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大全(10篇)

時間:2024-06-27 16:49:00   來源:無憂考網(wǎng)     [字體: ]
【#少兒綜合素質(zhì)訓(xùn)練# #中國民間傳說故事大全(10篇)#】民間故事是中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和生動有趣的情節(jié),傳承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和道德觀念。以下是©無憂考網(wǎng)整理的中國民間傳說故事大全(10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中國民間傳說故事 篇一

  從前沒有傘,出門行路不便當(dāng),碰到毒太陽,曬得要死;碰到大雨,淋得像落湯雞。

  魯班師娘看了,心里難過,對魯班師說:“人人都說你手藝好,出門人日曬雨淋的,你不能想個法子嗎?”

  魯班師答應(yīng)想辦法,師徒們一合計,就在路上造起了歇腳亭,十里一個亭子。亭子造好了,請魯班師娘來看,魯班說:“這法子不錯吧,又遮太陽,又好躲雨。”

  魯班師娘看了搖搖頭:“歇歇腳是不錯,出門的人不能老登在亭子里不走!”

  本來,魯班師一團高興,聽這么一說,倒沒主意了。

  “你有好主意你去想,難不成要一步二個亭子嗎?”

  “一步一個亭子!”魯班師娘一聽,倒真有好主意了,她一點也不生氣:“好,我去試試看!

  魯班師娘又仔細(xì)看看亭子,回到家里,用竹子做骨架,扎成個小亭子樣子,再糊上油紙。這東西輕輕巧巧的,架子又是活的,要用就撐開來,不用就收起來,這就是傘,做好了,魯班師娘撐著傘走到魯班師面前:“你看。這不是一步一個亭子嗎!”

  魯班一看,又驚又喜,連說:“佩服,佩服!”

  人從此就有了傘了。傘的花樣多了,但撐開來,還是像個小小的亭子。

2.中國民間傳說故事 篇二

  一天大清早,斷橋下的湖面上冒起一股裊裊白煙,湖底鉆出一個穿著白閃閃輕紗衣衫的姑娘兒走上岸來。那姑娘真好看呀,就像一朵剛出水的白蓮花!原來白蛇有了千年修功能變化成人啦。她給自己取了個名字。叫做“白娘子”。

  這一天,天上王母娘娘過生日,眾神仙都趕去赴蟠桃會。赴會的神仙真多呀,把那很大很大的一座凌霄寶殿坐得滿滿的。這天,白娘子也上天去祝壽。她是頭一回來到這里,人生地不熟的,便自個兒悄悄地坐在最后邊的一個位子上。

  過一會兒,仙女們捧上許許多多紅艷艷的蟠桃來,大家開始喝壽酒,吃壽桃,王母娘娘也來招呼客人。她望望白娘子,左看看不認(rèn)識,右看看不認(rèn)識,就問老神仙南極仙翁說:“老仙翁,那個漂亮的姑娘兒是誰呀?”

  南極仙翁捋捋白花花的胡須,笑呵呵地望著呂洞賓說道:“這事情還該你來講講啦!”

  呂洞賓弄得好糊涂,他想來想去,總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南極仙翁見呂洞賓愣著呢,于是大笑一陣,便把他在西湖邊賣湯團的經(jīng)過一件一件講了出來,說得呂洞賓和眾神仙都哈哈大笑了。

  南極仙翁這番話,倒勾起了白娘子多年來的心事。她想,我在湖底修了五百年,從來都是冷清清的!眼看著西湖上面這樣美好的人間世界,真愛慕呵。卻因自己是條蛇,沒有法子和人們一道生活,如今吞了仙丸,能變化成人啦,就該到人間去走一遭呀!她還想起了那個吐湯團的小伢兒,也想帶便去見見他。

  等到蟠桃會散了,白娘子走到南天門,看見前面的南極仙翁,便追上去拉住他的大袖子問道:“老仙翁,老仙翁,告訴我,那個吐湯團的小伢兒在哪兒?我想去見見他!

