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 #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精選16篇)#】作為小學階段最后一個端午節(jié),今年的節(jié)日承載了更多特別的意義。教室里飄著艾草香,同學們笑著包粽子、系彩繩,還分享著彼此珍藏的端午故事。這段充滿傳統(tǒng)韻味與畢業(yè)溫情的時光,值得我細細記錄。以下是由®無憂考網(wǎng)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精選16篇),歡迎大家閱讀。
1.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 篇一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每到這個時候,家里都會買上一些粽子吃,我很好奇,這是為什么呢?于是,我翻出了我的《民俗故事》,找到了端午節(jié)的由來。原來,這個節(jié)日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屈原直言進諫,不被采納,反遭流放。在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都城被破的消息后,萬念俱灰,仰天長嘆,投身滾滾汨羅江中。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后來逐漸發(fā)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看完書里的介紹,我終于明白了,原來吃粽子和屈原有關(guān)啊!他之所以能被百姓銘記,就是因為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作為一位詩人,他還給我們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如《離騷》《天向》等。我們要學習他的精神和品格,做一個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2.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 篇二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和媽媽商量一下,決定去外婆家過端午。
在路上媽媽告訴我,外婆家的“樂樂”生小寶寶了,一下子生了八條小狗。聽到這個喜訊我激動死了,希望快點到外婆家。
經(jīng)過二十分鐘的路程,終于到了外婆家。一下車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樓頂看“樂樂”家的新成員,只見它們并排的躺在媽媽的懷里,“樂樂”看見我幸福地搖著尾巴,好像在跟我說,你看我的孩子可愛吧。我抱起一條小白狗,輕輕地摸摸它的小腦袋,它就眨巴還沒有睡醒的小眼睛看著我,好像在跟我說:我要媽媽,我還要睡覺。這些小狗太可愛,把我忙的不亦樂乎,一會抱抱小黑,一會親親小白簡直是愛不釋手。
媽媽一聲喊:“孫思儀吃飯了!蔽疫B忙下樓,一桌的雞,鴨,魚,肉都等著我。外公說趕快洗手吃飯。我邊吃邊說:“減肥是次要的,有好吃的是最重要的。”大家都哄堂大笑。
這個端午是開心的,快樂的端午!
3.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 篇三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早早的起來,吃了些早飯,便打開電視,叫醒爸爸媽媽一起看賽龍舟。
“加油,馬上就要超過他們了!薄鞍,為什么最后不加速!只得了個第四名!蔽覀兛吹谜饎拍,這時,隔壁來敲門了。但我們看得太認真了,居然什么都沒聽見。隔壁敲了好久的門,我爸才發(fā)現(xiàn)。他趕緊走過去開門。隔壁對我們說:“你們太大聲了,都吵到我們睡覺了。”我爸趕緊說:“對不起對不起,打擾你們了,我一定改正!
我們想:“看龍舟賽不能出聲,這要求太苛刻了。我們干脆關(guān)掉電視,吃起了粽子!班,真好吃。再來一個!薄斑@是什么餡的?”“板栗。”“嗯真好吃。”“沾點糖可能會更好。”我們熱火朝天地吃著粽子,有時候還不時地說一兩句話。
可惜我們包的粽子太少了,不久就被吃光了。我們也心滿意足地各干各的去了。這一來,我更加期待下一次的端午節(jié)了。
4.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 篇四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據(jù)說,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愛國大詩人——屈原。
端午節(jié)那天家家戶戶門前都必須掛上一束菖蒲、艾草和大蒜頭。我家也不例外,爺爺清早便去菜市場買來菖蒲和艾草掛在了家門前,聽爺爺說,這樣可以驅(qū)蚊除蟲,驅(qū)災辟邪。
粽子是每年端午節(jié)都不可缺少的食品。端午節(jié)前一天,奶奶就包好了粽子,而且這些粽子的餡料多種多樣,有蜜棗餡、肉餡、豆沙餡······聽了奶奶這一番介紹,我垂涎欲滴,真想快點嘗到這口味多樣又好吃的粽子。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來了端午節(jié)。這天中午,奶奶把剛出鍋的粽子端上桌,我便迫不及待地伸出手拿了一個,捏著這滾燙的粽子,我始終舍不得放下。我把粽子上纏繞著的線解開,剝開粽葉,醬色的糯米展現(xiàn)在眼前,還油光發(fā)亮。我張大嘴巴一口咬下去,哇,真香,糯米在嘴里糯而不爛,連我平常最不喜歡吃的肥肉都吃起來肥而不膩。不一會兒,一個粽子就進入了我的肚皮,真好吃!這粽子里有糯米的香,粽葉的清香,餡的'香,這些香味交織混合在一起,讓人回味無窮。
