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60分)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惜”的釋義如下:①愛惜:珍~∣~寸陰∣~墨如金。②可惜;惋惜:痛~。③吝惜;舍不得:~別∣~力∣不~工本。
【惜別】舍不得分別。
【惜陰】愛惜光陰。
【惜老憐貧】愛護老年人,同情窮人。也說憐貧惜老。
【惜墨如金】指寫字、繪畫、做文章下筆非常慎重,力求精練。
【惜福】指珍視自己的福氣,不過分享受。
參考以上材料,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以“惜”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體自選;②不少于600字(寫成詩歌不少于20行);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
溫州近幾年的學業(yè)考試(中考)作文遵循這樣的思路,無論是“十六歲,我多了一分▲”,還是“把心兒打開”,以及今年的“惜”都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旨在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自然的豐富多彩,力求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充分關照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與心靈世界,召喚一種美好情感的綻放,讓心靈“春暖花開,面朝大!,召喚他們從逼仄的生活空間走出來,從封閉的自我世界走出來,去擁抱人生,感悟真情。
命題作文“惜”,引用《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惜”的釋義,羅列各個義項,如“愛惜、可惜、吝惜”,并適當舉例“惜別、惜陰、惜老憐貧、惜墨如金、惜!。要求學生參考以上材料,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進行寫作。
這樣的作文考查有一定的突破,首先是形式、內容都比較新穎,將詞語釋義與寫作有機整合,賦予作文考查以新的生命。
其次在選材上有助于學生拓展空間,同時在寫作角度上給學生以啟發(fā),引發(fā)學生更多的思考:惜什么?哪些是最值得我們珍惜的?在漸漸失去漸漸得到的過程中有太多東西值得我們去珍惜與感悟!刻骨銘心的情感漣漪,彌足珍貴的成長經歷……如果我們將目光再投射得遠一些,我們的思想不得不變得深邃——日漸惡化的自然環(huán)境,在行進中消逝的歷史文化,還有漸行漸遠的素樸的情感道德……都變成了壓在我們心頭,讓我們生疼的“惜”石。
再次是試卷中閱讀與寫作的內在聯(lián)系,使閱讀與寫作有機整合在一起!稉碛袗鄣脑慈氛撌龈改、朋友、師長等給予我們的恩情,需要我們感恩與回報,《鄉(xiāng)村的泥土》講述人與土地的關系,飽含著一種深情與眷戀。這與作文題目“惜”形成一種深層的呼應:在我們走過的日子里,有太多的友情值得珍惜與回憶,有太多的師恩、親情需要珍惜與回報;還有大自然大度地把陽光、空氣、水、泥土賜給我們……這一切的一切都值得我們珍惜與感悟。人只能去熱愛,去歌唱,去進行美好的創(chuàng)造和勞動,去沉思,沉思存在的源頭,沉思無間和空間向我們暗示的神秘寓意,或者懷著感恩的心情進入睡眠……我們必須經過虔誠的磨礪、修養(yǎng)、吐納,才能擁有一顆與宇宙對稱的靈魂。
最后就是對作文教學的啟示作用!冬F(xiàn)代漢語詞典》對詞語的準確而豐富地釋義,啟發(fā)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對作文題目要作準確解釋,強化學生的解題意識,同時還要引導學生作多層次、多角度的分析,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