  南極仙翁聽了,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說:“十八年之后的清明節(jié),你到西湖邊去找,見到有一個又最矮的人,那就是他!蹦蠘O仙翁講完話,就笑呵呵地踏著云朵走啦。

 

3.中國民間傳說故事 篇三

  傳說唐太宗李世民得天下之前,就是武有武功,文有文才。他武能揮舞松鞭,東征西殺;文能手握狼毫,應(yīng)用自如。什么叫松鞭?松鞭是一種馬鞭。

  古時候趕馬有用竹鞭、獸皮鞭的,但還沒有用松鞭的。據(jù)說用松鞭還是從唐太宗開始的。

  有一年,李世民在河北、山東一帶轉(zhuǎn)戰(zhàn),最后到了泰山腳下。他手上用的一根獸皮鞭已經(jīng)磨得不象樣子了。那時候,泰山的松樹多得出奇,黑壓壓,密層層,好大一片。李世民牽著馬,走進(jìn)了松樹林,這林子又深又黑,林子密的地方,上不見天,下不見地,伸手不見五指;稀的地方,也只能透進(jìn)一絲陽光,照亮一點影子。

  李世民走呀走的,走到一座小廟前,廟門上面有一塊豎匾,上寫“姜子牙廟”四個大字。李世民把馬拴好,剛想在廟前臺階上坐下來歇歇腳,就聽見廟后有“呼呼”的聲音,越來越響。李世民繞到廟后一看,只見一位老道士,手里拿著一把不知名的武器,前擋后推,左翻右滾,舞成一團,真是水潑不進(jìn),土灑不著。李世民不由得喊起好來。老道士聽到有人喊好,連忙收住武器,掉頭一望,見是一位將軍,打量一番后,就問:“您莫非就是李將軍嗎?”李世民非常驚訝,急忙問道:“不知真君怎么知道賤名的!

  老道士說:“前幾天就聽說您帶了兵馬就要來到泰山腳下,今天看見您這副打扮,一猜就中了!

  李世民聽了更加敬佩,就和道人交談起來。李世民問道:“我看真君學(xué)識過人,法力無邊,我東剿西殺,戎馬半生,不知何時才能平息戰(zhàn)亂,統(tǒng)一中華!崩系朗空f:“渾身豹子膽,文才武功奇,高山馳駿馬,雙腳有地基,我看是勝利在望啊!”

4.中國民間傳說故事 篇四

  古時候,在高山下面,在大海旁邊有一個村莊。村莊里有一個老漢,他有七個兒子。七個兒子長得又高又大,又粗又壯。老大叫大壯實,老二叫二刮風(fēng),老三叫三鐵漢,老四叫不怕熱,老五叫五高腿,老六叫六大腳,老七叫七大口。

  有一天,老漢對七個兒子說道:“咱們莊西是高山,咱們莊東是大海,出門太不方便了,你們把它搬遠(yuǎn)一點吧。”

  七個兒子答應(yīng)著出去了。過了一會,老漢走出去一看,海也望不到了,山也不見影啦,四周盡是一溜平川的坡地,黑油油的土不松也不緊,不濕也不于。

  老漢又對七個兒子說道:“這么樣的好地,哪能叫它閑著,你們把這上面種上些五谷雜糧吧!

  七個兒子答應(yīng)著,就動手耕種起來。

  過了些日子,那一溜平的坡地上,長滿了一眼望不到邊的好莊稼,快熟的麥子沉甸甸,溜腰高的谷子金閃閃。老漢和七個兒子都?xì)g喜得了不得。

  可是,誰知道,好事引了災(zāi)禍來。京里的皇帝也知道了這個好地方,就派大臣拿著圣旨,去那里坐催皇糧。

  老漢一聽發(fā)了怒,他不覺嘆了一口氣,對兒子說道:“孩子,咱們不用再打算過好日子了,皇帝的貪心是個填不滿的枯井呀!要是服從了他,那就要給他當(dāng)一輩子牛馬!

