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1、下面哪個點在y=-2x-3的圖象上?.........................................................( )
A、(-,-2) B、(,2) C、(,-2) D、(,2)
2、下面函數(shù)圖象不經(jīng)過第二象限的是............................................................( )
A、y=3x+2 B、y=3x-2 C、y=-3x+2 D、y=-3x-2
3、函數(shù)的自變量的取值范圍是...................................................( )
A、≥0 B、≤0 C、≠0 D、全體實數(shù)
4、直線上的點在軸的下方時對應(yīng)的自變量的范圍是 ........................( )
A、x>2 B、x≥2 C、x<2 D、x≤2
5、已知函數(shù)y=kx+b的圖象如圖所示, 則k, b的符號是.................................( )
(A)k>0,b>0 (B)k>0,b<0
(C)k<0,b>0 (D)k<0,b<0
6、如圖,△ABC中,AB=AC,BD⊥AC于D,CE⊥AB于E,BD和CE交于點O,AO的延長線交BC于F,則圖中全等直角三角形的對數(shù)為.......................................( )
A.3對 B.4對 C.5對 D.6對
7、如圖,在CD上求一點P,使它到OA,OB的距離相等,則P點是..................( )
A. 線段CD的中點 B. OA與OB的中垂線的交點
C. OA與CD的中垂線的交點 D. CD與∠AOB的平分線的交點
8、數(shù)學(xué)老師布置10道選擇題作為課堂練習(xí),課代表將全班同學(xué)的答題情況繪制成條形統(tǒng)計圖(如圖),根據(jù)統(tǒng)計圖,全班同學(xué)總數(shù)及平均每位同學(xué)答對的題數(shù)分別為.........( ).
A.20,8 B. 34,8 C.50,8.6 D. 49,9
第6 題
9、小穎從家到學(xué)校是1000米,她以不變的速度從家出發(fā)20分鐘到書店看了10分鐘的書,接著她加快步伐勻速行走,用10分鐘到了學(xué)校,下列圖像中表示小穎從家到學(xué)校的時間(分)與路程(米)之間的關(guān)系是...........................................................................( 。
10、扇形統(tǒng)計圖中扇形占圓的30%,則此時扇形所對的圓心角為...........................( )
(A)120° (B)108° (C)90° (D)60°
1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條形統(tǒng)計圖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項目的具體數(shù)量
B、折線統(tǒng)計圖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變化情況
C、扇形統(tǒng)計圖能清楚地表示出各個部分在總體中所占的百分比
D、統(tǒng)計圖只有以上三種
12、 現(xiàn)有一組數(shù)據(jù),大值為93,小值為22,現(xiàn)要把它分成6組,則下列組距中,合適的為( )
A、9 B、12 C、15 D、18
13、下列條件:①AB=A′B′,BC=B′C′,AC=A′C′;②∠A=∠A′,∠B=∠B′,∠C=∠C′;③AB=A′B′,BC=B′C′,∠C=∠C′;④AB=A′B′,∠B=∠B′,
∠C=∠C′其中不能說明△ABC和△A′B′C′全等的有.................................(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14、如圖,AE=AF,AB=AC,EC與BF交于點O,∠A=600,∠B=250,則∠EOB的度數(shù)為...................................................................................................( )
A.600 B.700 C.750 D.850
第14題 第15題
15、如圖中的兩直線、的交點坐標可以看作哪個方程組的解........................( )
A. B. C. D.
二、 填空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6、一組數(shù)據(jù)經(jīng)整理后分成四組,第一、二、三小組的頻率分別為 0.1,0.3,0.4,第一小組的頻數(shù)是5,那么第四小組的頻數(shù)是 .
17、點A(2,-4)在正比例函數(shù)的圖像上,這個正比例函數(shù)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
18、 已知,如圖2:∠ABC=∠DEF,AB=DE,要說明ΔABC≌ΔDEF, 若以"ASA"為依據(jù),還要添加的條件為______________;
19、如圖4:沿AM折疊,使D點落在BC上,如果AD=7cm,DM=5cm,則AN=______ cm。
20、如果正比例函數(shù)和函數(shù)的圖像的交點在第一象限,那么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_.
三、 解答題(每小題7分,共35分)
21、已知y與 x+1成正比例,當x=5時,y=12,求y與x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
A
22、已知:如圖,AB=AD,BC=DC。求證:∠B=∠D
B D
C
23、已知函數(shù)圖像經(jīng)過點A(-2,-3)和點B(1,3),
(1)求這個函數(shù)的解析式;
(2)試判斷點C(-1,1)是否在這個函數(shù)的圖像上?
24、如圖,三條公路兩兩相交于A、B、C三點,現(xiàn)計劃建一座綜合供應(yīng)中心,要求到三條公路的距離相等,請你畫出符合條件的點。要求:不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
A
B
C
25、如圖,已知∠DCE=90°,∠DAC=90°,BE⊥AC于B,且DC=EC, 能否在△BCE中找到與AB+AD相等的線段,并說明理由.
四、 解答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26、已知:如圖,A、F、C、D四點在同一直線上,AF=CD,AB∥DE,且AB=DE.
求證:(1)△ABC≌△DEF;
(2)∠CBF=∠FEC.
