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古代寓言故事大全(精選16篇)

時間:2025-06-11 14:17:00   來源:無憂考網(wǎng)     [字體: ]
【#少兒綜合素質(zhì)訓練# #古代寓言故事大全(精選16篇)#】寓言故事蘊含著深刻的智慧,能讓讀者在簡短的故事中領悟人生道理。以下是®無憂考網(wǎng)為大家整理的內(nèi)容,歡迎閱讀參考。

1.古代寓言故事 篇一

  《愚人食鹽》

  古印度(出自《百喻經(jīng)》)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已口爽,反為其患。

  譯文:

  從前,有一個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做客。主人就請他吃飯。可是他嘗了幾樣主人燒的菜肴以后,愚蠢的人都覺得味道太淡。主人聽了之后,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鹽。他吃了后,感覺這菜肴十分美味。于是他對自己說:“之所以菜的味道好,是因為有了鹽。”靠近傍晚天快黑時,他才回到家,母親已經(jīng)準備好飯菜。他說:“有鹽嗎?有鹽嗎?”母親拿出鹽,覺得很奇怪,只見看見自己兒子吃鹽不吃飯菜。母親說:“怎么可以這樣?”愚人說:“我知道天下的美味都在鹽中!庇奕顺喳}不停,吃得以后口味敗壞,反而變成他的禍害。天下之理皆然,過則非惟無益,反害之。

2.古代寓言故事 篇二

  《北人食菱》

  明・江盈科

  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shì)于南方。席上啖(dàn)菱,并殼入口。或曰:“啖菱須去殼!逼淙俗宰o其短,曰:“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去熱也!眴栒咴唬骸氨蓖烈嘤写宋锓?”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產(chǎn),此坐強(qiǎng)不知以為知也。

  譯文:

  北方有個自從出生就不認識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那個人)連角殼一起放進嘴里吃。有的人說:“吃菱角必須去掉殼再吃!蹦侨藶榱搜陲椬约旱娜秉c,(護住自己的短處),說:“我并不是不知道,連殼一起吃進去的原因,而是想要清熱解毒!眴柕娜苏f:“北方也有這種東西嗎?”他回答說:“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塊地沒有呢?”

  菱角生長在水中,卻說是在土里生長的,這是因為他勉強地把不知道的當作知道的。

3.古代寓言故事 篇三

  《矛與盾》

  戰(zhàn)國・韓非子

  楚(chǔ)人有鬻(yù)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庇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被蛟唬骸耙宰又葑又,何如?”其人弗(fú)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譯文:

  有一個楚國人,賣盾又賣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堅固無比,任何鋒利的東西都穿不透它!庇挚湟约旱拿,說:“我的矛鋒利極了,什么堅固的東西都能刺穿!庇腥藛査骸叭绻媚拿棠亩,結果會怎么樣呢?”那人張口結舌,一句話也答不上來。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與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時存在于這個世界上。

4.古代寓言故事 篇四

  《鷸蚌相爭》

  西漢・劉向(出自《戰(zhàn)國策·燕策二》)

  趙且伐燕,蘇代(dài)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bàng)方出曝(pù),而鷸(yù)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其喙(huì)。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父也。故愿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蹦酥。

  譯文:

  趙國將要出戰(zhàn)燕國,蘇代為燕國對惠王說:“今天我來,路過了易水,看見一只河蚌正從水里出來曬太陽,一只鷸飛來啄它的肉,河蚌馬上閉攏,夾住了鷸的嘴。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干死你!影鲆矊栒f:‘今天你的嘴不取,明天你的嘴不取,就會餓死你!瘍蓚不肯互相放棄,結果一個漁夫把它們倆一起捉走了,F(xiàn)在趙國將要攻打燕國,燕趙如果長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會疲憊不堪,我擔心強大的秦國就要成為那不勞而獲的漁翁了。所以我希望大王認真考慮出兵之事。”趙惠文王說:“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國。

5.古代寓言故事 篇五

  《鄭人買履》

  戰(zhàn)國・韓非子

  鄭(zhèng)人有且置履(lǚ)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于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狈礆w取之。及反,市罷,遂(suì)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nìng)信度,無自信也!