  七兄弟聽了老漢的話,自然是都很生氣,一齊說道:“爹,不用怕,我們弟兄七個進(jìn)京去和皇帝講理。”

  七兄弟還沒走到京城,把門的大將軍老遠(yuǎn)就望到他們了,嚇得連忙關(guān)緊城門,上上鐵杠,嘎喊地鎖上一把大鎖,爬到城門樓子上躲了起來。

  七兄弟到了城門跟前,老大大壯實喊道:“開門呀,我們弟兄七個是進(jìn)京來跟皇帝講理的!

  大將軍躲在城門樓子里,仰著臉哆哆嗦嗦他說道:“莊戶人怎么能跟皇帝講理!”

  大壯實一聽火了,伸手一推,只聽嘩啦啦的一聲,城門和城樓子一齊推倒了,塵土揚天,磚石亂滾,大將軍也砸死了。

  七兄弟又往里走,到了午朝門外,午朝門關(guān)得嚴(yán)絲合縫的。老二二刮風(fēng)說:“大哥,你先歇歇,我去叫門!彼崞鹕ぷ哟舐暤睾暗溃

  “開門呀,我們弟兄七個要進(jìn)去跟皇帝講理!”

  二刮風(fēng)叫了好幾聲也沒人答應(yīng),不覺一陣生氣,一口氣噴出來,真好似刮起大風(fēng),午朝門和門兩旁那盤龍的石柱連搖晃也沒搖晃一下子就吹倒了。

  滿朝的文官武將都嚇慌了,誰也不敢出頭阻擋。弟兄七個到了金鑾殿前,老三三鐵漢說道:“二哥,你先歇一會,我去跟皇帝講理!”

  三鐵漢向前一走,皇帝早嚇得臉皮干黃,慌忙說道:“莊戶人怎能和我皇帝講理,快些推出去斬首!”

  三鐵漢聽了,笑了一聲說:“先給你個胳膊試試看!”

  他把胳膊朝一個武將伸去,正碰在他那把明晃晃的刀刃上,只聽“砰”的一聲,火星亂冒,刀就四分五裂地碎了。

  皇帝嚇得從龍座上滾了下來,好幾個大臣好容易才把他架回了后宮。

  皇帝見殺不了七兄弟,就連聲地吩咐點火去燒。

5.中國民間傳說故事 篇五

  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著的孩子的頭,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接著頭疼發(fā)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著燈坐著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著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著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陣陰風(fēng)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迸發(fā)道道閃光,嚇得“祟”逃跑了。

  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后大家學(xué)著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

6.中國民間傳說故事 篇六

  定州北門街有個八角井,它是定州八景之一。關(guān)于井的來歷,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

  古時候,定州城方圓幾十里都是汪洋一片的大湖,湖水混濁發(fā)黑,連魚都沒有。一天,東海龍王來到這里,龍顏大怒說:“這里上有清風(fēng),下有明月,藏風(fēng)聚氣,可是個人杰地靈的風(fēng)水寶地,怎么會變成大水一片呢?”龍王立即吩咐道:“查個清楚,是哪個水怪盤踞此地?”查的結(jié)果是黑龍小妖在橫行霸道,強行督戰(zhàn),還淹死了上千個黎民百姓。龍王聽后,把腳一跺,下令道:“捉拿黑妖,就地問罪,將此地變成人杰地靈,物化天寶的好地方!

  說話之間,捉到了黑龍小妖,用粗粗的鐵鏈子鎖著,使它動彈不了,并派西山靈芝仙子看押。就在這一夜,在龍王爺踩腳的地方,四周出現(xiàn)了城墻,環(huán)繞城墻還有清涼的河水,城墻上長滿花草,紅的綠的鮮艷奪目,周圍百姓的高興勁就甭說了。當(dāng)時百姓唱出了這樣的歌謠:“花城環(huán)四壁,清水彎彎轉(zhuǎn),鶴啼松頭月,金銀福壽天!备柚{唱的起勁時,不知誰喊了一句:“看吶,這兒出了八角井了!”人們聞聽一下子涌了過去,是真的,通往東海的地眼變成了八角井,磚砌得整齊平滑,井深無底,井口大如磨盤。水面橫著一條鐵鏈子,是龍王把黑龍小妖鎖在了井底,永遠(yuǎn)不讓它危害定州百姓,并派西山靈芝仙子在井內(nèi)常年看管,東海龍王在地上還為仙子造了廟堂,塑了金身。

