180?
(C)270?
(D)360?
標準答案: d
24、 經緯儀的使用包括( )。
(A)對中、整平、瞄準、讀數(shù)
(B)整平、瞄準、讀數(shù)
(C)對中、瞄準、讀數(shù)
(D)對中、整平、讀數(shù)
標準答案: a
25、 常用的水平角觀測方法有( )兩種。
(A)導線法和中絲法
(B)交會法和方向觀測法
(C)導線法和測回法
(D)測回法和方向觀測法
標準答案: d
26、 在測站A安置經緯儀,已知HA=63.78m,儀器高i=1.54m,在B點立尺進行視距測量,上、中、下三絲讀數(shù)分別為1.234、2.000、2.765,豎直角 =-7?30’,則 AB水平距離和B點高程分別為( )。
(A)150.49m,43.51m
(B)150.49m,-20.27m
(C)150.49m,83.13m
(D)151.79m,43.34m
標準答案: a
27、 光電測距的野外觀測值需要經過( )方能得到正確的水平距離。
(A)儀器常數(shù)改正、氣象改正和閉合差改正
(B)乘常數(shù)改正、溫度改正和傾斜改正
(C)加常數(shù)改正、氣壓改正和閉合差改正
(D)儀器常數(shù)改正、氣象改正和傾斜改正
標準答案: d
28、 對于電子全站儀,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子全站儀僅能測角度
(B)電子全站儀僅能測距離
(C)電子全站儀可同時測角度和距離
(D)用電子全站儀無法測出高差
標準答案: c
29、 按材料宏觀特征的不同,( )具有纖維結構。
A. 玻璃鋼
B. 加氣混凝土砌塊
C. 瀝青混凝土
D. 不銹鋼
標準答案: a
30、 下列關于纖維結構材料的敘述,合理的是( )。
A. 各向同性
B. 平行纖維方向的導熱能力大于垂直纖維方向
C. 平行纖維方向的抗拉強度劣于垂直纖維方向
D. 纖維結構材料各方向強度均很高
標準答案: b
31、 下列關于晶體性質的敘述,不合理的是( )。
A. 晶體具有各向異性的性質
B. 有些晶體材料整體具有各向同性的性質
C. 石英、金屬屬于晶體結構
D. 晶體的質點排列為近程有序,遠程無序
標準答案: d
32、 在微觀結構次層上,二水石膏屬于( )。
A. 原子晶體
B. 離子晶體
C. 分子晶體
D. 非晶體
標準答案: b
33、 下列關于玻璃體的敘述,不合理的是( )。
A. 質點排列無規(guī)律,各向同性
B. 具有固定的熔點
C. 具有潛在的化學活性
D. ;郀t礦渣中含有大量玻璃體
標準答案: b
34、 下列關于膠體的敘述,不合理的是( )。
A. 水化硅酸鈣具有膠體結構
B. 凝膠體在長期荷載作用下具有類似黏性液體的流動性質
C. 凝膠體的吸附能力很弱
D. 凝膠體的質點很小,比表面積很大
標準答案: c
35、 某塊狀材料自然狀態(tài)下的體積為lm3,質量為2400kg,內含孔隙體積占20%,其密度是( )g/cm3。
A. 2.00
B. 2.20
C. 2.40
D. 3.00
標準答案: d
36、 某一材料構造越密實、越均勻,它的( )。
A. 孔隙率越小
B. 吸水率越大
C. 強度越高
D. 彈性越小
標準答案: a
37、 一種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時,以下性質中( )一定下降。
A. 密度
B. 表觀密度
C. 吸水率
D. 抗凍性
標準答案: b
38、 絕對的閉口孔是不存在的,土木工程材料中,常以規(guī)定條件下( )來區(qū)分干口孔與閉口孔。
A. 水能否進入孔中
B. 空氣能否進入孔中
C. 光能否透過
D. 能否從外部肉眼可見
標準答案: a采集者退散
39、 下列關于材料親水性和憎水性的敘述,不合理的是( )。
A. 親水性材料的潤濕邊角θ<90?
B. 不銹鋼是憎水性材料
C. 大多數(shù)木材是親水性材料
D. 親水性材料表面做憎水處理,可提高其防水性能
標準答案: b
40、 下列各項中,( )是親水性材料。
A. 玻璃鋼
B. 有機玻璃
C. 瀝青
D. 鋼化玻璃
標準答案: d
41、 下列各項中,( )是憎水性材料。
A. 玻璃鋼
B. 不銹鋼
C. 木材
D. 石材
標準答案: a
42、 含水率為5%的中砂2200g,其中含水( )g。
A. 110
B. 105
C. 116