  譯文:

  有一個想要買鞋的鄭國人,他先量好自己腳的尺碼,然后把量好的尺碼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帶量好的尺碼。他已經(jīng)挑好了鞋子,才說:“我忘記帶量好的尺碼了!庇谑欠祷丶胰ト〕叽a。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jīng)散了,他最終沒有買到鞋。有人問:“為什么不用你的腳去試試鞋的大小呢?”他說:“我寧可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6.古代寓言故事 篇六

  《刻舟求劍》

  戰(zhàn)國・呂不韋(出自《呂氏春秋·察今》)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

  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譯文:

  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里掉入水中,他急忙在劍掉下去的地方刻了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下來后,他便從自己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尋找劍。

  船已經(jīng)向前走了,而劍沒有,像這樣找劍,豈不是太糊涂了嗎?

7.古代寓言故事 篇七

  《掩耳盜鈴》

  戰(zhàn)國末衛(wèi)國・呂不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chuí)毀之,鐘況然有音?秩寺勚鴬Z己也,遽(jù)掩其耳。惡(wù)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bèi)矣。

  譯文:

  范氏逃亡的時候,有個人趁機偷了一口鐘,想要背著它逃跑。但是,這口鐘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錘子砸碎以后再背。誰知,剛砸了一下,那口鐘就“咣”地發(fā)出了很大的響聲。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來把鐘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兩只耳朵緊緊捂住繼續(xù)敲。害怕別人聽到鐘的聲音,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為別人也聽不到了,這就太荒謬了。

8.古代寓言故事 篇八

  《濫竽充數(shù)》

  先秦・韓非(出自《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七術》)

  齊宣王使人吹竽(yú),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yuè)之,廩(lǐn)食(sì)以數(shù)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hào)一一聽之,處士逃。

  譯文:

  齊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處士請求給齊宣王吹竽,齊宣王很高興。官府給他的待遇和那幾百人一樣。齊宣王死后,他的兒子齊湣王(田地)繼承了王位。齊湣王喜歡聽一個一個地獨奏,南郭處士就逃跑了。

9.古代寓言故事 篇九

  《畫蛇添足》

  戰(zhàn)國・劉向(出自《戰(zhàn)國策·齊策二》)

  楚有祠(cí)者,賜其舍人卮(zhī)酒,舍人相謂曰:“數(shù)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蔽闯桑蝗酥叱,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suì)飲其酒。

  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譯文:

  古代楚國有個人祭過祖宗以后,把一壺酒賞給來幫忙祭祀的門客一壺酒。門客們互相商量說:“大家一起喝這壺酒不足夠,一個人喝它還有剩余。要求大家在地上畫蛇,先畫好的人喝這壺酒!

  一個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壺準備飲酒,卻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畫蛇,說:“我能夠為它畫腳!彼沒有(把腳)完成,另一個人的蛇畫好了,搶過他的酒壺,說:“蛇本來就沒有腳,你怎么能給它畫腳呢?”話剛說完,就把那壺酒喝完了。

  那個給蛇畫腳的人,最終失掉了那壺酒。

10.古代寓言故事 篇十

  《揠苗助長》

  戰(zhàn)國・孟子(出自《孟子·公孫丑上》)

  宋人有閔(mǐn)其苗之不長而揠(y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qū)而往視之,苗則槁(gǎo)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guǎ)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yún)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譯文:

  有個擔憂他的禾苗長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國人,一天下來十分疲勞但很滿足,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guī)椭堂玳L高了!”他兒子聽說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況),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長得快一些的人很少!以為禾苗長大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人,就像這個拔苗助長的人,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

11.古代寓言故事 篇十一

  扁鵲說病

  春秋時期有一位名醫(yī),人們都叫他扁鵲。他醫(yī)術高明,經(jīng)常出入宮廷為君王治病。有一天,扁鵲巡診去見蔡桓公。禮畢,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細心觀察其面容,然后說道:“我發(fā)現(xiàn)君王的皮膚有病。您應及時治療,以防病情加重!被腹灰詾槿坏卣f:“我一點病也沒有,用不著什么治療!北怡o走后,桓公不高興地說: “醫(yī)生總愛在沒有病的人身上顯能,以便把別人健康的身體說成是被醫(yī)治好的。我不信這一套!

