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公式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工程問題都是圍繞工作時間、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總量三者的關(guān)系來命題,因此,掌握上述基本公式是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
二、解題思想——設(shè)“1”思想
提到設(shè)“1”法,大家應(yīng)該不會覺得陌生。以前在中小學(xué)學(xué)習(xí)階段,老師就曾告訴大家,可以將工作總量設(shè)為單位“1”,這樣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很好的解決這類問題。但是,設(shè)“1”法的使用,很多情況下會引入分?jǐn)?shù)或者小數(shù),而計算時,我們是不希望出現(xiàn)非整數(shù)的,畢竟公務(wù)員考試是一場與時間的較量,因此,為了避免非整數(shù)的運算,我們通常會將原本設(shè)為“1”的工作總量設(shè)為“工作時間的最小公倍數(shù)”,從而大大提高計算的速度。這也就是由設(shè)“1”法衍生出來的、解決工程問題最重要的思想——設(shè)“1”思想。
【例1】一項任務(wù)甲做需要半個小時,乙做需要45分鐘,兩人合作需要多少分鐘( )
A.12 B.15 C.18 D.20
【答案】C
【解析】設(shè)“1”法與設(shè)“1”思想對比解題 不難發(fā)現(xiàn),如果運用設(shè)“1”思想將工作總量設(shè)為“時間的最小公倍數(shù)”,將會大大簡化運算過程,從而提高運算速度。
三、解題步驟
對于考試中出現(xiàn)的絕大多數(shù)工程問題 ,我們都可以用以下步驟進行解題:
1、設(shè)工作總量(將工作總量設(shè)為時間的最小公倍數(shù))
2、求出各自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總量÷工作時間)
3、根據(jù)題意進行解題(?碱愋蜑椋簡为氉、合作、輪流做)
【例2】一個游泳池,甲管放滿水需6小時,甲、乙兩管同時放水,放滿需4小時。如果只用乙管放水,則放滿需( ):
A.8小時 B.10小時
C.12小時 D.14小時
【答案】C
【解析】第一步,設(shè)工作總量為時間6與4的最小公倍數(shù)“12”。
第二步,求出各自工作效率,如下圖所示
工作時間 | 工作效率 | |
甲 | 6 | 2 |
甲+乙(甲、乙合作) | 4 | 3 |
乙 | ? | 1(3-2=1) |
工作時間=工作總量÷乙的工作效率=12÷1=12(小時)
【例3】某工程項目,由甲項目公司單獨做,需4天才能完成,由乙項目公司單獨做,需6天才能完成,甲、乙、丙三個公司共同做2天就可完成,現(xiàn)因交工日期在即,需多公司合作,但甲公司因故退出,則由乙、丙公司合作完成此項目共需多少天?( )
A.3 B.4
C.5 D.6
【答案】B
【解析】第一步,設(shè)工作總量為時間4、6、2的最小公倍數(shù)“12”。
第二步,求出各自的工作效率,如下圖所示
工作時間 | 工作效率 | |
甲 | 4 | 3 |
乙 | 6 | 2 |
甲+乙+丙 | 2 | 6 |
丙 | 1(6-3-2=1) | |
乙+丙 | ? | 3(2+1=3) |
工作時間=(天)
【例4】單獨完成某項工作,甲需要16 小時,乙需要12 小時,如果按照甲、乙、甲、乙……的順序輪流工作,每次1 小時,那么完成這項工作需要多長時間?( )
A. 13 小時40 分鐘 B. 13 小時45 分鐘
C. 13 小時50 分鐘 D. 14 小時
【答案】B
【解析】第一步,設(shè)工作總量為時間16、12的最小公倍數(shù)“48”。
第二步,求出各自的工作效率,如下圖所示
工作時間 | 工作效率 | |
甲 | 16 | 3 |
乙 | 12 | 4 |
(甲——乙)——(甲——乙)…………(甲——乙)——甲——乙
(3 4)
7/2h(一個周期2h完成7)
42/12h(六個周期12h完成42) 3
45/13h 3(乙完成3,需要45分鐘)
48/13小時45分鐘
因此完成這項工作需要13小時45分鐘。
四、小結(jié)
工程問題主要考察的就是工作時間、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總量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只要熟練掌握基本公式、深刻領(lǐng)悟設(shè)“ 1”思想,并按照上述解題步驟多做練習(xí),工程問題就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