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值法”是一種在計算數(shù)值或者比較數(shù)值大小時,運用一個中間值進行“參照比較”的速算方式。
一、“比較型”插值法
在比較兩個數(shù)大小時,直接比較相對困難,但這兩個數(shù)中間明顯插了一個可以進行參照比較并且易于計算的數(shù),由此中間數(shù)可以迅速得出這兩個數(shù)的大小關系。
如A與B的比較,若可以找到一個數(shù)C,使得A>C,而B<C,即可以判定A>B;若可以找到一個數(shù)C,使得A<C,而B>C,即可以判定A<B。
【例題】 比較2839.43/5570.47和785.23/1657.34的大小
【解析】插入中間數(shù)字1/2,容易比較知2839.43/5570.47>1/2>785.23/1657.34。
注:這里有一個簡單卻實用小竅門,當比較2839.43/5570.47與1/2的大小時,只需將分子×2與分母比較,若大于(小于)分母則原分數(shù)就大于(小于)1/2。
二、“計算型”插值法
在計算一個數(shù)值f的時候,選項給出兩個較近的數(shù)A與B(A<B)難以判斷,但我們可以容易地找到A與B之間的一個數(shù)C,即A<C<B。
如果f>C,則可以得到f=B;如果f<C,則可以得到f=A
【例】 2009年,某企業(yè)產值為34821.1萬元,2010年增產8500.2萬元,2010年該廠產值增長率為( )。
A. 25.03%
B. 24.41%
C. 32.58%
D. 16.86%
【解析】 增長率為8500.2÷34821.1,商的首位為2,排除C、D。A、B兩項很接近,但明顯一個大于1/4,一個小于1/4。8500×4<34821.1,所以8500.2÷34821.1<1/4,所以答案是B。
以上介紹了插值法的兩種應用,但要熟練掌握和運用這種方法,還需要對一些常用的小數(shù)及其對應的分數(shù)了然于心,這不僅有助于插值法的運用,更會對整個資料分析的計算和估算有一個很大的幫助。如:
33.3%=0.333≈1/3, 25%=0.25=1/4, 16.7%=0.167≈1/6;
14.3%=0.143≈1/7,12.5%=0.125=1/8,11.1%=0.111≈1/9, 9.1%=0.091≈1/11;
75%=3/4, 37.5%=3/8, 62.5%=5/8, 66.7%≈2/3, 8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