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2013年考研教育學真題答案(完整版)

時間:2013-01-06 18:13:00   來源:無憂考網(wǎng)     [字體: ]
2013年考研教育學真題答案(完整版)
  201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

  教 育 學

  一、單項選擇題:l~45小題,每小題2分,共90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凱洛夫《教育學》曾對我國教育理論與實踐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其思想的主要特點是()

  A.用心理學解釋教育學過程

  B.強調教學過程優(yōu)化

  C.強調知識的系統(tǒng)學習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D.重視智力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

  參考答案:C

  考查知識點:第六章外國現(xiàn)代教育:蘇聯(lián)教育的發(fā)展之凱洛夫的《教育學》

  2.教師幫助和指導學生學會身份認同和角色定位,使其自覺按照角色要求為人處世。這體現(xiàn)了教育的()

  A.個體社會化功能

  B.個體個性化功能

  C.個體謀生性功能

  D.個體享用功能

  參考答案:A

  考查知識點:第三章教育與社會發(fā)展: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fā)展中的作用之個體社會化

  3.有西方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美國大多數(shù)教師出身于中產(chǎn)階級,習慣用中產(chǎn)階級的價值觀作為獎懲的標準,即不合乎他們的要求就要受到處罰。這實質上是教師在利用教育對文化進行()

  A.傳遞

  B.選擇

  C.創(chuàng)造

  D.傳播

  參考答案:B

  考查知識點:第三章教育與社會發(fā)展:教育的文化功能之教育的文化選擇批判功能

  4.教育之所以能促進兒童發(fā)展,根本在于兒童發(fā)展上具有()

  A.階段性

  B.順序性

  C.不平衡性

  D.可塑性

  參考答案:D

  考查知識點:第四章教育與人的發(fā)展:人的身心發(fā)展的主要特點

  5.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認為,實現(xiàn)人的社會全面發(fā)展的基本途徑是()

  A.發(fā)展生產(chǎn)力

  B.消滅社會分工

  C.普及教育

  D.教育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合

  參考答案:D

  考查知識點:第五章教育目的與培養(yǎng)目標: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學說

  6.根據(jù)《中國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規(guī)定,下列屬于我國基本教育制度的是()

  A.學區(qū)教育制度

  B.成人教育制度

  C.教師教育制度

  D.教師資格制度

  參考答案:

  考查知識點:

  7.某類課程的組織形式如右圖所示:這類課程是()

  A.相關課程

  B.融合課程

  C.廣域課程

  D.核心課程

  參考答案:C

  考查知識點:第七章課程:課程類型之綜合課程、廣域課程

  8.學生圍繞自己和教師訂立的學習契約開展自學和獨立作業(yè)的教學組織形式是()

  A.文納特卡制

  B.道爾頓制

  C.特朗普制

  D.曼海姆制

  參考答案:

  考查知識點:

  9.為避免灌輸與說教而大量使用道德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角色認取(role taking)和主動思考的德育模式,除道德模式外,還有()

  A.體諒模式

  B.價值澄清模式

  C.社會學習模式

  D.集體教學模式

  參考答案:A

  考查知識點:第九章德育:德育模式之體諒模式

  10.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學生受教育權的具體內涵是()

  A.學生有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的權利

  B.學生有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分提出申訴的權利

  C.學生有按照國家規(guī)定獲得獎學金或助學金的權利

  D.學生有畢業(yè)或結業(yè)時獲得學位證書,學位證的權利

  參考答案:A

  考查知識點:第十章教師與學生:學生的權利和義務
11.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教育改革逐步由外延式發(fā)展轉向內涵式發(fā)展,鮮明反映這種轉型努力的標志性文獻是()

  A.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B.《中國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綱要》

  C.《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D.《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

  參考答案:

  考查知識點:第六章教育制度:1949年以來我國的教育制度

  12.當代中等教育發(fā)展的總體趨勢是()

