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它是“標志性違法建筑”,一點都不為過。建了6年,京城繁華地帶,城管眼鼻子底下。其難度絕不亞于設計本身。
高樓一夢6個年頭,現在要15天拆除了。城管的態(tài)度是堅決的,行動是必須的,好像6年沒好好硬過,一旦硬起來就沒得商量。
這么個標志性違法建筑矗立京城,算得上執(zhí)法案例中的糗事一樁。它糗就糗在,我英武的城管隊員,可以在所不辭地追著小販滿大街跑,在所不惜地腳踏小販頭顱、弄得瓜農倒地,但面對一個有倆錢的區(qū)政協委員吃了豹子膽似的違建杰作,卻沒有半點招數。
長長6年,城管干什么吃的?這是大多數人的質問。這聲質問,你讓人家不帶點情緒都不可能。但“選擇性執(zhí)法”的質疑,卻遭遇了城管的“選擇性”回應,歸結起來一句話,城管部門從2008年起就調查了,“張神醫(yī)”從來就沒配合過。
而事實上,對于張必清房子的合法面積,直到今年5月,城管部門才開始測量,7月29日才向北京市規(guī)劃委提出確認申請。兩天后,規(guī)劃委確認,張家違建面積800平方米。
現在,6年沒辦成的事,城管決定在15天內辦成,并且“所有違建不能保留一絲一毫”,還“將派人在現場監(jiān)督,直到拆除工作結束為止,不會出現違建再次復建情形發(fā)生”。從城管的態(tài)度和決心上看,大有干一番正事、打一場漂亮仗的架勢。
6年的違建15天拆除,且不說從安全等可行性角度出發(fā),其科學依據能否站得住腳,單這強硬的態(tài)度,卻給人以兩張面孔的感覺。6年來那么多假山巨石都運得進去,你城管就沒機會上得了樓?“張神醫(yī)”6年不配合,現在配合了?那些小攤小販再不配合城管也搞得定,為什么“張神醫(yī)”長達6年之久的浩大違建工程,早不下決心,晚不打硬仗,非要等到社會監(jiān)督的槍把子頂在自己的腰上,才板起臉來發(fā)力?究竟是“張神醫(yī)”膽夠大,還是城管心太軟?這其中的糾結,估計能寫一部小說。
“張神醫(yī)”自家的“碉堡”修到了城管的鼻子底下,外國專家都驚得一愣一愣的標志性違法建筑矗立在首都,這不是“張神醫(yī)”一個人在逞能,而是城管執(zhí)法部門在示弱。今天,拆除違建,如果算得上是個大快人心的事,那么,城管即便表現得再威猛,都似乎無法從中分享半點的喝彩。相反,即便“張神醫(yī)”的杰作被拆除了,也遠遠未到喝彩的時候!皬埳襻t(yī)”本人、人濟山莊的物管單位、連同當地的城管部門,都應該為這個囂張的杰作存在6年之久,付出相應的法律責任。
如果15天拆違還有安全之虞,寬限“張神醫(yī)”幾天并不丟人。糗事總是糗事,城管的炮仗放得再響,都不能把這樁糗事,辦出正事、辦出一番正氣的樣子來。“張神醫(yī)”這假山別墅,其實何嘗不是執(zhí)法部門放任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