“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進行寫作”,這就要求學生真正理解“真情實感”四個字的真諦,記敘文可寫身邊的感動過你內心的人與事,抒情散文、議論文也要做到“真情實感”——只要是關乎你心靈的,關乎你特別的感受的,就是從你的心底里流出來的。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寫作的藝術就是語言的藝術。所以首先要做到語言的流暢,用詞的準確,進一步是語言的簡潔、生動,更進一步是語言富有情韻,蘊含思辨與才情。其中尤其值得強調的是中考作文(才600字)能否做到語言簡潔,是作文成功與否的一道分水嶺。成功的考場作文,語言必須簡潔,唯有簡潔內容才充實,行文才能清晰而又耐人尋味。
惜(60分)
市區(qū)考生
靜靜地叩開久掩不開的柴門,時間以一種安靜的姿態(tài)在我身邊恣意地流淌。我在城市的桎梏下倉皇出逃,尋找到這樣一方凈地讓我傷古,惜古,時間讓這些東西留下來,而我在這里靜靜地追悔,靜靜地感傷。
漫步在這條小巷之中,一排排灰黑色的磚墻錯落,烏黑而泛黃的瓦片中有一種不溫不火的溫柔,墻根還有幾簇新生之草。沒有精心的雕琢,只有時間留下的滄桑。巷弄里的胡琴正在如《傾城之戀》中那樣“咿咿呀呀”地響。那已脫落油漆的門后,竟是一簇簇繁茂的花草,那油亮的綠啊,你又在惜嘆什么?是一種懷念吧。門后的老者拿著蒲扇安靜地坐著,這安詳,是多么難能可貴!我覺得,時間流淌了幾千年,而這些東西沉淀下來永不褪色,讓你去留戀去珍惜它蒼老的容顏,讓你放下腳步,舍不得走完那只有幾分鐘的路程。盡頭,是鬧市。
惜,是一種凝視。凝視我們古老的文化,依附在這些古老的建筑上,在城市的角落里守著最原始的堅持。凝視我們的根,在現(xiàn)代人的不屑下,在這小巷中尋覓自己的歸宿。凝視這些滄桑之物是如何打開我們心中塵封已久的情愫,在每個人心底掀起層層漣漪。惜,痛惜,惜別這些喚起文化、喚起靈魂的安靜。
惜,是一種回歸。信步走入小巷,這是一種回歸,回歸到生命最初的快樂,回歸到這些熔鑄在族人血液里的文化,回歸到“年華似水匆匆一瞥”的安寧。因為懷念,所以回歸,惜,愛惜,愛惜這份難得的,遠古的回憶與安詳。
我的思緒戛然而止,只有胸前的玉讓我感受這一切的余溫。小巷的胡琴還是咿咿呀呀地響,卻不經意間發(fā)現(xiàn)爬山虎在這一夏爬滿了老墻;蛟S,古老的臆想與年輕的張力,渴望發(fā)展的心就是如此矛盾吧,就像這爬山虎和老墻相依相偎,輪回如涓涓流水永不停息。爬山虎長了又落,落了再長,而老墻依舊。
聽說又要舊城改造了。而小巷中的一切像不可名狀之香氣,勾起我的惜古情結。惜,惜古,這正是一種熱愛和回歸!
點評
初讀瞬間,眼前的文字,有些婉約有些纏綿地流入眼簾,竄向你的心靈。你無法拒絕這樣的文字,是因為“渲染”:小巷溫馨與寧靜的不斷鋪展,“黑色的磚墻,泛黃的瓦片,墻根的小草;如泣如訴的胡琴,脫落油漆的門,拿著的蒲扇老者”,其景其情,緩緩勾勒,卻一一細膩。
那份感傷和留戀的反復渲染,那份痛惜和熱愛的感情交織,讓思想在淡淡的惜古情結中升華開來:凝視我們古老的文化,依附在這些古老的建筑上,在城市的角落里守著最原始的堅持。凝視我們的根,在現(xiàn)代人的不屑下,在這小巷中尋覓自己的歸宿。
溫州市實驗中學 葉明文
惜(59分)
市區(qū)考生
我站在滕王閣里,七月的南昌竟下起了雨,閣外的長江和著雨聲,如唱,如泣,如吟?那雨聲纏綿著我的思緒,那思緒里有著千古才子王勃的身影,更夾雜著我的愛惜、惋惜和遺憾。
“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仕途不順的他前往交趾探望父親,一路上風餐露宿。當張燈結彩的滕王閣映入眼簾時,他將他的愁苦,他的憤懣,他的懷才不遇,連同那滿腹的經綸,一并揉入了《滕王閣序》!瓣P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里,又飽含了他多少心酸!傲仕M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里又有多少南昌的清山秀水。我讀著吟著,深深地愛惜著,那篇華美的《滕王閣序》,道盡了南昌故郡里的美景,訴盡了王勃心中的抑郁,揚名了滕王閣,照耀了多少代的文壇!