27、政府為了更好的加強城市建設(shè),就社會熱點問題廣泛征求市民意見,方式是發(fā)調(diào)查表,要求每位被調(diào)查人員只寫一個你關(guān)心的有關(guān)城市建設(shè)的問題.經(jīng)統(tǒng)計整理,發(fā)現(xiàn)對環(huán)境保護問題提出的多,共700個,同時制作了相應(yīng)的條形統(tǒng)計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共收回調(diào)查表多少張?(2分)
(2)提道路交通問題的有多少人?(3分)
(3)請你把這個條形統(tǒng)計圖用扇形統(tǒng)計圖表示出來.(5分)
28、網(wǎng)絡(luò)時代的到來,很多家庭都接入了網(wǎng)絡(luò),電信局規(guī)定了撥號入網(wǎng)兩種收費方式,用戶可以任選其一:A:計時制:0.05元/分;B:全月制:54元/月(限一部個人住宅電話入網(wǎng))。此外B種上網(wǎng)方式要加收通信費0.02元/分。
①某用戶某月上網(wǎng)的時間為x小時,兩種收費方式的費用分別為y1(元)、y2(元),寫出y1、y2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5分)
②在上網(wǎng)時間相同的條件下,請你幫該用戶選擇哪種方式上網(wǎng)更省錢?(5分)
五、 解答題(第29題12分,第30題13分,共25分)
29、(1)已知⊿PMN中, PR為角平分線,Q為PR上一點,且∠MQR=∠NQR,
求證:PM=PN;(6分)
(2)若把(1)中"PR為角平分線"換為"PR為高線",其它條件不變,結(jié)論"PM=PN"還會成立嗎?為什么?(6分)
30、已知:如圖,直線y=k x+6與x軸y軸分別交于點E,F(xiàn)。點E的坐標為(8, 0),點A的坐標為(6, 0)。
(1)求k的值;(4分)
(2)若點P(x, y)是第一象限內(nèi)的直線y=k x+6上的一個動點,當點P運動過程中,試寫出△OPA的面積S與x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并寫出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5分)
(3)探究:當P運動到什么位置時,△OPA的面積為9,并說明理由。(4分)
F
P
O A E
一、選擇題
1、A 2、B 3、B 4、C 5、D 6、D 7、D 8、C 9、D 10、A 11、D 12、B
13、B 14、A 15、A
二,填空題
16、 10; 17、 ; 18、∠ACB=∠F或AC∥DF; 19、7; 20、k>0.
三、解答題
21、設(shè),由得,,解得,=2,所以,
即。
22、證明:連結(jié)AC,在△ABC和△ADC中,,∴△ABC≌△ADC,
∵∠B=∠D。
23、解:(1)設(shè)這個函數(shù)的解析式為,依題意,得,解得
,所以,。(4分)
(2)把代入,得≠1,
所以點C(-1,1)不在這個函數(shù)的圖像上。(3分)
24、提示:作△ABC任意兩個內(nèi)角平分線,它們的交點為所求。
25、答:BE=BA+AD 26、證明:(1)∵AF=CD ∴AF+FC=CD+FC
證明:∵BE⊥AC 即AC=DF
∴∠EBC=90° ∵AB∥DC
∴∠E+∠ECB=90° ∵∠A=∠D
∵∠DCE=90° 在△ABC和△DEF中
即∠ACD+∠ECB=90°
∴∠E=∠DCE ∴△ABC≌△DEF
在△ADC和△BCE中 (2)∵△ABC≌△DEF(已證)
∴BC=EF,∠ACB=∠DFE
∴△ADC≌△BCE 在△BCF和△EFC中
∴AD=BC,AC=BE
∵AC=AB+BC=AB+AD ∴ △BCF≌△EFC
∴BE=AB+AD ∴ ∠CBF=∠FEC
27、(1)700; (2)140人;(3)略
28、(1) (>0), (>0)
。2)由y1<y2得,0.05x<0.02x+54,解得X<1800;
由y1=y2得,0.05x=0.02x+54,解得X=1800;
由y1>y2得,0.05x>0.02x+54,解得X>1800;
綜上所述:當該用戶上網(wǎng)時間少于1800分鐘時,選擇計時制上網(wǎng)省錢;當上網(wǎng)時間等于1800分鐘時選擇計時制、全月制費用一樣;當上網(wǎng)時間超過1800分鐘時選擇全月制上網(wǎng)省錢。
29、證明:
(1)∵∠MQP=180°-∠MQR (2) 結(jié)論"PM=PN"還成立。
∠NQP=180°-∠NQR 理由如下:
且∠MQR=∠NQR ∵PR為△ABC的高
∴∠MQP=∠NQP ∴∠QRM=∠QRN=90°
∵PR平分∠MPN 在△QRM和△QRN中
∴∠MPQ=∠NPQ
在△PQM和△OQN中 ∴△QRM≌△QRN ∴△PRM≌△PRN
∴RM=RN ∴PM=PN
∴△PQM≌△OQN 在△PRM和△PRN中`
∴PM=PN
30、解:(1)把點E(8,0)代入y=k x+6,得8k+6=0,解得,k=;
。2)∵點P(x,y)在第一象限內(nèi)的直線y= x+6上
∴點P的坐標為(x, x+6)且x>0, x+6>0
過點P作PD⊥x軸于點D,則△OPA的面積=OA×PD
即
∴ (0<<8)
。3)由S=9得,,解得x=4,
把x=4代入y= x+6,得y=×4+6=3
這時,P有坐標為(4,3);
即當P運動到點(4,3)這個位置時,△OPA的面積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