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939萬。今年共有28個省份開始解決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高考問題,5 .6萬名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將在居住地參加高考,這一人數是去年的12倍。2013年,首次實施異地高考的12個省份,約450 0名考生參加異地高考。
今年廣東75 .6萬高考考生大軍中,首次出現了一批異地高考考生。今年起,廣東異地高考首開“中職口”,在廣東就讀中職學校、符合條件的非廣東戶籍考生,可在廣東報名參加高職類高考。
據了解,參加今年異地高考考生多集中在珠三角,各地人數不一,如廣州31人,深圳80人,中山35人,珠海16人,江門4人。他們是異地高考開閘以來的幸運兒,也有個別考生因審核未通過放棄升高職高考。
全省異地考生人數尚未公布
廣東今年起向外來工隨遷子女放開中職升高職考試,全省情況如何?目前廣東尚未公布全省異地考生人數。但有關數據顯示,廣東第一年申報異地高考的考生人數并不多。
在今年2月召開的2014年全省教育工作會議上,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曾透露,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當時已收到354名隨遷子女的申請材料(據稱3月有補報名)。
記者從多個城市招生辦了解到,參加異地高考的考生多集中在珠三角,其中通過審核的廣州31人,深圳80人,中山35人,珠海16人,江門4人。
羅偉其曾表示,今年廣東參加中職考高職的外來工隨遷子女數量少,是由于三年前并未公布異地高考政策,此前很多外地學生參加完中考,甚至沒有在粵參加中考就回到老家升學了。
“公辦中職學校生源多來源于省內,是報名人數少的重要原因!庇浾吡私獾剑灾楹J欣砉ぢ殬I(yè)技術學校為例,今年該校有155名中職生報名高職高考,但沒有一名非廣東省戶籍的學生。報名人數多的珠海市第一中等職業(yè)學校,有200多名考生報名,其中也只有2-3名異地考生。
廣州市招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在7萬多中職畢業(yè)生中,申請參加“3+專業(yè)技能課程證書”考試和高職院校對口自主招生考試的學生為4773人,即大約7%的中職生會參加高職高考,而這其中外省學生更是“少之又少”。
“居住證”成主要門檻
也有一小部分學生審核時未能通過,他們主要是卡在居住證明上。
深圳今年共144人申報,經各相關部門聯合審查,有80名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考生將參加全省高職類高考。60多名審核未通過的學生中,大多數是因為居住證問題,包括*時間不足3年、2013年12月10日時已處于無效狀態(tài)、沒有*記錄、不符合有效期連續(xù)滿3年以上(含3年)要求等。
高考夢
1為異地高考她復讀一年
張榕榕父母在江門臺山打工,2010年他們決定將在老家四川渠縣的張榕榕和弟弟一起接來臺山讀書、生活。因此榕榕的爸爸一直很關注高考政策,尤其是在榕榕進入中職學校讀書之后。2013年高考報名時,廣東異地高考政策尚未出臺,榕榕無緣當年的高考!昂芟雲⒓痈呖,但經過這些年,我早已經熟悉了臺山,回四川老家很不方便,要折騰的事情估計更多。”張榕榕說,2012年后一天,她終于等來了異地高考的好消息。
得知2014年高職類可以異地高考,對照政策要求的條件,他們覺得完全符合條件,于是決定復讀一年,在廣東參加高考。雖然因為買房后疏于給居住證續(xù)期,重新補充了材料,但總的來說還是很順利,第一批就通過了審核。
2審核未通過,他放棄了高考
也有部分申報異地高考的考生未能如愿。小豪便是其中之一。據臺山市培英職業(yè)技術學校教導處介紹,小豪祖籍臺山,戶籍卻在海南。小豪父母在珠海生活,小豪則跟著奶奶和姑姑在臺山生活。在申報異地高考時,小豪媽媽在海南、珠海、臺山等地多次奔走,學校和臺山市教育局招生辦也積極幫忙。但是終還是未能提供滿足社保和住所條件的申報材料,不能通過審核,F在小豪已經放棄了高考,正在參加實習。
專家建議
應打破分省按計劃集中錄取模式
省民盟常委、華南師范大學教授李盛兵認為,廣東的異地高考先放開中職,從易到難,是出于省情考慮。廣東流動人口太多,如果全部放開,壓力會很大,包括高中階段新增學位、土地、師資等都需同步解決,“第一年推行,獲知政策的人數不多,達到門檻的人可能會比較少,隨著宣傳普及,未來肯定會增多!