  10天以后,扁鵲第二次去見桓公。他察看了桓公的臉色之后說:“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如果不治療,病情還會加重!被腹恍胚@話。扁鵲走了以后,他對“病情正在加重”的說法深感不快。

  又過了10天,扁鵲第三次去見桓公。他看了看桓公,說道:“您的病已經(jīng)發(fā)展到腸胃里面去了。如果不趕緊醫(yī)治,病情將會惡化!被腹圆幌嘈拧K麑Α安∏樽儔摹钡恼f法更加反感。

  照舊又隔了10天,扁鵲第四次去見桓公。兩人剛一見面,扁鵲扭頭就走。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涂了。他心想:“怎么這次扁鵲不說我有病呢?”桓公派人去找扁鵲問原因。扁鵲說:“一開始桓公皮膚患病,用湯藥清洗、火熱灸敷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針刺術可以攻克;后來桓公的病患至腸胃,服草藥湯劑還有療效?墒悄壳八牟∫讶牍撬,人間醫(yī)術就無能為力了。得這種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殺大權在閻王爺手中。我若再說自己精通醫(yī)道,手到病除,必將遭來禍害。”

  5天過后,桓公渾身疼痛難忍。他看到情況不妙,主動要求找扁鵲來治病。派去找扁鵲的人回來后說:“扁鵲已逃往秦國去了!被腹@時后悔莫及。他掙扎著在痛苦中死去。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對于自身的疾病以及社會上的一切壞事,都不能諱疾忌醫(yī),而應防微杜漸,正視問題,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妥善的解決。否則,等到病入膏肓,釀成大禍之后,將會無藥可救。

12.古代寓言故事 篇十二

  高價買鄰

  南朝時候,有個叫呂僧珍的人,生性誠懇老實,又是飽學之士,待人忠實厚道,從不跟人家耍心眼。呂僧珍的家教極嚴,他對每一個晚輩都耐心教導、嚴格要求、注意監(jiān)督,所以他家形成了優(yōu)良的家風,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待人和氣、品行端正。呂僧珍家的好名聲遠近聞名。

  南康郡守季雅是個正直的人,他為官清正耿直,秉公執(zhí)法,從來不愿屈服于達官貴人的威脅利誘,為此他得罪了很多人,一些大官僚都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總想除去這塊心病。終于,季雅被革了職。

  季雅被罷官以后,一家人都只好從壯麗的大府第搬了出來。到哪里去住呢?季雅不愿隨隨便便地找個地方住下,他頗費了一番心思,離開住所,四處打聽,看哪里的住所最符合他的心愿。

  很快,他就從別人口中得知,呂僧珍家是一個君子之家,家風極好,不禁大喜。季雅來到呂家附近,發(fā)現(xiàn)呂家子弟個個溫文爾雅,知書達理,果然名不虛傳。說來也巧,呂家隔壁的人家要搬到別的地方去,打算把房子賣掉。季雅趕快去找這家要賣房子的主人,愿意出1100萬錢的高價買房,那家人很是滿意,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于是季雅將家眷接來,就在這里住下了。

  呂僧珍過來拜訪這家新鄰居。兩人寒暄一番,談了一會兒話,呂僧珍問季雅:“先生買這幢宅院,花了多少錢呢?”季雅據(jù)實回答,呂僧珍很吃驚:“據(jù)我所知,這處宅院已不算新了,也不很大,怎么價錢如此之高呢?”季雅笑了,回答說:“我這錢里面,100萬錢是用來買宅院的,1000萬錢是用來買您這位道德高尚、治家嚴謹?shù)暮绵従拥陌?”

  季雅寧肯出高得驚人的價錢,也要選一個好鄰居,這是因為他知道好鄰居會給他的家庭帶來良好的影響。所謂“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環(huán)境對于一個人各方面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我們應當萬分珍惜身邊的良師益友。

13.古代寓言故事 篇十三

  射箭和倒油

  宋朝有個叫陳康肅的人,十分擅長射箭。他能夠在百步開外射中楊樹的葉子,這樣的射技舉世無雙,再沒有第二個人能夠比得上,陳康肅對自己的本領很是自負。

  有一次,陳康肅在自家后花園的場地上練習射箭,引來很多人圍觀。有一位賣油的老頭兒挑著擔子經(jīng)過,也停下來,放下?lián),斜著眼睛看陳康肅射箭,很久都沒有離開。

  陳康肅的箭術果然名不虛傳,射出的箭十次有八/九次都射中靶心。旁邊圍觀的人們大聲喝彩,手心都拍紅了,只有那位賣油的老頭兒,仍用斜眼瞅著,只稍微點了下頭。

  陳康肅見老頭兒似乎有點看不上他射箭的技藝,又生氣又不服氣,就放下弓箭走過去問老頭兒說:“你也懂得射箭嗎?難道你認為我射箭的技術還不夠精嗎?”

