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2008年北京高考各科試卷特點點評

時間:2008-06-12 09:44:00   來源:學大教育     [字體: ]
08年北京理綜試卷生物試題特點

  1.試題著重考查了考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

  從試卷看,無論是Ⅰ卷還是Ⅱ卷,都能看出試題的命制立足于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考查。

  例如Ⅰ卷的四個試題和Ⅱ卷的試題,考查了代謝、免疫、光合作用、遺傳的有關知識和有關生物學科的實驗思想方法以及操作能力。這些都是基礎的生物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也是每年在復習中教師都能強調得到的知識。在此前幾年的北京試卷或全國試卷中也都出現(xiàn)過的考點范圍。08年的試題命制并沒有因為往年出現(xiàn)過就刻意的回避,說明試題的命制立足在基礎,立足在課本范圍內,不偏不怪。

  說到試題的基礎性還表現(xiàn)在考生對某一知識的掌握必須全面,不能一知半解。選擇填空2題學生只有把免疫的有關知識(抗原、抗體、細胞免疫、體液免疫、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等)全面了解掌握才能準確選出正確答案。

  2.試題突出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試題雖然很基礎,但更能看出試題的命制立足在對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的考查。

  選擇填空題4,是基礎的遺傳題,但題目中給出的條件雖然是分離定律,但又提示自交多代后總會出現(xiàn)有1/3的與親本性狀不同的性狀。這就給考生一個既是正常的分離定律,但又不是1/4。這就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理解分析題目的能力,不能總是對課本知識照搬照抄,要能在對基礎知識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的同時理解題干給出的條件,分析問題找出正確答案。

  29題,是一個以課本材料為背景的遺傳實驗題。題中給了兩個種間的雜交現(xiàn)象,讓考生正確理解種間的雜交實驗現(xiàn)象,并能給出合理的解釋。

  31題更能體現(xiàn)考查考生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考查了的考生理解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此題結合實驗方法,結合生態(tài)、結合有關實驗要求等很好的考查了考生的基本能力。

  3.試題緊密聯(lián)系生活、生產實際,考查了考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9、30、31題都能看出,試題的背景都是能從實驗、從生產實際出發(fā),考查考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08年的試題無論從知識點的分布看還是從能力的考查看,均能看得到試題的命制不偏不怪,緊密結合生活、生產實際,情景新。但在個別題目中,咋一看題目容易,但能找到正確答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有些試題的指向性上還欠鋪墊,使得考生在答題時答不到點上而失分。

  總之,08北京理綜卷生物試題出的平穩(wěn)、出的有新意、出的符合北京考生實際。愿明年保持住。

2008年北京市高考理綜化學試題初步評析

  2008年北京市高考己經勝利結束,與去年相比,今年的理科綜合能力測試的化學科試題,更加突出了新課程改革的精神,高考化學試題是從我市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堅持以人為本,試題思路清晰,科學規(guī)范,更加符合我市中學化學的教學實際;瘜W科試題有著自己的鮮明特點:那就是堅持 “穩(wěn)中求變,變中求新,新中求活”的命題立意和試題的選拔功能。進一步對高考內容的改革作出了積極的探索與貢獻。

  一、試題 “穩(wěn)中求變、變中求新、新中求活”

  今年我市高考化學試題,是嚴格的控制在 “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北京卷考試說明” 以及現(xiàn)行中學化學教材范圍之內,試題不偏、不怪、不超綱。由于試題的內容緊扣中學化學教材,所以可以很好的引導中學的化學教學,并對新課程改革,以及新課程標準的全面實施指明了方向。從而引導中學化學更加科學化、人文化,更加有利于中學化學的課程改革。

  化學科試卷的題型結構與賦分與 “考試說明” 中的要求是一致的,這對穩(wěn)定考生的情緒,使考生發(fā)揮出正常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從試題考查的內容不難看出,化學試題所考查的知識點內容,仍然是始終圍繞著 “中學化學的主干知識” 與 “重點知識” 展開的。試題十分重視對中學化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考核力度,特別是對中學化學基礎理論:即原子結構、化合價、化學健、物質的形成、晶體類型、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物質結構的理論 (例:第6、8D、10、26 (1) (4) ①、27 (1) (2) 題等)。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平衡移動的理論 (例:第12、27 (4) 題等)。強弱電解質、水電離pH 、鹽類水解、中和滴定、原電池、電解與電鍍的電解質水溶液中的理論 (例:第5、11、26 (4) ②、27 (2)題 等)。以及化學反應規(guī)律:有電子轉移的氧化還原反應的規(guī)律 (例:5、8AB、26 (3) (5)、27 (3)、28 (2) (3) (4)題等),離子反應的規(guī)律 ( 例:9、26 (4) ②、27 (3) ②④ 28 (4)題 等)都給與了重點的考查。試題非常重視氧化還原型的離子反應的考核,成為今年化學試題的一大亮點 (例:28 (4)題等)。

