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春節(jié)#】我們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每個地區(qū)都有不同的過春節(jié)的風俗,同學們家鄉(xiāng)過春節(jié)都有些什么特別的風俗呢。以下是由©無憂考網(wǎng)為大家整理的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春節(jié),歡迎大家閱讀。
1.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春節(jié) 篇一
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大型傳統(tǒng)節(jié)日,在節(jié)日里人們除舊歲,迎新春。其中還有一項流傳千年的活動一一包餃子。
傳說在古代,正值嚴冬時節(jié),天氣異常寒冷。良醫(yī)張仲景在街上看見行人耳生凍瘡。張仲景思索良久,將面包以豬肉、祛寒中藥以及青菜,下鍋煮熟后分與眾人食用,治療凍耳效果甚好。這便是餃子的起源。
今日便是除夕,一家人當然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我們的分工早已明確:媽媽和面,爸爸拌餡,我包餃子。
媽媽在瓷盆中加入許多面,邊加水邊攪拌,不一會兒就成了許多面疙瘩,而這些面疙瘩隨著水的一點點繼續(xù)加入,就像被施了魔法似的漸漸變成了一個大面團。
接下來該爸爸登場了,他拿出一塊五花肉放在案板上,雙手握雙刀,快速地在案板上剁來剁去,“咚咚咚”的聲音像跳躍的音符,不到一刻鐘的時間,整塊的五花肉就成了細碎的肉沫。接下來加入跺碎的粉條、韭菜與調(diào)味醬料,混合后朝一個方向攪拌,餃子餡的那個香味就飄滿了整個廚房。我聞到之后,口水都流了三尺長了!
下面就該我大展身手了。我嫻熟地拿起一張搟好的餃子皮,挖起一匙餃子餡填在餃子皮中間,對折、捏褶、壓實,一個漂亮的餃子就誕生了。
餃子下鍋了,一個個餃子在鍋里浮動、翻滾,一會兒就煮熟了。它們一個個鼓著圓圓的肚皮,像是在向我們炫耀:“看我圓鼓鼓的不但漂亮還好吃呢!”我們一家人圍坐在-起,話著家常,品著餃子,別提多香了。
春節(jié)還有許許多多精彩熱鬧的事情,不管是哪一種都值得我們?nèi)セ匚丁?/p>
2.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春節(jié) 篇二
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家鄉(xiāng)的風俗吧。
除夕,是我們家一年來最忙碌的一天。爺爺早上六點半就起床殺雞、殺鴨、煮粥、做飯。八點的時候爺爺帶領我們?nèi)ゼ雷,一路上可以清晰地聽到各家各戶傳來的鞭炮聲。到了目的地,爺爺還教我們用金色和銀色的錫箔紙折出“銀幣”獻祭給祖宗。接著將飯菜放到指定的桌子上,爸爸把鞭炮放到架子上準備開始點炮。因為下了毛毛雨,所以點了好幾次才點著,放完鞭炮我們就回家準備年夜飯。
一回到家,濃郁的香味撲鼻而來啊,是我最喜歡的“蓋籺”,太棒了!我高興得手舞足蹈。大伯跟我們說,“蓋籺”也叫“水籺”,“蓋籺”是我們客家人的稱法,其他地方叫“水籺”!盎t”是一個造字,由“米”和“乞”字組成,指米麥的碎屑!吧w”字顧名思義,就是用來蓋住東西的物品,即用竹篾和篾骨編織成的竹器。將米麥的碎屑放到竹器里,再往里面加入木耳,蝦蟲,豬肉,蒜米等食材,最后上鍋蒸。“蓋籺”也是我們家鄉(xiāng)團圓飯中重要的一道美食。
晚上弟弟問爺爺:“過年為什么要吃團圓飯呢?”爺爺說:“團圓飯又稱年夜飯,源于古代年終祭祀儀式,拜祭神靈與祖先后,一家人團圓聚餐。過去日子艱苦,人們平時都是省吃儉用,只有到過年,才把家里的東西拿出來享用。年夜飯是年尾最豐盛最重要的一餐,一家人相聚在一起才能團團圓圓啊。”
晚飯過后,我仰望夜空,明月依舊,我不禁想,不知此時此刻,天下的游子是否也能夠和親人們團聚在一起,在歡聲笑語中度過新的一年呢?
