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關于人教版初三化學離子的形成教案,是©無憂考網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離子的形成》教案
《離子的形成》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了解核外電子是分層排布的。
(2)了解離子形成的過程,認識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
過程與方法
(1)學習運用討論的方法,將所學知識進行對比。
(2)運用比較、歸納的方法將所學的知識進行加工整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微觀想象能力和推導思維的方法
(2)通過核外電子排布知識的介紹展示核外電子排布的規(guī)律美。
重點:離子的形成過程、核外電子排布
難點:核外電子運動的特點,離子的形成過程
課時:2課時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設計
【知識回顧】
回憶上節(jié)課的有關知識內容:
1、如何畫原子結構示意圖
2、金屬元素原子、非金屬元素原子、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外層電子得失情況
【練習】
1、請學生上臺分別畫出氫原子、鈉原子、鋁原子、氧原子、氯原子、氖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2、分析上述原子的外層電子得失情況,并指出得失電子后微粒的質子數、電子數、所帶電性及所帶的電荷數
【導入】上述原子中只有氖原子的外層電子達到穩(wěn)定結構,其它原子外層通過得失而達到穩(wěn)定結構,導致質子數與電子數不相等,呈現不同的電性。我們把這樣的微粒叫離子。
【閱讀】請學生閱讀教材,找出離子的定義
〔講解〕結合教材中注釋①,解釋離子的定義:指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指出:離子也可以直接構成物質,和分子、原子一樣都直接構成物質。如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
【閱讀】閱讀教材圖書4-10鈉與氯氣反應形成氯化鈉
【討論】如何區(qū)別離子與原子?
〔歸納〕離子是帶電的,原子、分子不帶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