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襄樊市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2004年襄樊市初中升學(xué)統(tǒng)一考試
卷Ⅰ
一、語文知識及運用(下面每個小題都列有四個選項,均為單選題,多選無效。共20分)
1.下列句中加點字讀音有誤的一項是( )
A.堂吉訶德是一個時時刻刻都想與人角(jué)斗的角(jiǎo)色。
B.這樣走,可以。╯hěng)卻不少時間,小胡也可順路回鄉(xiāng)。▁ǐng)視雙親。
C.三年來,張老師總是設(shè)身處(chǔ)地的處處(chù)關(guān)心我們。
D.國力強(qiáng)大的美國在國際事務(wù)中總是強(qiǎng)詞奪理,獨斷專行。
2.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全體隊員團結(jié)協(xié)作,終于攻刻了難關(guān)。
B.變換無常的天氣嚴(yán)重影響了施工進程。
C.任長霞同志情系百姓的事跡令人感慨萬千。
D.建立“校園網(wǎng)”便于實行電子學(xué)藉管理。
3.下列句子標(biāo)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什么是故鄉(xiāng)?生在哪里?哪里就是故鄉(xiāng)。
B.氣質(zhì)的形成包括“實”和“虛”兩個方面。
C.保爾的一生形象地告訴了我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D.“把這瓶家鄉(xiāng)的水土帶在行李箱里,”媽媽說:“它能保佑你一路平安!
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A.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病入膏肓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
B.老師誨人不倦的囑托,一直鞭策著我不停地前進。
C.設(shè)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dāng)然各各不同。
D.桂林的山水黃山的松,真是巧奪天工。
5.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李校長工作很忙,常常要接待許多學(xué)生家長的來訪和來信。
B.在政府及教育界知名人士的努力下,《隆中對》終于被編入了新教材。
C.書法家米蒂的故居是襄攀市新修建的漢江“外灘”。
D.能否增強法律意識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保證。
6.下列作品與作家搭配有誤的一項是( )
A.《濟南的冬天》——朱自清 《麥琪的禮物》——歐·亨利
B.《古代英雄的石像》——葉圣陶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亞
C.《白楊禮贊》——茅盾 《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D.《黎明的通知》——艾青 《皇帝的新裝》——安徒生
7.臺灣詩人余光中參加一次文藝大獎頒獎儀式,獲獎?wù)叽蠖际呛诎l(fā)晚輩,只有余光中是白發(fā)老者。余光中風(fēng)趣睿智的致辭贏得了滿堂喝彩,他的致辭是( )
A.我這老頭子能與年輕人一同獲獎,首先感謝評委的公正,一視同仁。
B.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年輕人能趕上我,我十分欣慰。
C.我雖然是個老頭子,但我的心態(tài)年輕,我永不服老,所以能與年輕人同臺獲獎。
D.一個人年輕時同老頭子一同獲獎,表示他已經(jīng)成名?赡昀蠒r還能同小伙子一同獲獎,說明他尚未落伍。
8.填在下面句子橫線上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快樂是件奇怪的東西, ,自己得到的也越多。
A.它會因為你分給了別人而減少,你分給別人的越多
B.它會因為你分給了別人而增多,你分給別人的越少
C.它不會因為你分給了別人而增多,你分給別人的越多
D.它不會因為你分給了別人而減少,你分給別人的越多
9.下面語句排序最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①光的速度是30萬千米每秒,一天能走259億2000萬千米,這長度的365倍,就是一光年。
②比如從成都到重慶,有450千米,我們步行的話,每天走60千米,因此說從成都到重慶有七天半的路程。
③什么是光年呢?光年是天文學(xué)上表示距離的單位,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的長短。
④這種用時間表示距離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用到。
A.④②①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
