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易錯題及答案 篇一
用一根長30厘米的細鐵絲圍成三角形。。1)如果圍成一個等邊三角形鐵框,它的一條邊長是多少厘米?
30÷3=10(厘米)
答:它的一條邊長是10厘米。
。2)如果圍成一個底邊長為8厘米的等腰三角形鐵框,它的一條腰長是多少厘米?
。30-8)÷2=11(厘米)
答:它的一條腰長是11厘米。
。3)能圍成一個兩條邊長分別是16厘米和9厘米的三角形鐵框嗎?
30-16-9=5(厘米)
5+9=14(厘米)
14<16所以不能。
2.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易錯題及答案 篇二
1、一個等腰三角形,周長是42厘米,其中一條腰長16厘米,底邊長多少厘米?解:42-16×2
=42-32
=10(厘米)
答:這個三角形的底邊長是10厘米.
2、一個等腰三角形的一邊長為6cm,周長為20cm,求其他兩邊的長.
解:①底邊長為6cm,則腰長為:(20-6)÷2=7,所以另兩邊的長為7cm,7cm,能構成三角形;
②腰長為6cm,則底邊長為:20-6×2=8,底邊長為8cm,另一個腰長為6cm,能構成三角形.
因此另兩邊長為8cm、6cm或7cm、7cm.
3.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易錯題及答案 篇三
×1、1000÷(125+50)=1000÷125+1000÷50。×2、8×15÷15×8=120÷120=1。
×3、96÷(8+4)=96÷8+96÷4。
√4、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5、鈍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的和小于90度。
×6、任何兩個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個四邊形。
4.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易錯題及答案 篇四
用簡便方法計算(1)38×17+17×12
=17×(38+12)
=17×50
=850
。2)1245-(245+350)
=1245-245-350
=1000-350
=650
【分析:許多的混合運算都可以通過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如在(1)題中逆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運算簡便,而在(2)題中運用減法的運算性質(zhì)可以使運算簡便。化簡運算的方法很多,需要我們熟練掌握各個運算定律!
5.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易錯題及答案 篇五
小玲的期中考試成績?nèi)缦拢赫Z文、數(shù)學兩門功課的平均成績是97分,數(shù)學比語文多6分,她兩門功課各考了幾分?語文數(shù)學總成績:97×2=194分;
語文:(194-6)÷2=94分
數(shù)學:94+6=100分
6.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易錯題及答案 篇六
筆直的跑道一旁從頭到尾共插著51面小旗,他們的間隔是2米。現(xiàn)在要改為只插26面,間隔應改為多少米?全長:(51-1)×2=100米
間隔數(shù)26-1=25
100÷25=4米
7.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易錯題及答案 篇七
小紅要給一塊長48厘米、寬36厘米的長方形布四周繡花。她每隔6厘米繡一朵花,四個角也各繡一朵,那么她一共繡多少朵?周長:(48+36)×2=168厘米
間隔數(shù)=花朵數(shù):168÷6=28(朵)
8.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易錯題及答案 篇八
某縣舉行長跑比賽,運動員跑到離起點3千米處要返回到起點。的運動員每分鐘跑310米,后的運動員每分鐘跑290米。起跑后多少分鐘這兩個運動員相遇?相遇時離返回點有多少米?3000-290×[(3000+3000)÷(310+290)]
=3000-290×10
=3000-2900
=100(米)
9.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易錯題及答案 篇九
王叔叔家養(yǎng)了350只雞,每個籠子里裝30只,需要準備多少個這樣的籠子?【錯誤解答】350÷30=11(個)……20(只)
答:需要準備11個這樣的籠子。
【“病因”分析】這里出錯的原因是把余下的20只雞忽略了,余下的20只雞需要再裝一個籠子,這里應該準備12個籠子。
【正確解答】350÷30=11(個)……20(只)11+1=12(個)
答:需要準備12個這樣的籠子。
10.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易錯題及答案 篇十
小紅、小林和小剛,一個星期一共練了630個大字,平均每人每天練多少個大字?【錯誤解答】630÷3=210(個)
答:平均每人每天練210個大字。
【“病因”分析】這里出錯是把一個星期是7天這個隱含的條件忽略了。