“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這滕王閣里的熱鬧繁華本該與他無關,閻都督為了女婿揚名而開辦的一場盛宴,本是讓他拿筆推謙的,他卻鋪紙研墨,揮毫潑墨間洋洋灑灑著“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千古名句,在座的人們驚異了,而后惋惜了,十四小兒被薦入沛王府,而就為了區(qū)區(qū)一紙的“斗雞賦”,心胸坦蕩而又才華橫溢的他成了官場的犧牲品。惋惜,惋惜,除了惋惜,人們真的無言了。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本該不屬于他的繁華成就了一代才子王勃,當滕王閣一幕成為遠景時,他無憂地繼續(xù)著他的行程。
可是——
每一個愛才的人遺憾了,還未折柳相贈,還未道一聲珍重,還未依依惜別呢……遺憾了,卻也無用了。我更愿意是龍王召他作了女婿,那天的長江是否也如今天一般如唱,如泣,如吟?
吟那首《滕王閣序》: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濤聲呢喃,傳誦至今,只是再沒有王勃你那清瘦的身影,年輕而驕傲的眼眸了。
我站在滕王閣里,輕輕嘆惜一聲:千年的風雨里,王勃,你還好嗎?
點評
一個角度切入:從滕王閣這個背景來觀照詩人的生命歷程,令人愴然。
幾條線索交融:第一條線索是人物,抓住人物的主要經歷,展現(xiàn)人物憂傷的生命歷程,憑吊詩人,激蕩讀者的心胸;另一條線索是詩,用詩句分割不同的場景,讓文章的形式和內容找到融合點;第三條是情感線索,對詩人懷才不遇的憐惜、愛惜、嘆惜,用濃郁的筆墨渲染出來,歷史的濤聲是一聲嘆!
建議:詩人短暫的一生,其中“南下探親,渡海溺水,驚悸而死”應該是感情的交匯點;詩人的精神歷程,可以豐厚文章的思想內容。
溫州市實驗中學 葉明文
惜(59分)
市區(qū)考生
看不厭,看不厭天邊的火燒云和熟透的紅高粱相融成一片。看不厭,看不厭飽滿的麥穗低著謙遜的頭顱,又不時地在風中舞起金浪。看不厭,看不厭落葉滿天。
我愛秋。也許是因為生在秋日,我總是固執(zhí)地認為秋乃四季之最。春的百花,夏的涼風,冬的飛雪,我愛大自然所賜予的每一樣美好的事物。但對它們的喜愛遠不及我對秋的如癡如醉。
我愛秋。在那些個落葉繽紛的日子里,我會帶著相機上山,照下我的至愛,愛惜地放進我的相冊。
風騁過,有葉輕輕飄落。葉落,是風的執(zhí)著,還是樹的不挽留?亦或是葉對大地的一片赤誠?茨峭时M了綠的葉面仍顯耀著分明的脈搏。無數(shù)次,我的心為之悸動。而今呢,原本不多的行道樹,只是零星地撒著黃葉,遠沒有了過去的紛紛揚揚。僅存落葉在柏油路面上被過往的車輛熏得發(fā)黑。人們開始從暖氣降價的小廣告上得知秋的到來,不再是從那滿天的落葉里知秋。
我惋惜。
記憶中的落葉滿天時,有年邁的戀人攜手并肩,共同漫步在葉落的小巷,回味著幾十年前初次牽手的落葉之秋。更有孩子在公園的樹下嬉戲,沙沙地踩著樹影的斑駁……
根,可以穿過最微小的石縫,扎向最深的土層,但如今也只能在鋼筋水泥面前駐足。一棵樹從破土而出到秋來撒葉需要多少個四時,而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一條條馬路早已翻山越嶺!坝质且淮备邩前蔚囟!”這是贊美,還是人類的自責?
