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首爾大學/POSTECH(浦項工業(yè)大學)
3. 高麗大學
4. 延世大學
5. 成均館大學
6. 漢陽大學
7. 西江大學
8. 慶熙大學/梨花女子大學/仁荷大學
9. 釜山大學/中央大學
10.建國大學/亞洲大學
11.慶北大學
12.Catholic/首爾市立大學
13.淑明女子大學/全南大學/翰林大學
中央日報的大學評估分為綜合評估和學術(shù)方面的評估,評估時間為 4個月,評估的對象是4年制的122所大學。今年,中央日報首次導入了國際化評估,包括外國人教學比率和英語授課等5個項目。其中KAIST和高麗大學是排名第1,2位的。這兩所大學不僅在國際化方面于其他學校,在拉動整個大學排名方面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2006年韓國科學技術(shù)院(KAIST)闊別5年后重新回到排行榜第1位,截止到去年一直處于排行榜第3位的首爾大學這次是和浦項大學(POSTECH)并列第2位。
2002年開始連續(xù)四年排第2位的KAIST,今年在國際化和教學研究,改善 等方面排第1位;POSTECH則于教學條件,財政方面排第1位的KAIST,不過其他四個方面都落后于對方。首爾大學在教學研究方面從第3位上升到第2位。評判,進入社會 等方面首次排第1位從而綜合排名上升到第二位。
自中央日報從1994年9月為紀念創(chuàng)刊而進行的年度大學評估開始,高麗大學第于延世大學。去年延世大學以微弱的優(yōu)勢于高麗大學。今年高麗大學在評判,進入社會,教學條件,財政 等方面努力地改善,而國際化則排第2位,終于是擠掉了延世大學。雖然,延世大學在教學研究方面上升到第4位,但教學條件和財政方面卻下降到第10位,國際化也僅僅停留在第7位,因而失去綜合排名;4位。
成均館大學,漢陽大學,西江大學,梨花女子大學,天主教大學 等5所大學的排名沒有變化。去年排名第10位的慶熙大學和第11位的仁荷大學今年是并列第9位,進入前十強。
韓國科學技術(shù)院(KAIST)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韓國科學技術(shù)院(KAIST)是韓國高科學英才教育機關(guān)。為了促進先進的科學和技術(shù)的發(fā)展,韓國政府于1966年和1967年分別成立了韓國科學技術(shù)院(KIST)和科學技術(shù)部(MOST)。韓國科學技術(shù)院是韓國教育部管轄之外、屈指可數(shù)的幾所大學之一,直屬于科學技術(shù)部,英文縮寫為" KAIST"。能體現(xiàn)其優(yōu)越地位的是有關(guān)這座大學的法律---韓國科學技術(shù)院法。法律規(guī)定,它的任務是培養(yǎng)具有超常素質(zhì)的科研人才、從事的基礎(chǔ)研究。 KAIST的經(jīng)費全部由政府承擔,2002年的預算超過6千萬美元。KAIST被譽為韓國理工科大學的麥加圣地。在這個圣地近7000名學生中,有2400多名博士生、1700多名碩士生。這里的勤奮精神聞名遐邇,韓國媒體經(jīng)常把這里的學生稱作 KAIST的"學習蟲"。
這里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習和科研而準備的。在 KAIST的校園內(nèi)徜徉,這種感覺會更加強烈。這里的人們說,區(qū)分 KAIST的白天和晚上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所有的時間都是用來學習和研究的。學校的各種管理體系都是按24小時工作模式設計的;24小時實驗課;圖書館24小時開放;宿舍24小時不鎖門。在這里,不僅許多試驗和實習都排在晚上,甚至連考試也不例外。熄燈時間、早點名,這些名詞對 KAIST的學生來說已經(jīng)很遙遠了。
