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愉快的春假
和Havlaks一家相處的第一周適逢春假開始,因此這一周的生活可謂精彩紛呈,充實而愉快,一系列的活動令我大開眼界,F(xiàn)rank參加的機器人競技大賽精致刺激;City Museum的迷宮隧道令人童心大起,而五天的芝加哥之行更令我領略到了美國大都市的迷人之處。我們參觀了芝加哥的藝術博物館、大地自然博物館、科學工業(yè)博物館,并且登上芝加哥第二高樓,將這個活力都市盡收眼底,其中給我印象深刻的,則是對美國大的高能物理實驗室——FermiLAB的參觀了。
作為一名物理學愛好者,F(xiàn)ermiLAB令我第有了與現(xiàn)代物理前沿探索的零距離接觸,F(xiàn)ermiLAB坐落于芝加哥城外一個小鎮(zhèn),其主要目的是探索未知粒子,解釋近代物理學中關于反物質的疑難。故其主體建筑是三個圓環(huán)形成的高能粒子的加速器,估計長度有幾百英里,它們都深埋于地下,內部溫度始終控制在零下一百攝氏度左右,并且日夜不間斷地工作,以便科學家們分析電腦所得數(shù)據的微小變化。很難想象,這樣占地巨大的物理設備的研究對象竟然會是體積以1納米計的基本粒子。在FermiLAB工作的科學家來自世界各地,我非常高興地看到了中國國旗也高高飄揚在FermiLAB辦公大樓之前,盡管我們沒被允許進入地下實驗場參觀,但是很榮幸地聽取了一位在此工作的科學家的科普講座,雖然一些術語我未能領會,但令我真切地體會到FermiLAB工作的意義和影響,也使我對物理的興趣更加濃厚了。
二、 三件樂事
DIY
DIY現(xiàn)在不論在哪里都十分流行,因為它能夠鍛煉一個人的動手操作能力,我們想更重要的是在于自己動手的過程中,必定會激發(fā)一個人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力。我們承認在動手制作方面,和美國的孩子相比,可就能遜一籌。這個周六的DIY就令我大開眼界。
因為與中國學校手工課的小打小鬧不同,接待家庭的爸爸HAVLAK本周六的決定是制作一個供全家人使用的小型木餐桌。于是我們就忙碌起來。首先是爸爸設計了一張圖紙,羅列了各種需要的工具原料,然后就去一個大型五金建材商鋪采購。接下來可就是重頭戲了,人人參與,各有分工,測量、校對、刨鋸、鉆孔、穿釘……于是乎敲擊聲、電鋸聲,聲聲入耳,其中還夾雜著舒緩的音樂聲。我在美國的第DIY就是這樣開始的。經過一天加一個半天的奮斗,我們的杰作于周日晚上誕生了,雖然簡陋不華麗,但無疑應該是家里討人喜歡的家具了。
CASHBAH
星期六的晚上是SLUH一年一度的CASHBAH活動,許多學生的家長到學校參加酒會和拍賣會,競拍一些人們捐贈給學校的物件,熱鬧非凡,學校的大禮堂被打扮得富麗堂皇。為拍賣會服務的大部分是學生志愿者,我們幫忙用電腦輸入資料,為拍賣會服務。拍賣會于晚上8:30正式開始,在BIDMAN、FOOTMAN和我們這些TABULATORS的緊密配合下,大家都忙碌開來。雖然中間有過一兩次電腦罷工的小插曲,但是大家都HAVE FUN,我們在空閑的時候還成為幾位中文愛好者的臨時老師了呢!CASHBAH于23:00圓滿結束,應該說學校是大的贏家。
PICNIC
不知不覺間,來到美國,來到圣路易斯安那已將近2個月了,冬去春來,花開了,樹綠了。周日,在這春天的美好時節(jié),我和第二個接待家庭一起到一個主題雕塑公園野餐。在前往的途中,春雨霏霏,更給人以春的柔妙感,公園里有許多抽象雕塑,并且和四周的景色搭配得十分巧妙,在這樣令人欣悅的環(huán)境中享受野餐的樂趣,何嘗不是一大樂事呢?但正因為如此,連老天也妒忌了起來,就在我們準備野餐的時候,老天決定開始顯一顯威風,細雨漸漸變成了滂沱大雨,雖然我們乘興而來未能夠盡興而歸,但是回來的路上,一個個落湯雞,你瞧瞧我,我瞧瞧你,一陣陣笑聲才是這一天寶貴的記憶。
三、 理發(fā)
