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利考試信息網(wǎng)特邀:福州一中 王兆芳
這是一道材料作文題,不同于命題作文和話題作文。因為材料作文在審題上要求較高,福建已經(jīng)很久沒出了。但這是一道淺顯的材料作文題,在審題上只要邁過一道坎,就可以海闊天空。這道坎就是要懂得哲理概括。三個人買飲料,所買的各不相同,這本是件普通小事,但放在高考(Q吧)考題中,就不是普通小事,就不僅僅是“飲料”問題,而是上綱上線的“人生哲理”問題。所以,要做好這道題,首先要發(fā)現(xiàn)材料所隱含的哲理,而不能就事論事。飲料問題可以作為引題,可以先表明你的喜好選擇,然后迅速轉(zhuǎn)入正題,談人生哲理,而不必大談某種飲料的優(yōu)劣,否則就傻氣了。
接下來就各取所需,談自己的選擇。第一種買甜的,可以列為“享受生活”型;第二種買苦中帶甜的,可以列為“先奮斗后享受”型或“在奮斗中享受”型;第三種買平淡的,可以列為“平淡生活”型。確定自己的選擇后,就需要評價這種選擇。不能只談自己“要什么”,而不談自己“為什么要”。寫作的重點在于論述自己“為什么要”。比如對第一種,考生可以批評“享受生活”的人生態(tài)度,也可以表揚這種人生態(tài)度,認為不管處在何種境遇,都帶著享受的態(tài)度來活著,人生就會長久、有韌性、有滋有味。再比如對第三種,那就更好寫了,可以表揚那種平平淡淡才是真、真水無香、平淡真實的人生態(tài)度。
如果從整則材料的宏觀角度來看,“生活是多樣的”的立意也是可以的。
當然,在準確審題的前提下,也不必拘泥于寫議論文,可以虛構(gòu)故事寫小說,也可以抒發(fā)感情寫散文,但要區(qū)分文體,因為“四不像”的文章在高考中很難被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