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寓言故事精選 篇一
狐貍剛逃過獵人的追捕,好不容易才敢停下來歇會兒,旁邊卻傳來“咔嚓咔嚓”的聲音。
狐貍回頭尋找,原來是野豬在路旁的樹干上磨牙。狐貍驚跳起來:“獵人又來了嗎?”
野豬說:“沒有呀。”
狐貍不明白:“這里沒有獵人,也沒危險,你為什么要磨牙?快歇會兒吧!
野豬搖搖頭說:“我就是要趁現(xiàn)在多磨幾下,一旦危險來臨了,就沒磨牙的工夫了,那時我就可以用這些磨好的利牙對付敵人啦。”
狐貍明白了,自己平時不做準備,見了獵人才這么驚慌的。
寓意:這則寓言是說,人們應當在危險和災難來臨之前,就有所準備,才不至于到時候手忙腳亂。
2.寓言故事精選 篇二
在農(nóng)場的雞舍里住著三只母雞,聽說農(nóng)場里要來新朋友了,三只母雞都在猜想著會是什么動物,并期待著新朋友的到來。
不一會兒主人帶回了兩只母雞,它們很快和雞舍里的三只母雞成了好朋友,晚飯以后大家聚在一起又唱又跳,還分享了好多好吃的。
可是第二天幾只母雞的肚子忽然疼了起來,需要趕緊找個醫(yī)生。一只麻雀聽到了便積極地幫它們?nèi)フ堘t(yī)生,誰料這一切被一只躲在雞舍附近的貓發(fā)現(xiàn)了。它悄悄裝扮成了醫(yī)生,然后急匆匆地趕到了雞舍外面說:“聽說你們生病了,我是醫(yī)生,專門來給你們看病的。”
幾只母雞發(fā)現(xiàn)自稱是醫(yī)生的貓正用一雙賊溜溜的眼睛四下張望,一下子就看穿了貓的偽裝,母雞們冷冷地對貓說:“請你離我們遠一點,不要再靠近了,只要你馬上離開這里,我們就會很好的!
故事寓意:不管處在什么情況下,都要隨時提高警惕,學會分辨出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誰是居心叵測、居心不良的人。
3.寓言故事精選 篇三
自然界的飛禽種類繁多,俗稱“百鳥”,故有“百鳥朝鳳”的說法。其實鳥類在大自然中遠不止百種。每種鳥都既有鳥類的共性,又有各自的個性。
在南方,有一種鳥叫“蒙鳩”,它的個性很古怪。古怪就古怪在它筑巢時根基不牢,辛苦筑窩,終歸徒勞。
蒙鳩筑窩是用發(fā)絲把羽毛編織起來,做成它的窩,又把它的巢結在蘆葦桿頂尖上。風和日暖的天氣里,很溫暖。大風吹來,蘆葦桿折斷了,它的巢被大風掀掉了,窩里的雛鳥和蛋被掀掉在地上,雛鳥被摔死,蛋被打破了。
蒙鳩之所以遭遇到這樣的不幸,并不是它筑建的窩不完善、不堅固,是因為它所筑的巢系結在既不牢靠又經(jīng)不起大風吹刮的蘆葦上啊。
這篇寓言故事的寓意在于提醒人們,要學習以正道為立身之本。做事情或干工作,必須要打好基礎。如果基礎不牢,工作再認真細致,付出勞動再多,也是不行的。
4.寓言故事精選 篇四
從前,楚國有個老頭以飼養(yǎng)猴子為生,楚國人都把他叫作狙(ju)公。每天早上,狙公起床以后都在院子里給他的猴子們分配任務。他讓老猴子帶著猴子們跳出去,采摘山里果樹的果實。晚上,等猴子們回來了,狙公就逼著猴子們交出它們所采果實的十分之一。光靠著這些猴子采來的果實,他就可養(yǎng)活自己,而且還略有盈余。有一次幾個猴子覺得自己白白辛苦一場,狙公卻坐享其成,不愿交出果實,狙公就對它們棍棒相加,一陣毒打。猴子雖然覺得每天采摘果實是件苦活,可又怕狙公的棍棒,不敢違背狙公的命令。
有一天,一只不懂事的小猴子突然問這群猴子:"山里果實累累,難道是狙公親手所種嗎?"大伙都說:"不是呀,誰都知道這些果樹并沒有什么人去栽種,都是天生的。"小猴子又問:"既然這樣,我們干嗎靠給狙公做苦力過日子呢?"小猴子話還沒說完,猴子都已經(jīng)恍然大悟。
當天晚上,猴子們趁狙公睡熟之后,悄悄地打破柵欄,弄壞籠子。然后,它們拿上狙公積存的果實,手牽著手跑進了樹林深處,從此再也不回去了。狙公一覺醒來,才發(fā)覺猴子們都跑光了,他賴以生存的手段沒有了,只得待在家中活活地餓死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自食其力,如果自己不付出努力,企圖依賴別人,或者靠剝削別人過活,最終只能落得像狙公那樣活活餓死的下場。
5.寓言故事精選 篇五
從前,有兄弟兩個人到郊外去打獵。正在這時,哥哥望見天上飛來了一只大雁,就準備拉弓把它射下來。
他對弟弟說道:“射下來后,我們把它煮了吃!