  今年的高考化學試題非常重視化學實驗的考查。即有化學實驗的設計, “不用其它試劑即可鑒別的”物質組 (例:第9 題), “簡述用褪色的溶液區(qū)別二者的實驗方法” (例:第26 (2)題 ),又有化學實驗的評價, “用圖示裝置制備NO并驗證其還原性” (例:第27 (3) 題)。特別考查了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的探究性實驗 (例:第28題)。這些都是今年高考化學實驗試題的新特點。

  加大化學基本用語的考查是今年高考化學試題的又一大特點。例如:用電子式、離子符號、原子結示意圖、結構式表示離子等來回答迭擇題 (例:第6題),用化學式、電子式、離子符號、結構簡式、電離方程式、離子方程式、化學方程式回答問題全卷共有十八處。特別是第28題,全題共有五問,這五問必須要用化學用語來回答,因此對考生正確熟練使用化學用語的要求是較高的。不僅如此,化學試題還加大了圖表語言的考核力度,(例:第25 (4)、27 (3) (4)、28題等),所以考生對化學試題的內容與形式感到親切,從而使不同層次的考生都有自己的發(fā)揮空間。

  今年高考化學試題有著明顯而鮮活的化學韻味,充分展示了化學學科的特點。由于考生歷來對化學計算有畏難情緒,所以今年在加大了以 “物質的量”為中心考核力度的思想引導下,仍將化學計算的考核分散到了Ⅰ卷的選擇題 ( 例:5D、7、11、12題)與Ⅱ卷的非選擇題的各小題之中 (例:25 (2) 、26 (5) 、27 (4)② 、28 (4) 題中,這樣就分散降低了難度,使廣上考生,特別是中等水平的考生增強了信心,加大了取得高考勝利的機會,更好的發(fā)揮了化學計算試題的考試功能,提高了考試的信度與效度。

  二、試題注重能力考查、思考容量大、具有很高的選拔性功能

  今年的高考化學試題,Ⅰ卷選擇題既常規(guī),又不陳不舊,既全面考核基礎知識,又不落入俗套。特別是第5題就是聯(lián)系 “化學與技術” 的 “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產權的氫氧燃料電池車將在北京奧運會期間為運動員提供服務的某種氫氧燃料電池”,此題具有鮮明的時代性與時尚性。其余的選擇題曾似相識、又有新意,如不仔細審題、細細深入思考,急急忙忙做答,極易產生錯誤。今年的Ⅰ卷選擇題,每題均突現(xiàn)出小題也是化學學科內綜合的新特點。由于試題立意新穎,考查內容廣,思考容量大,更加突出了思維能力的考查。

  今年的化學試題與往年相比,其閱讀量是比較大的,特別是Ⅱ卷非選擇題尤為突出,試題十分強調化學學科內的大綜合。例如第25題的有機板塊題,此題通過化學計算,利用有機價鍵理論,正確書寫指定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及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確定有機物中的官能團,通過官能團化學進行有機合成,正確書寫指定有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判斷有機反應類型。此題將有機化學考查的淋漓盡致。又如Ⅱ卷中的第26、27,28題的無機板塊試題,幾乎將中學常見的重要元素的單質及化合物,在化學基礎理論與基本反應規(guī)律指導下,配合化學實驗與化學計算進行了全面的考查 。其思考容量之大,學科內綜合程度之高是前所末有的。試題從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考查了考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由于試題加大了化學學科能力的考查,所以試題有較好的區(qū)分度。