2005年上演的電影KAIST, 李恩珠主演
KAIST坐落在韓國大田的大德科研園區(qū)。在園區(qū)里漫步,感覺到這里格外寧靜。驅(qū)車橫穿大德園區(qū)需要15分鐘,但是無論你怎么繞,在這里都看不到夜總會、錄像廳。在大德園區(qū)的商業(yè)街上,可以看到三兩家卡拉 OK店,在KAIST和忠南大學之間的小路上,有幾家酒吧。這些,就是6萬多大德人的全部娛樂設施。
當薄薄的夜色開始籠罩校園的時候,路燈便齊刷刷地亮了起來。夜深之后,每一幢大樓都燈火通明。當你問這里的燈光會亮多久時,許多學生會很委婉地告訴你,這里根本沒有黑夜。
夜深了,大學宿舍的圍墻旁邊,幾個學生一邊聊天,一邊等待著什么。片刻之后,一束燈光撲面射來,摩托車聲由遠而近,原來學生們在附近飯店訂的夜宵送來了。夜半之時,"學習蟲"們往往忍受不了炸醬面、烤雞,或者一頓大餐的誘惑,整個夜晚,送"外賣"的小伙子們都會在 KAIST的院墻邊頻繁出現(xiàn),為學生們提供繼續(xù)熬夜的動力。
在這里,除了一些熱門的實驗室會24小時安排實驗外,似乎沒有什么必須每天熬夜的理由。不過對 KAIST的學生們來講,這是一個無需議論的話題。有的學生會24小時泡在試驗里,然后再用24小時睡大覺。更多的人會早一點結(jié)束夜間的學習,為明天做好準備。夜晚,本來是學生們可以放松一下的時間,在花前月下談天說地。但是在 KAIST,你感覺不到這些。實驗室里那種熱烈的氣氛、圖書館里面人滿為患的場面,會讓你感到,夜晚本來就應該這樣度過。
應該說,是 KAIST倡導的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點燃了學生們求知的熱情。學生們有了更多的自由,對自己的學業(yè)有了更多的選擇權(quán),這種自由也就形成了自覺的、習以為常的刻苦。 KAIST向?qū)W生提供了大的靈活性。在這里,本科生就可以擁有自己的研究課題,更有甚者,學校開設的所有課程,學生們都可以不分年級,不分專業(yè)地自由選修,合格后即可以拿到學分。本科生如果在企業(yè)里實習成績優(yōu)秀,就可以用實習成績代替畢業(yè)論文。
在 KAIST,碩士生和博士生可以免試入學,這在韓國也是率先而為的。入學雖然寬松,畢業(yè)卻是難上加難。在這所人才濟濟的大學里,學業(yè)的壓力之大,也是促使學生們發(fā)奮學習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拿博士學位來說,學校規(guī)定,畢業(yè)論文必須首先刊登在世界知名的學術(shù)刊物上,然后方可以參加答辯。可以想象,這一紙規(guī)定會催生出多少個不眠的夜晚。
KAIST的宗旨就是培養(yǎng)優(yōu)秀的科研人才,在這方面,學校沒有什么自由度可言。也正因為如此,這里的年淘汰率高達2%。據(jù)介紹,2001年這里共有79名學生申請退學,其中有博士生40人。同年,校方還勸退了76名學生,其中就有33名博士生。機械工程學系的一位曾經(jīng)被學校勸退過的碩士生說,在 KAIST讀書的感覺就是適者生存。沒有閑暇時間,節(jié)假日也要考試,教授們給學分就像掏自己的腰包一樣吝嗇。他說,離開KAIST以后,他曾經(jīng)到其他大學學習過,不過哪兒也沒有像 KAIST這樣好的學術(shù)氣氛,所以他又咬緊牙關(guān)回來了。幸好, KAIST向?qū)W生提供重新學習的機會。
年復一年, KAIST的校園吸引著韓國優(yōu)秀的青年學子,向往這里的人也都清楚,在這里,他們能自由飛翔,但要時刻迎接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