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2014年環(huán)保工程師精選試題:污染防治(4)

時間:2014-08-26 18:51:00   來源:無憂考網(wǎng)     [字體: ]
相關推薦:注冊環(huán)保工程師考試時間 | 準考證打印時間 | 考試真題 | 模擬試題 | 考試大綱
  單項選擇題

  1.污水處理系統(tǒng)中設置格柵的主要作用是(  )。

  A.攔截污水中較大顆粒尺寸的懸浮物和漂浮物

  B.攔截污水中的無機顆粒

  C.攔截污水中的有機顆粒

  D.提高污水與空氣接觸面積,使有害氣體揮發(fā)

  2.厭氧消化是常用的污泥處理方法,很多因素影響污泥的厭氧消化過程,關于污泥厭氧消化的影響因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甲烷化階段適宜的pH值在6.8~7.2之間

  B.高溫消化相對于中溫消化,消化速度加快,產(chǎn)氣量提高

  C.厭氧消化微生物對基質(zhì)同樣有一定的營養(yǎng)要求,適宜C/N為(10~20):1

  D.消化池攪拌越強烈,混合效果越好,傳質(zhì)效率越高

  3.曝氣池混合液SVl指數(shù)是指(  )。

  A.曝氣池混合液懸浮污泥濃度

  B.曝氣池混合液在1000mL量筒內(nèi)靜止沉淀30min后,活性污泥所占濃度

  C.曝氣池混合液靜止沉淀30min后,每單位重量干泥形成濕污泥的體積

  D.曝氣池混合液中揮發(fā)性物質(zhì)所占污泥量的比例

  4.為保證好氧生物膜工藝在處理廢水時能夠穩(wěn)定運行,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應減緩生物膜的老化進程

  B.應控制厭氧層的厚度,避免其過度生長

  C.使整個反應器中的生物膜集中脫落

  D.應加快好氧生物膜的更新

  5.污泥進行機械脫水之前要進行預處理,其主要目的是改善和提高污泥的脫水性能,下列方法中最常用的污泥預處理方法是(  )。

  A.化學調(diào)理法

  B.熱處理法

  C.冷凍法

  D.淘洗法

  答案:

  1.A。解析:格柵是污水處理流程中的預處理方法,一般用來攔截污水中顆粒尺寸較大的懸浮物和漂浮物雜質(zhì)。

  2.B。解析:正確的說法為高溫消化相對于中溫消化,消化速度加快,產(chǎn)氣速率提高。

  3.C。

  4.C。解析:好氧生物膜工藝處理廢水時,為保持生物膜的活性,應控制厭氧層的厚度,避免其過度生長,并使得生物膜不斷生長、脫落和更新。

  5.A。解析:污泥機械脫水之前預處理的目的是改善污泥脫水性能,提高機械脫水效果與機械脫水設備的生產(chǎn)能力。預處理的方法包括化學調(diào)理法、熱處理法、冷凍法及淘洗法等。但最常用的方法是化學調(diào)理法,以改善污泥的脫水性能。

  6.(  )不宜直接用于高濃度的氨氮廢水處理。

  A.折點氯化法

  B.氣提法

  C.吹脫法

  D.A/O法

  7.下列沉淀過程分別屬于的沉淀類型為(  )。

 、僭旒垙U水處理的混凝沉淀過程:②高濁度水源水的預沉處理過程。

  A.絮凝沉淀、壓縮沉淀

  B.絮凝沉淀、擁擠沉淀

  C.擁擠沉淀、絮凝沉淀

  D.絮凝沉淀、壓重沉淀

  8.某地采用普通活性污泥法處理城市污水,水量為20000m3/d,原水BOD5為300mg/L,初次沉淀池BOD5去除率為30%,要求處理后出水的BOD5為20mg/L。a=0.5,b=0.06,θC 10d,MLVSS=3500mg/L,則曝氣池容積及剩余污泥量分別為(  )。

  A.1697m3、1187.5KgVSS/d

  B.1697m3、2375KgVSS/d

  C.3393m3、1187.5KgVSS/d

  D.3393m3、2375KgVSS/d

  9.在常溫和低溫濃度時,各種樹脂對離子的選擇性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10.用Ca(OH)2處理含Cd2+廢水,欲將C蠢抖降至0.1mg/L,需保證的pH值以及此時的 Ca2+濃度分別為(  )。(已知Cd的原子量為112,KCd(OH2)=.2×10 -14)

  A.8.7mol/L、1.1×10 -6mol/L。

  B.8.7mol/L、2.5×10 -6mol/L。

  C.9.2mol/L、1.1×10 -6mol/L。

  D.9.2mol/L、2.5×10-6mol/L

  答案:

  6.D。解析;提示:A/O法是以除磷為目的工藝,嚴格控制好氧硝化的發(fā)生位置,以保證磺的去除。所以,高濃度氨氮廢水在厭氧段不會較好地去除,后續(xù)好氧段的硝化作用也有限。

  7.B.

