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有過做夢的經歷,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小朋友們天真爛漫,對未來充滿著夢想,他們的夢可多啦!因而在他們的作文中,會經常寫到夢境的。除了全文都是寫夢之外,一般都要用到寫現實的文字。寫夢境,寫現實,兩種內容一定要銜接好?墒,有的小作者考慮不周到,安排不細致,造成上下脫節(jié)現象。而下面這段文字,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
一天晚上,我坐在桌前寫作業(yè),不一會兒,就迷迷糊糊地睡著了,進入了夢鄉(xiāng),夢見自己成了發(fā)明家,發(fā)明了一種眼鏡。下雨了,我戴著這種眼鏡,玻璃片上有兩條小小的海綿在左右滑動,就像汽車前窗的雨刷一樣。晚上,天黑了,我戴上眼鏡,它發(fā)出了明亮的光,照著我看書寫字。同學們看到我這副神奇的眼鏡,都邀請我來幫他們制造。這個拉我,那個拽(zhuài)我。我一著急,醒了,原來我是在做夢呀!
這段文字,就寫了一個比較新穎有趣的夢境,即“我”這個近視眼發(fā)明了一種新型眼鏡, 既能自動清除水氣,又能自動發(fā)光?梢钥吹剑趯懍F實和夢境的交界處,就有過渡銜接文字:
一是在寫夢境之前,有一句過渡:“不一會兒,就迷迷糊糊地睡了,進入了夢鄉(xiāng),夢見自己成了發(fā)明家,發(fā)明了一種眼鏡!比缓髷⑹鰤艟持械那榫啊6窃趯憠艟持,也有一句轉換的話:“這個拉我,那個拽我。我一著急,醒了,原來我是在做夢呀!”然后再寫現實中“我”如何努力學習。這樣寫夢,就比較自然,比較順暢。如果直接寫夢境“下雨了,我戴著這種眼鏡”,就會有突然的感覺,使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如果以“都邀請我來幫他們制造”作為結束,上下內容就接不起來了。
(本文作者:莫家泉)
一天晚上,我坐在桌前寫作業(yè),不一會兒,就迷迷糊糊地睡著了,進入了夢鄉(xiāng),夢見自己成了發(fā)明家,發(fā)明了一種眼鏡。下雨了,我戴著這種眼鏡,玻璃片上有兩條小小的海綿在左右滑動,就像汽車前窗的雨刷一樣。晚上,天黑了,我戴上眼鏡,它發(fā)出了明亮的光,照著我看書寫字。同學們看到我這副神奇的眼鏡,都邀請我來幫他們制造。這個拉我,那個拽(zhuài)我。我一著急,醒了,原來我是在做夢呀!
這段文字,就寫了一個比較新穎有趣的夢境,即“我”這個近視眼發(fā)明了一種新型眼鏡, 既能自動清除水氣,又能自動發(fā)光?梢钥吹剑趯懍F實和夢境的交界處,就有過渡銜接文字:
一是在寫夢境之前,有一句過渡:“不一會兒,就迷迷糊糊地睡了,進入了夢鄉(xiāng),夢見自己成了發(fā)明家,發(fā)明了一種眼鏡!比缓髷⑹鰤艟持械那榫啊6窃趯憠艟持,也有一句轉換的話:“這個拉我,那個拽我。我一著急,醒了,原來我是在做夢呀!”然后再寫現實中“我”如何努力學習。這樣寫夢,就比較自然,比較順暢。如果直接寫夢境“下雨了,我戴著這種眼鏡”,就會有突然的感覺,使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如果以“都邀請我來幫他們制造”作為結束,上下內容就接不起來了。
(本文作者:莫家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