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DPC 法
B. 散布圖
C. 網(wǎng)絡圖
D. 控制圖
E. 方差分析
說
明:“掌握現(xiàn)狀”階段需要解決的最主要的問題是尋找質量特性值的波動和影響因素的波動之間的關系,可以采用的統(tǒng)計工具有B、D 選項。A 選項PDPC 法和C 選項網(wǎng)絡圖主要應用于制訂實施計劃階段;E 選項方差分析主要應用于“分析問題原因”階段,注意不要混淆。
本題參考答案為B、D.
2、PDPC 的用途( )。
A. 制訂項目實施計劃
B. 對整個系統(tǒng)的重大事故進行預測
C. 制訂控制工序的應對措施
D. 方針目標管理中的實施計劃
說明:PDPC 法也叫過程決策程序圖法,其工具是PDPC 圖。本題的四個選項就是PDPC 的具體用途。
本題的參考答案為A、B、C、D.
3、 為了持續(xù)開展質量改進活動,企業(yè)上層管理者“不宜下放”的職責有( )。
A. 批準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B. 積極參加具體的質量改進活動
C. 為企業(yè)質量改進活動提供資源保證
D. 參加企業(yè)的質量改進活動成果表彰大會
E. 參加質量委員會的工作
說明:上層管理者“不宜下放”的職責包括:(1)參與質量委員會的工作;(2)批準質量方針和目標;(3)提供資源(4)予以表彰(5)修改工資及獎勵制度根據(jù)以上內容,即可判斷出本題的具體答案。
本題參考答案為A、C、D、E.
4、質量改進的步驟中擬定并實施的對策有( )。
A. 解決現(xiàn)象(結果)
B. 確認效果
C. 驗證假說
D. 消除引起結果的原因,防止再發(fā)生。
說明:本題考查的是質量改進步驟中擬訂對策并實施階段的活動內容。對策有兩種,一種是解決現(xiàn)象,一種是消除引起結果的原因,防止再發(fā)生。
本題參考答案為A、D.
5、質量改進中的分析問題原因一般有( )等步驟。
A. 調查原因
B. 設立假說
C. 驗證假說
D. 整理原因
說明:分析問題原因是一個設立假說、驗證假說的過程。
本題參考答案為B、C.
6、為抓住問題的特征,質量改進的掌握現(xiàn)狀的步驟中需要調查的是( )特征等要點。
A. 對象
B. 時間
C. 地點
D. 種類
說明:本題考查的是掌握現(xiàn)狀階段活動內容第一條,抓住問題的特征,需要調查若干要點,如:時間、地點、問題的種類、問題的特征等。
本題參考答案為B、C、D.
7、質量改進中,采取對策后沒有出現(xiàn)預期效果時,應該考慮以下中的( )情況。
A. 是否按計劃實施
B. 是否將現(xiàn)象與原因的排除區(qū)分開
C. 是否按5W1H 實施
D. 是否計劃有問題
說明:本題考查的是確認效果階段的注意事項。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時,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1)是否按計劃實施了;(2)計劃是否有問題。
本題參考答案為A、D.
8、生產(chǎn)工作參與質量改進的必要性除了質量改進本身的客觀要求外,還有( )。
A. 企業(yè)生產(chǎn)工人本身的主觀要求
B. 企業(yè)發(fā)展的客觀要求
C. 企業(yè)文化發(fā)展的要求
D. 企業(yè)本身的要求
說明:本題參考答案為B、D.
9、箭條圖是一張有向無環(huán)圖,由( )組成。
A. 節(jié)點
B. 事件
C. 作業(yè)活動
D. 方案
說明:網(wǎng)絡圖又稱為網(wǎng)絡計劃技術,其工具是箭條圖,所以又稱矢線圖,箭條圖是一張有向無環(huán)圖,由節(jié)點、作業(yè)活動組成。
本題參考答案為A、C.
10、箭條圖是( )等方法的結合。
A. 過程決策程序圖(PDPC)
B. 計劃評審法(PERT)
C. 親和圖法(KJ)
D. 關鍵路線法(CPM)
說明:網(wǎng)絡圖是計劃評審法和關鍵路線法這兩種方法組成的。
本題參考答案為B、D.