他的弟弟卻不同意,在一旁爭辯道:“為什么要按你說的,我最討厭那種吃法了,鵝煮著吃好,雁還是烤著吃好!
兄弟兩個爭來爭去,誰也說服不了誰,就去找舍伯評理。
舍伯聽了哈哈大笑,最后出了一個主意說:“你們倆個都別爭了,這事很好解決,你們把大雁拋開,一半煮著吃,一半烤著吃,不就可以了嗎?”
兄弟倆聽了非常高興,都一致同意這個意見。
可是當他們抬頭再去找雁時,那只雁早已飛得不見蹤影了。
寓言故事兄弟爭雁就是告訴我們,事情還沒開始做呢,就去爭論不切實際的問題,結果坐失良機。無意義的空談是很誤事兒的,當機立斷的做事才是值得提倡的。
6.寓言故事精選 篇六
從前,有一只老虎,又笨又懶。有一天,它肚子餓了,想到野外找點東西吃。找著,找著,它看到一只刺猬朝天睡在前面的草地上,圓乎乎略帶鮮紅鮮紅的,以為是塊肉,便急急忙忙地走攏去,正準備張口咬住它,冷不防被刺猬卷住了鼻子,老虎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擊嚇得不得了,鼻子上的刺猬越卷越緊,扔也扔不掉。它又疼痛又害怕,嚇得趕快跑,趕快跑……
老虎跑著,跑著,一直跑到大山中,又困又乏,實在是不能動彈了,便無可奈何地躺在地上,不知不覺地昏昏沉沉睡了。受驚的刺猬見老虎不動了,對自己沒有什么威脅了,這才放開老虎的鼻子,迫不及待地逃走了。
老虎一覺醒來,忽然發(fā)現(xiàn)鼻子上的刺猬走開了,也不再害怕了,用舌頭舔了幾下,覺得鼻子還在,很高興,肚子餓也忘記了,便到半山腰的橡樹下面去玩。老虎低頭走著、玩著。不知不覺間看見一個橡子的殼兒,圓溜溜地躺在地下,以為又是只小刺猬。它心頭猛一驚,不知不覺又有點害怕起來,害怕自己的鼻子又要被這只“小刺猬”卷著了,趕快側(cè)著身子,提心吊膽但又不得不很客氣地對橡子的殼兒說:“我剛才遇上了您的父親,您父親真厲害呀!他的本領我已經(jīng)領教過了。現(xiàn)在我不和您小兄弟計較了,還是希望您小兄弟讓讓路,放我走吧!”
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在受到驚嚇后,不要心有余悸,如果馬馬虎虎、粗枝大葉,到頭來只能是自己恐嚇自己。
7.寓言故事精選 篇七
一個人趕著驢子和馬,運送貨物到集市上去。本來一開始驢子和馬馱負的東西是一般輕重的,它們齊頭并進,但是一段時間過后,驢子開始體力不支,慢慢地落后了一大截。
“馬兒,你能幫我背負一點兒東西嗎?我實在是不行了!”驢子在后面著請求馬。
“誰讓你這么沒有用!我和你一樣受主人的使喚,馱同樣多的東西,這難道不是很公平的事情嗎?我才不會幫助你呢!”馬趕緊往前走了幾步,以免被驢子趕上來。
“可是我真的快支持不住了,要不然我也不會求你的!”驢子開始低三下四地哀求自己的伙伴!罢f什么我都不會答應的,我才不會那么傻!你做你的事,我干我的活,咱們互不相干!”馬高傲地甩甩尾巴,自顧自地往前走了。
可是一會兒馬就被主人拽了回來,并且把驢子背上的東西全都放在了馬的身上。一時之間,馬被壓得喘不過氣來,馬著說道:“我竟然做了這么愚蠢的事。當初我要是稍微幫助驢子一下,現(xiàn)在也不會馱著全部的貨物!
