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級# #初二下冊數(shù)學期中考試重點#】歸納學習法是通過歸納思維,形成對知識的特點、中心、性質(zhì)的識記、理解與運用。當然,作為一種學習方法來說,歸納學習法崇尚歸納思維,但它不等同于歸納思維本身,同時它還要以分析為前提。下面是®無憂考網(wǎng)為您整理的《初二下冊數(shù)學期中考試重點》,僅供大家參考。
1.初二下冊數(shù)學期中考試重點 篇一
分解因式
一、公式:
1、ma+mb+mc=m(a+b+c);
2、a2-b2=(a+b)(a-b);
3、a22ab+b2=(ab)2。
二、把一個多項式化成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這種變形叫做把這個多項式分解因式。
1、把幾個整式的積化成一個多項式的形式,是乘法運算。
2、把一個多項式化成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是因式分解。
3、ma+mb+mcm(a+b+c);
4、因式分解與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變形。
三、把多項式的各項都含有的相同因式,叫做這個多項式的各項的公因式.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就是把一個多項式化成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的形式.找公因式的一般步驟:
(1)若各項系數(shù)是整系數(shù),取系數(shù)的公約數(shù);
(2)取相同的字母,字母的指數(shù)取較低的;
(3)取相同的多項式,多項式的指數(shù)取較低的;
(4)所有這些因式的乘積即為公因式。
四、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驟為:
(1)若有-先提取-,若多項式各項有公因式,則再提取公因式;
(2)若多項式各項沒有公因式,則根據(jù)多項式特點,選用平方差公式或完全平方公式;
(3)每一個多項式都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為止。
五、形如a2+2ab+b2或a2-2ab+b2的式子稱為完全平方式。
分解因式的方法:
1、提公因式法;
2、運用公式法。
2.初二下冊數(shù)學期中考試重點 篇二
四邊形性質(zhì)探索
定義:若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則其中一條直線上任意兩點到另一條直線的距離相等,這個距離稱為平行線之間的距離。
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對邊相等,對角相等,對角線互相平分。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兩條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菱形: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四條邊都相等,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四條邊都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矩形:有一個內(nèi)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對角線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有一個內(nèi)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正方形:一組鄰邊相等的矩形。正方形具有平行四邊形、菱形、矩形的一切性質(zhì)。一組鄰邊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一個內(nèi)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梯形:一組對邊平行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一組對邊平行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是梯形。等腰梯形:兩條腰相等的梯形。同一底上的兩個內(nèi)角相等,對角線相等。兩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同一底上兩個內(nèi)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一條腰和底垂直的梯形。一條腰和底垂直的梯形是直角梯形。
多邊形:在平面內(nèi),由若干條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線段首尾順次相連組成的封閉圖形叫做多邊形。n邊形的內(nèi)角和等于(n-2)×180
多邊形內(nèi)角的一邊與另一邊的反向延長線所組成的角叫做這個多邊形的外角。多邊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三角形、四邊形和六邊形都可以密鋪。
定義:在平面內(nèi),一個圖形繞某個點旋轉(zhuǎn)180°,如果旋轉(zhuǎn)前后的圖形互相重合,那么這個圖形叫做中心對稱圖形,這個點叫做它的對稱中心。
中心對稱圖形上的每一對對應(yīng)點所連成的線段都被對稱中心平分。
3.初二下冊數(shù)學期中考試重點 篇三
1、分式的定義:如果A、B表示兩個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B叫做分式。
2、對于分式概念的理解,應(yīng)把握以下幾點:
(1)分式是兩個整式相除的商。其中分子是被除式,分母是除式,分數(shù)線起除號和括號的作用;
(2)分式的分子可以含有字母,也可以不含字母,但分式的分母一定要含有字母才是分式;
(3)分母不能為零。
3、分式有意義、無意義的條件
(1)分式有意義的條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0;
(2)分式無意義的條件:分式的分母等于0。
4、分式的值為0的條件:
當分式的分子等于0,而分母不等于0時,分式的值為0。即,使B=0的條件是:A=0,B≠0。
5、有理式整式和分式統(tǒng)稱為有理式。整式分為單項式和多項式。分類:有理式
單項式:由數(shù)與字母的乘積組成的代數(shù)式;多項式:由幾個單項式的和組成的代數(shù)式。
4.初二下冊數(shù)學期中考試重點 篇四
(一)運用公式法:
我們知道整式乘法與因式分解互為逆變形。如果把乘法公式反過來就是把多項式分解因式。于是有:
a2-b2=(a+b)(a-b)
a2+2ab+b2=(a+b)2
a2-2ab+b2=(a-b)2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過來,就可以用來把某些多項式分解因式。這種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運用公式法。
(二)平方差公式
平方差公式
(1)式子:a2-b2=(a+b)(a-b)
(2)語言:兩個數(shù)的平方差,等于這兩個數(shù)的和與這兩個數(shù)的差的積。這個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
(三)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時,各項如果有公因式應(yīng)先提公因式,再進一步分解。
2.因式分解,必須進行到每一個多項式因式不能再分解為止。
(四)完全平方公式
(1)把乘法公式(a+b)2=a2+2ab+b2和(a-b)2=a2-2ab+b2反過來,就可以得到:
a2+2ab+b2=(a+b)2
a2-2ab+b2=(a-b)2
這就是說,兩個數(shù)的平方和,加上(或者減去)這兩個數(shù)的積的2倍,等于這兩個數(shù)的和(或者差)的平方。
把a2+2ab+b2和a2-2ab+b2這樣的式子叫完全平方式。
上面兩個公式叫完全平方公式。
(2)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和特點
、夙棓(shù):三項
、谟袃身検莾蓚數(shù)的的平方和,這兩項的符號相同。
③有一項是這兩個數(shù)的積的兩倍。
(3)當多項式中有公因式時,應(yīng)該先提出公因式,再用公式分解。
(4)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b可表示單項式,也可以表示多項式。這里只要將多項式看成一個整體就可以了。
(5)分解因式,必須分解到每一個多項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為止。
5.初二下冊數(shù)學期中考試重點 篇五
一、菱形
。1)菱形的性質(zhì)
1)菱形的定義: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性質(zhì):
、倭庑尉哂衅叫兴倪呅蔚乃行再|(zhì);
②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③菱形的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芰庑渭仁禽S對稱圖形,又是中心對稱圖形,有兩條對稱軸,對稱中心是對角線交點。
3)菱形的面積公式:
菱形的兩條對角線的長分別為,則
。2)菱形的判定
1)菱形的判定:
、儆幸唤M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趯蔷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鬯臈l邊都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2)證明一個四邊形是菱形的步驟:
方法一:先證明它是一個平行四邊形,然后證明“一組鄰邊相等”或“對角線互相垂直”;
方法二:直接證明“四條邊相等”。
二、正方形
(1)正方形的性質(zhì)
1)正方形的定義:有一組鄰邊相等且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正方形。
2)正方形的性質(zhì):
正方形具有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的所有性質(zhì),即①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②四個角都是直角;③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并且每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3)正方形既是軸對稱圖形,又是中心對稱圖形,它有四條對稱軸,對角線的交點是對稱中心。
。2)正方形的判定
正方形的判定:
①有一組鄰邊相等且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正方形;
、谟幸唤M鄰邊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蹖蔷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苡幸粋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⑤對角線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迣蔷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邊形是正方形。