吃完了粽子,我們一家人還去看了賽龍舟,F(xiàn)在人滿為患,講話聲、議論聲不絕于耳,劃水聲、助威聲響成一片,我也跟著人群一起為他們加油助威。
端午節(jié)的習俗還有很多,可我最喜歡的還是吃粽子,因為粽子的味道使我回味無窮。
5.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 篇五
端午是傳統(tǒng)節(jié)日,五月初一便拉開了端午節(jié)的序幕。從初一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jié)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節(jié),最先想到的應(yīng)該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對于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粽情有獨鐘,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棗子,家里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
糯米的濃香夾雜著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很多個粽子讓我這只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粽里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余香了。
除了香噴噴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后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不過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一大遺憾;不過我們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樂子――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jié)的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相碰比誰的更硬,有或者拿來當子彈,瞄準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jié)那天,媽媽都會用根根細繩細致地編成筐,按以往的習俗,編8個層,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個最光滑的。底層放一個,接著是桃子。每種都是3個,用了6層。第2層就是一個步老虎,是看護這些東西的。最后掛在門口,按照長輩說的,紀念屈原。取下來時,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個盒子里,與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團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節(jié)就順利閉幕了。
6.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 篇六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甭牭竭@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jié)。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jié)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qū)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jié)要畫門符。端午節(jié)這天,人們將蝎子、蜈蚣、毒蛇、x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jù)說這樣做,是為了驅(qū)“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jié)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制品和絲線繡的,包里除了裝些雄黃、蒼術(shù)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qū)蟲除*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征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chǎn)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tǒng)稱粽葉。粽子的傳統(tǒng)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jù)內(nèi)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jié)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tǒng)佳節(jié)!
7.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 篇七
端午節(jié)的習俗大致有吃粽子、賽龍舟、桂香袋、飲雄黃酒、用雄黃蘸酒灑在額頭上畫王字、接女歸寧(這一天出嫁的女子都要回娘家),采百草、插艾蒲、系五彩線……各地往往不一。
“端陽節(jié)碌忙人,剝粽蘸糖當早茶。莧菜落油和片粉,面筑搗蒜拌黃瓜”。每當端午來臨人們便芬芬包粽子,賽龍舟喝米酒、插艾蒲、系五彩線,這便是我們鄖縣人民的風俗。