寓意: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讓別人輕松就是讓自己輕松。
8.寓言故事精選 篇八
有一次,齊莊公帶著幾十名隨從進山打獵。一路上,齊莊公興致勃勃,與隨從們談笑風生,駕車馭馬,好不輕松愉快。忽然,前面不遠的車道上,有一個綠色的小東西,近前一看,原來是一只綠色的小昆蟲。那小昆蟲正奮力高舉起它的兩只前臂,怒氣沖沖地挺直了身子直逼馬車輪子,一副要與車輪搏斗的架勢。
小小一只蟲子,竟然敢與龐大的車輪較量,那情景十分感人。這有趣的場面引起了齊莊公的注意,他問左右:“這是什么蟲子?”
左右回答說:“大王,這是一只螳螂!
莊公又問:“這小蟲子為何這般模樣?”
左右回答說:“大王,它要和我們的車子搏斗,它不想讓我們過去呢。”
“噫!真有趣。為什么會這樣呢?”莊公饒有興趣地問左右。
左右回答說:“大王,螳螂這小蟲子,只知前進,不知后退,體小心大,自不量力,又輕敵!
聽了左右這番話,莊公反而被這小小螳螂打動,他感慨地說道:“小小蟲兒,志氣不小,它要是人的話,一定會成為天下尊敬的勇士啊!”說完,他吩咐車夫勒馬回車,繞道而行,不要傷害螳螂。
后來,齊國的將士們聽說了這件事,都非常感動。從此,他們打起仗來更加奮不顧身,都愿以死來效忠齊莊公。
人們常說螳螂擋車,不自量力。然而我們從另一面來看,螳螂擋車之勇,也實在可贊可嘆,這種置生死于不顧、敢于抗爭的勇氣,不是應該對我們有所啟發(fā)嗎?
9.寓言故事精選 篇九
在一個炎熱的夏日,一只狐貍走過一個果園,它停在了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它從早上到現(xiàn)在一點兒東西也沒吃呢!狐貍想:我正口渴呢。于是他后退了幾步,向前一沖,跳起來,卻無法夠到葡萄。狐貍后退了幾步繼續(xù)試著夠葡萄。一次,兩次,三次,但是都沒有得到葡萄。狐貍試了又試,都沒有成功,最后,它決定放棄,它昂起頭,邊走邊說:“我敢肯定它是酸的!闭咸训目兹刚f:“既然是酸的那就不吃了!笨兹赣指嬖V了準備摘葡萄的長頸鹿,長頸鹿沒有摘,長頸鹿告訴了樹上的猴子,猴子說:“我才不信呢,我種的葡萄我不知道嗎?肯定是甜的!焙镒诱f著便摘了一串吃了起來,吃的非常香甜。
這故事通過狐貍“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故事,諷刺了無能為力,做不成事,卻偏偏說時機還沒有成熟的人。
10.寓言故事精選 篇十
有個楚國貴族,在祭祀過祖宗后,把一壺祭酒賞給門客們喝。門客們拿著這壺酒,不知如何處理。他們覺得,這么多人喝一壺酒,肯定不夠,還不如干脆給一個人喝,喝得痛痛快快還好些?墒堑降捉o誰好呢?于是,門客們商量了一個好主意,就是每個人各自在地上畫一條蛇,誰先畫好了這壺酒就歸誰喝。大家都同意這個辦法。
門客們一人拿一根小棍,開始在地上畫蛇。有一個人畫得很快,不一會兒,他就把蛇畫好了,于是他把酒壺拿了過來。正待他要喝酒時,他一眼瞅見其他人還沒把蛇畫完,他便十分得意地又拿起小棍,邊自言自語地說:“看我再來給蛇添上幾只腳,他們也未必畫完。”邊說邊給畫好的蛇畫腳。
不料,這個人給蛇畫腳還沒完,手上的酒壺便被旁邊一個人一把搶了過去,原來,那個人的蛇畫完了。這個給蛇畫腳的人不依,說:“我最先畫完蛇,酒應歸我喝!”那個人笑著說:“你到現(xiàn)在還在畫,而我已完工,酒當然是我的!”畫蛇腳的人爭辯說:“我早就畫完了,現(xiàn)在是趁時間還早,不過是給蛇添幾只腳而已!蹦侨苏f:“蛇本來就沒有腳,你要給它添幾只腳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
那人毫不客氣地喝起酒來,那個給蛇畫腳的人卻眼巴巴看著本屬自己而現(xiàn)在已被別人拿走的酒,后悔不已。
寓意:有些人自以為是,喜歡節(jié)外生枝,賣弄自己,結果往往弄巧成拙,不正像這個畫蛇添足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