  老頭兒平靜地回答說:“我覺得這也沒啥了不起的,只不過你練練的多了,手熟而已!

  陳康肅終于發(fā)怒了,質(zhì)問道:“你怎么敢如此貶低我的絕技!”

  老頭兒也不急,不慌不忙地說:“我是從我多年來倒油的技巧中懂得這個道理的。我就演示給你看一看吧。”

  說完以后,老頭兒把一個葫蘆放在地上,又取出一枚圓形方孔的銅錢蓋在葫蘆嘴上,然后他用一把油瓢從油桶里舀了一滿瓢的油,再將瓢里的油向蓋著銅錢的葫蘆嘴里倒。只見那油成細細的一線流向葫蘆嘴,均勻不斷。等油倒完了,把銅錢拿下來細細驗看,竟然連一點油星子都沒有沾上。在人們一片嘖嘖稱奇聲中,賣油翁笑了笑,說道:“我這點雕蟲小技也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不過是手熟而已!

  陳康肅看完了表演以后笑了起來,客客氣氣地把賣油翁送走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再難的事,只要我們反復地不間斷地練習、實踐,日久天長,必定會熟能生巧。

14.古代寓言故事 篇十四

  曾子殺豬

  一個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畢,換上一身干凈整潔的藍布新衣,準備去集市買一些東西。

  她出了家門沒走多遠,兒子就哭喊著從身后攆了上來,吵著鬧著要跟著去。

  孩子不大,集市離家又遠,帶著他很不方便。

  因此曾子的妻子對兒子說:

  “你回去在家等著,我買了東西一會兒就回來。你不是愛吃醬汁燒的蹄子、豬腸燉的湯嗎?我回來以后殺了豬就給你做!

  這話倒也靈驗。她兒子一聽,立即安靜下來,乖乖地望著媽媽一個人遠去。

  曾子的妻子從集市回來時,還沒跨進家門就聽見院子里捉豬的聲音。

  她進門一看,原來是曾子正準備殺豬給兒子做好吃的東西。

  她急忙上前攔住丈夫,說道:

  “家里只養(yǎng)了這幾頭豬,都是逢年過節(jié)時才殺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話當真呢?”

  曾子說:“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謊的。他們年幼無知,經(jīng)常從父母那里學習知識,聽取教誨。

  如果我們現(xiàn)在說一些欺騙他的話,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騙別人。

  雖然做母親的一時能哄得過孩子,但是過后他知道受了騙,就不會再相信媽媽的話。

  這樣一來,你就很難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

  曾子的妻子覺得丈夫的話很有道理,于是心悅誠服地幫助曾子殺豬去毛、剔骨切肉。

  沒過多久,曾子的妻子就為兒子做好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曾子用言行告訴人們,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對孩子,也應言而有信,誠實無詐,身教重于言教。

  一切做父母的人,都應該像曾子夫婦那樣講究誠信,用自己的行動做表率,去影響自己的子女和整個社會。

15.古代寓言故事 篇十五

  焚廬滅鼠

  越西地方有個男子,獨自一個人過活。他用蘆葦和茅草蓋起了小屋住在里面,又開墾了一小塊荒地,用自己的雙手種了些莊稼,打下糧食來養(yǎng)活自己。時間久了以后,豆子、稻谷、鹽和奶酪等東西都可以自給自足了,不用依賴任何人。他每天下地耕作,閑的時候就出去走走,過得倒也逍遙自在。

