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的父母們接過來,一可幫助做做家務,自己節(jié)省時間多看書或多打工,二可照看小孩,自己也省去送孩子去Daycare(日托)或Kindergarten(幼兒園)的開支。坦白地說,兒女們的選擇是比較自私的,雖然有的也是萬般無奈。但這些中國老人們總是盡心盡力地為兒女們和孫兒孫女們貢獻著自己最后的精力,毫不吝惜。他們理解兒女們正處在艱難時期,需要扶上一把。
一
劉阿姨是來自天津的退休教師,是今年夏天來這里照顧外孫女的。劉阿姨的女婿在讀MBA,明年初就要畢業(yè),現(xiàn)在正在緊張地一邊讀書一邊找工作。女兒正在讀會計,同時在一間餐館做waitress(女招待)。女婿找工作似乎很不容易,好幾個Interview(面試),最后都被拒了。想想幾個月后就要畢業(yè),為讀書已背了好幾萬加元的負債,現(xiàn)在工作還沒有著落,壓力之大可想而知。移民前女婿和女兒一個在外企工作,一個在市財政局工作,當時兩人的月收入早已有一萬多元人民幣。他們在國內工作的同學大都已賣了房子的車子,而他們現(xiàn)在連基本的工作問題還沒有解決。劉阿姨不能理解他們?yōu)槭裁捶艞墖鴥榷嗄攴e累而移民加拿大,但看到女兒女婿整日匆匆忙忙不茍言笑的樣子,她也不敢多問。
每天兒女上學上班之后,整個家就空蕩蕩的。劉阿姨的工作是洗衣,做飯,做清潔和照看剛一周歲的外孫女,寂寞與勞累可想而知。劉阿姨說,帶孩子累,但在加拿大帶孩子尤其累。劉阿姨現(xiàn)在別無所求,只希望自己的簽證趕快到期,趕快回中國去。
二
在多倫多的約克大學,象劉阿姨這樣的中國老人很多。天氣好的時候,老人們會推著孫子孫女們在公寓附近散步,漸漸地互相熟識起來。大家會相約著在校園中部的噴水池邊聚會,一邊看著孩子,一邊聊天,互相交流著周末買菜時從華人超市帶回的各種中文報紙。老人們對這種聚會熱情很高。他們可以互相講講心中的郁悶,交流交流信息,甚至還可以開開善意的玩笑,給他們寂寞的“留洋”生活帶來不少愉快。
老人們雖然替孩子后悔移民出來,但在互相談論家庭的時,又都不愿自己的孩子“輸”給對方的孩子,怕讓對方看不起,或有損自己孩子的形象。劉阿姨跟北京王大媽聊天是也曾憑嘴巴將自己孩子在天津的房子增加了50平米,由三居室變成四居室,外加一個朝南的大陽臺,弄得北京王大媽可惜得只咂嘴,一個勁地說:“你看看!你看看!多可惜!我兒子他們在北京的房子也有這么大,靠近中央電視臺!
這就是中國的父親母親們,為兒女,為兒女的兒女,任勞任怨,甚至鞠躬盡瘁,在自己忍辱負重的同時又不忘極力維護兒女們的形象與自尊,不忍心他們受到一點點損害。
三
日子雖然郁悶,但也一天天過去,轉眼間秋去冬來,又有不少簽證到期的老人將要飛回中國去了,劉阿姨也是其中的一個。
隨著回去日期一天天臨近,劉阿姨反而有些傷感,她有太多的放心不下了。
她不知道女婿何時才能找到工作,盼望女兒不要再去餐館端盤子,希望小外孫女能生活在充滿笑聲沒有壓力的家庭環(huán)境里……這半年的加拿大“留洋”生活給她留下了太多的憂慮和擔心,她不知道自己回去后孩子們將怎樣應付,他們目前的困難何時才是盡頭,F(xiàn)在能給她安慰的就是親家母將在明年春天過來再呆上半年,來接替她的角色。
明年的春天,加拿大的景色又將美麗起來。又一批中國老人飛來了,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將不得不重復著上一年老人們的故事,其中包含著無盡的,各種各樣的不解,勞累以及擔心,也許還有點新奇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