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聽力、技術考試可考兩次,取高分計入總分,成績兩年有效
2009年浙江新課改高考方案的目標是:實行在全科會考基礎上的分類測試、分批選拔、綜合評價、全面考核、擇優(yōu)錄取的選拔模式,逐步建立學業(yè)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和統(tǒng)一選拔考試三位一體的多元化的考試評價體系。
新課改高考方案以現(xiàn)行的高考方案為基礎,主要作了以下五方面的改革。
高中階段平時成績影響高校錄取
新課改高考方案提出,在對現(xiàn)行的高中會考制度作進一步完善的基礎上,強化會考作為學業(yè)水平考試在高校招生中的作用:一是把會考作為統(tǒng)一選拔考試的基礎,確保學生各科都完成教育計劃規(guī)定的目標;二是采集學生會考成績進入綜合素質評價表,提供給所有招生院校,作為錄取的重要依據(jù);三是由招生院校根據(jù)培養(yǎng)目標自主確定是否對相應學科的會考成績提出等第要求,在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確;四是更好地發(fā)揮會考在自主招生、保送生選拔中的作用,把會考成績作為其前置條件,由招生院校自主確定等第要求。
為推進素質教育,高中新課改對學生實施綜合素質評價。新課改高考方案也把綜合素質評價引入高考,作為高校選拔新生的重要依據(jù)。把綜合素質評價引入高考,是高考改革體現(xiàn)新課改理念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引導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包括品質與素養(yǎng)、學習能力、審美與藝術、運動與健康、探究與實踐、勞動與技能等六個方面。
評價采用“寫實性評價+等第評價”的方式。全省統(tǒng)一標準,由學校在高中階段學生成長記錄、過程性評價的基礎上,按照客觀、公正反映的原則組織實施,評價程序公開、透明,評價結果經(jīng)公示后采集確定的基本信息,形成《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綜合素質評價基本信息表》,進入考生電子檔案,在學校投檔分數(shù)線上,作為高校錄取的重要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