  可是有一件事卻讓他發(fā)愁,那就是老鼠成災。也不知道是從哪里來的一幫老鼠,日子不長便成倍成倍地增長。白天,它們成群結隊地在屋里跑來跑去,在房梁間上竄下跳地吱吱亂叫,打壞了不少東西。到了夜里,老鼠鬧騰得更歡了,它們鉆進食櫥、跳上桌子、跑進箱子里,見東西就咬,咬破了好些衣服和器具,偷吃了東西不算,還把吃不完的拖回洞里去慢慢享用。這“咔嚓咔嚓”地一鬧常常就是一整夜,吵得這個男子覺也睡不好,白天下地都沒有精神。他想了好多辦法來治鼠,用藥啦,下夾子啦,都試遍了,可就是沒有一個特別有效的法子。這位男子對老鼠越來越煩,火氣越來越大,苦惱極了。

  有一天,這個男子喝醉了酒,困得要命。他踉踉蹌蹌地回家來,打算好好睡上一覺?墒撬念^剛剛挨上枕頭,就聽見老鼠“吱吱”的叫聲。他實在困了,不想和老鼠計較,就用被子包上頭,翻個身繼續(xù)睡?衫鲜髤s不肯輕易罷休,竟鉆進被子里張嘴啃起來。這男子用力拍了幾下被子,指望把老鼠趕跑再睡。果然安靜了一會兒,可他忽然聞到一股叫人惡心的腥臊味,一摸枕邊,竟然是一堆鼠尿!被老鼠這么變著法子一折騰,他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一股怒氣直沖頭頂。借著酒勁,他翻身下床,取了火把四處燒老鼠,房子原本是茅草蓋的,一點就著,火勢迅速蔓延開來。老鼠被燒得四處奔跑。火越燒越大,老鼠終于全給燒死了,可屋子也同時被燒毀了。第二天,這男子酒醒后,才發(fā)現(xiàn)什么都沒有了。他茫茫然無家可歸,后悔也來不及了。

  焚廬滅鼠的故事提醒人們,遇事一定要冷靜分析,想個周全的法子去解決。若憑一時的沖動蠻干,只會得不償失。

16.古代寓言故事 篇十六

  魯國的公扈、趙國的齊嬰兩人生病之后,一道去請神醫(yī)扁鵲為其診治。在扁鵲的精心調(diào)理之下,他倆的病沒用多少時間就痊愈了。可是,扁鵲卻對公扈和齊嬰說:“你們倆以往所求治的病,都是病邪從體外侵入到體內(nèi)的五臟六腑所致,因此只需用藥物和針灸治療便能解決問題。這幾天我發(fā)現(xiàn)你們身上還潛伏著一種病,那是從娘胎里帶出來,并隨同你們身體的發(fā)育而一道生長的。這種病很危險,我愿意再給你們治一下,怎么樣?”

  公扈和齊嬰回答道:“我們想聽聽這種病有些什么癥狀,然后再作決定!

  于是,扁鵲先對公扈說:“你有遠大的抱負,又善于思考問題,遇事能有很多的辦法,但遺憾的是氣質(zhì)較為柔弱,在關鍵時刻往往優(yōu)柔寡斷,猶豫不決,坐失良機。”接著,他又轉向齊嬰:“那么你呢?則正好與公扈相反。你對未來缺乏長遠的打算,思想比較簡單,然而氣質(zhì)卻很剛強,為人處事少用心計,卻喜歡獨斷專行。”最后,扁鵲對他倆說:“現(xiàn)在如果讓我將你們的心來個互換,你們就都可以變得完美無缺了!

  公扈和齊嬰聽了扁鵲的分析之后,都愿意接受換心手術。于是,扁鵲讓他們二人分別喝下一種麻醉的藥酒,致使昏迷三天不醒。在這其間,扁鵲便將二人的胸腔打開,取出心來,交換安放。手術完畢之后,又在傷口處敷上神藥,等他們蘇醒轉來后,仍如術前一樣健康強壯。他們一同辭謝了扁鵲之后,就各自回家了。

  可是,由于心已互換,結果公扈就回到了齊嬰的家,而齊嬰則回到了公扈的家。這兩家的老婆孩子都不認識回家的人,于是都發(fā)生了爭吵。公扈、齊嬰無法可想,只好請扁鵲出面解釋。扁鵲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這兩家人,這樣才使爭吵得以平息。

  這則寓言故事是借用神醫(yī)扁鵲的名義,用換心術來打比方,說明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長處和短處。一個人只要善于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他就會逐漸趨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