包粽子
包粽子嘍,包粽子嘍,我興奮的叫著,可老媽不讓我包,氣也,氣也。就憑著我這三寸不爛之舌不到兩分鐘就把老媽說的無言以對了。(不是吹的)老媽讓包了,我又不會包,又想放棄,莫不包上一兩個怎能體現(xiàn)端午日的氣氛呢?恒心突起堅持要包上一兩個,左手拿著一片竹葉,右手拿起大勺,怎么包呢?要不偷偷要窺探一下OK!悄悄瞄兩眼“Mygod,真簡單,偶會了”。再次拿到竹葉感到輕輕折疊成一個三角形,拿起大勺,挖上一勺糯米,倒入竹葉中,再放上棗、花生、葡萄干,包好用線扎好放入鍋里渚一渚,經(jīng)過一夜的沸騰,一個個香噴噴的大粽子便出現(xiàn)在眼前,一聞,哇,真香,“口水直流三千尺,不及粽子讓我吃”。好詩,好詩,我在心中暗的想著,莫不嘗上一兩個大粽子怎么對得起我的勞動成果。嗯,好吃。
賽龍舟
“賽龍舟,嘿咻……”聽那不是“龍頭”在叫嗎(帶頭),看五條長七、八米的'龍船在江面上飛奔、騰舞,一條比一條勇猛,船長可坐12至18個槳水,一個帶頭的,一個鑼手。槳手每人手持一支短漿,隨著鼓聲緩促為節(jié)拍,拼命的向前劃去。(我爸是槳手;三爹是帶頭的)帶頭人員雙手左右揮動大聲呼喊到:“劃龍船”,槳員人也跟著喊到:“嘿咻”,再加上岸上人山人海的觀眾,可想而知吶喊助威聲音有多大。
由于時間關(guān)系我就不一一介紹我們鄖縣的端午日了。
8.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 篇八
今天,是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媽媽說,端午節(jié)到了,我們?nèi)ベI些粽子吃吧,頓時冒出幾聲,“行行”。我說:“今天還不是端午節(jié),買粽子干啥?”我媽媽說:“對呀,還沒到,這樣吧,我們今天先買些荷包等辟邪的東西準備一下,明天是端午節(jié)!蔽业谋砻、表哥早已忍不住說先給我們買幾個讓我們嘗一嘗好吃不好吃,我表妹也在旁邊吶喊助威,同意同意,雙手贊成、“哈哈,這是多么有規(guī)律的'吶喊聲!我媽媽無奈,只好帶著我們出去了,到大街上以后,媽媽給我們一人買了一個荷包,聞起來讓人精神氣爽,我們買完以后眼睛尖鼻子靈的表妹看見了買粽子的,我們都還在那里挑辟邪的東西,陸續(xù)我和我媽媽看見了,我們到了那里買了5塊錢的,拿回家里后,我們便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我們也幫助爸爸媽媽掛開了辟邪的東西,心中也頓時踏實了許多,就這樣,6月7日到了。
一個正式的端午節(jié)到了,這一天,我們早早的起來,媽媽主動帶我們買了許多粽子,我回家后,邊在哪里吃粽子,邊讓媽媽給我們講端午節(jié)的故事,那是一年的五月初五,壞人追殺屈原,結(jié)果屈原跳河x殺,人們?yōu)榱瞬蛔岕~兒吃屈原,便每年的端午節(jié)都把粽子放到水里面,讓魚兒吃,這就是故事的由來,我們吃完粽子以后,媽媽說:”我?guī)銈兂鋈ィ拔覀冋f:”去那里,“媽媽說:”去看龍舟比賽,我們走到了那,龍有十幾條,好像都是來自各村莊,我到了那里,各個選手還在準備著,比賽隨著裁判的一聲槍響開始了,擂鼓響了起來,大家都在用力的劃,我們村的了第二名,比賽太精彩了。
這就是我們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
9.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 篇九
今天的我們迎來了端午節(jié),每年,我家都十分注重這個節(jié)日,這一天,我家里的人會聚集到一起熱鬧的度過這個節(jié)日。
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的家人一大早就起了床,媽媽忙活著在廚房里煮粽子,整個家里都飄蕩著一股粽香。我醒來后沒多久,香噴噴的粽子就已經(jīng)端上了餐桌!巴郏孟!碑斘铱吹竭@些粽子的時候,迫不及待的就沖了過去。
這些粽子還是昨晚我和家人一起動手包的,雖然形狀不怎么規(guī)則,但是味道卻不錯。我一連吃了好幾個粽子,等到我吃完之后,肚子已經(jīng)撐撐的了。爸爸媽媽看著這個樣子的我,于是朝我問道:“走,出去散步去!彪S后,我一家人就出了門,散步去了。
在今天,家鄉(xiāng)的小河上正在舉行著一場激烈的'劃龍舟比賽。遠遠的我就聽到了眾人歡呼加油的聲音,光聽著這喧鬧聲,我都能想象得出來此時的那邊的場面有多壯觀。果不其然,當我走近,河岸兩邊已然是人山人海了。
“好熱鬧!”我感慨出聲,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劃龍舟比賽并不會每年都舉行,不過在我記憶中還是有過幾場賽龍舟的活動。當我和我的家人也擠到河岸兩邊的時候,我看著河水里前進的龍舟,龍舟上的參賽員團結(jié)一致的出色的表現(xiàn)。之后,我也跟著我身旁人的呼喚聲大聲喊了出來,我要用我加油和鼓勵的聲音去給此時努力劃龍舟的選手們送去激情與贊美。
當今天的這場劃龍舟比賽結(jié)束了后,我和我的家人又回了家。晚上的時候,家里還來了不少的親人朋友,大家圍坐在一起說說閑話,大人們也向小孩們訴說著端午節(jié)的故事。家里的整個氛圍都一片和樂融融的。
10.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 篇十
“話說屈原走到汨羅河悲痛欲絕,一頭跳進了江里……”這是大家都熟悉的屈原投江的故事,而這也是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來由,我們家一般都是吃買來的粽子,端午節(jié)前天我迫不及待地問媽媽:“今年買什么餡兒的粽子?”,媽媽神神秘秘地說:”今年我們自己動手包粽子!”我一臉的懷疑,媽媽會嗎?媽媽說,干什么都有第一次嘛!我也滿心期待著。
我們來到了超市里購買了粽子葉糯米和蜜棗等等,我一回家就迫不及待的'把棕葉泡上,洗干凈,然后在把它煮上,現(xiàn)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啦!