10.對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誤的一項是( )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A.第一句寫詩人雖日日思?xì)w,卻沒有準(zhǔn)確歸期,無可奈何之情躍然紙上。
B.第二句寫想象景象,把已躍然紙上的愁苦交織于幻想中連綿的夜雨、漲滿的秋池。
C.第三、四句超越時空,把當(dāng)前的時間推移到未來,讓未來的歡聚反襯出今夜的愁苦。
D.全詩“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復(fù)出現(xiàn),造成回環(huán)往復(fù)的意境,抒發(fā)了詩人羈旅他鄉(xiāng)時思“君”的深情。
卷Ⅱ
二、文言文(20分)
(一)文言詩詞默寫。(10,每句1分)
11.落紅不是無情物,□□□□□□□。(龔自珍:《己亥雜詩》)
12.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李白:《行路難》)
13.□□□□□□□,□□□□□□□。小園香徑獨徘徊。(晏殊:《浣溪沙》)
14.王安石的《登飛來峰》中與“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15.李商隱的《無題》中常被后人用來形容“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詩句是:□□□□□□□,□□□□□□□。
16.請寫出唐詩中含“襄陽”的一聯(lián)詩句: , 。
(二)閱讀《魚我所欲也》中的片段,完成17—21題。(10分)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秦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①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已:
18.下列句中“窮”字意義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B.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yuǎn)不到。
C.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D.窮山之高而止。
19.文中“ ”這幾句話與“嗟來之食”的故事相近。(2分)
20.請搞引原文回答:有人貪利忘義,目的是為了□□□□,□□□□,□□□□□□□;原因是□□□□。(2分)
2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譯文:
三、現(xiàn)代文閱讀(30分)
(一)閱讀《想討一本書》,完成22—27題。(18分)
一個寒冷的冬日,我驅(qū)車去接方先生和他剛相識的申女士。共進午餐后,申女士接受了方先生的邀請,來到了方先生的住處——位于龍華的一幢豪華別墅。
下車后,我們看見門柱上斜靠著一個乞丐樣的人,他身上裹一件臟兮兮的棉衣,似有所求地望著我們。
心情很好的方先生趕緊走上去問他:“你是不是想吃點什么?”
想不到乞丐回答:“這會兒太陽很好,我吃飽喝足了,只想在您這兒曬會兒太陽。還想……”
“還想什么?”方先生從口袋里掏出100元錢,晃動在乞丐眼前,調(diào)侃追問道,“別難為情,盡管說吧,我會滿足你的!彼隙ㄒ粋乞丐的要求不會特別難以應(yīng)付。
“我想……”乞丐支吾著,最后鼓起勇氣說,“您千萬別笑話我。您可以想像我的日子,飯是每天都能吃上的,只可惜好長時間沒讀書了,總想討一本書看看,可是一直難于啟齒。您能不能讓我進您書屋里,隨意挑一本書呢?”
方先生一下子愣住了。一方面,他驚奇于這個乞丐非同尋常的奢求;另一方面,他羞愧自己滿足不了這個乞丐這一簡單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讓申女士目睹了自己的窘迫。
乞丐也看透了方先生的尷尬,急忙說:“天底下沒有書的人很多。只是,我沒想到這家房屋的主人也會沒有。不好意思,打擾您了。”說罷,抬腳欲走。那溢于言表的鄙薄與不屑令在場的人都很難堪。
一直在一旁不動聲色的申女士急忙走上去,將隨身攜帶的一本文搞讀物遞給乞丐,和顏悅色地說:“也許,你會喜歡這本書,不妨讀讀吧。”
乞丐接過,連聲道謝,然后席地而坐,旁若無人地讀了起來。
送走申女士后,方先生滿腹心事。不久后的一天,方先生突然決定:“阿偉,送我去書店!
在書店經(jīng)理室,方先生將一張2萬元的支票拍在辦公桌上,對接待他的小姐說:“愿意與我做成一筆大生意嗎?”
小姐說:“當(dāng)然愿意。不過,我們這兒沒有什么大生意,只有書,您任意選吧!”
方先生將支票扔到小姐面前,說:“我才懶得選!下午兩點,我來取貨!
小姐驚奇地盯著眼前這個財大氣粗的人,不知如何應(yīng)付。當(dāng)方先生準(zhǔn)備掉頭而去時,她才醒過神來追問道:“你想要一些什么書呢?”
“只要是書,只要有名氣,都要!”方先生頭也不回地說。
下午兩點,我們驅(qū)車來到書店。那位小姐迎了出來,把支票還給方先生,并說:“很抱歉,我們經(jīng)理不想接受這筆生意!
