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 #北宋詩人范仲淹詩詞代表作(17首)#】詩詞是營造意境的藝術(shù)大師,寥寥數(shù)語便能勾勒出如夢如幻的畫面!按竽聼熤,長河落日圓” 展現(xiàn)出塞外風(fēng)光的雄渾壯闊,“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 渲染出離別的凄美哀愁。詩詞用獨特的語言韻律和意象組合,構(gòu)建出一個個超越現(xiàn)實的意境空間,讓讀者沉浸其中,感受語言之美、意境之妙,在想象的世界里,獲得心靈的慰藉與藝術(shù)的享受。©無憂考網(wǎng)搜集的《范仲淹詩詞代表作(17首)》,僅供大家借鑒!
1.范仲淹詩詞代表作 篇一
《游廬山》
五老閑游依舳艫,碧梯云徑好和途。
云開瀑影千門掛,雨過松簧十里鋪。
客愛往來何所得,僧言榮辱此間無。
2.范仲淹詩詞代表作 篇二
《御街行》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
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
殘燈明滅枕頭敧,諳盡孤眠滋味。
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3.范仲淹詩詞代表作 篇三
《蘇幕遮》
碧云天,黃葉地,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
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
化作相思淚。
4.范仲淹詩詞代表作 篇四
《中元夜百花洲作》
南陽太守清狂發(fā),未到中秋先賞月。
百花洲里夜忘歸,綠梧無聲露光滑。
天學(xué)碧海吐明珠,寒輝射空星斗疏。
西樓下看人間世,瑩然都在青玉壺。
從來酷暑不可避,今夕涼生豈天意。
一笛吹銷萬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舞弗歌如老何。
5.范仲淹詩詞代表作 篇五
《諸暨道中作》
林下提壺招客醉,溪邊杜宇勸人歸。
可憐白酒青山在,不醉不歸多少非。
6.范仲淹詩詞代表作 篇六
《和章岷推官同登承天寺竹閣》
僧閣倚寒竹,幽襟聊一開。
清風(fēng)曾未足,明月可重來,
晚意煙垂草,秋姿露滴苔。
佳賓何以佇,云瑟與霞杯。
7.范仲淹詩詞代表作 篇七
《依韻酬葉道卿中秋對月二首》
其一
天遣今宵無寸云,故開秋碧掛冰輪。
詩人不悔衣沾露,為惜清光豈易親。
其二
孤光千里與君逢,最愛無云四望通。
處處樓臺競歌宴,的能愛月幾人同。
8.范仲淹詩詞代表作 篇八
《依韻酬邠州通判王稷太博》
南豳日日接英標,公外追隨豈待招。
惡勸酒時圖共醉,痛贏棋處肯相饒。
一拋言笑如何遣,頻得音書似不遙。
獨上西樓為君久,滿城明月會云銷。
9.范仲淹詩詞代表作 篇九
《睢陽學(xué)舍書懷》
白云無賴帝鄉(xiāng)遙,漢苑誰人奏洞簫。
多難未應(yīng)歌鳳鳥,薄才猶可賦鷦鷯。
瓢思顏子心還樂,琴遇鐘君恨即銷。
但使斯文天未喪,澗松何必怨山苗。
10.范仲淹詩詞代表作 篇十
《送黃灝員外》
三十馀年交舊心,相逢那復(fù)議升沉。
卑飛塵土味誠薄,達宦風(fēng)波憂更深。
自古榮華渾一夢,即時歡笑敵千金。
追陪未久還離索,早晚軒車重見尋。
11.范仲淹詩詞代表作 篇十一
《石子澗二首》
其一
鑿開奇勝翠微間,車騎笙歌暮未還。
彥國才如謝安石,他時即此是東山。
其二
飛泉落處滿潭雷,一道蒼然石壁開。
故老相傅應(yīng)可信,此山云出雨須來。
12.范仲淹詩詞代表作 篇十二
《送常熟錢尉》
姑蘇臺下水如藍,天賜仙鄉(xiāng)奉旨甘。
梅淡柳黃春不淺,王孫歸思滿江南。
13.范仲淹詩詞代表作 篇十三
《酬和黃太博》
古籍東南美,蔚蔚幕中議。
懿行希圣賢,高文粲游賜。
伊余發(fā)已禿,偶繼立朝士。
何以宣王政,甘為時所棄。
酌以廣州泉,不易伯夷志。
直哉心如弦,安慮道邊死。
竊嘗力于古,秉筆庶幾至。
孰為未聞達,聊以道幽秘。
夫君鏘以名,憂為世之器。
贈我百馀言,升堂出而示。
土木朽且陋,黼黻謬增賁。
毋臨煩刻畫,返樸吾所愧。
華勛愛士心,蓬壺延才地。
何人薦于子,當彼得言位。
吐以胸中奇,落落金玉繼。
九虛高可游。凌厲垂天翅。
吾將退而隱,尚得榮其視。
14.范仲淹詩詞代表作 篇十四
《和僧長吉湖居五題其五·渚蓮》
武陵誰家子,波面雙雙渡。
空積心中絲,未成機上素。
似共織女期,秋宵苦霜露。
15.范仲淹詩詞代表作 篇十五
《鵰鶚在秋天》
秋漢寥寥迥,雄心肯木棲。
人間正搖落,天外絕攀躋。
月兔精應(yīng)喪,陽烏影欲齊。
長河匹練小,太華一拳低。
下眄群毛遁,橫過百鳥睽。
乘風(fēng)俊未已,空闊玉關(guān)西。
16.范仲淹詩詞代表作 篇十六
《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17.范仲淹詩詞代表作 篇十七
《剔銀燈》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quán)、劉備。
用盡機關(guān),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屈指細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
人世都無百歲。少癡呆、老成尩悴。
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