第二天,我一睜眼就想起了我的粽子,急急忙忙的把老媽叫起來開始忙活起來啦!我們先將煮熟的糯米和粽葉拿了出來。通過上網(wǎng)查說要把它做成勺子形狀,但這步實際上非常非常難,需要把米放的恰到好處,多則露,少則空,好不容易弄好一個我全弄散了,又重新弄了一個,老媽也是第一次包,她也弄得一團散,我們都覺得好難啊。實在沒有辦法,我們兩個只好停下來,再次認真研究總結(jié),我們?yōu)槭裁礇]有包好,過了一會兒,我們終于找到了竅門?粗挠心S袠拥聂兆,我們倆相視而笑。不過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綁繩子更難,左邊打上了,右邊散了,右邊弄好了,左邊卻鬧脾氣了。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打好了繩子,看著五花大綁的粽子,我心里美滋滋的。放進鍋里,看著一個個像跳到水里的魚。開始煮了,一分鐘、兩分鐘、五分鐘時間過得真慢呀。在我的期盼的眼神下終于煮好了,我拿了一個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我們邊吃邊看電視,空氣中都充滿了香氣……
通過這次包粽子,我覺得媽媽說的很對,做什么事兒都有第一次,只要有耐心,掌握方法,不怕失敗,一定會成功的!
11.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 篇十一
今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佳節(jié)——端午節(jié)。這一天,全國各地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慶;顒。
聽媽媽說,端午節(jié)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呢。據(jù)說,是為了紀念古代楚國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當?shù)氐木用穸稼s來營救,撈了半天也沒撈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喂魚,漸漸地就成了風俗。端午節(jié)也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我們這里也有習俗就是吃粽子、掛艾草、貼葫蘆。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和媽媽在大門上貼上了做工精美的葫蘆,掛上了艾草,聽說這樣是可以驅(qū)邪的。
今天的美食就是吃粽子了。奶奶要包粽子了,我連忙過去觀看,還迫不及待地要幫忙。以前,我看到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做的,另一種是竹筒的。粽子餡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棗的`、豆沙的、水果的、肉餡的,這些餡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非常好吃。
奶奶今天準備的是紅棗和豆沙餡的,都是我愛吃的。奶奶先把竹葉卷成一個圓錐形,然后把泡好的紅棗或者豆沙餡放進去,再放點米,接著就把竹葉包起來,然后用線把粽子捆好,這樣連續(xù)包了很多個。我也學著包,鼓搗了半天才包了一個,雖然樣子很難看,但是心想,一會兒就會吃到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別提多高興啦!
粽子包好了,奶奶拿來鍋,加了半鍋水,就把粽子放到鍋里煮起來。粽子煮了半個小時,停火后又悶了半個小時,香噴噴的、熱騰騰的粽子終于出鍋了。媽媽還精心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吃飯了,全家人圍坐在餐桌上,吃著這香甜可口的粽子,每個人臉上都綻放著快樂的笑容。
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覺得非常高興,不僅懂得了端午節(jié)的來歷,還學會了包粽子,吃到了香甜可口的粽子。
12.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 篇十二
端午節(jié)邁著輕盈的步子來到了我們家,昨天媽媽拎回了兩箱粽子,我舔了舔嘴角上的口水,說:“媽媽,今天晚上我們就吃粽子吧!”“小饞貓!”媽媽滿臉笑容地答道。
今天一大早,我和姐姐就早早地爬起來,大聲地唱:“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媽媽從廚房走出來,手里拿著一些粽子,讓我們選吃什么餡的。我選了三個八寶的,兩個豆沙的。而姐姐呢,和我對著干,選了三個豆沙的,兩個八寶的。我又想起去年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同桌告訴我他們家都是吃豬肉餡的粽子,很少吃八寶之類的粽子。我還沒吃過豬肉的呢,所以我隨手拿了兩個豬肉的。媽媽突然微笑著說:“要不我們放上一個蜜棗的吧,誰吃上了這蜜棗粽子,今天就可以許一個愿望,當天能夠?qū)崿F(xiàn)!”說完,我們都拍手叫好。
不一會兒,一個個粽子出鍋了,我們就像蜜蜂似的涌上了餐桌。姐姐冥思苦想起來,用手摸摸這只,又摸摸那只。我呢,用手摸著腦袋,兩眼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桌子上的粽子。最后我決定拿那只最小的,我開始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心里只盼著那誘人的小棗能夠出現(xiàn)在我的嘴里,可是吃到最后一口,連個蜜棗的'皮兒都沒見著。我絕望地嘆了口氣,早知道就慢點吃了,沒吃著棗連那個粽子的什么味道都沒品出來!耙!我吃的是蜜棗的!”我們一看,原來“寶貝”在姐姐手里,姐姐連忙舉起手,說:“我的愿望是:給我買漂亮衣服,但是不能買裙子。”姐姐就是這樣的滑稽,我和爸爸媽媽笑得合不攏嘴!