方先生再一次愣住了。他咆哮道:“你們的經(jīng)理呢?讓他出來見我。”
“不必了!毙〗阈πΓ拔覀兘(jīng)理看過支票,就知道您是誰了。她要我一定轉(zhuǎn)告您:本書店沒有一本專作擺設(shè)的廢書。每一本書都是有靈魂的生命,最終總會歸屬于那些真正愛書的人。”
22.本文以□為線索,通過對□□和□□兩個情節(jié)的描寫,深刻表達(dá)了“一個人,物質(zhì)的匱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靈的荒蕪,理想的泯滅”的主題。(3分)
23.本文的情節(jié)描寫十分出色,從文章后一情節(jié)中的 等動作描寫可看出方先生是一個 的人;從 等語言描寫可看出方先生還是一個 的人。(4分)
24.本文多處運用了對比手法,請找出一組并分析其作用。(3分)
25.你怎樣理解申女士“本書店沒有一本專作擺設(shè)的廢書。每一本書都是有靈魂的生命,最終總會歸屬于那些真正愛書的人”這句話?(3分)
26.請結(jié)合自己的讀書實踐,談?wù)勀銓Α懊恳槐緯际怯徐`魂的生命”的理解。(3分)
27.請寫兩句你平時積累的有關(guān)“書”的格言警句。(2分)
(二)閱讀《月光如淚》一文,完成28—32題。(12分)
二胡是一種很奇妙的樂器。它的結(jié)構(gòu)和小提琴差不多。琴筒相當(dāng)于小提琴的琴身,琴桿相當(dāng)于小提琴的琴頸;二胡兩根弦,小提琴四根弦;琴馬,弦軸,形狀不同,功能相仿;弓的造型雖異,可用的都是馬尾。兩者發(fā)聲的原理,也是一樣的。弓弦摩擦出聲,再經(jīng)琴身共鳴,奏出千變?nèi)f化的曲調(diào)。所以有西方人說,二胡是“東方的小提琴”。其實,這話有所偏頗。小提琴據(jù)說是由東方弦樂器在西方長期演變而成,到15世紀(jì)末才逐漸定型。二胡,最初并不是漢民族的樂器,而是來自西北民族,所以稱“胡琴”。然而在西方的小提琴成形之前,中國人早就在拉胡琴了。宋人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馬尾胡琴隨漢車”這樣的詩句,那時是公元11世紀(jì)。所以,我們也可以說,小提琴是“西方的二胡”。這當(dāng)然是說笑而已。
我以為,用二胡拉悲曲遠(yuǎn)勝于歡歌。很久以前,我聽過瞎子阿炳用二胡拉《二泉映月》的錄音,這是世上最動人的音樂之一。單純的聲音,緩慢悠揚的旋律,帶著些許沙啞,在冥冥中曲折地流淌。說它是映照著月光的泉水,并不勉強。然而樂曲決不是簡單地描繪自然,這是從一顆孤獨寂寞的心靈中流淌出來的聲音,是歷盡了人間悲苦滄桑后發(fā)出的深長嘆息,這是用淚水拉出的心曲。聽著這樣的音樂,我的心靈無法不隨之顫抖。后來,我聽到小澤征爾指揮龐大的波士頓交響樂團演奏《二泉映月》。阿炳的二胡獨奏,變成了許多小提琴的合奏。在交響樂團奏出的豐富的旋律中,我眼前出現(xiàn)的仍是映照著月光的二泉,仍是阿炳孤獨的身影。他黑暗的視野中看不到泉水,也看不到月光,然而誰能阻止他向世界敞開一個音樂家的多情胸懷?誰能改變他傾訴蒼涼心境的美妙語言?我看到,站在指揮席上的小澤征爾,深深沉醉在《二泉映月》的旋律中,他的眼睛里閃爍著晶瑩的淚光……
十多年前,在舊金山一條人跡稀少的街道上,一陣二胡琴聲從遠(yuǎn)處飄來,拉的正是《二泉映月》。在異國他鄉(xiāng),一位流浪的中年中國男人,正低著頭,沉浸在自己的琴聲里。我遠(yuǎn)遠(yuǎn)地看著他,不忍心走到他身邊,然而琴聲還是一聲聲扣動了我的心弦。聽了無數(shù)次《二泉映月》,在舊金山街頭,是我聽得最傷感的一次。(選自趙麗宏《月光如淚》,有改動)
28.二胡是一種很奇妙的樂器,它的奇妙在于僅有兩根弦,就能□□□□□□□□□。(2分)