  從此,定州城從來沒有遭到水澇災(zāi)害,年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

7.中國民間傳說故事 篇七

  秦朝時候,有個善良美麗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務(wù),突然發(fā)現(xiàn)葡萄架下藏了一個人,嚇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見那個人連連擺手,懇求道:“別喊別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來逃難的。”原來這時秦始皇為了造長城,正到處抓人做勞工,已經(jīng)餓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來,見他知書達(dá)理,眉清目秀,對他產(chǎn)生了愛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歡上了孟姜女。他倆兒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準(zhǔn)備結(jié)為夫妻。

  成親那天,孟家張燈結(jié)彩,賓客滿堂,一派喜氣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漸漸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聽見雞飛狗叫,隨后闖進(jìn)來一隊惡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說,用鐵鏈一鎖,硬把范喜良抓到長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變成了一場空,孟姜女悲憤交加,日夜思念著丈夫。她想:我與其坐在家里干著急,還不如自己到長城去找他。對!就這么辦!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裝,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經(jīng)歷了多少風(fēng)霜雨雪,跋涉過多少險山惡水,孟姜女沒有喊過一聲苦,沒有掉過一滴淚,終于,憑著頑強的毅力,憑著對丈夫深深的愛,她到達(dá)了長城。這時的長城已經(jīng)是由一個個工地組成的一道很長很長的城墻了,孟姜女一個工地一個工地地找過來,卻始終不見丈夫的蹤影。最后,她鼓起勇氣,向一隊正要上工的民工詢問:“你們這兒有個范喜良嗎?”民工說:“有這么個人,新來的!泵辖宦,甭提多開心了!她連忙再問:“他在哪兒呢?”民工說:“已經(jīng)死了,尸首都已經(jīng)填了城腳了!”

  猛地聽到這個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靂一般,孟姜女只覺眼前一黑,一陣心酸,大哭起來。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連天地都感動了。天越來越陰沉,風(fēng)越來越猛烈,只聽“嘩啦”一聲,一段長城被哭倒了,露出來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淚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臉上。她終于見到了自己心愛的丈夫,但他卻再也看不到她了,因為他已經(jīng)被秦始皇害死了。

8.中國民間傳說故事 篇八

  牛郎只有一頭老牛、一張犁,他每天剛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后還要自己做飯洗衣,日子過得十分辛苦。誰料有一天,奇跡發(fā)生了!牛郎干完活回到家,一進(jìn)家門,就看見屋子里被打掃得干干凈凈,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還擺著熱騰騰、香噴噴的飯菜。牛郎吃驚得瞪大了眼睛,心想:這是怎么回事?神仙下凡了嗎?不管了,先吃飯吧。

  此后,一連幾天,天天如此,牛郎耐不住性子了,他一定要弄個水落石出。這天,牛郎象往常一樣,一大早就出了門,其實,他走了幾步就轉(zhuǎn)身回來了,沒進(jìn)家門,而是找了個隱蔽的地方躲了起來,偷偷地觀察著。果然,沒過多久,來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一進(jìn)門就忙著收拾屋子、做飯,甭提多勤勞了!牛郎實在忍不住了,站了出來道:“姑娘,請問你為什么要來幫我做家務(wù)呢?”那姑娘吃了一驚,臉紅了,小聲說道:“我叫織女,看你日子過得辛苦,就來幫幫你!迸@陕牭眯幕ㄅ,趕忙接著說:“那你就留下來吧,我們同甘共苦,一起用雙手建設(shè)幸福的生活!”織女紅著臉點了點頭,他們就此結(jié)為夫妻,男耕女織,生活得很美滿。

