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考試大了解,4宗延期拍賣,5宗低價成交,武漢今年第三次土地拍賣會再次于凄冷中落下帷幕。今年武漢土地市場,“流拍”、“延拍”聲音不絕于耳,土地交易正遭遇低谷。
此前,武漢市土地交易中心主任余翔曾向媒體表示,目前武漢正醞釀多種方式來應對土地拍賣寒冬,土地供應亦會面臨調整。至于如何調整,余翔未具體透露。
三次拍賣遇冷
7月18日上午,武漢市舉行了今年第三次土地拍賣,最終有5宗地塊成交,其中3宗土地均以底價成交,2宗略高于底價。
據武漢市國土資源和房產管理局網站資料顯示,武漢市土地交易中心本次原計劃有9宗土地參與拍賣,而在7月6日、16日、17日,該網站上分別掛出三個補充公告,聲明其中計劃出讓的4宗土地“因故延期,具體時間另行公告”。對此,武漢市土地交易中心工作人員表示:“現(xiàn)在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影響,土地成交比較困難。”
據粗略計算,成交的這幾宗土地的樓面地價都很低,基本上都在1500-2500元/平方米。與去年相比,可以說達到了最低點。此次成交面積的武昌丁字橋路一宗約56畝的地塊,宣布以底價1.54億元出讓,樓面地價僅1357元/平方米,創(chuàng)出了武昌地區(qū)的最低地價紀錄。
實際上,今年武漢土地市場,從一開始就透著寒意。3月12日,武漢第一次土地拍賣會推出9宗土地,拍賣現(xiàn)場平淡,1宗地因無人報價而流拍。
5月13日,武漢市第二次土地拍賣被業(yè)內人士描述為“最慘淡的一次”。9塊土地5塊流拍,3塊地都只有一家報價并取得,剩下1塊地,兩個買家勉強爭了一個回合。整個拍賣過程,只用了25分鐘。
事實上,去年以高價購買了土地的開發(fā)商今年均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資金短缺現(xiàn)象,由于后市走勢的不明朗,開發(fā)商不可能拿出手中為數不多的流動資金到土地市場上奮力一搏。武漢浦江筑城置業(yè)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章建雄曾表示:“如果沒有讓其眼前一亮的地塊拿出來拍賣,開發(fā)商一般都不會參與到其中,即便政府將起拍價定得再低也很難吊起他們的胃口!薄
供地計劃調整
據相關人士透露,為減少土地市場流標現(xiàn)象出現(xiàn)及影響政府土地收益,武漢土地部門主動進行市場調控,即對土地供需從市場角度進行土地總量及地塊規(guī)模的調控,減少土地總量的供應自然成為首當其沖的手段!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武漢市中心城區(qū)實際總供地面積為61.21公頃。與去年同期相比,土地供應面積減少了79.23公頃,下降幅度達到56%.
在武漢美聯(lián)地產有限公司總經理卞濤看來,“前兩年供地較多,今后供地會放緩”。武漢某房地產代理機構分析師表示,武漢土地部門對于以往大規(guī)模、高密度的土地供應模式做出了調整,不僅減少了單宗土地供應規(guī)模,還逐漸將土地開發(fā)引往城市規(guī)劃新區(qū),力圖促進新區(qū)及各區(qū)域間的平衡發(fā)展,從而帶動城市整體水平的提高。
華中科技大學土木建筑學院朱佳林教授分析:“小面積、低總價的地塊開發(fā)商更容易接受,現(xiàn)在高于2億元的地塊基本上沒人競拍;地方政府可能在后期繼續(xù)推出小面積、位置好的地塊,并會依據不斷調整的樓市價格來調整地塊的底價。”
此前,武漢市土地交易中心主任余翔曾向媒體表示,目前武漢正醞釀多種方式來應對土地拍賣寒冬,土地供應亦會面臨調整。至于如何調整,余翔未具體透露。
三次拍賣遇冷
7月18日上午,武漢市舉行了今年第三次土地拍賣,最終有5宗地塊成交,其中3宗土地均以底價成交,2宗略高于底價。
據武漢市國土資源和房產管理局網站資料顯示,武漢市土地交易中心本次原計劃有9宗土地參與拍賣,而在7月6日、16日、17日,該網站上分別掛出三個補充公告,聲明其中計劃出讓的4宗土地“因故延期,具體時間另行公告”。對此,武漢市土地交易中心工作人員表示:“現(xiàn)在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影響,土地成交比較困難。”
據粗略計算,成交的這幾宗土地的樓面地價都很低,基本上都在1500-2500元/平方米。與去年相比,可以說達到了最低點。此次成交面積的武昌丁字橋路一宗約56畝的地塊,宣布以底價1.54億元出讓,樓面地價僅1357元/平方米,創(chuàng)出了武昌地區(qū)的最低地價紀錄。
實際上,今年武漢土地市場,從一開始就透著寒意。3月12日,武漢第一次土地拍賣會推出9宗土地,拍賣現(xiàn)場平淡,1宗地因無人報價而流拍。
5月13日,武漢市第二次土地拍賣被業(yè)內人士描述為“最慘淡的一次”。9塊土地5塊流拍,3塊地都只有一家報價并取得,剩下1塊地,兩個買家勉強爭了一個回合。整個拍賣過程,只用了25分鐘。
事實上,去年以高價購買了土地的開發(fā)商今年均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資金短缺現(xiàn)象,由于后市走勢的不明朗,開發(fā)商不可能拿出手中為數不多的流動資金到土地市場上奮力一搏。武漢浦江筑城置業(yè)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章建雄曾表示:“如果沒有讓其眼前一亮的地塊拿出來拍賣,開發(fā)商一般都不會參與到其中,即便政府將起拍價定得再低也很難吊起他們的胃口!薄
供地計劃調整
據相關人士透露,為減少土地市場流標現(xiàn)象出現(xiàn)及影響政府土地收益,武漢土地部門主動進行市場調控,即對土地供需從市場角度進行土地總量及地塊規(guī)模的調控,減少土地總量的供應自然成為首當其沖的手段!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武漢市中心城區(qū)實際總供地面積為61.21公頃。與去年同期相比,土地供應面積減少了79.23公頃,下降幅度達到56%.
在武漢美聯(lián)地產有限公司總經理卞濤看來,“前兩年供地較多,今后供地會放緩”。武漢某房地產代理機構分析師表示,武漢土地部門對于以往大規(guī)模、高密度的土地供應模式做出了調整,不僅減少了單宗土地供應規(guī)模,還逐漸將土地開發(fā)引往城市規(guī)劃新區(qū),力圖促進新區(qū)及各區(qū)域間的平衡發(fā)展,從而帶動城市整體水平的提高。
華中科技大學土木建筑學院朱佳林教授分析:“小面積、低總價的地塊開發(fā)商更容易接受,現(xiàn)在高于2億元的地塊基本上沒人競拍;地方政府可能在后期繼續(xù)推出小面積、位置好的地塊,并會依據不斷調整的樓市價格來調整地塊的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