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美國前先說說我的英文底子,大學里考過英文8級,成績不錯。畢業(yè)后在外資企業(yè),基本上所有的材料信件都是英文。第一次考的時候,我準備了2個星期上了,一天兩套GWD,但是沒有總結和歸納,沒認真看OG。數(shù)學考前只做過Prep一套。Okay,掛了。不過這次考試中在做verbal的時候,我的隱形眼鏡里跑進了東西,痛的眼淚直流,又不能把它拿下來,浪費了點時間,也影響了心情。所以這里給戴隱形眼鏡去考試的朋友提個醒。另外,考場里有暖氣,會比較干,戴contacts也會比較不舒服的。
然后,差點放棄了,也覺得自己可能真的是比較笨一點。但是想到前期已經投入了很多精力,心情也起起伏伏的,還付了資料費和考試費。如果放棄就產生沉沒成本,很不合算。于是就硬著頭皮繼續(xù)。準備了兩個月,沒有熬夜(身體比較差,從來不熬夜),平時有朋友聚會啥的也參加(社交很重要),其中有一個多星期因為沒有提高,很郁悶的中斷了復習(就是個情緒化的人),但還好除了這些,每天都基本堅持5個小時的復習。在這段時間里,把原來草草做過的GWD又細細地做了一遍,OG看了兩遍。在這段時間里發(fā)現(xiàn)提高的最快的是語法,花了時間仔細做題后,發(fā)現(xiàn)對知識點變得非常敏感,做題時間大大提高。其次就是邏輯。邏輯的提高好像是在一夜之間的,非常奇怪。就是有一天起來,覺得腦子很清楚,馬上做題,結果一看題干,就基本上能猜到答案會往哪個方向走。再看GWD,原來那些自己很難想通的題好像都變得像清水摸魚一樣了,呵呵,這種感覺非常奇妙。閱讀相對來說是提高比較少的,第一次考的時候閱讀倒也不差。
最后再說說考場,第一次在上?嫉,第二次是在英國。從硬件上來說,上海的(指的是九江路那個)很不錯,比英國的好。上海的電腦都是純平的,室內環(huán)境也明亮優(yōu)雅。英國的那個,電腦還是大*的呢,太古老了吧。不過從軟件上來說,上海的就稍微次點了。上海的工作人員也挺好的,但細節(jié)上不怎么注意。比如考試前讓考生先閱讀規(guī)定,上海的就說:“去讀一下,讀完了過來!,英國的說:“Please carefully read this……If u think u r ready, please come to me.”考完了給成績報告,上海的就攤在臺子上讓自己取,可憐我的600分啊,被好幾個人看見了,當時已經心情狂差了……英國的是把報告折起來一部分,正好蓋住成績,然后兩只手遞給我的。
以上就是我的兩次考試經歷,我想說的是,GMAT考試要認真準備,大牛真的很少,大多數(shù)成功的人都是老黃牛,每天要保證一定的時間給它,多做題,認真總結,一定會成功的!
然后,差點放棄了,也覺得自己可能真的是比較笨一點。但是想到前期已經投入了很多精力,心情也起起伏伏的,還付了資料費和考試費。如果放棄就產生沉沒成本,很不合算。于是就硬著頭皮繼續(xù)。準備了兩個月,沒有熬夜(身體比較差,從來不熬夜),平時有朋友聚會啥的也參加(社交很重要),其中有一個多星期因為沒有提高,很郁悶的中斷了復習(就是個情緒化的人),但還好除了這些,每天都基本堅持5個小時的復習。在這段時間里,把原來草草做過的GWD又細細地做了一遍,OG看了兩遍。在這段時間里發(fā)現(xiàn)提高的最快的是語法,花了時間仔細做題后,發(fā)現(xiàn)對知識點變得非常敏感,做題時間大大提高。其次就是邏輯。邏輯的提高好像是在一夜之間的,非常奇怪。就是有一天起來,覺得腦子很清楚,馬上做題,結果一看題干,就基本上能猜到答案會往哪個方向走。再看GWD,原來那些自己很難想通的題好像都變得像清水摸魚一樣了,呵呵,這種感覺非常奇妙。閱讀相對來說是提高比較少的,第一次考的時候閱讀倒也不差。
最后再說說考場,第一次在上?嫉,第二次是在英國。從硬件上來說,上海的(指的是九江路那個)很不錯,比英國的好。上海的電腦都是純平的,室內環(huán)境也明亮優(yōu)雅。英國的那個,電腦還是大*的呢,太古老了吧。不過從軟件上來說,上海的就稍微次點了。上海的工作人員也挺好的,但細節(jié)上不怎么注意。比如考試前讓考生先閱讀規(guī)定,上海的就說:“去讀一下,讀完了過來!,英國的說:“Please carefully read this……If u think u r ready, please come to me.”考完了給成績報告,上海的就攤在臺子上讓自己取,可憐我的600分啊,被好幾個人看見了,當時已經心情狂差了……英國的是把報告折起來一部分,正好蓋住成績,然后兩只手遞給我的。
以上就是我的兩次考試經歷,我想說的是,GMAT考試要認真準備,大牛真的很少,大多數(shù)成功的人都是老黃牛,每天要保證一定的時間給它,多做題,認真總結,一定會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