  過了幾年,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過得開心極了。一天,突然間天空烏云密布,狂風(fēng)大作,雷電交加,織女不見了,兩個孩子哭個不停,牛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正著急時,烏云又突然全散了,天氣又變得風(fēng)和日麗,織女也回到了家中,但她的臉上卻滿是愁云。只見她輕輕地拉住牛郎,又把兩個孩子攬入懷中,說道:“其實我不是凡人,而是王母娘娘的外孫女,現(xiàn)在,天宮來人要把我接回去了,你們自己多多保重!”說罷,淚如雨下,騰云而去。

  牛郎摟著兩個年幼的孩子,欲哭無淚,呆呆地站了半天。不行,我不能讓妻子就這樣離我而去,我不能讓孩子就這樣失去母親,我要去找她,我一定要把織女找回來!這時,那頭老牛突然開口了:“別難過!你把我殺了,把我的皮披上,再編兩個籮筐裝著兩個孩子,就可以上天宮去找織女了!迸@烧f什么也不愿意這樣對待這個陪伴了自己數(shù)十年的伙伴,但拗不過它,又沒有別的辦法,只得忍著痛、含著淚照它的話去做了。

  到了天宮,王母娘娘不愿認(rèn)牛郎這個人間的外孫女婿,不讓織女出來見他,而是找來七個蒙著面、高矮胖瘦一模一樣的女子,對牛郎說:“你認(rèn)吧,認(rèn)對了就讓你們見面。”牛郎一看傻了眼,懷中兩個孩子卻歡蹦亂跳地奔向自己的媽媽,原來,母子之間的血親是什么也無法阻隔的!

  王母娘娘沒辦法了,但她還是不甘心織女再回到人間,于是就下令把織女帶走。牛郎急了,牽著兩個孩子趕緊追上去。他們跑著跑著,累了也不肯停歇,跌倒了再爬起來,眼看著就快追上了,王母娘娘情急之下拔出頭上的金簪一劃,在他們中間劃出了一道寬寬的銀河。從此,牛郎和織女只能站在銀河的兩端,遙遙相望。而到了每年農(nóng)歷的七月初七,回有成千上萬的喜鵲飛來,在銀河上架起一座長長的鵲橋,讓牛郎織女一家再次團聚。

9.中國民間傳說故事 篇九

  從前有個姓祝的地主,人稱祝員外,他的女兒祝英臺不僅美麗大方,而且非常的聰明好學(xué)。但由于古時候女子不能進(jìn)學(xué)堂讀書,祝英臺只好日日倚在窗欄上,望著大街上身背著書箱來來往往的讀書人,心里羨慕極了!難道女子只能在家里繡花嗎?為什么我不能去上學(xué)?她突然反問自己:對啊!我為什么就不能上學(xué)呢?

  想到這兒,祝英臺趕緊回到房間,鼓起勇氣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讀書。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樣子,一定不讓別人認(rèn)出來,你們就答應(yīng)我吧!”祝員外夫婦開始不同意,但經(jīng)不住英臺撒嬌哀求,只好答應(yīng)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剛蒙蒙亮,祝英臺就和丫鬟扮成男裝,辭別父母,帶著書箱,興高采烈地出發(fā)去杭州了。

  到了學(xué)堂的第一天,祝英臺遇見了一個叫梁山伯的男同學(xué),學(xué)問出眾,人品也十分優(yōu)秀。她想: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會學(xué)到很多東西,也一定會很開心的。而梁山伯也覺得與她很投緣,有一種一見如故的感覺。于是,他們常常一起詩呀文呀談得情投意合,冷呀熱呀相互關(guān)心體貼,促膝并肩,兩小無猜。后來,兩人結(jié)拜為兄弟,更是時時刻刻,形影不離。

  春去秋來,一晃三年過去了,學(xué)年期滿,該是打點行裝、拜別老師、返回家鄉(xiāng)的時候了。同窗共燭整三載,祝英臺已經(jīng)深深愛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雖不知祝英臺是女生,但也對她十分傾慕。他倆戀戀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后,都日夜思念著對方。幾個月后,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訪,結(jié)果令他又驚又喜。原來這時,他見到的祝英臺,已不再是那個清秀的小書生,而是一位年輕美貌的大姑娘。再見的那一刻,他們都明白了彼此之間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后,梁山伯請人到祝家去求親。可祝員外哪會看得上這窮書生呢,他早已把女兒許配給了有錢人家的少爺馬公子。梁山伯頓覺萬念俱灰,一病不起,沒多久就死去了。

