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國的舞蹈藝術之花開得絢麗多姿,離不開舞蹈藝術的啟蒙教育和培養(yǎng)。下面,談談我在十幾年小學舞蹈教學中的一些體會。 一、積累舞蹈素材,豐富舞蹈“語匯” 比如,文學家和劇作家為了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隨時隨地都在搜集各種語匯以豐富作品的表現力。舞蹈的語匯就是舞蹈的動作,對舞蹈編導來說,要隨時隨地搜集舞蹈素材(包括生活素材)。 素材的積累不單是積累一些成品的少兒舞蹈內容,而是廣泛地積累各種素材。比如各種民族舞蹈,像朝鮮族舞蹈穩(wěn)中帶柔,隊形變化流暢,服飾艷麗;漢族舞蹈動作精巧,神態(tài)美而俏;藏族舞蹈舒展豪放,棉柔有力,傣族舞蹈輕靈飄逸,玲瓏秀美;新疆舞蹈尤其優(yōu)美,熱情奔放,瀟灑嫵媚等等。 作為一個少兒舞蹈教師應該廣泛地了解民族舞蹈的音樂特點的動作特點,注意它的結構編排和服飾特點,從民族藝術的寶庫中吸取精華,在自己創(chuàng)作時才能毛塞頓開,找到靈感,從中吸取營養(yǎng),為我所用。 二、注重材料 選材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如果選材不當,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1、選定的舞蹈內容要適合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少兒舞蹈必須是少兒的,亦即少兒天性的寫照,不要讓少兒舞蹈帶上成人的痕跡,或表現少兒的天真稚氣、純潔可愛,或表現少兒好奇執(zhí)著 2、選材要考慮隊員的身體素質和表演素質。就像歌手選擇適合自己演唱的歌曲一樣,要適合自己的聲音條件和風格特點,量身定做,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比如說,你編排或選擇的內容構思很美,難度很大,但超過了孩子們駕駛能力,也會弄巧成拙。 3再有幼兒舞蹈和少兒舞蹈的選材也有很大區(qū)別,幼兒的選材要活潑可愛,突出他的動作、表情的天真稚氣;而少兒的選材從心理和生理的角度來看,表演內涵豐富一些,動作表演技巧要大一些,簡單的“比劃”就不可愛。 另外,選材要新穎,具有時代氣息,從體裁到表演形式都要有所創(chuàng)新,不要陳舊。 三、嚴格認真的訓練是成功的關鍵 形體基本功的訓練是眾所周知的。下面,筆者談一談如何培養(yǎng)孩子們的表演能力。 所謂“表演”就是“表情言語”和“肢體語言”的結合。如果肢體語言再到位,而表情言語不配合,甚至就是為單純的做動作而做動作,表現不出少兒舞蹈的內涵,這樣的表演毫無意義。 那么,怎樣培養(yǎng)孩子們的表現能力呢? 首先,讓學生理解舞蹈音樂,給學生講解音樂所表現的主題,分重點、難點來講解,尤其是把音樂的節(jié)奏作為難點,也就是平時所說的“和樂”。不要搶也不要拖,動作要做得從容到位,使整個舞蹈有張有馳,有起有伏,從容自如。 其次,讓學生對照鏡子反復練習表情,這樣訓練不是簡單地讓學生像照相一樣,怎樣做美,而是根據舞蹈情節(jié)的需要作出適合表達主題的表情、 神態(tài)和動作。演員的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都要為整個舞蹈服務。 再次,教師講解非常關鍵。教師要在整個輔導過程中不斷去示范,去講解動作表情的要領。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蔽璧附處熀驼Z文、數學教師一樣,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去發(fā)現。 另外,訓練時要嚴格要求。作為一個舞蹈教師,首先是隊員的“班主任”,比如說,哪些孩子的素質好,哪些孩子的素質較差,好的要積極培養(yǎng)成領舞或獨舞對象,差的要耐心輔導不歧視;哪些孩子比較開朗活潑,哪些孩子比較內向文靜;哪些孩子有小脾氣,比較嬌氣等等。教師都要了如指掌。 在訓練過程中,每個表演動作、每個情節(jié)、細節(jié)都要高標準嚴要求。要對隊員有信心,相信他們能夠做到,不要在心理上降低了訓練標準,不要遷就隊員,達到理想的效果。 要和隊員交朋友,不要一味的板著一副冷面孔痛斥學生。否則教師的訓練強度再大也不會有太大的提高。在訓練中要把自己融入舞蹈音樂的情緒之中,尤其是關鍵時刻要耐心,不要給學生造成心理壓力。訓練休息時間可以和學生開玩笑、談心,總之,要讓學生舞得盡興、開心,從內心想去演好自己的角色。 后,再談一下舞蹈服飾、道具和化妝。首先,舞蹈的服裝、道具和化妝必須適合舞蹈自身的特點,舞蹈內容不同,所需的服裝面料、款式、色彩特點有很大的區(qū)別;瘖y也是一樣,不要今年這樣化妝,明年還是這樣化,形成固定的模式。要根據舞蹈內容不同,化出不同風格的妝,或油彩妝,或粉彩妝,或濃或淡,形象或清麗脫俗,或夸張動人。其次,舞蹈服裝的面料、款式、色彩也要注意流行趨勢,不要太保守,要敢于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