3.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春節(jié) 篇三
我的家鄉(xiāng)是南昌,我們這里隆重的節(jié)日是春節(jié)。在春節(jié)之時,我最喜歡的還是臘月二十三的祭灶王。
臘月二十三俗稱“過小年”。下午四點起,村里上下就響起了鞭炮聲。奶奶端著糖瓜、甜燒餅擺上灶臺,擎了一柱香插在灶王的供臺上,我問奶奶這灶王是做什么的?奶奶不輕不重地拍了一下我的嘴,說:“不能這樣說!在今天呀,灶王會到天上去向玉帝報告我們家里的好壞事,因為灶王家有18口人,而且就愛吃甜的,特別是麥芽糖,所以要準備那些供品。一會還要用紅紙寫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灶王吃了糖,被糖粘住了嘴,就不會向玉皇大帝報告壞事了!
到了晚上吃飯以后,點了火,還把灶王的紙像燒成了灰。
隨著我們家的鞭炮響起,村里的人們也都放起了鞭炮,恭送灶王上天,不聽話的孩子還下拜了呢!看著滿天的花海,我們小孩子也十分開心。
晚上,四面烏黑,我們幾個小孩也偷偷地起了夜,輕手輕腳地跑到了灶前。兩邊的紅蠟燭燒得已經(jīng)很短了;鸸饧t紅的、亮亮的,照得臺上的糖果越發(fā)誘人,我趕緊抱了一大堆,輕手輕腳回房,吃得粘手粘腳,嘴巴都要張不開了,嘴里甜甜的,把手上的糖一股腦擦在被子上,才心滿意足地去睡覺。
4.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春節(jié) 篇四
說起過年,城里和鄉(xiāng)下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在鄉(xiāng)下過年還別有一番情趣呢!
我的家鄉(xiāng)在甘肅一個小縣城。今年我跟隨爸爸媽媽回家鄉(xiāng)過年,親自目睹并感受了這里過年的風俗習慣。
正月初一早上,我還在夢鄉(xiāng)里,就聽見爸爸催我起床,說要“出行了”!我迷迷糊糊起來,揉了揉眼睛,就跟著大人們出門了。這時太陽剛剛升起,全村男女老少,趕著羊群騎著毛驢,拿著香、黃紙、饅頭、酒、肉、鞭炮等,來到村子最東面一片寬闊地,面向東方,燃起一堆大火,家家戶戶挨個上香、祭酒、放炮和燒黃紙。這時,村上德高望重的老人會講話:“愿今年我們?nèi)迦说娜兆蛹t紅火火,風調(diào)雨順,秋后收成滿倉,牛羊肥壯,諸事大吉大利,出行平安”。老人講完話后,大家磕頭作揖,人們給驢頭羊頭系上紅布條,興高采烈地回家了,半路上還要撿一塊大圓石頭,用黃紙包住,嘴里說著:“今年發(fā)財了,我撿了一個大寶”!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出行”風俗,從爺爺輩到父輩,年年如此。從“出行”這天起,老人小孩才可以挨家挨戶地串門拜年走親戚。
我喜歡回老家過年,因位家鄉(xiāng)的風俗總能給我?guī)順啡,讓我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和鄉(xiāng)情。
5.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春節(jié) 篇五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不知何時,家家戶戶掛上了大紅燈籠,貼上了嶄新的對聯(lián),隨著爆竹的聲響,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原來,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又到了……
春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的習俗,是闔家團圓的日子,所以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就開始準備過年。二十三日也是奶奶祭灶的日子,奶奶常說二十三祭灶關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快過年啰。這就是我最喜歡春節(jié)的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春節(jié)放長假,我們小孩子還可以收到壓歲錢。
春節(jié)前后,爸爸媽媽提著禮品去給親戚拜年,我最樂意給我干爹拜年,因為他給的壓歲錢最多。