  聽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與父母抗?fàn)幰苑磳Πk婚姻的祝英臺反而突然變得異常鎮(zhèn)靜。她套上紅衣紅裙,走進(jìn)了迎親的花轎。迎親的隊伍一路敲鑼打鼓,好不熱鬧!路過梁山伯的墳前時,忽然間飛沙走石,花轎不得不停了下來。只見祝英臺走出轎來,脫去紅裝,一身素服,緩緩地走到墳前,跪下來放聲大哭,霎時間風(fēng)雨飄搖,雷聲大作,“轟”的一聲,墳?zāi)沽验_了,祝英臺似乎又見到了她的梁兄那溫柔的面龐,她微笑著縱身跳了進(jìn)去。接著又是一聲巨響,墳?zāi)购仙狭。這時風(fēng)消云散,雨過天晴,各種野花在風(fēng)中輕柔地?fù)u曳,一對美麗的蝴蝶從墳頭飛出來,在陽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10.中國民間傳說故事 篇十

  從前山里住著一戶人家。母親為人糯弱,兒子大舜,脾性暴躁,年近四十,還未婚配。母子相依度日。

  大舜耕田,母親送飯,都要遭到兒子的打罵,不是怪她送早了,就是怪她送遲了。每次送飯,他的母親都提心吊膽。一天,大舜在一塊大田里犁田,突然犁犁出了一個耗子窩,窩里有七八個嬌嫩的小耗子,閉著眼睛,在犁亂了的大草窩里滾來滾去。大舜看著這群嫩耗子,不但不傷害它們,反而起了憐惜之心,于是停著牛,擱住犁,坐在田坎上吸起煙來,看著那群耗子。一會兒來了兩個大耗子,一只把嫩耗子卷成一砣,另一只咬住這只大耗子的尾巴,艱難地把一砣耗子拖走了。大舜看得呆了,心想,耗子這樣渺小的動物,是這樣有感情,這樣心疼自己的兒女,母親把我拉扯大,花了多少心血。∧赣H送飯或早或遲,都要遭到我打罵,我連耗子都不如!他越想越傷心,竟流出淚水來。他想,我現(xiàn)在知錯就改,也不枉披了張人/皮。

  不多時,母親送飯來了,他忙停住牛,面帶笑容老遠(yuǎn)地去接,他倉促中,沒有放下打牛的條子:哪知母親被兒子打怕了,看見兒子拿著條子老遠(yuǎn)向自己走來,嚇得回頭就跑,大舜怕母親跌倒,就大聲喊著,快步追去要扶住母親。母親看見兒子吼著追來,更是慌張,一失腳滾在巖下喪了命。大舜見慈母已死,悲痛已極,撲在母親身上,放聲大哭。

  他安埋了母親,為了表達(dá)自己對母親的追悔,他請了個技藝精湛的雕匠,雕了母親的像。每天出工收工,都背著“母親”;吃飯時,先舀一碗獻(xiàn)給“母親”,以示孝敬。

  撻谷季節(jié),大舜忙著收割,就把“母親”背起放在曬谷場上,手里拿著扒扒,頭上戴著草帽,就象母親生前看谷吆鳥的樣子。一天,忽然天上起滿了烏云,霎時雷打得遍震,緊接著就是傾盆大雨。大舜正在忙活路,見天色驟變,急忙跑到曬壩。先搶谷子,還是先背“母親”?他想,沒有母親就沒有我,哪有先搶谷子的道理!他背起“母親”就往家跑。當(dāng)他把“母親,安放在家里又來搶谷子時,一會兒天就晴了。太陽把剛才打濕的谷子重新曬干了,原來是雷公菩薩來試大舜的心。雷公菩薩親見大舜先搶“母親”,感到他真有孝心,所以沒有打他。大舜死后,人們傳頌著大舜耕田的事跡,都說大舜知錯能改,仍然算是個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