我痛惜。
但我相信一切還來得及。
現(xiàn)在開始吧,人類應彌補對自然的揮霍。在春不再有百花,夏不再有涼風,冬不再有飛雪之前,一切都還來得及。
現(xiàn)在開始吧,讓我們把這份對自然的痛惜深刻在心底,用我們的力量去保護自然。
我相信,我們一定會再次見到秋葉滿天。
點評
古人“落葉而悲秋”,作者“落葉而惜秋”,敏感的他(她)能在“落葉”中思考人與自然的宏大主題。用參差變化、富有韻律的語言極寫秋日之美,將它“珍惜地放入相冊”,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愛在深秋”的浪漫畫卷。但這只是為下文的“惜在深秋”張本,因為“愛”,所以“惜”,多么巧妙的構思。文明日益發(fā)展,城市不斷擴張,在鋼筋水泥的世界里,怎容得了“碧云天,黃葉地”的詩意境界?真是令人惋惜,令人痛惜!細細讀來,于我心有戚戚焉。嚶嚶鳥鳴,瀟瀟雨聲,沙沙黃葉,紛紛飄雪,鮮明而又美麗的四季,你在哪里? 溫州市第十七中學 張寰宇
惜(58分)
市區(qū)考生
我在西餐廳里張望,很快就看見了一張幸福微笑喚我名字的臉!霸谶@里!這里。”母親伸手招我過去。
坐定,聽母親絮絮叨叨,大意就是你怎么又瘦了這么多,最近過得好不好,成績如何,會不會有壓力……諸如此類。
我盡力牽動臉上肌肉讓自己笑得十分愉快自然,對她說:“先點菜!
母親恍然大悟,趕緊去點菜。一邊點一邊問我要不要多要些什么,嗓門很大,我十分尷尬地連聲說不用。
氣氛漸漸變得自然起來。我開始慢慢有條理地與她交談,談到未來時我忍不住高興地滔滔不絕起來,要一個人住,不結婚,旅行還有工作……說得這樣開心,我忽然止住了,因為母親的眼里流下淚來。
“頭發(fā)弄到眼睛了!蹦赣H流著淚笑,望著她發(fā)紅的眼睛,我心里忽然有些難過。
母親在我6歲時就丟下我和父親離去,我不想說她帶來的不快,但與她見面時心中卻隱隱有憎恨。畢竟她就這樣丟下我,讓我很長時間都曾懷疑她根本就不愛我。
可是……可是當看她落淚時我忽然明白,事情過去了這么多年,真正悲哀的是孤身一人的她吧?沒有丈夫孩子,見面也是少之又少,對彼此的了解甚至不及班里不太熟識的同學。
忽然間想擁她入懷,珍惜所有相處的一點一滴。
她已經老了。四十出頭的女人是否還可能找到終生的伴侶?更何況她已不能生育。
她對我并不壞,殷切和關心以及長久不在而造成的不知所措我都能看到,但我從來都認為那是她欠我的,從來不曾想過珍惜。
珍惜……看她用紙巾擦眼淚的時候我繼續(xù)滔滔不絕。
母親啊,以后一起住一起旅行好不好?
母親啊,你是不是也過得很好沒有壓力?
……
母親啊,我愛你。
所以我在心里悄悄承諾,要珍惜與你在一起的每一瞬間。
把它們都銘刻在心底。
點評
愛在細處,文中母親的“微笑”、“絮叨”、“大嗓門”里盡是對“我”的愛,作者很敏銳地察覺了,細膩地刻畫了;痛在深處,“我”不再是懵懂無知的孩子,看到了母親背后的孤苦人生,母愛因此而顯得深沉,文章也因此而特別感人。
平實之中不乏精彩,簡練之中更添細膩,“忽然止住了”、“忽然有些難過”、“忽然明白”、“忽然間想擁她入懷”,四處“忽然”的心理轉變顯得那么真切,那么自然。不再是懷疑,而是明白;不再是憎恨,而是珍惜;不僅是珍惜,更是要銘刻!篇末的點題升華令人感動,發(fā)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