1、無論是描述現(xiàn)有過程還是設計新過程,流程圖的首要工作是( )該過程的開始和結束。
A. 判別
B. 考慮
C. 制訂
D. 分析
說明:本題考查的是流程圖的應用程序,第一條即為判別過程的開始和結束。
本題參考答案為A.
2、在系統(tǒng)圖中對提出的手段措施要一一評價,需要經(jīng)過( )才能確認。
A. 匯報
B. 預測
C. 調查
D. 計劃
說明:在系統(tǒng)圖中對提出的手段、措施要一一進行評價,每項手段、措施是否適當,可行或是否需要經(jīng)過調查才能確認。
本題參考答案為C.
3、QC 小組活動成果的評審由( )和發(fā)表評審兩個部分組成。
A. 內部質量審核
B. 管理評審
C. 現(xiàn)場評審
D. 專家認定
說明:QC 小組活動成果的評審標準由現(xiàn)場評審和發(fā)表評審兩個部分組成。
本題參考答案為C.
4、通常所說的6sigma 水平是指過程輸出的缺陷率為( )
A. 3.4ppm
B. 0.27%
C. 0.2%
D. 3.0ppm
說明:通常所說的六西格瑪質量水平對應于3.4 ppm 缺陷率,是考慮了過程輸出質量特性的分布中心相對目標值有±1.5σ偏移的情況,是過程在長期運行中出現(xiàn)缺陷的概率。
本題參考答案為A.
5、 某公司生產(chǎn)的新型電路板其有100 個焊點,/考·試·大/這些焊點不能出現(xiàn)虛焊或連焊等缺陷。在過去一個月中共生產(chǎn)了10000 塊這樣的電路板,發(fā)現(xiàn)虛焊連焊等缺陷6000 個。這個生產(chǎn)過程的DPMO 為( )
A. 6
B. 60
C. 600
D. 6000
本題參考答案為D.
6、檢定包括檢查、( )。
A. 加標記
B. 出具檢定證書
C. 測量
D. 校準
本題參考答案為A、B.
7、下列計量單位中,不屬于SI 基本單位的是( )。
A. 開[爾文]
B. 牛[頓]
C. 安[培]
D. 赫[茲]
說明:
大綱要求掌握SI 基本單位,熟悉SI 導出單位和SI 單位的倍數(shù)單位,了解可與SI單位并用的非SI 單位。
大家在審題時一定要仔細看清有關單位的形容詞,根據(jù)題意做答。
本題參考答案為B、D.
8、計量具有準確性、( )等特點。
A. 一致性
B. 溯源性
C. 經(jīng)濟性
D. 法制性
說明:計量的特點可以歸納為準確性、一致性、溯源性以及法制性四個方面。
本題參考答案為A、B、D.
9、關于測量不確定度,以下( )的說法正確。
A. 不確定度反映了賦予被測量之值的分散性
B. 不確定度小也就是測量誤差小
C. 標準不確定度是由測量標準帶來的不確定度
D. A 類與B 類不確定度之間沒有本質的區(qū)別
E. A 類與B 類不確定度合成為擴展不確定度
說明:
測量不確定度表征合理賦予被測量之值的分散性,與測量結果相聯(lián)系的參數(shù)。標準不確定度是指用標準差表示的測量不確定度,由測量標準帶來的不確定度僅僅是其中的一個分量;A 類與B 類合成為合成標準不確定度,E 選項也是不正確的;不確定度的大小對應的是測量結果的分散性,并不是說測量誤差小,此題中只有A 和D 是正確的。
本題參考答案為A、D.
10、根據(jù)計量的作用與地位,計量可分為( )。
A. 科學計量
B. 工程計量
C. 實用計量
D. 法制計量
說明:根據(jù)計量的作用與地位,可分為科學計量、工程計量和法制計量,分別代表計量的基礎性、應用性和公益性三個方面。
本題參考答案為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