在三十晚上,隨著幾聲響徹云霄的禮炮,新年的鐘聲已經(jīng)敲響,大家都歡呼起來,小孩兒們結群結隊地跑著邊跑邊放鞭炮,場面十分歡快。傍晚一陣喧囂后,人群也就漸漸散去了。
雖然除夕的美好時光只有一天,但那美好的回憶卻是我們難以忘記的,一家人相聚,晚輩給長輩們拜年,送上問候,送上祝福,長輩給晚輩送出祝福和關懷,親戚朋友間相互祝福相互問候,充分體現(xiàn)了我們中國人的親情與友善。
6.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春節(jié) 篇六
“恭喜你發(fā)財,恭喜你精彩,不好的請走開,的請過來,禮多人不怪……”這首歌一響起,春節(jié)就到了。一說到春節(jié),誰都會想到和家人團聚吧。而這,就是春節(jié)。
每當春節(jié)即將到來時,大街小巷都是車水龍馬。超市里,服裝店,小賣部里,都擠滿了人。人們都趕著買新衣服和準備零食,等著過年時親朋好友來串門。
等這些忙完,最忙的時候到了——除夕夜。這一個晚上,每家每戶都要和家人團聚,吃團圓飯。吃完團圓飯,大家都一起坐在電視前一起看春晚。年紀小的孩子吃完飯后就由一兩位年紀稍大的孩子帶著他們?nèi)シ艧熁。煙花被點燃,看著一朵朵燦爛美麗的煙花飛上天空,像花朵一樣在漆黑的夜空中綻放,再點燃一串鞭炮,這“噼里啪啦”的聲音像是它們對新年的祝賀。
第二天,親朋好友都要到家中串串門。大人們一大早就在廚房中忙碌,小孩子盡量在旁邊幫忙。等到中午,大人們都在桌上聊天喝酒,小孩子們就在旁邊打鬧,歡聲笑語連接不斷。
歡聲笑語,熱鬧非凡,這就是春節(jié)。
7.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春節(jié) 篇七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雖然我們的大中華地大物博,風俗千千萬,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她——春節(jié),一個千家萬戶團圓的好節(jié)日,她是我們家鄉(xiāng)最傳統(tǒng)的風俗,更是我們?nèi)f千炎黃子孫傳承的好節(jié)日。
春節(jié),每年大年初一,家家戶戶都歡歡喜喜貼春聯(lián),轟轟烈烈放鞭炮,高高興興吃年夜飯。
傳說,每年大年初一,山中有一只怪獸,叫做“年”,會從山上下來到村莊里吃牲畜,不僅如此,連人也不放過。所以人們都躲在家里不敢出來。許多勇敢的人去和年斗爭,但都一去不復返了。有一次,一個人躲在家里用竹子烤火,突然竹子爆裂,發(fā)出巨響,驚動了外面的年。人們見狀紛紛點燃竹子,最終成功把它嚇跑了。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年獸害怕聲響,每到大年初一便點燃爆竹,從此再也沒有收到過年的攻擊。這一天,人們歡聚于一堂,放鞭炮,貼春聯(lián),人們稱之為過年,又叫過春節(jié)。
除夕,春節(jié)前的一天,大人們貼春聯(lián),上燈籠。他們買來對聯(lián),貼在家門口,婦女們在家里打掃衛(wèi)生,把一年的塵埃都掃去,孩子們則幫大人們做助手……這一天,大家都忙完了,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在外辛苦工作的爸爸媽媽回來了,在外求學的孩子們回來了,還有些一年不見的親人們都回來了,只為在這一天吃上一頓團圓飯,盡訴一年對家人的相思。這個晚上,看春晚也成了必不可少的節(jié)目,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時而大笑,時而感動……
星星跟著月亮走了,終于迎來了我們最期盼的日子,春節(jié)這天早晨,孩子們紛紛向大人們拜年,說一些吉祥的話,大人們便拿出壓歲錢給孩子們,孩子們欣喜若狂,這天,鞭炮聲不斷,好不熱鬧。中午,家家戶戶都聚在一起吃飯,說說笑笑,把一年的成績和收獲都分享給大家。下午,老人們聚在一起打牌,大人們則陪同孩子們玩!
春節(jié)是最熱鬧的,也是最令人開心的一個節(jié)日。年雖然只是一個傳說,卻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無限的溫暖,無限的期盼,無限的夢想。
8.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春節(jié) 篇八
快要過年時,家家戶戶都忙得熱火朝天,買菜、燒飯、貼春聯(lián)、掛燈籠……空氣中都彌漫著濃濃的年味兒。
我的家鄉(xiāng)有個風俗,一過年,每家每戶都要炸魚丸,弄得滿屋子魚香。這不,我媽正在廚房炸魚丸呢!