廈門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劉海峰則認為,廣東即使放開異地高考,門檻也會比一部分省份要更為嚴格,“廣東的外來人口與優(yōu)質教育資源矛盾比較突出,處在兩難的境地。”
“在高考實行分省按計劃集中錄取這一框架下,異地高考的放開程度只能是有限的!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對記者說,由于高考錄取指標和教育資源的不均衡,開放異地高考,將使大城市和發(fā)達地區(qū)面臨很大的壓力,廣東就面臨這樣的矛盾。從長遠看,要從根本上解決異地高考的問題,必須深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打破分省按計劃集中錄取制度,“比如可以學習研究生不分戶籍的錄取模式”。
今年廣東75 .6萬高考考生大軍中,首次出現了一批異地高考考生。今年起,廣東異地高考首開“中職口”,在廣東就讀中職學校、符合條件的非廣東戶籍考生,可在廣東報名參加高職類高考。
據了解,參加今年異地高考考生多集中在珠三角,各地人數不一,如廣州31人,深圳80人,中山35人,珠海16人,江門4人。他們是異地高考開閘以來的幸運兒,也有個別考生因審核未通過放棄升高職高考。
全省異地考生人數尚未公布
廣東今年起向外來工隨遷子女放開中職升高職考試,全省情況如何?目前廣東尚未公布全省異地考生人數。但有關數據顯示,廣東第一年申報異地高考的考生人數并不多。
在今年2月召開的2014年全省教育工作會議上,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曾透露,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當時已收到354名隨遷子女的申請材料(據稱3月有補報名)。
記者從多個城市招生辦了解到,參加異地高考的考生多集中在珠三角,其中通過審核的廣州31人,深圳80人,中山35人,珠海16人,江門4人。
羅偉其曾表示,今年廣東參加中職考高職的外來工隨遷子女數量少,是由于三年前并未公布異地高考政策,此前很多外地學生參加完中考,甚至沒有在粵參加中考就回到老家升學了。
“公辦中職學校生源多來源于省內,是報名人數少的重要原因!庇浾吡私獾剑灾楹J欣砉ぢ殬I(yè)技術學校為例,今年該校有155名中職生報名高職高考,但沒有一名非廣東省戶籍的學生。報名人數多的珠海市第一中等職業(yè)學校,有200多名考生報名,其中也只有2-3名異地考生。
廣州市招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在7萬多中職畢業(yè)生中,申請參加“3+專業(yè)技能課程證書”考試和高職院校對口自主招生考試的學生為4773人,即大約7%的中職生會參加高職高考,而這其中外省學生更是“少之又少”。
“居住證”成主要門檻
也有一小部分學生審核時未能通過,他們主要是卡在居住證明上。
深圳今年共144人申報,經各相關部門聯合審查,有80名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考生將參加全省高職類高考。60多名審核未通過的學生中,大多數是因為居住證問題,包括*時間不足3年、2013年12月10日時已處于無效狀態(tài)、沒有*記錄、不符合有效期連續(xù)滿3年以上(含3年)要求等。
高考夢
1為異地高考她復讀一年