  A.普通教育與職業(yè)教育向融合

  B. 普通教育與通用教育向融合

  C. 普通教育與初等教育貫通

  D. 普通教育與高等教育貫通

  參考答案:A

  考查知識點:第六章教育制度:學校教育制度

  13.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挪威各地用了將近20年的時間陸續(xù)將義務教育的結束年齡從14歲延長到16歲。有研究者根據(jù)50年代末—60年代初挪威征兵時的智力測驗數(shù)據(jù),對那段時期10.7萬人應征入伍的19歲青年男子的智商得分進行研究。統(tǒng)計與分析發(fā)現(xiàn)上學9年者的智商平均得分比上學7年者高出7分,比上學8年者高出4分,經(jīng)檢驗差異顯著。這項研究成果表明()

  A.學校教育能夠提高人的智商

  B.當時測定智商的工具和方法相當完善

  C.學校教育并不能顯著提高人的智商

  D.智商的高低影響受教育年限長短

  參考答案:A

  考查知識點:第四章教育與人的發(fā)展

  14.《學記》將大學教育的年限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第一年到第七年,第二階段從第八年到第九年,第九年考試合格,稱之為()

  A.博士

  B.大成

  C.翰林

  D.大儒

  參考答案:

  考查知識點:

  15.在兒童學習語言的問題上,顏之推認為應該()

  A.重視學習通用語言

  B.重視學習本地方言

  C.盡可能掌握多種方言

  D.盡可能掌握不同階段的語言

  參考答案:

  考查知識點:

  16.廣文館的設立表明唐代政府()。

  A.重視來唐留學生的教育

  B.加強教育的等級性

  C.重視科舉考試

  D.加強博通人才的培養(yǎng)

  參考答案:B

  考查知識點:第一章中國古代教育:封建國家教育體制的完善之唐代官學教育管理制度——六學一館。

  17.以下傳統(tǒng)識字教材按編寫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急救篇》《千字文》《三字經(jīng)》《百家姓》

  B. 《千字文》《三字經(jīng)》《百家姓》《急救篇》

  C. 《三字經(jīng)》《百家姓》《急救篇》《千字文》

  D. 《急救篇》《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經(jīng)》

  參考答案:D

  考查知識點:第一章中國古代教育:私塾與蒙學教材

  18.在中國近代教育,基本消除受教育權上的性別差異,規(guī)定小學可以男女同校的學制是()。

  A.壬寅學制

  B.癸卯學制

  C.壬子癸丑學制

  D.壬戌學制

  參考答案:C

  考查知識點:第二章中國近代教育:近代教育體制變革之民國初年壬子癸丑學制。

  19.為了對民眾進行思想啟蒙,維新教育所采取的區(qū)別于洋務教育的一項重要舉措是()。

  A.改革科舉

  B.發(fā)行報刊

  C.興辦學堂

  D.譯介西書

  參考答案:B

  考查知識點:第二章中國近代教育:近代教育體系的建立之維新派的教育實踐。

  20.不是教育了一切人,才可以改造社會,二是改造了社會才可以有好的教育,這一主張出自“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

  A.倡導工學主義的知識分子

  B.倡導國家主義的知識分子

  C.具有共產(chǎn)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

  D.具有平民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

  參考答案:B

  考查知識點:第二章中國近代教育:新文化運動時期和20年代教育思潮與教育改革運動之國家主義教育思潮

 21.20世紀20年代的教育獨立思潮,除要求教育經(jīng)費獨立,教育行政獨立,教育脫離宗教而獨立之外,還要求()。

  A.教育立法獨立

  B.教育教學權獨立

  C.教育內容獨立

  D.教育督導獨立

  參考答案:C

  考查知識點:第二章中國近代教育:近代教育體制變革之蔡元培的教育死刑與實踐。

  22.1928年5月,中華民國大學院第全國教育會議提出整理《整理中華民國學校系統(tǒng)案》,頒行“戊辰學制”,該學制頒定后進過多次局部的曾該和調整,越來越重視()。

  A.鄉(xiāng)村教育

  B.普通教育

  C.師范教育

  D.職業(yè)教育

  參考答案:D

  考查知識點:第三章中國現(xiàn)代教育:戊辰學制。

  23.陶行知為了改變農(nóng)村的教育面貌,探索了鄉(xiāng)村教育的新模式,他提倡的教育模式是()