  今年的高考化學試題與往年相比,試是更加開放,更加人性化。例如有機化學試題第25 (3)題 “且有2種一硝基取代物的同分異構體是 (寫出任意2種的結構簡式)”在多種同分異構體中只任寫兩種即可。又如第26 (3)題, “舉出實例設明X的氧化性以硫單質的氧化性強”,只要答案合理均為正確。再如第28 (5)題。這就為不同層次的考生提供了不同的回答方式與內容,使不同層次的考生均有可發(fā)揮與充分顯示自我的空間機會

  八中李秉仁

2008年北京高考理綜物理試題分析

  潘愛國

  2008年高考已經落下帷幕,縱觀今年北京高考物理試題,總體來看,應該說是一份很不錯的考題,既體現(xiàn)了高考制度改革的穩(wěn)定性與創(chuàng)新性的關系,又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總體要求,同時也強調了物理教學與科學、技術和社會的聯(lián)系,對中學物理教學實際必將起到較好的導向作用。認真研究該試卷,個人覺得其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一.體現(xiàn)了高考制度改革的穩(wěn)定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關系

  1.穩(wěn)定性:

  這一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題型、題量和試卷結構保持了高度穩(wěn)定,與考生見過的模擬題完全相同,給考生以親切穩(wěn)定的感覺;二是比較全面地考查了物理學科的主干知識和核心知識,其中力和電磁部分所占比重達到85%,熱光原三部分各占5%;三是進一步強化了基礎知識的考查,全卷十二道題中,沒有偏題和怪題。

  2.創(chuàng)新性:

  這一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題目知識背景的創(chuàng)新,所有試題并沒有刻意或牽強附會地去追求熱點問題,而是將物理知識的考查與現(xiàn)代熱點問題有機結合。如23題,題目溶風能的利用、環(huán)保與物理知識的考查于一體,結合得天衣無縫。二是拓展了題目的考查功能,如選擇題20題,此題題干部分先是給考生指出了對于某些較難的問題根據其求解的結果進行分析和判斷其合理性的方法,接著,題目給出了典型示例,這是力學中一個比較典型的難題,近幾年對這方面的要求明顯降低。但題目并沒有要求考生去求解這一問題,只是在選項部分要求考生對各種可能情況進行分析并作出正確判斷,主要考查考生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和能力。

  二.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總體要求

  試卷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一是強化了物理基礎知識的考查,特別是突出考查了物理學科的主干知識和核心知識;二是突出了能力的考查:這些年高考物理試題對考生的理解能力的要求一年比一年高,今年的北京卷也不例外,十二道題中,幾乎每道題都涉及到對有關物理狀態(tài)、物理情景和物理過程的理解,只有在正確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才能形成正確的思路和方法。很多考生在物理學科上的失利,很大程度上就出在閱讀的速度和理解的全面性與深刻性上;三道論證計算題,所有物理情境并不復雜,但對考生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的要求均較高;而關于運用數學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的考查理所當然地是物理考查的重點,今年的北京試卷甚至對四則混運算的要求都較高,如選擇題第15題;對實驗能力的考查是近幾年物理試題突出考查的重點之一,今年北京的兩道實驗題,雖然難度不大,便比較全面地考查了實驗器材(示波器)、實驗原理(胡克定律)和實驗步驟和方法,突出了實驗能力的考查。三是強調了科學探究,如選擇題第20題,就是一道很好的理論探究性試題。

  三.強調物理教學與科學、技術和社會的聯(lián)系

  試卷將X光機對人體的透射、嫦娥一號、門鏡、光導纖維、核聚變、變壓器、示波器、風力發(fā)電等與人們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物理事實或現(xiàn)象或重大科技成果納入命題背景,體現(xiàn)了物理學科的學科特點,強調了物理教學與科學、技術和社會的聯(lián)系。

2008年北京文綜政治試題特點

  北大附中 徐瑛

  08年北京試題以宏觀調控為背景,改革開放為主旋律,以今年的國家出臺的各項方針、政策為依托命制試題,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理解、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試題彰顯了以下特點:

  1、考查了基礎知識和主干知識。 如33題。此題考查了經濟常識基礎的理論知識,考查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勞動生產率之間的關系。29、30、31考查了哲學中現(xiàn)象和本質的關系,主次矛盾的關系、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等基礎知識和主干知識。