剛進廚房,就見媽媽手握一把锃亮的菜刀,正在給一條大草魚剔骨。剔完過后,就開始備餡料了。媽媽把嫩滑滑的魚肉倒入一口大盆,然后再往盆里摻點豬肉、豆腐和紅薯淀粉,媽媽說這樣魚丸更有嚼勁,味道更別具風味。接著把大盆放在一旁,來準備調(diào)料。把大蒜和生姜榨成汁,倒入大盆。然后陸續(xù)加入鹽,醬油,生抽,老抽等來調(diào)味。
備好餡料、調(diào)料,接下來要攪拌了。攪拌要有儀式感,媽媽帶上白手套,拿出攪拌機,裝上,一合,關緊,按下按鈕,不一會兒就就好了。
到了最最最重要的步驟了——炸魚丸!只見媽媽手里握著一團肉,輕輕一捏,拳眼里便冒出了一個粉嘟嘟,圓滾滾的小肉球,再把勺子沾下水,一挖,一個可愛的小魚丸就做成啦!把它小心翼翼地放進已經(jīng)熱好的油鍋里,不一會兒,便“吱吱吱”響了。媽媽的手法很嫻熟,吃塊兒餅干的功夫,油鍋里就已經(jīng)裝滿了小魚丸兒了。
媽媽拿出一個鐵漏勺不停地翻動著魚丸,不一會兒,那一個個小魚丸就爭先恐后地浮上油面,好奇地看看外面的世界。
“出鍋啦!出鍋啦!”我開心地叫著。你瞧它們,油光發(fā)亮,金燦燦的,活像一個個小金球,咬上一口,外面的殼脆脆的,里面的肉嫩嫩的,香氣撲鼻,美味極了。
媽媽炸了一鍋又一鍋,足足裝滿了兩大竹籃呢!香氣從油鍋里溢出來,滿屋子油香,饞得我口水都流下來了。
這魚丸可以燒湯,也可以燙火鍋吃,咋吃都美味!過年了,請你到我家吃香噴噴的小魚丸!
9.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春節(jié) 篇九
我的家鄉(xiāng)在長江以北,這兒有許多習俗。下面我就給大家說說家鄉(xiāng)過年的習俗吧。我們這兒過春節(jié),大概進入臘月就開始了。
在臘月初八這天,家家要熬臘八粥。臘月二十三二十四,這兩天是祭灶的日子。天一黑,鞭炮就接連響了起來。因此我們這兒有“君祭三,賊祭六!钡恼f法。祭灶時,通常家里要徹底大掃除一次,接著就要儲備過年的物品了。大年三十真熱鬧。家家做年菜,人人穿新衣。
不少人家早早貼上了春聯(lián),說這樣就沒有人來要賬了。這一晚,家家燈火通宵達旦,鞭炮鳴聲不絕于耳。小孩給長輩磕頭為的就是裝滿自己的腰包。這一夜還要守歲,要熬到夜里十二點。我是熬不到時間,看著電視就睡著了。正月初一,人們攜著大包小包,去親戚朋友家拜年。
進入正月,不少地方陸續(xù)舉行廟會。廟會上,小販們擺攤賣飲料、食品、各種玩具等等。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都來趕廟會,很是熱鬧。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處處張燈結彩,家家掛起燈籠。晚上吃過元宵,孩子們?nèi)挤疟夼,和家人一起放許愿燈,讓它帶著自己美好的愿望高飛。過了十五,年就過去了。
孩子們開始上學,大人們照常做事。而我又想著下一個年了。
10.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450字六年級春節(jié) 篇十
我的家鄉(xiāng)在民勤,每到舂節(jié),家里就顯得格外忙碌而熱鬧。
大年三十那天,是全家人最忙碌的一天。因為從早晨起來,全家大小都在忙著做包餃子的準備。最忙的要數(shù)大媽、媽媽和奶奶了。她們一個在忙著做餃子餡,一個在忙著和面,一個在準備盛餃子的家具。只要她們?nèi)齻準備就緒,其他人才可以大顯身手。
一切準備就緒,奶奶一聲令下“包餃子了”全家男女老少圍坐在大圓桌周圍。開始動手包餃子了。就連我這個小不點也忙的不亦樂乎。因為我是大家的運輸兵,媽媽趕的每一個餃子皮都要經(jīng)過我的手才能到達圓桌。所以我是不可缺少的一員。大家都夸我是他們的好幫手。我聽了心里美滋滋的。干的更賣力了。
下午,先貼對聯(lián),后吃年夜飯。可奇怪了。餃子、拉面、哨子面下在一個鍋里,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這就叫“金繩釣x寶”。意思是來年人人心想事成。
到了晚上,大人小孩都在放鞭炮。我興了。
等到新年的鐘聲一響,全家人就要放開肚皮大吃一頓,那叫“裝蒼”。然后大人們開始娛樂,小孩子去睡覺,大人們晚上都不得休息。還沒等天亮,又把我們叫醒,說是要去跳天盆。沒人口袋裝一個饅頭,然后再門口燒一堆很旺的火,再從上面跳過來跳過去,還要放炮。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以后的日子也很平淡了,我們主要以放炮取樂。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可真有意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