  8.C。

  9.C。

  10.B。

  11.污泥含水率從(  ),體積減小約一半。

  A.98%降至95%

  B.96%降至94%

  C.98%降至94%

  D.98%降至96%

  12.下列關于離子交換法處理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離子交換樹脂一般由樹脂母體和具有活性的交換基團構成

  B.陽離子交換樹脂內(nèi)的活性基團是酸性的,陰離子交換樹脂內(nèi)的活性基團是堿性的

  C.離子交換法適用于處理含鹽濃度較高的廢水

  D.交換和再生是離子交換工藝流程的兩個關鍵步驟

  13.下列污染物處理,無法用混凝法處理的是(  )。

  A.細小顆粒

  B.色度、濁度

  C.N、P等污染物

  D.酸堿污染物

  14.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熟污泥是指(  )。

  A.初沉池中所排出的污泥

  B.二沉池中所排出的污泥

  C.污泥消化池中所排出的污泥

  D.經(jīng)脫水及干化后的污泥

  15.(  )不宜直接用于高濃度的氨氮廢水處理。

  A.折點氯化法

  B.氣提法

  C.吹脫法

  D.A/0法

  答案:

  11.D。

  12.C。解析:離子交換法是處理硬水、除鹽以及去除廢水中的金屬離子的一種方法。C項答案過于片面。

  13.D。解析:D項應該用中和法處理。

  14.C。解析:初次污泥、腐殖污泥和剩余污泥經(jīng)過消化處理后,即為熟污泥或消化污泥。

  15.D。解析:A/O法是以除磷為目的的工藝,嚴格控制好氧硝化的發(fā)生位置,保證磷的去除。所以高濃度氨氮廢水在厭氧段是不會有任何去除,后續(xù)好氧段的硝化作用也有限。

  16.下列廢水適合用單一活性污泥法處理的是(  )。

  A.鍍鉻廢水

  B.有機氯廢水

  C.食品生產(chǎn)廢水

  D.合成氨生產(chǎn)廢水

  17.電滲析透過膜的物質(zhì)是(  )。

  A.水

  B.微粒

  C.離子

  D.溶解性氣體

  18.一般混凝劑的投量范圍是:普通的鐵鹽、鋁鹽為(  ),聚合鹽為普通鹽的1/3~1/2,有機高分子混凝劑為(  )。

  A.10~100mg/L;1~5mg/L

  B.1~5mg/L;10~100mg/L

  C.1~10g/L;10~100mg/L

  D.10~100mg/L;1~10g/L

  19.活性炭對有機酸的吸附容量的次序是(  )。

  A.甲酸>乙酸>丙酸>丁酸

  B.甲酸<乙酸<丙酸<丁酸

  C.甲酸=乙酸=丙酸=丁酸

  D.無法判斷

  20.電滲析不可用于(  )。

  A.重金屬回收

  B.有機物的分離

  C.回收酸堿

  D.苦咸水淡化

  答案:

  16.C。解析:對于活性污泥法,鉻、有機氯在好氧處理中對微生物有抑制和毒害作用,成為有毒物質(zhì);合成氨廢水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不夠,可能會需要補充碳源或者磷、硫等其他營養(yǎng)物質(zhì)。故而C正確。

  17.C。

  18.A。解析:有機高分子混凝劑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巨大,混凝效果大大高于普通混凝劑,投藥量相對較少。有機物混凝劑應較無機高分子混凝劑(為普通鹽的1/3~1/2)還要少。

  19.B。解析:活性炭易吸附分子量較大的飽和化合物。

  20.B。解析:電滲析利用的是離子交換膜的選擇透過性,使溶液中的陰、陽離子發(fā)生遷移。而有機物不是陰、陽離子,不能用電滲析處理。

  21.初沉池和二沉池存功能上的差異在于(  )。

  A.沉淀處理的對象不同

  B.沉淀池的結構不同

  C.沉淀池個數(shù)不同

  D.沉淀池的處理效率不同

  22.下列對厭氧生物處理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厭氧生物處理適合于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而不適于處理城市污水

  B.厭氧生物處理的去除率高,出水水質(zhì)優(yōu)于好氧生物處理

  C.厭氧反應器與好氧反應器一樣,一般需連續(xù)運行

  D.相比好氧生物處理,厭氧生物處理的能耗低,剩余污泥量小

  23.下列描述反應二沉池的是(  )。

  A.去除易沉物如砂粒

  B.進入生物處理設備前對懸浮固體的初步處理

  C.生物處理后用以分離生物膜、活性污泥等

  D.污泥的進一步濃縮脫水

  24.如果廢水中各種有機物的相對組成沒有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OD>COD>BOD20>B0D5

  B.COD>TOD>BOD20>BOD5

  C.BOD20>TOD>COD>BOD5

  D.BOD5>BOD20>COD>TOD

  25.斜板沉淀池提高了沉淀效率,(  )不是其提高沉淀效率的原因。

  A.斜板增加了沉淀面積

  B.斜板降低了沉淀高度

  C.斜板使沉淀池水在層流條件下

  D.斜板增加了沉淀顆粒的碰撞機會

  答案:

  21.A。

  22.D。

  23.C。

  24.A。

  25.D。

  26.下列水處理工藝不屬生物膜法的是(  )。

  A.生物濾池

  B.生物接觸氧化

  C.生物轉盤

  D.SBR

  27.A/A/O(A2/O)法中,第一個A段是指(  ),其作用是(  ),第二個A段是指(  ),其作用是(  )。

  A.厭氧段,釋磷,缺氧段,脫氮

  B.缺氧段,釋磷,厭氧段,脫氮

  C.厭氧段,脫氮,缺氧段,釋磷

  D.缺氧段,脫氮,厭氧段,釋磷

  28.有一含氰有機廢水,流量為0.1m3/s,CCN=-10mg/L,欲排人一條屬于V類水體的可流,河水的最小流量為0.9m3/s,則估計廢水需處理(  )。(已知V類水體氰化物質(zhì)量標準勾0.2mg/L,二級排放標準為0.5mg/L,取混合系數(shù)α=0.75)

  A.95%

  B.97%

  C.98%

  D.99.5%

  29.在城市污水處理廠里,常設置在泵站、沉淀池之前的處理設備有(  )。

  A.格柵

  B.篩網(wǎng)

  C.沉砂池

  D.上述三種

  30.懸浮物在沉降過程中,質(zhì)量、沉速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沉淀類型是(  )。

  A.自由沉降

  B.絮凝沉降

  C.擁擠沉降

  D.壓縮沉降

  答案:

  26.D。

  27.A。

  28.A。解析:二級排放標準為0.5mg/L,污水的濃度CCN-=10mg/L,則(10—0.5)×100%/10=95%。注意此題與水體自凈練習的區(qū)別。

  29.D。

  30.B。

  31.鋁鹽和鐵鹽作為混凝劑在水處理中可發(fā)揮(  )。

  A.脫穩(wěn)凝聚作用

  B.橋連絮凝作用

  C.網(wǎng)捕絮凝作用

  D.上述三種作用

  32.能實現(xiàn)水和藥劑的混合、反應以及泥水分離的設備是(  )。

  A.豎流式沉淀池

  B.斜板沉淀池

  C.澄清池

  D.二沉池

  33.混合和絮凝過程中對攪拌的要求是(  )。

  A.混合過程中劇烈,反應過程中適當

  B.混合過程中適當,反應過程中劇烈

  C.全過程劇烈攪拌

  D.與攪拌關系不大

  34.(  )的效果可用GT表示。

  A.過濾池

  B.斜板沉淀池

  C.澄清池

  D.二沉池

  35.我國目前的城市給水是用(  )方法消毒的。

  A.氯消毒

  B.紫外線

  C.臭氧消毒

  D.Fe3+消毒

  答案:

  31.D。

  32.C。

  33.A。

  34.C。

  35.A。

  36.活性污泥去除水中有機物,不經(jīng)過(  )階段。

  A.吸附

  B.氧化

  C.絮凝

  D.脫附

  37.為了保持厭氧菌的濃度,厭氧消化設施一般不采用的措施是(  )。

  A.形成顆料污泥

  B.采用泥水分離裝置

  C.采用污泥回流措施

  D.不斷添加活性污泥

  38.臭氧氧化處理的主要任務是(  )。

  A.殺菌消毒

  B.去除氮、磷造成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物質(zhì)

  C.去除溶解性無機物

  D.去除重金屬

  39.我國污水排放標準控制形式可分為濃度標準和總量控制標準,下列關于排放控制標準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濃度標準可保證受納水體的環(huán)境質(zhì)量,總量標準指標明確統(tǒng)一,方便執(zhí)行

  B.濃度標準規(guī)定了排出口的濃度限值,總量標準規(guī)定了與水環(huán)境容量相適應的排放總量或可接納總量

  C.濃度標準和總量標準都可以通過稀釋來達到相應標準

  D.地方標準一般都是濃度標準,便于執(zhí)行;國家標準一般都是總量標準,便于控制流域水環(huán)境質(zhì)量

  40.河流自凈作用是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質(zhì)在向下游擴散時濃度自然降低的現(xiàn)象,水體自凈作用中的生物進化是(  )。

  A.污染物質(zhì)因為稀釋、沉淀、氧化、還原、生物降解等作用,而使污染物質(zhì)濃度降低的過程

  B.污染物質(zhì)因為水中的生物活動,特別是微生物的氧化分解而使污染物質(zhì)濃度降低的過程

  C.污染物質(zhì)因為氧化、還原、分解等作用,而使污染物質(zhì)濃度降低的過程

  D.污染物質(zhì)因為稀釋、擴散、沉淀或揮發(fā)等作用,而使污染物質(zhì)濃度降低的過程

  答案:

  36.D。

  37.D。

  38.A。解析:臭氧氧化的主要任務是去除水中殘留有機物,脫除污水色度和殺菌消毒。

  39.B。解析:濃度標準只是規(guī)定了污染物的濃度限值,而總量標準與水環(huán)境容量相關。

  4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