  A.學友制

  B.小先生制

  C.學徒制

  D.實習制

  參考答案:B

  考查知識點:第三章中國現(xiàn)代教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與實踐。

  24.日本大化革新時期所建立的貴族學校教育制度仿照于中國的()

  A.漢代教育制度

  B.唐代教育制度

  C.宋代教育制度

  D.元代教育制度

  參考答案:

  考查知識點:

  25. 在古希臘羅馬教育中,雅典教育與斯馬達教育,古羅馬教育的主要區(qū)別是()

  A.重視軍事教育

  B.重視女子教育

  C.倡導身心和諧發(fā)展教育

  D.加強國家對教育

  參考答案:

  考查知識點:

  26.下列表述中,體現(xiàn)洛克紳士教育主張的是()

  A.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體

  B.身體健康重于精神健康

  C.精神健康重于身體健康

  D.禁欲與懲罰可以促進精神健康

  參考答案:

  考查知識點:

  27.赫爾巴特教育過程分別為相互聯(lián)系,前后銜接的三個部分,即()

  A.統(tǒng)覺,教學和訓育

  B.興趣,教學和訓育

  C.聯(lián)想,教學和訓育

  D.管理,教學和訓育

  參考答案:

  考查知識點:

  28.19世紀德國教育家洪堡推動新大學運動,制造了柏林大學辦學模式,為大學增添了()

  A.人才培養(yǎng)功能

  B.科學研究功能

  C.社會服務功能

  D.文化傳播功能

  參考答案:

  考查知識點:

  29.西方在近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中逐漸形成了不同類型的教育行政管理體制,其中以地方教育*為主體、中央教育行政機構與地方教育相結合的教育行政領導體制形成于()。

  A.英國

  B.法國

  C.美國

  D.德國

  參考答案:A

  考查知識點:英國教育的發(fā)展:《巴爾福教育法》與教育行政管理體制的變化

  30.“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教育本質論的基本觀點之一,其主要含義是()。

  A.教育是未來生活的預備,而不是兒童生活的過程

  B.教育不是未來生活的預備,而是兒童生活的過程

  C.教育是學校的生活,而不是兒童的生活

  D.教育不是學校的生活,而是兒童的生活

  參考答案:B

  考查知識點: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思想
31.20世紀五六十年代,蘇聯(lián)教育理論界開展了一系列關于教育與發(fā)展的教育實驗,形成了實驗教學論體系,其代表人物是()。

  A.馬卡連柯

  B.贊科夫

  C.巴班斯基

  D.蘇霍姆林斯基

  參考答案:B

  考查知識點:蘇聯(lián)教育的發(fā)展,贊科夫的發(fā)展性教學理論

  32.20世紀60年代英國開始改革以文法中學、技術中學、現(xiàn)代中學為主體的“三分制”中等教育體系,試圖消除不同類型學校的學生在就業(yè)和升學方面的不平等,大力推動建立()。

  A.統(tǒng)一學校

  B.國立中學

  C.中間學校

  D.綜合中學

  參考答案:D

  考查知識點:英國《1944年教育法》

  33.1959年,美國科學院召開了改進中小學自然科學教育的會議,從而掀起60年代以加強基礎學科教學、編寫新教材、注重學科概念與體系為核心的課程改革運動,這場運動所體現(xiàn)的教育思潮是()。

  A.改造主義教育

  B.要素主義教育

  C.結構主義教育

  D.永恒主義教育

  參考答案:B

  考查知識點:第六章外國現(xiàn)代教育:現(xiàn)代歐美教育思潮之要素主義教育。

  34.根據(jù)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下列選項屬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A.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認知的需要

