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一端午節(jié)優(yōu)秀日記600字 篇一
今天是端午節(jié),昨天還是大晴天,但今天卻下起了毛毛雨。雖然過端午節(jié)的話,毛毛雨的天氣也不錯,可以在家里安靜地祭奠屈原,吃粽子、掛菖蒲。但每年的端午節(jié)也是我們這里要賽龍舟的日子,下雨天總歸有風險。不過,還好雨不大,只是毛毛雨,影響不大。因為下雨,往年一大清早就會去賽龍舟現場去等著看比賽的我們一家,改變了往年端午節(jié)的習慣,將現場看的比賽安排在了家里看電視直播,這樣也方便了媽媽在廚房里煮出最新鮮的粽子,以供我們一家過端午節(jié)享用。媽媽在廚房里忙活了一會兒后,忽然端了一桶粽葉和一盆糯米出來,她問我:“要不要學著包粽子呢?”從來都只是吃粽子的我,因為在電視上看龍舟賽直播沒有在現場看有意思,聽到媽媽的召喚,趕緊應聲,“好!”洗了手來陪媽媽包粽子。
媽媽從泡在水桶里的粽葉拿了兩片出來,又舀了一勺已經和勻了的糯米,在我的面前包了起來。只見媽媽動作極慢地把粽葉將糯米一層層地裹好,又示意我拿一根她已經剪好了的小細繩將裹好了糯米的粽葉裹成粽子的形狀。這一系列動作,媽媽做得非常的慢,可是當我學著媽媽的模樣,將粽葉和糯米放在一起操作時,我這才曉得包粽子的難了。
媽媽看著我不會包,笑了笑,又用極慢的速度讓我看著她做。她沒做一遍,我也學會一點點,但真正要將我包的粽子拿出來示人,媽媽還是忍不住笑了。媽媽告訴我,她小時候在外公那里學著包粽子,也學了很久很久,包粽子是一個巧手活,等包得時間長了,也就會了。
今天因為下雨沒有去現場看龍舟賽,卻在家里跟著媽媽學會了一點點如何包粽子,無論如何,這也是一種收獲吧!
2.初一端午節(jié)優(yōu)秀日記600字 篇二
今天是一年一次的端午節(jié),媽媽一大早就忙著插艾葉,煮蒜煮雞蛋,我問媽媽:“為什么要過端午節(jié)呀?”媽媽告訴我:“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因為詩人屈原五月初五跳進了汩羅江,人們?yōu)榱瞬蛔岕~兒吃屈原的身體,就把包好的糯米投進江里讓魚兒吃,所以就有了每年一次的端午節(jié)!媽媽又去我們小區(qū)西邊的超市買了一些蜜棗和冰糖回來。我看媽媽把提前泡好的粽葉用水一片片的清洗干凈,然后把蜜棗都切成了四瓣,把蜜棗和提前泡好的花生還有糯米放在一個盆子里來回攪拌均勻。媽媽便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拿起一片粽葉,很輕快地疊成一個錐形,接著用勺子挖了一勺拌好的餡兒放在里面,然后又折疊了一下,用繩子扎起來,一個粽子便包好了。
我就對媽媽說:“媽媽,媽媽,我也和你一起包粽子吧!”我拿起一片粽葉,學著媽媽的樣子,把粽葉折疊在一起,然后也放進去了一勺拌好的糯米,又把粽葉折疊了一下,看著自己包的粽子和媽媽包的不一樣,就問:“媽媽,為什么我包的粽子和您包的不一樣呢?為什么我包的是扁扁的三角形呢?”媽媽說:“挺好看的呀!只是你的手把它捏的太狠了,所以成了三角形。”就這樣,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包了一個又一個。很快我和媽媽就把所有的糯米都包完了。
然后媽媽拿起一口鍋,接了有三分之二的水,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開始煮,大概過了一個小時的時間,粽子煮好了,廚房里飄滿了粽子的香味。媽媽拿起一個粽子遞給我,我輕輕地剝開粽葉,開始享用自己的勞動果實,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美的。
這是我出生以來過得最有意義的端午節(jié)了,因為我吃的是自己親手包的粽子,我喜歡端午節(jié),喜歡濃濃的粽香味!