雖然這個端午節(jié)我們沒能去參觀龍舟比賽(因為快期末考試了,作業(yè)多),我也沒有得到新衣服,但是今天我們都過得很快樂!
13.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 篇十三
盼呀。盼呀。終于盼到了我們村一年一度的賽龍舟了。
農(nóng)歷五月初六是家鄉(xiāng)的龍舟節(jié)。我剛吃過粽子,就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來到潢涌河邊看賽龍舟。河兩岸人山人海。
下午2時,比賽開始了,龍舟隨著鞭炮聲起,來自各村的12條龍舟一字排開。鑼鼓聲霎時震耳欲聾。河兩岸頓時沸騰起來,升空的氣球、迎接的彩船、劃過的龍船……構(gòu)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你們看呀。那些龍舟多么威風呀。像凱旋歸來的勝利者。撓手們分別穿著紅短衣、藍短衣、黃短衣、白短衣、青短衣……頭上綁了塊白布,上面寫了幾個字——“奮斗。奮斗。努力奮斗。戰(zhàn)勝困難。”他們?nèi)缤婈犚粯油L。比賽到了緊要關(guān)頭,人們的心開始緊張起來,突然,從人群中爆發(fā)出一陣陣“下二村加油。下二村加油!钡膮群奥,我放眼看去,原來是下二村旗子的紅隊落后了,在觀眾的的支持下,撓手們更沉著了,拼命地劃著,下二村龍船,迎著洶涌澎湃的浪花,“踏著”乘風破浪的強風,在潢涌大河上劃出一條長長的`水紋,沖上了前頭,其它龍船也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你追我趕。最后,下二村龍船一舉奪冠。隊員們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鼓舞廣大群眾。
據(jù)說,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的:屈原生活在春秋時代的戰(zhàn)國時期,那時,七個皇帝各鎮(zhèn)守一方,分別是:楚國、燕國、秦國、魯國、齊國、魏國、趙國。其中,北方的秦國最為強大,虎視眈眈地想吞并其它六國,想成為中華民族的霸王,屈原推兼楚國與齊國合并攻擊秦國,但是,昏庸的楚王不但不聽的屈原勸告,還把屈原逐出楚國。最后,楚國被秦國消亡了。屈原不任心看見楚國人民流離失所,就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胸中抱著沉甸甸的大石頭跳到汨羅江自盡了。楚國人民聽到這個消息后難以置信,紛紛劃著小船去救他,又害怕汨羅江中小魚傷害屈原的尸骨,所以,楚國人民用小竹筒裝滿糯米飯菜,希望江中小魚不要傷害屈原的尸骨而吃楚國人民做的糯米飯菜。故事就是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
賽龍舟需要隊員們同心協(xié)力、奮力拼搏才能劃得快,它宏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也發(fā)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好精神。
14.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 篇十四
榴花開,箬葉飄香,菜場里那些巧手的老婆婆早已擺好自家包的粽子?粗@些小巧玲瓏的粽子,我想起兩年前的端午節(jié)。
那天,外婆早早地準備好箬葉、糯米和絲線,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包粽子,一邊聊天。我自告奮勇地說:“我也來包粽子吧!闭f著就跑到外婆身邊坐下,學著她的樣子,拿起一片箬葉輕輕翻轉(zhuǎn),把它折成圓錐體,放入米,再把多出來的箬葉折過來,蓋住米粒,結(jié)果一些米粒從里面跑了出來。我連忙又拿了一片箬葉把它裹住,可是米粒一點也不聽話,又從另一邊跑出來,我只好再拿一片箬葉裹住它就這樣裹來裹去的,我的粽子成了“粽子王”。最后,我用絲線把它緊緊綁住。拎著這個超級肥大的“粽子王”,我滿腹不解:“這棱角分明、清香四溢的粽子,是什么人發(fā)明的呀!卑职指嬖V我:“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屈原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投江自盡,人民劃船想去救他,可是沒撈到他的`尸體,只好把大米等投到水里祭奠他。