D. 180
標準答案: b
43、 在土木工程材料中,軟化系數(shù)是( )。
A. 材料吸水飽和狀態(tài)下的抗拉強度除以材料干燥狀態(tài)下的抗拉強度
B. 材料干燥狀態(tài)下的抗拉強度除以材料潮濕狀態(tài)下的抗拉強度
C. 材料干燥狀態(tài)下的抗壓強度除以材料飽和吸水狀態(tài)下的抗壓強度
D. 材料飽和吸水狀態(tài)下的抗壓強度除以材料干燥狀態(tài)下的抗壓強度
標準答案: d
44、 下列關于材料抗?jié)B性的敘述,合理的是( )。
A. 抗?jié)B性是指材料抵抗無壓力水滲透的性質
B. 混凝土的抗?jié)B性用抗?jié)B等級表示
C. 摻引氣劑引入約3%氣孔,會明顯降低混凝土抗?jié)B性
D. 瀝青防水油氈的抗?jié)B性用抗?jié)B等級表示
標準答案: b
45、 下列關于材料抗凍性的敘述,不合理的是( )。
A. 混凝土抗凍性用抗凍等級表示
B. 材料含水率越高,受凍破壞的可能性越大
C. 摻適量減水劑可改善混凝土抗凍能力
D. 摻引氣劑會降低混凝土抗凍能力
標準答案: d
46、 多孔無機保溫材料吸水后,則該材料的( )。
A. 密度值增大
B. 絕熱性能提高
C. 保溫性能下降
D. 孔隙率降低
標準答案: c
47、 在下列各土木工程材料中,( )導熱系數(shù)。
A. 蒸壓灰砂磚
B. 鋼材
C. 大理石
D. 鋁合金
標準答案: d
48、 材料的強度是指( )。
A. 材料單位面積上所作用的荷載
B. 材料在荷載作用下應力與應變的比值
C. 材料破碎時所承受的荷載
D. 在荷載作用下材料抵抗破壞的能力
標準答案: d
49、 塑性的正確表示是( )。
A. 外力取消后仍保持變形后的形狀和尺寸,不產生裂隙
B. 外力取消后仍保持變形后的形狀和尺寸,但產生裂隙
C. 外力取消后不保持變形后的形狀和尺寸,不產生裂隙
D. 外力取消后不保持變形后的形狀和尺寸,但產生裂隙
標準答案: a
50、 脆性材料的特征是( )。
A. 破壞前無明顯變形
B. 抗壓強度與抗拉強度均較高
C. 抗沖擊破壞時吸收能量大
D. 受力破壞時,外力所做的功大
標準答案: a
51、 一般而言,石灰、石膏、水泥三者的膠結強度的關系為( )。
A. 石灰>石膏>水泥
B. 石灰<石膏<水泥
C. 石膏<石灰<水泥
D. 石膏>水泥>石灰
標準答案: b
52、 倉庫內有一種白色粉狀膠凝材料,可能是石灰、石膏和白水泥中的
種簡易而且快速的方法即可分辨的是( )。
A. 送化驗室分析
B. 加熱至120?C
C. 加熱至50℃
D. 加適量水攪拌
標準答案: d
53、 下列各項膠凝材料中,凝結硬化時體積發(fā)生微膨脹的是( )
A. 火山灰水泥
B. 高鋁水泥
C. 石灰膏
D. 石膏
標準答案: d
54、 石灰“陳伏”的目的是( )。
A. 消除過火石灰的危害
B. 沉淀成石灰膏
C. 消除欠火石灰的危害
D. 與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鈣
標準答案: a
55、 下列關于生石灰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生石灰暴露于空氣中時,會從空氣中吸收水分變?yōu)槭焓?/p>
B. 生石灰中不熟化的部分越多,質量越次
C. 鈣質石灰凝固較慢,鎂質石灰凝固較快
D. 生石灰不能直接加水拌制砂漿
標準答案: c
56、 用石灰漿罩墻面時,為避免收縮開裂,其正確的調制方法是摻入( )
A. 適量鹽
B. 適量纖維材料
C. 適量石膏
D. 適量白水泥
標準答案: b
57、 建筑石膏在調水使用時,往往摻加適量的骨膠,這是為了( )。
A. 增加石膏的粘結力
B. 改善石膏的和易性采集者退散
C. 提高石膏的保水能力
D. 減緩石膏的凝結速度
標準答案: d
58、 構造平原分布極廣,依照其所處的絕對標高的高度進行劃分,絕對標高在200m以下的平展地帶是( )。
A. 洼地
B. 平原采集者退散
C. 高原
D. 盆地
標準答案: b
59、 構造和剝蝕作用形成的地貌單元是( )。
A 山地、丘陵、剝蝕殘山、剝蝕準平原
B 山地、沙漠、剝蝕準平原
C 山地、丘陵、構造平原
D 山地、高原、剝蝕殘山
標準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