  2、考查考生的思維品質,重視綜合能力考查。北京文綜政治試題,既照顧了基礎性,又突出了綜合性。如24-26三道題,綜合考察關于宏觀調控的目標以及手段,以及所用的哲學方法,重視考查學科知識的綜合及應用能力。再如38題,以改革開放30年我國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的改革入手,分別從哲學、經濟和政治三個角度綜合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能力。39題以科技革命為背景,綜合考查學生的歷史、地理和經濟學知識,是一道很好的文科綜合試題,第(3)問從經濟學角度考查“跨越式發(fā)展措施”,命題角度新。

  3、體現(xiàn)時代精神,以改革開放30周年為背景,站在歷史的高度,突出考查與其相關的哲學知識。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這一哲理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指出:檢驗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實踐,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的原則,任何理論都要不斷接受實踐的檢驗。

  4、打破傳統(tǒng)思維,試題具有創(chuàng)新性。38題是一道政治綜合試題,今年的這道題,改變過去圖表題為經濟學第一問得傳統(tǒng)做法,以“為什么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這樣一個哲學基礎問題首先發(fā)問,改變了學生解圖表題長期的傳統(tǒng)思維方法,設問布局據有創(chuàng)新性。

  5、關注熱點問題。24-25題以宏觀調控問背景,考查的物價問題及今年所采取的財政和金融政策。38題第(5)問,從政治常識角度重點考查的“必須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的理由”,17大所引出的熱點問題之一,就是權利怎么在陽光下運行,這一問實質上是要說明,要體現(xiàn)真正的公平,就必須實現(xiàn)對權利的監(jiān)督。

  6、試題與全國卷比有一定難度,但考查的知識面與全國卷比略顯狹窄,熱點涉及面不夠大,因此,在考查學生能力方面略顯不足。

2008年文科綜合北京卷中的地理試題評析

  堅持特色,穩(wěn)步推進

  ——2008年文科綜合北京卷中的地理試題評析

  北京市地理特級教師 田佩淮

  2008年文科綜合北京卷中的地理試題,繼續(xù)堅持著近幾年命題的特色,穩(wěn)步的推進新課標理念。

  一、北京卷延續(xù)的特色

  (一)試題平和,角度新穎

  北京試卷近幾年都體現(xiàn)注重考查考生基本地理知識和基本技能,試題不偏不怪,設問簡潔明了,風格平和,使得考生感覺“友好”,而不是“刁難”。但是北京卷無論選擇題還是綜合題,命題角度都十分新穎,考生只有明白了試題要考查什么,真正掌握和理解了試題要考查的知識,才能夠解題。

  (二)注重遷移能力的考查

  高考地理試題情境是新的,但是所需要的知識都來自于教材承載的知識體系,北京卷注重考查考生面對試題新情境,能夠迅速從已經構建的知識體系中調動和遷移知識,解決新情境中的問題的能力。如綜合題39題中對河套地區(qū)農業(yè)發(fā)展限制性自然因素的描述,40題中考查城市的區(qū)位優(yōu)勢和說明城市在區(qū)域發(fā)展中的作用,就需要考生迅速回歸教材承載的知識體系中調動有關農業(yè)區(qū)位,城市區(qū)位和城市的作用等知識,結合試題情境回答。

  (三)學科特色十分突出

  地理學科注重用圖、表格表示地理事物的成因,特征、分布規(guī)律等。北京卷地理試題把答題所需要的有用信息融入圖和表格中,考生必需讀懂了圖和表格(如圖1~圖四),具備獲取和解讀信息能力,提取有用信息,才能夠迅速解題。

  (四)繼續(xù)強化描述和闡釋事物能力的考查

  考查考生描述事物分布特征的能力,是北京試卷命題特色之一,如36題的(1)(3)小題,要求考生描述地形和該地區(qū)降水量的特征。

  二、試卷穩(wěn)步推進新課標理念

  (一)考生活中的地理

  北京卷地理試題體現(xiàn)新課標理念,讓地理走向生活,學生活中地理,考查生活中地理,繼2007年第8題考查某城市一日內不同功能區(qū)的停車率變化,今年又考查北京地區(qū)電視收視率的變化。包括今年的第8題,考查城市空間合理利用方式等都具有很強的北京特色和很濃的生活氣息