【正確解答】630÷3÷7=210÷7=30(個)
答:平均每人每天練30個大字。
11.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易錯題及答案 篇十一
計算(842+421+421)×25,下面簡便的方法是()。A.421×(4×25)B.842×(2×25)C.842×25+421×25+421×25
【錯因分析】首先要明白(842+421+421)×25有多種簡便計算方法,一個可以把421合并成842,另一個也可以把842拆分成421,而此題要求是簡便的方法,那么有的同學只想到簡便沒看清“”簡便就想當然選擇B了。
【思路點睛】正確答案選擇A,因為此題要求簡便。通過把842拆分成2個421,和題中已有的2個421合并成4個421,再根據(jù)乘法結合律把4和25先乘起來得100,這樣就是簡便的方法了。B比起原題死算確實簡便,但比起A來沒有A更好算簡便。
12.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易錯題及答案 篇十二
簡便計算(100+2)×45。【錯因分析】典型錯誤(100+2)×45
=100×45+2
=4500+2
=4502×
出現(xiàn)這種錯誤是由于學生對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本質(zhì)內(nèi)涵認識和理解不夠。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書上結論是這樣陳述的:兩個數(shù)的和與其中一個數(shù)相乘,可以先把這兩個數(shù)分別與這個數(shù)相乘,再相加。也就是說不能只乘其中一個加數(shù)。上述案例中就只乘其中100這個加數(shù),而另一個加數(shù)2就漏乘45了,導致出錯。
【思路點睛】我們依據(jù)乘法分配律,把100和2這兩個加數(shù)分別與45相乘,后再把兩個乘得的數(shù)相加。正確過程如下:
(100+2)×45
=100×45+45×2
=4500+90
=4590
13.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易錯題及答案 篇十三
簡便計算68×99。【錯因分析】68×99
=68×(100+1)
=68×100+68
=6800+68
=6868×
該同學看到99想到100,把99先看作接近的100這很好,但是忽略了簡便計算的前提是等量代換,一個量須用與它相等的量去代替,才可以依次繼續(xù)遞等下去。把99替換成(100+1)這本身就建立在不公平基礎上,所以不能向下遞等,結果也不對等。
【思路點睛】兩個數(shù)相乘,如果有一個數(shù)接近整百數(shù),可以先將這個數(shù)轉(zhuǎn)化成整百數(shù)加或減一個數(shù)的形式,再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計算。正確過程如下:
68×99
=68×(100-1)
=68×100-68
=6800-68
=6732
14.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易錯題及答案 篇十四
在46×150中,如果46減少2,積就減少()。A.2B.76C.300D.92
【錯因分析】錯誤答案選A。學生對積的變化規(guī)律里的倍數(shù)關系掌握很扎實,但當題目中出現(xiàn)這樣“減少2”的字樣時,很容易出現(xiàn)錯誤的思維定式,以為積就減少2。
【思路點睛】這道題既可以踏踏實實算一算46×150=6900,44×150=6600,6900-6600=300。也可以依據(jù)乘法分配律(46-2)×150=46×150-2×150,進而發(fā)現(xiàn)積減少2×150,即300,選C。
15.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易錯題及答案 篇十五
6袋大米150千克,共600元。大米的單價是()。A.25千克B.25千克/袋
C.100元D.4元/千克
【錯因分析】有學生選C,這是錯誤的。其實大米的單價一般是每千克多少元,而100元是每袋大米的價格。另外現(xiàn)在明確要求用復合單位表示單價的方法,C答案明顯不規(guī)范。
【思路點睛】單價是用總價除以數(shù)量得到,依據(jù)題意用600元除以150千克得出大米的單價是每千克4元,用復合單位表示4元/千克,因此本題正確選項是D。
16.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易錯題及答案 篇十六
實驗小學的小廣場長50米、寬40米。擴建校園時,將小廣場的長增加了10米,寬增加了8米。那么小廣場的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錯因診斷】有的同學誤以為長增加了10米,那么面積增加了40×10=400(平方米);寬增加8米,那么面積增加了50×8=400(平方米),共增加了400+400=800(平方米)。
【指點迷津】我們先畫出圖,可以發(fā)現(xiàn)陰影部分的面積才是增加的面積,將大長方形的面積減去小長方形的面積就是增加的面積。
。50+10)×(40+8)-50×40
=60×48-2000
。88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