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學(xué)常識――新聞、消息和通訊
(1)新聞
新聞,是指報紙、電臺、電視臺、互聯(lián)網(wǎng)經(jīng)常使用的記錄社會、傳播信息、反映時代的一種文體。新聞概念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就其廣義而言,除了發(fā)表于報刊、廣播、電視上的評論與專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屬于新聞之列,包括消息、通訊、特寫、速寫(有的將速寫納入特寫之列)等等;狹義的新聞則專指消息,消息是用概括的敘述方式,比較簡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時地報道國內(nèi)外新近發(fā)生的、有價值的的事實。
(2)消息
指報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講述詳細(xì)的經(jīng)過和細(xì)節(jié),以簡要的語言文字迅速傳播新近事實的新聞體裁,也是廣泛、經(jīng)常采用的新聞基本體裁。
(3)通訊
通訊,是運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法,具體、生動、形象地反映新聞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種新聞報道形式。它是記敘文的一種,是報紙、廣播電臺、通訊社常用的文體。它包括人物通訊和事件通訊兩類,它和新聞一樣,要求及時、準(zhǔn)確地報道生活中有意義的人和事,但報道的內(nèi)容比新聞更具體更系統(tǒng)。
(4)新聞的特點
真實性、準(zhǔn)確性、時效性
2、 以《蘆花蕩》為例,探究人物描寫和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1)人物描寫①肖像描寫: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以形傳神,表現(xiàn)人物內(nèi)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谛袆用鑼懀赫故救宋锞衩婷,直接體現(xiàn)人物性格。
、壅Z言描寫:表達(dá)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處時代的特點。
、苄睦砻鑼懀菏侨宋镌谔囟ōh(huán)境下的心理活動。揭示人物內(nèi)心,刻畫人物性格。
(2)環(huán)境描寫
、俸嫱、刻畫人物的精神風(fēng)貌;
、谏羁痰乇憩F(xiàn)文章主題。
(3)《蘆花蕩》中的環(huán)境描寫,烘托了人物故事的傳奇色彩
3、以《蠟燭》一文為例,探究文中母親的心理活動,根據(jù)她的舉動(動作描寫)感知、體會她的內(nèi)心世界
4、以《就英法聯(lián)軍遠(yuǎn)征中國致布特勒上尉的信》一文為例,體味作者充滿諷刺意味的語言和豐富的思想。
5、詞語積累
【第一課 新聞兩則】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荻dí 潰kuì退 泄xiè氣 阻遏è
綏suí 聿yù
2.解釋下列詞語。
(1) 業(yè)已:已經(jīng)。
(2) 銳不可當(dāng):鋒利無比,不可抵擋。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和中路軍所遇敵情一樣,我西路軍當(dāng)面之?dāng)骋嗉娂姖⑼,毫無斗志,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此種情況,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zhàn),銳不可當(dāng),另一方面,這和**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xié)定,有很大關(guān)系。
2.白崇禧經(jīng)常說;“不怕**兇,只怕**生根!彼桥聦α恕N覀冊谒薪春訚h區(qū)域,不僅是樹木,而且是森林了。不僅生了根,而且枝葉茂盛了。
三、文學(xué)(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和《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兩則新聞的作者是毛主席。
2.新聞的特征是用事實說話。
3.新聞的六要素是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fā)生的原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4.新聞的結(jié)構(gòu)包括五部分標(biāo)題、#初中二年級# #初二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知識點#、主體、背景、結(jié)語。
【第二課 蘆花蕩】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提防dī fang 瘧yào子 寒噤jìn
吆喝yāo he 躥cuān 仄zè歪 轉(zhuǎn)彎抹mò角
(點撥:注意“提”、“喝”、“抹”等是多音字。)
2.解釋下列詞語。
(1)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2) 張皇失措:慌慌張張,不知怎么辦才好。
3.用恰當(dāng)詞語填空。
(1) 可是假如是月明風(fēng)清的夜晚,人們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見有一只小船從葦塘里撐出來,在淀里,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
(2) 每天夜里,在敵人緊緊封鎖的水面上,就像一個沒事人,他按照早出晚歸捕魚撒網(wǎng)那股悠閑的心情撐著船,編算著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老頭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風(fēng)一樣繞著鬼子們轉(zhuǎn),蓮蓬的清香,在他們的鼻子尖上掃過。鬼子們像是玩著捉迷藏,亂轉(zhuǎn)著身子,抓上抓下。
2.他狠狠地敲打,向著葦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fēng)飄撤。
三、文學(xué)(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蘆花蕩》的作者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孫犁,選自《孫犁文集》,本文是作者的“白洋淀紀(jì)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說《荷花淀》。
【第三課 蠟燭】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匍匐pú fú 揣chuāi在懷里 衰shuāi老
淹沒mò (點撥:注意多音宇“揣”“沒”的讀音。)
2.根據(jù)拼音寫出相應(yīng)的漢字。
(jū gōng) 鞠躬 肅(mù) 穆
3.解釋下列詞語。
(1) 名副其實:名稱或名聲與實際相符合。
(2)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勞,一點力氣也沒有。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這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yuǎn)燃著,正像一個母親的眼淚,正像一個兒子的英勇,那樣永垂不朽。
三、文學(xué)(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蠟燭》的作者是前蘇聯(lián)(國名)作家西蒙諾夫,是由茅盾(人名)翻譯的。
【第四課 就英法聯(lián)軍遠(yuǎn)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琺瑯fà láng 脂zhī粉 驚駭hài
箱篋qiè 野蠻mán
2.解釋下列詞語。
(1) 不可名狀:不能夠用語言說明。(2) 蕩然無存:指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一點也沒有留下。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請您想像有一座言語無法形容的建筑,某種恍若月宮的建筑,這就是圓明園。請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銅,用瓷器建造一個夢,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給它上上下下綴滿寶石,披上綢緞,這兒蓋神殿,那兒建后宮,造城樓,里面放上神像,放上異獸,飾以琉璃,飾以琺瑯,飾以黃金,施以脂粉,請同是詩人的建筑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再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加上成群的天鵝、朱鷺和孔雀,總而言之,請假設(shè)人類幻想的某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廟,是宮殿,那就是這座名園。
三、文學(xué)(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就英法聯(lián)軍遠(yuǎn)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選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人名),法國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說《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等。
【第五課 親愛的爸爸媽媽】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蜿蜒wān yán 屹yì立 荒謬miù 憧chōng憬
2.用恰當(dāng)詞語填空。
(1) 人已滿山滿谷。人潮仍沿著山路瀉下。
(2) 歷史,現(xiàn)實,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麗、真實而荒謬的畫面。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這是歷史事實。但是,多少人記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不記仇,很對。但是,不能忘記。
三、文學(xué)(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親愛的爸爸媽媽》一文的作者是美籍臺灣女作家聶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