  (二)關注熱點

  北京試卷從來不回避熱點,今年對“嫦娥一號”探月的熱點試題就從人們對月球上的能源了解角度來體現(xiàn)。

  (三)重學科思維的考查

  選擇題的3~5題,提出構建模式圖學習地理。可以看成是利用高考試題進一步推進新課標理念的舉措。

  總之,今年北京卷地理試題平和而不平淡,看是傳統(tǒng)卻處處留意創(chuàng)新,是一份不錯的高考試卷。

2008文科綜合(北京)歷史試題淺析

  學科知識與熱點問題的有機結合

  ——2008文科綜合(北京)歷史試題淺析

  北大附中 韓校

  2008文科綜合(北京)試卷歷史試題有著鮮明的特色。主要表現(xiàn)在秉承傳統(tǒng)、關注熱點與靈活創(chuàng)新等方面。其中大的成功表現(xiàn)為歷史學科知識與社會現(xiàn)實熱點問題的有機結合。

  一.注重基礎 秉承傳統(tǒng)

  1.整份試卷比較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世界近現(xiàn)代史在試題中所占比重合理。符合《考試大綱》的要求。具體表現(xiàn)為:

  范圍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xiàn)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xiàn)代史

  客觀 12題、13題、14題、16題15題、18題19題17題、20題21題、22題、23題

  主觀37題(1)37題(2)37題(4)、40題(3)39題(1)37題(3)

  分數24分16分24分16分20分

  24分40分36分

  2.內容考查的方向與方法

  內容考查的方向受新課程的影響,具有多樣性、時代性、典型性的基本特征。試題的選材貼近社會生活,關注熱點,凸現(xiàn)人文色彩。

  試題在考查的方法上以傳統(tǒng)題型為主,并略有創(chuàng)新。

  二.熱點與學科知識的有機結合

  整份試卷以社會現(xiàn)實問題、熱點問題為載體,且突出了歷史學科特點,真正做到了將歷史學科知識與社會現(xiàn)實、熱點問題的有機結合。試題設計的自然、樸實、含蓄而又不失厚重。

  首先試題直接切入目前社會重大問題,抗震救災的熱點問題。該重大問題設計在選擇題中,充分利用歷史學科的學科特點與學科價值,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在歷與自然災害作斗爭的精神,凸現(xiàn)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民生問題是熱點問題的主角。37題就是以民生問題為立意的。涉及到了古代的民生問題、近代的民生問題(17大報告中,教育屬于民生問題)、世界的民生問題。問題設計自然、樸實。

  三.繼承傳統(tǒng)中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1.試題取材多樣化、生活化

  試題取材呈現(xiàn)出多樣化與生活化的特點。例選擇題18題,以一副《今日箭樓》的照片為題材,理解中國社會的變化,可謂選材生活化、多樣化的一個代表。

  2.題型在繼承的基礎上由所突破與創(chuàng)新

  37題第(4)問,為今年的題型創(chuàng)新。這一題型在近些年的考題當中沒有出現(xiàn)過,學生也缺乏相應得練習。

  3.受新課程的影響進一步加強

  主要表現(xiàn)為對“過程與方法”的考查、對“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考查”都進一加強了。

對2008北京數學高考試卷看法

  看了2008年的數學試卷,覺得好多題都在“情理之中”,但是也有一些題感覺“出乎意料”。今年試卷的特點還是比較突出的:.穩(wěn)中求變,穩(wěn)中求“活”。注重基礎,注重素質。注重考察學生對知識的靈活應用,注重對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考察,注重對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考察。

  1. 考查雙基,考查重點-——試卷既突出了對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考察,又突出了對主干知識和重要數學方法和能力的重點考察。三角,立體,概率與統(tǒng)計,解析,導數,數列等都是中學的重點知識,是年年必考的內容。也是08試卷主要考察的內容。

  2.堅持創(chuàng)新,重在素質----試卷堅持創(chuàng)新,重在考察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不少題目是對數學“通性通法”的考察,但是給出的形式卻是學生沒有見過的,或是新定義的。象8題由正方體引出的函數圖象,14題植樹問題的給出形式,20題對數列的變換及定義等都比較新?忌仨氺`活運用所學知識對新的情景、新的概念閱讀、理解、推理論證、演算等才能得出合理的結論。這幾個題的門檻低,閱讀幾遍能夠理解和入手。但是有一定的坡度和難度,不容易做對。