  D.審美的需要

  參考答案:B

  考查知識點:第四章學習動機:需要層次理論

  35.學習單詞basket(筐子)有助于學習basketball(籃球)。這里所產(chǎn)生的遷移是()。

  A.順應性遷移

  B.低路遷移

  C.水平遷移

  D.特殊遷移

  參考答案:A

  考查知識點:第五章知識的建構:知識的應用與遷移。

  36.下列尚未發(fā)生學習的現(xiàn)象是()。

  A.杯弓蛇影

  B.蜜蜂采蜜

  C.望梅止渴

  D.老馬識途

  參考答案:A

  考查知識點:學習的定義:學習由于經(jīng)驗所引起的行為或思維的比較持久的變化。

  37.某學生做作業(yè)時,常常依據(jù)身邊老師的面部表情來判斷自己做題的對錯并迅速更改答案。這位學生的認知風格很可能屬于()。

  A.場依存型

  B.場獨立型

  C.沖動型

  D.沉思型

  參考答案:A

  考查知識點:心理發(fā)展的差異與教育:認知方式的差異與教育,場獨立型與場依存型。

  38.某學生很怕貓,老師先讓他看貓的照片,與他談論貓,再讓他看關在籠子中的貓,后讓他摸貓、抱貓,幫助他逐步消除對貓的恐懼反應,這種改變行為的方法屬于()。

  A.行為塑造法

  B.系統(tǒng)脫敏法

  C.松弛訓練法

  D.認知療法

  參考答案:

  考查知識點:

  39.某研究者試圖用實驗法來驗試“灌輸會窒息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這一研究假設。這種做法違背了教育研究的()。

  A.客觀性原則

  B.創(chuàng)新性原則

  C.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

  D.倫理原則

  參考答案:D

  考查知識點: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論,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則
 43.“你曾經(jīng)在考試中作過弊嗎?”這是某研究者在“關于大學生學習現(xiàn)狀的調查問卷”中的一個題目,這一題目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A.過于書面化

  B.詞義含糊

  C.帶有暗示性

  D.涉及敏感性問題

  參考答案:D

  考查知識點:第五章教育調查研究:關于問卷設計的基本要求

  44.在教育測量統(tǒng)計中,適用于次數(shù)百分比統(tǒng)計而不適用于中位數(shù),等級相關系統(tǒng)統(tǒng)計的測量類型是()。

  A.定名測量

  B.定序測量

  C.定距測量

  D.比率測量

  參考答案:A

  考查知識點:第五章教育調查研究:測量調查的類型之定名測量。

  45.歸納分析是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某一現(xiàn)象(X)發(fā)生一定程度的變化,另一現(xiàn)象(Y)也隨之發(fā)生一定程度的變化,那么前一現(xiàn)象X就可能是另一現(xiàn)象Y 的原因。這種歸納分析的方法是()。

  A.求同法

  B.求異法

  C.共變法

  D.剩余法

  參考答案:C

  考查知識點:第八章教育研究資料的整理與分析: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中的歸納分析法。
 二、辨析題:第46~48小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首先判斷正誤,然后在闡明理由。

  46.杜威實用主義教學主張兒童是教育的中心。

  參考答案:

  47.孔子私學以《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典籍教授弟子,這就是“六藝”教育。

  答題要點:錯誤。

  (1)孔子主要是以西周的六藝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吸收了有用學科,又根據(jù)現(xiàn)實需要創(chuàng)設新學科,雖襲用“六藝”名稱,但對所教授的學科都做了調整,充實了內容。

  (2)六藝是西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的基本學科,六藝具體指禮、樂、射、御、書、數(shù)。

  (3)《詩》、《書》、《禮》、《樂》、《易》、《春秋》是孔子在創(chuàng)辦私學教學過程中,對西周的文化典籍整理之后形成的六種教材。

  48.當學生學習失敗時,教師只需要引導他做努力歸因就能激發(fā)其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答題要點:錯誤。

  (1) 根據(jù)維納提出的成敗歸因理論,主要有六個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易、運氣好壞、身心狀態(tài)、外界環(huán)境等。

  (2) 學生終將自己的成敗歸因為什么因素是受到多種變量影響的。如果將失敗歸因于努力就會產(chǎn)生羞愧和內疚,反而會對學生的動機產(chǎn)生負面影響。

  三、簡答題:第49~53小題,每小題15分,共75分。

  49.簡述知識中心課程的主要特點。

  參考答案:

  50.簡述“尊重學生”的基本內涵。

  51.簡述梁啟超關于教育作用和宗旨的觀點。

  答題要點:(1)梁啟超認為國勢強弱隨人民的教育程度而轉移。明確地將“開民智”與“興民權”聯(lián)系起來,認為“今之欲伸民權,必以廣民智為第一義”