3.初一端午節(jié)優(yōu)秀日記600字 篇三
“話說屈原走到汨羅河悲痛欲絕,一頭跳進了江里……”這是大家都熟悉的屈原投江的故事,而這也是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來由,我們家一般都是吃買來的粽子,端午節(jié)前天我迫不及待地問媽媽:“今年買什么餡兒的粽子?”媽媽神神秘秘地說:”今年我們自己動手包粽子。”我一臉的懷疑,媽媽會嗎?媽媽說,干什么都有第一次嘛。我也滿心期待著。我們來到了超市里購買了粽子葉糯米和蜜棗等等,我一回家就迫不及待的把棕葉泡上,洗干凈,然后在把它煮上,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啦。
第二天,我一睜眼就想起了我的粽子,急急忙忙的把老媽叫起來開始忙活起來啦。我們先將煮熟的糯米和粽葉拿了出來。通過上網查說要把它做成勺子形狀,但這步實際上非常非常難,需要把米放的恰到好處,多則露,少則空,好不容易弄好一個我全弄散了,又重新弄了一個,老媽也是第一次包,她也弄得一團散,我們都覺得好難啊。實在沒有辦法,我們兩個只好停下來,再次認真研究總結,我們?yōu)槭裁礇]有包好,過了一會兒,我們終于找到了竅門。看著包的有模有樣的粽子,我們倆相視而笑。不過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綁繩子更難,左邊打上了,右邊散了,右邊弄好了,左邊卻鬧脾氣了。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打好了繩子,看著五花大綁的粽子,我心里美滋滋的。放進鍋里,看著一個個像跳到水里的魚。開始煮了,一分鐘、兩分鐘、五分鐘時間過得真慢呀。在我的期盼的眼神下終于煮好了,我拿了一個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我們邊吃邊看電視,空氣中都充滿了香氣……
通過這次包粽子,我覺得媽媽說的很對,做什么事兒都有第一次,只要有耐心,掌握方法,不怕失敗,一定會成功的。
4.初一端午節(jié)優(yōu)秀日記600字 篇四
“五月初五艾蒿長,千家萬戶包粽忙。粽香雖美難下咽,端午佳節(jié)思故鄉(xiāng)……”聽著這首《端午思鄉(xiāng)》,我們迎來了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吃粽子呢?我被這個問題困擾了很久,今年,我特地查了一下資料,終于找到了答案。原來端午節(jié)的背后流傳著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從前有個人叫屈原,他是楚國的一位大詩人。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他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是在農歷五月初五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而亡,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楚國百姓特別懷念這位愛國志士,擔心他的遺體被魚蝦所食,就朝江里扔粽子來喂食魚蝦……原來,吃粽子就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詩人。
今年端午節(jié),我們家可熱鬧了。奶奶買了各種各樣的粽子,有火腿粽、豬肉粽、紫米花生粽、板栗肉粽,還做了一大桌好菜,豐盛極了!因為我很喜歡吃餃子,媽媽還給我包了許多餃子。晚飯時,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餃子放進嘴里,那味道讓我回味無窮。大家圍坐在餐桌旁,一邊品嘗美食,一邊聊著家常,互送祝福。
晚上,我們一家人開心地觀看端午節(jié)晚會。從晚會中我了解到端午習俗,不但有常見的賽龍舟、戴香囊、放紙鳶、掛艾草、拴五色絲線,還有祭龍、采草藥、打午時水、洗草藥水、祭祖等習俗。奶奶告訴我,這些習俗寄托著人們美好的祝愿。
“五月初五艾蒿長,千家萬戶包粽忙……”電視里傳來了《端午思鄉(xiāng)》的旋律,屈原的形象又在我的腦海中清晰起來,我將永遠記住這位偉大的詩人。
5.初一端午節(jié)優(yōu)秀日記600字 篇五
小小的粽子有四個尖尖的角,外面包裹著一層嫩葦葉,就像一個小孩兒穿著一件嫩綠的衣服似的。為了不讓葉子散開,人們包好粽子后,還在外面纏上一根細線。細細的線,像根腰帶似的,真有趣!粽子是糯米做的,一粒粒飽滿的、雪白的糯米擠在一起,看上去很誘人。不過,要讓粽子好吃,餡也要好。那餡各種各樣,棗的、肉的、豆沙的……數也數不清。咬上一口,可真香啊!
每到端午節(jié)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那么,你知道為什么要吃粽子嗎?告訴您吧,這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人。當時,他看見自己的國家快要滅亡了,可楚成王卻無動于衷。他多次直言上諫,可成王不但不聽勸,而且還把他流放在外。他悲痛萬分,寫下了《懷沙》這首詩:“知死不可讓,愿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
五月初五這一天,他悲壯地吟誦這首詩后,投江殉國了。人們怕魚把他的身體吃了,就包了粽子扔進江里讓魚吃。
后來,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人們把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jié)。每年端午節(jié),人們都以吃粽子和賽龍舟來悼念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