這是我到美國以來第去理發(fā)店理發(fā),我好像也有一個多月沒有理發(fā)了,頭發(fā)真的有些長得不成樣子了。在國內的時候,常聽人說,國外的理發(fā)費用很貴,今日一試,覺得雖不無道理,但是相對于美國的物價水平而言也算合理。其實,中國和美國的理發(fā)師,所使用的工具什么的都大同小異,但是在美國,顧客的自主權更大一些,不論顧客要把頭發(fā)理成什么樣,理發(fā)師都一切照辦,但國內的理發(fā)師有時候不是非常能夠接受那些驚世駭俗的新潮發(fā)型。
這次理發(fā)就和我以前在國內的時候大不一樣,以前我到理發(fā)店,都是讓理發(fā)師看著辦,讓他根據我的頭型定奪該剪成什么樣。但這次,在整個理發(fā)的過程中間都是我說一句,理發(fā)師才照著做,可以說是我動口,她動手,不過我的眼光還不錯。理的發(fā)型在SLUH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四、 啤酒
在這個周末,我們的接待家庭KURTZ帶著我去參觀了久已聞名的啤酒業(yè)巨頭,也是相當多圣路易斯安那人心目中的驕傲——百威啤酒公司位于圣路易斯安那的總部。百威總部離我們家并不是很遠,而且我們和BRIAN每天上學放學的路上都經過那里的高速公路,遠遠地望過去,一片紅墻綠樹,典型的花園式廠區(qū)。每次經過的時候,總可以看到廠中心的高大煙囪里冒出一陣陣的白煙。引人注意的是,在面向高速公路的一面墻上,有著巨幅的百威CLYDESDALES的壁畫,并且醒目地寫著“WELCOME TO VISITUS”。
于是我?guī)еd奮的心情來了,和我同樣來參觀的人并不少。在VISTOR大廳的入口處的墻上,赫然展示著百威公司的標志——一只展翅騰飛的巨鷹。在VISITOR TOUR CENTER里,幾個櫥窗分別展示了百威公司的歷史、發(fā)展、出產各類的啤酒和分支產業(yè),如賽車隊、棒球隊,以及啤酒的基本制作工藝,一旁的禮品店則有各種各樣關于百威的紀念品,從與啤酒有關的開酒器到有百威標志的洋絨娃娃,可謂是任何有收藏價值的東西都打上了百威的標志。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大廳中央從天花板上懸垂下來幾幅大旗,分別代表百威在各個大洲所開拓的市場,其中就有我們中國。
2:00,TOUR正式開始,導游首先向我們簡短地介紹了一下百威的創(chuàng)業(yè)歷史,由此我了解到,百威——當今世界上大啤酒制造商就是在100多年前的1876年于圣路易斯安那這里成長壯大的。
緊接著,導游領我們到了室外,帶我們看了一個馬廄,我一開始十分驚訝,怎么啤酒廠里還養(yǎng)馬呀?很快我才了解到,原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BUDWEISE CLYDESDALES,全身棕色,四腿潔白,每天都得到精心的照料,從某一方面來說,CLYDESDALES就是百威的形象大使。
隨后我們參觀了百威獨有的延續(xù)了古老釀酒工藝的BEECHWOOD AGING CELLARS,巨大的藏酒金屬桶每一個都有111600加侖,3600桶的百威啤酒只在其底部,據介紹鋪有厚達1.5英尺的BEECHWOOD.每一滴百威都需要在這里經過21天的陳化,傳統(tǒng)的啤酒陳化工藝保障了百威獨一無二的順滑口感。
我們又繼續(xù)參觀了百威廠區(qū)內保留的100年前的舊生產車間,目睹了百威幼年時的釀造器械。出了舊車間,我們經過了的BREW HOUSE GATE,它見證了百威真正成長為啤酒業(yè)巨人的歷史。在GATE的對面則是保留的原先供百威員工子女的LYON SCHOOLHOUSE.
TOUR的后一站是包裝車間,不過很可惜,正好一些設備出了一些小故障,我們沒能看到包裝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