張榕榕父母在江門臺山打工,2010年他們決定將在老家四川渠縣的張榕榕和弟弟一起接來臺山讀書、生活。因此榕榕的爸爸一直很關注高考政策,尤其是在榕榕進入中職學校讀書之后。2013年高考報名時,廣東異地高考政策尚未出臺,榕榕無緣當年的高考!昂芟雲⒓痈呖,但經過這些年,我早已經熟悉了臺山,回四川老家很不方便,要折騰的事情估計更多。”張榕榕說,2012年后一天,她終于等來了異地高考的好消息。
得知2014年高職類可以異地高考,對照政策要求的條件,他們覺得完全符合條件,于是決定復讀一年,在廣東參加高考。雖然因為買房后疏于給居住證續(xù)期,重新補充了材料,但總的來說還是很順利,第一批就通過了審核。
2審核未通過,他放棄了高考
也有部分申報異地高考的考生未能如愿。小豪便是其中之一。據臺山市培英職業(yè)技術學校教導處介紹,小豪祖籍臺山,戶籍卻在海南。小豪父母在珠海生活,小豪則跟著奶奶和姑姑在臺山生活。在申報異地高考時,小豪媽媽在海南、珠海、臺山等地多次奔走,學校和臺山市教育局招生辦也積極幫忙。但是終還是未能提供滿足社保和住所條件的申報材料,不能通過審核,F在小豪已經放棄了高考,正在參加實習。
專家建議
應打破分省按計劃集中錄取模式
省民盟常委、華南師范大學教授李盛兵認為,廣東的異地高考先放開中職,從易到難,是出于省情考慮。廣東流動人口太多,如果全部放開,壓力會很大,包括高中階段新增學位、土地、師資等都需同步解決,“第一年推行,獲知政策的人數不多,達到門檻的人可能會比較少,隨著宣傳普及,未來肯定會增多!
廈門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劉海峰則認為,廣東即使放開異地高考,門檻也會比一部分省份要更為嚴格,“廣東的外來人口與優(yōu)質教育資源矛盾比較突出,處在兩難的境地。”
“在高考實行分省按計劃集中錄取這一框架下,異地高考的放開程度只能是有限的!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對記者說,由于高考錄取指標和教育資源的不均衡,開放異地高考,將使大城市和發(fā)達地區(qū)面臨很大的壓力,廣東就面臨這樣的矛盾。從長遠看,要從根本上解決異地高考的問題,必須深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打破分省按計劃集中錄取制度,“比如可以學習研究生不分戶籍的錄取模式”。
學校百態(tài)
廣鐵一中鑼鼓隊“拉拉操”助陣
昨天上午10時,廣鐵一中操場上管樂齊鳴。臺上管弦樂團率先演奏《祝福吉祥》,臺下鐵一威風鑼鼓隊擂鼓助陣,非畢業(yè)班學生做“拉拉操”為畢業(yè)班同學高喊“加油”,畢業(yè)班學生則用跑步操的方式為自己加油。高三學生李隆說,“這次活動與往年有很大的不同,往年就是簡單吶喊,這次還有管弦樂、健美操,挺提升我的志氣和信心,有種‘臨門踢一腳’的感覺!
廣大附中學弟學妹“喊樓”祝福
昨天上午,廣大附中校園也一度沸騰!案呷佑!高考必勝!廣附必勝!”在高三教學樓下,學弟學妹仰頭吶喊,與樓上高三的師兄師姐遙相呼應。師兄師姐們將寫滿祝福的紙飛機、紙船從空中拋下。
專家支招
數據過半考生患有考前綜合征
高考前夜常有考生徹夜難眠。據廣州市婦兒中心兒童、少年心理科主任醫(yī)師汪玲華介紹,考前綜合征(即考試焦慮)是造成考生失眠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考生高考發(fā)揮失常的主要原因。據調查,1800名應屆考生中,56%以上存在頭疼頭暈、疲乏無力、記憶力下降、緊張不安、類感冒癥狀等考前綜合癥狀;77%的同學認為考前綜合征至少使自己的成績下降10%以上;在落榜考生中,81%同學因患有考前綜合征而影響水平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