后來用箬葉把米飯裹起來投到水中,做成菱形是為了不讓魚蝦啄食。所以,在端午節(jié)這天,人們包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佩帶香囊這些習俗一直流傳至今!薄芭叮瓉矶宋绻(jié)還有這樣美麗的傳說。今天可要多包幾個粽子呀。”我說。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我想,年邁的外婆一定包好了粽子在門口盼著我們的到來。我已長大,再也不會像當年那樣調(diào)皮地包“粽子王”,但那年的端午節(jié)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5.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 篇十五
我過了許多有趣的節(jié)日,可今年的端午節(jié)是我最快樂,最難忘的。
端午節(jié)那天,我和媽媽早上去菜場買了一些棕葉、糯米;氐郊依飲寢尠岩粋盆子里裝了水,把棕葉放在里面,我很納悶就問媽媽“媽媽,為什么要把棕葉泡在水里?”媽媽說“棕葉泡在水里才不會發(fā)干變硬,這樣我們才好包呀!编蓿瓉砣绱。媽媽洗好米,也將米泡在水里,我連忙對媽媽說“媽媽,米泡在水里,也是和棕葉一樣的道理吧。”媽媽點點頭說“是的!
終于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將兩片棕葉重疊在一起,將大的一頭圈成一個漏斗的.樣子,然后放入米,再把多余的葉子順著漏斗包裹起來,最后將繩子橫在三個角中間,綁好兩個角,這樣一個粽子就誕生了。
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包,可是我的粽子真是漏斗,一不小心,米就一粒一粒的往下落,媽媽告訴我在卷成漏斗形狀時要注意不能有縫,那樣就真成了漏斗了,米在放進去的時候也要按緊了這樣煮出來的米才結(jié)實。我小心翼翼的包著,終于我成功了,我特意將我包的粽子用繩子系好,這是我的勞動成果,我要留作紀念。
我很高興,我學會了包粽子,所以我忘不了今年的端午節(jié)。
16.六年級端午節(jié)日記 篇十六
今天是一年一次的端午節(jié),媽媽一大早就忙著插艾葉,煮蒜煮雞蛋,我問媽媽:“為什么要過端午節(jié)呀?”媽媽告訴我:“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因為詩人屈原五月初五跳進了汩羅江,人們?yōu)榱瞬蛔岕~兒吃屈原的身體,就把包好的糯米投進江里讓魚兒吃,所以就有了每年一次的端午節(jié)!
媽媽又去我們小區(qū)西邊的超市買了一些蜜棗和冰糖回來。我看媽媽把提前泡好的粽葉用水一片片的清洗干凈,然后把蜜棗都切成了四瓣,把蜜棗和提前泡好的花生還有糯米放在一個盆子里來回攪拌均勻。媽媽便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拿起一片粽葉,很輕快地疊成一個錐形,接著用勺子挖了一勺拌好的餡兒放在里面,然后又折疊了一下,用繩子扎起來,一個粽子便包好了。
我就對媽媽說:“媽媽,媽媽,我也和你一起包粽子吧!”我拿起一片粽葉,學著媽媽的樣子,把粽葉折疊在一起,然后也放進去了一勺拌好的糯米,又把粽葉折疊了一下,看著自己包的粽子和媽媽包的不一樣,就問:“媽媽,為什么我包的粽子和您包的不一樣呢?為什么我包的是扁扁的三角形呢?”媽媽說:“挺好看的呀!只是你的手把它捏的太狠了,所以成了三角形!本瓦@樣,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包了一個又一個。很快我和媽媽就把所有的.糯米都包完了。
然后媽媽拿起一口鍋,接了有三分之二的水,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開始煮,大概過了一個小時的時間,粽子煮好了,廚房里飄滿了粽子的香味。媽媽拿起一個粽子遞給我,我輕輕地剝開粽葉,開始享用自己的勞動果實,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美的。
這是我出生以來過得最有意義的端午節(jié)了,因為我吃的是自己親手包的粽子,我喜歡端午節(jié),喜歡濃濃的粽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