29.為什么我們也可以說小提琴是“西方的二胡”?(3分)
30.為什么說阿炳用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是世上最動聽的音樂之一?(2分)
31.人們常說“音樂是人類共同的語言”,第2段中哪些語句可以印證這一說法?(2分)
32.“我”聽了無數(shù)次《二泉映月》,為什么在舊金山街頭聽得最傷感?(3分)
四、寫作(50分)
(一)按要求修改下面的文章。(10分)
①青年人志向的確立應(yīng)適應(yīng)歷史發(fā)展和社會需要。②革命導(dǎo)師馬克思選擇職業(yè)時尊循的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的自我完善。③發(fā)明家愛迪生的人生目的是:為給人類造福而工作。④魯迅原本學(xué)醫(yī),為喚醒民眾,*黑暗的統(tǒng)治,毅然棄醫(yī)從文。⑤錢鐘書先生有“博學(xué)鴻儒”之美譽,他惜時如金,視名利如浮云,表現(xiàn)了一個知識分子高尚的精神和品格。⑥他們的歷史足跡向我們提示了這樣的真理:為人類造福是實現(xiàn)人生追求的的強大動力。⑦憑借它,你能到達(dá)勝利的彼岸,自身也在其中得到完善,克服重重困難。⑧只有站在這樣的高度審時變勢,把個人多彩的理想結(jié)合起來,堅韌不撥,矢志不渝,你才會有作為,才能在生命的歷程中留下深深的足跡。
3.第②句和第⑧句中各有一個錯別字,請找出來并修改。(2分)
改為 改為
34.第⑥句中有一個動詞使用不當(dāng),它是 ,應(yīng)改為 。(2分)
35.第⑦句語序紊亂,請將修改好的句子抄寫在下面。(2分)
36.第⑧句劃線部分表達(dá)不完整,請結(jié)合短文內(nèi)容修改在下面。(2分)
37第 句所舉的名人事例不能證明全文的觀點,應(yīng)刪去。(2分)
(二)作文(40分)
38.請從下面兩個話題中任選一個作文。
話題一:真誠的關(guān)情溫暖芳馨,真誠的贊揚催人向上,真誠的交流獲取信任,真誠的合作贏得成功……真誠是春風(fēng),它拂去了心靈的微塵;真誠是雨露,滋潤著友誼的花朵。真誠給我們希望,給我們力量……請以“真誠”為話題寫篇文章。
話題二:1964年盛夏,我國又一枚火箭準(zhǔn)備發(fā)射升空。如何使火箭飛得更高呢?年輕的王永志認(rèn)為箭體的重量直接影響到射程,泄出一些推進劑就等于減輕了箭體的自重,他建議泄也600公斤推進劑,錢學(xué)森經(jīng)過認(rèn)真思索,采納了王永志的建議。不久,卸下負(fù)擔(dān)的火箭發(fā)射成功,飛得更加高遠(yuǎn)。
推進劑是火箭的動力,但過多的推進劑卻成了火箭飛行的負(fù)擔(dān)。成長的道路上也有許多這樣的“負(fù)擔(dān)”需要我們卸下:過高的要求,過分的追求,過多的呵護……還有各種思想包袱、心理陰影,只有卸下這些負(fù)擔(dān),我們才能健康成長。請以“卸下負(fù)擔(dān)”為話題寫篇文章。
作文請注意:①內(nèi)容自定,所給材料可用可不用,但必須在所選話題范圍之內(nèi);②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詩歌不少于20行);③題目自擬,不能以話題為文章標(biāo)題;④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⑤不得抄襲;⑥在下面“選擇話題”處的橫線上填上所選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