  (2)他提出教育應當確立宗旨,應建立在對民族文化的優(yōu)點和缺點有所分析選擇,并廣泛吸收世界各國文明的優(yōu)秀成果的基礎上;應包括德育、智育、體育,培養(yǎng)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新的特性和品質的“新民”

  52.簡述操作技能學習的高原現(xiàn)象及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

  答題要點:(1)在學生動作技能形成中,練習到一定階段往往出現(xiàn)進步暫時停頓現(xiàn)象,稱之為“高原現(xiàn)象”。它表現(xiàn)為練習曲線一直保持在一定水平而不再上升,或者甚至有所下降。

  (2)高原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當練習成績已經(jīng)達到一定水平時,繼續(xù)進步需要改變現(xiàn)有的活動結構和完成活動的方式,而代之以新的活動結構和完成活動的新的方式方法。第二,經(jīng)過較長時間的練習,學生的練習的興致興趣會有所下降,甚至產(chǎn)生厭倦情緒,或者身體疲勞從而導致練習成績出現(xiàn)暫時停滯的現(xiàn)象。

  53.簡述教育研究課題論證的基本內容。

  答題要點:課題論證是研究者本人對所選定的問題進行分析、預測和評價,是對課題進一步具體化、明確化和系統(tǒng)化的過程。課題論證的基本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點:

  (1) 課題價值論證。

  (2) 相關研究文獻綜述

  (3) 課題研究基本思路論證

  (4) 課題研究步驟、方法及手段論證。

  (5) 課題研究可行性論證。

  四、分析論述題:第54~56小題,每小題30分,共90分。

  54.閱讀以下材料,并按要求回答問題:

  (1)從“教育的社會功能”角度,分析下列材料中觀點的合理性;

  (2)根據(jù)相關理論分析下述材料中的教育目的價值取向;

  (3)聯(lián)系學校德育實際,闡述下列材料中觀點的現(xiàn)實意義。

  夫教育目的不能僅在個人。當日多在造成個人為圣為賢,而今教育之重要目的,在謀全社會的進度。-------若不罵人,不偷,不怒,不慌,不得罪于人等事,先時多為此道德高,然而此為消極的,于今不能謂此為道德。蓋彼者,不過無疵而已,與社會雖有若無。今因于社會進步上著想,吾等當另定道德標準,謂“凡人能于社會公共事業(yè),盡力愈大者,其道德愈高。否則,無道德可言。易言之,即凡于社會上有效勞之能力者-------,則有道德,否則無道德!比羲箶(shù)語,包含無限道理。愿諸生愿諸生用為量人量已之尺,相染成風,使社會上漸漸均用此尺,度己亦用此尺,量入則去,所謂社會自覺心,社會進步者不遠矣。(節(jié)選自張伯苓:《以社會進步為教育目的》,1919年)。

  55.試析近代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歷史意義和局限性。

  56.請在I、II道題中任選一題作答,若兩題都答,只按第一道題的成績計分。

  I信息加工模型是以心理結構以及對這些結構執(zhí)行的運作同所謂的認知過程,來描述人的學習與記憶的。閱讀下圖,并按要求答題:

  (1) 在答題卡上寫出名字母所代表的術語。

  (2) 按照圖中的字母次序,分別對所寫出的術語作出解釋。

  (3) 闡述這一信息加工模型對知識學習的重要啟示。

  II.某中學為提高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開展了一項實驗研究。研究者在本校初中二年級800名學生中選擇數(shù)學考試成績排名前80名的學生參與實驗,并用配對法將學生分為兩個班,分別采用傳統(tǒng)教學和“小組合作學習”兩種不同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實驗持續(xù)一學年,實驗前后分別用數(shù)學血液水平測試試卷A和B,對兩個班學生進行測試,通過哦實驗前后測試成績進行對比分析,比較兩種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請按要求答題。

  (1) 為該實驗設計一個課題名稱和研究假設

  (2) 之處該實驗的自變量、因變量和無關變量

  (3) 寫出該實驗設計類型的名稱及其格式

  (4) 該實驗在抽樣方法上存在什么問題?它會對實驗效果產(chǎn)生什么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