  2. 穩(wěn)中求變,穩(wěn)中求活------整份的試卷保持了高考考察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無論是試卷結構還是試卷的語言以及各個大題的題型,都是高三學生熟悉的,試題基本上保持了穩(wěn)定。另一方面試題力求更靈活一些。象1到5題,就不象以前直接套公式就可以了,而是要求學生具有足夠的靈活性。

  試卷對新增數學內容的考查也保持了穩(wěn)定。應用問題仍然以概率問題為載體,導數作為工具用來研究函數的性質。

  3.試題的難度.估計試題總的難度要大于07年。學生的分數主要受以下幾個因素影響:一是數學成績差的同學在1到5題中就可能出錯。選擇題要難于07年。二是6,7,12,13,15,16題對于希望得90分上下的還是有難度的,很明顯象第15題(三角題)不少運算能力不強的同學化簡這一關就不好過,立體幾何題的難點在于圖形的“非標準性”,要是能把圖形轉一個角度問題就好辦多了。概率題的難度與去年相當。8和14題對于110多分的同學也有一定的威脅,相比去年的8與14要難些。

  4。關注中學,促進教改-----高考是選拔考試.。這次的試題應該有較好的區(qū)分度。試卷既要有利于高校選拔學生,也要有利于中學的數學教學。08試題有利于促進中學數學的素質教育。

  5.08的文科試題相對于07年也難一些。

  我們認為,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重視基礎,抓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的落實是根本;培養(yǎng)能力、提高素質是我們教學的核心;注重知識、能力的形成過程是關鍵。在復習過程中,漫天做題,求難求多;重練習,輕思考;重考試,輕總結;大搞題海戰(zhàn)術等的教學和復習方法是要不得的。

  如果高考命題再降低一點難度,尤其前1-5題的難度好能回到課本上中等題的難度,15題的化簡和16題的圖形再有利于考生那這份試卷就很好了。

  韓明武

北京市2008年高考英語試卷評析

  ——呂書章

  北京2008年英語高考試卷達到了考查學生語言基礎知識及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重點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語言能力。試卷體現(xiàn)出:穩(wěn)定創(chuàng)新,突出語篇,強調應用,注重實際。

  聽力部分:所選材料均來自生活實踐,以對話形式為主又有獨白,不論對話或獨白總會圍繞一個中心思想展開,聽力試題內容豐富:有購物、停車、訪問某地、訪談等涉及到生活實際中熱門話題,聽力速度在每分鐘130字左右,所選材料具有真實性、實用性、交際性、廣泛性。

  閱讀部分:閱讀材料凸現(xiàn)以人為本和諧相處的時文,完型填空所選材料是學校生活貼進學生實際;而閱讀理解試題內容廣泛;司機送危重老人、野馬馴養(yǎng)……和諧相處、飲食話題等,既有故事又有科技短文,體裁有議論文、說明文。閱讀量在試卷中權重大,而所選材料又有一定難度,檢測學生對短文的整體理解,在設問中宏觀及微觀試題的處理科學合理,充分體現(xiàn)出試卷中信度、效度、適當難度及必要的區(qū)分度的作用。單項試題覆蓋面體現(xiàn)了對語言基礎的考查,強調語境突出了對動詞重點的檢測。

  寫作部分:情景作文是看圖寫作文,四幅圖是春游撿拾山上垃圾,試題內容似乎是身邊實景,春游是娛樂而撿拾垃圾保護環(huán)境是一種社會義務公德給人以啟迪。而開放作文更是一個亮點:圓規(guī)的直立、鉛筆的奔跑,其內涵盡在言語之中,圓規(guī)一詞有提示會更好,開放作文考查學生思辨及邏輯思維層面,學生可聯(lián)想生活中方方面面,寫出內容健康充實、邏輯清晰、語言地道、交際得體、思維活躍而緊扣主題的內秀外美的佳作。

暗合熱點--08年北京高考作文題芻議

  暗合熱點,命制規(guī)范,獨樹一幟

  ——08年北京高考作文題芻議

  北京市語文特級教師 郭鐵良

  08年高考作文題可謂琳瑯滿目,豐富多彩,成為語文試卷中獨特的一景,而北京試卷以它獨特的命題視角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它具有以下特點:

  1、內容上,貼近生活,暗合社會熱點,有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有不少人認為北京試卷是遠離社會生活的,甚至以此為例,將它與那些直接面對社會熱點的作文對立起來。其實謬矣!以去年的材料作文為例,它表面上是談的是劉長卿的兩句詩,實際上是借助這首詩的內涵,將它與社會的現(xiàn)實結合起來。君不見,當時的社會,韓劇的生死戀情感動了大江南北,金庸的武俠小說被搬上了課本,“超級女生”“快樂男生”讓多少人瘋狂?以及股市盲目跟風者不計其數,股民達1億多!這一切的浮躁,不是與劉長卿詩中帶給我們的細雨閑花般恬淡的做人境界,正好成為比照嗎?它引導人們做一個崇高真知的智者,因為沉香自貴,無須浮世。

  再看今年的這道題,根據材料提示的觀點一“看起來到了極限,其實還有很大空間”,從材料中找到要素:這個杯子,放了石頭好象已經已經滿了,可是還可以放進去沙子,以后水還可以放進去,我們可以引申到人的生理的極限問題。我們的抗震救災,實際上就突破了很多極限。例如空降兵在極其復雜地形上空4500米的空降,突破了傘兵在復雜環(huán)境空降的極限;在經過了190多小時,甚至是200多個小時,我們的搜救隊還發(fā)現(xiàn)了生還者,這就突破了醫(yī)學中72小時的生命極限。這樣的突破極限的事例在這次抗震救災的行動中好有很多,誰又能說這不是反映社會熱點呢?

  此外,觀點二、做事要有一定的順序,觀點三,對分量重的事應該先做,我們也可以從當前我們在抗震救災中要講究輕重緩急,要有條不紊,要抓住重點等方面去立意。

  2、命題規(guī)范化,突現(xiàn)了北京命題的特點。從06年開始,北京的作文的命制分為三部分:(1)引題:或講故事,如今年;或引用某句詩歌,如07年;或介紹某些現(xiàn)象,如06年?傊,要借助這些手段,將考生引到寫作的情境中去,開拓他們的思路,讓他們思接千載,“心游萬仞”(陸機《文賦》)。(2)寫作范圍:這一部分是命題者對考生作文的寫作范圍乃至立意的為明確的要求。有時為了避免學生忽視它,甚至在行文上采用“黑體字”以突出其立意,例如96年的作文。我以為,這一部分實在是太好了,它充分體現(xiàn)了命題者“人文關懷”的良苦用心。尤其是對有些材料比較容易出現(xiàn)審題錯誤(如07年),或者是考生審題困難的問題的(例如今年)都是很好的補救。這也是通過揭示材料的立意范圍而進一步降低了審題難度的有效手段。這種方法,對絕大部分考生是極為有利的,而對那些寫作的“超長生”又沒有埋沒,因為在這部分里有省略號,說明這些立意并沒有窮盡,也可以有自己的見解。 (3)寫作要求:這部分是對考生在寫作方面的具體要求。一般有寫作的文體、題目要求、字數等等。

  總之,今年的北京作文題特點突出,考查了學生的思維力度和廣度,在命題的形式方面具有穩(wěn)定性,是一道不錯的考題,只可惜有一些學生只見命題者所給的“樹木”——材料,就進入對前面故事的理解方面冥思苦想,絞盡腦汁,而沒有看清“森林”——題目的立意要求、材料提示的幾個點,因而感到理解比較困難。

  附:2008北京高考作文題目

  在課堂上,老師拿了一個玻璃杯,里面放了一個大石頭,差不多和杯子一樣大,老師問大家:杯子滿了嗎?一個學生回答:沒滿,還可以放沙子。待學生放完沙子,老師又問:滿了嗎?全班同學回答滿了,有一個男孩卻回答沒有滿,還可以放水。老師笑了,接著把沙子和石頭倒出來,杯子是空的。這回老師是往杯子里放沙子和水,然后問大家,杯子滿了嗎?如果要放石頭進去,該怎么放?男孩就把杯子里的沙子和水倒出來,先把石頭放進去。

  老師讓學生們對此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學生們各抒己見:

  觀點一“看起來到了極限,其實還有很大空間”

  觀點二,做事要有一定的順序,應該先放沙子

  觀點三,對,分量重的事應該先做,比如大的石塊應該先放進去

  觀點四,不一定吧,先放沙子和水也未必不可……

  學生根據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體裁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